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34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docx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doc

《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

《财务报表分析》第五章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学习要求:

(1)了解资产运用效率的含义及其分析目的;

(2)了解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各种因素;

(3)一般掌握资产运用效率的各种衡量指标;

(4)一般掌握资产周转率的同业比较分析;

(5)重点掌握资产运用效率的趋势分析。

一、资产运用效率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有效性是指使用的后果,是一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是指使用的进行,是一种投入概念。

资产的运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其一般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

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

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二、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指标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两个因素。

增加收入或减少资产,都可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二)分类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不仅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

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

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较低。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

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的数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很明显,因此很少计算长期投资的周转率。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

单项资产的周转率,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左方项目分别计算的资产周转率。

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运用效率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

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客户故意拖延和客户财务困难。

(2)应收账款是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了使该指标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

(3)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

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

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

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更切合实际的表现存货的周转状况;而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既维护了资产运用效率比率各指标计算上的一致性,由此计算的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从而可直接相加并得?

quot;营业周期"。

在计算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报表使用者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应尽可能结合存货的批量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等情况对指标加以理解,同时对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率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或某种存货的周转率,从不同角度、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2)存货周转过快,有可能会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供应较紧张的存货。

三、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包括:

企业经营周期的长短,企业的资产构成及其质量,资产的管理力度,以及企业所采用的财务政策等。

(一)企业所处行业及其经营背景。

(二)企业经营周期长短。

(三)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质量。

(四)资产管理的力度和企业采用的财务政策。

四、资产周转率的趋势分析

由于资产周转率指标中的资产数据是一个时点数,极易受偶然因素的干扰甚至是人为的修饰。

因此,要弄清企业资产周转率的真实状况,首先应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即对同一企业的各个时期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以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请参考教材相关内容,掌握趋势分析方法,并能利用分析结果作出评价。

五、资产周转率的同业比较分析

同业比较即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它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前者反映的是在行业中的一般状况,后者反映的是与行业先进水平的距离或者是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企业实际分析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比较标准。

应掌握同业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是学会得出分析结果,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例题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第六章获利能力分析学习要求:

(1)了解获利能力分析的含义及其分析前提;

(2)了解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分析的意义;

(3)一般掌握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指标的计算;

(4)一般掌握销售毛利的影响因素;

(5)一般掌握单一品种和多品种的销售毛利变动分析;

(6)一般掌握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7)一般掌握总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分析;

(8)重点掌握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的变动影响;

(9)重点掌握总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从企业的角度看,获利能力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

一种是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

另一种是利润和资产的比例关系。

利润是一般是指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剩余。

扣除的费用项目范围不同,会得出不同含义的利润。

利润依扣除费用项目的范围不同,划分为毛利、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税后利润等。

根据不同的利润,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销售利润率,它们有着不同经济意义。

一、销售毛利分析

所谓销售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

销售毛利的计算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方式。

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一)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

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1.外部因素:

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

2.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

(1)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2)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

(3)产品构成决策。

(4)企业战略要求。

此外还应注意:

销售毛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一般说来,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行业的毛利率水平比较低,;营业周期长、固定费用高的行业,则要求有较高的毛利率,以弥补其巨大的固定成本。

(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单一产品毛利额、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毛利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成本)

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

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1.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正比例的影响毛利额。

某产品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上期销售数量)×上期单位销售毛利

2.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

销售单价的变动,会正比例地影响到毛利总额的变动。

某产品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本期销售单价-上期销售单价)

3.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销售成本的变动,会导致单位销售毛利的反方向、等额的变动,从而反比例的影响毛利额。

某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上期单位销售成本-本期单位销售成本)

(三)多种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而在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中,其毛利的变动除了受每一种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等的影响外,当销售总量一定时,各种产品之间的销售构成也会对企业的毛利总额产生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毛利额=∑【某产品销售数量×(该产品销售单价-该产品单位销售成本)】

或=∑(企业销售总额×各产品销售比重×各该产品毛利率)

其中:

∑(各产品销售比重×各该产品毛利率)=综合毛利率

多种产品毛利变动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因素变动对毛利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

举例说明如下。

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变动对毛利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增减会正比例地影响毛利额,其计算式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对毛利的影响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综合毛利率

(1)销售数量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本期各产品销售数量×上期销售单价)-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2)销售单价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本期各产品销售数量×(本期销售单价-上期销售单价)】

2、综合毛利率变动对毛利的影响额。

当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一定时,毛利额的高低取决于综合毛利率的高低,计算公式为:

综合毛利率变动对毛利的影响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本期综合毛利率-上期综合毛利率)

当然,综合毛利率的变动又是品种结构和各产品毛利率变动的结果,对此我们也可进一步分析如下:

(1)品种结构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本期各产品销售比重×上期毛利率)-上期综合毛利率

(2)各产品毛利率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本期各产品销售比重×(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

二、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准备-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一)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

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是影响营业理润率的两大因素,其中,营业利润同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则从反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

1.影响营业利润的基本要素

(1)主营业务收入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当成本、费用额不变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额同方向影响着营业利润额。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者,还应进一步了解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①销售数量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销售数量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实际销售数量-基期或预计销售数量)×基期或预计单位贡献毛益

②销售价格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销售价格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实际售价-基期或预计售价)×实际销售数量

(2)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实际销售数量×(基期或预计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

或=主营业务收入×(基期或预计主营业务成本率-实际主营业务成本率)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相对而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一个企业所不可控的外部客观影响因素。

所以,当其他因素不变时,税率降低会增加营业利润,从而相应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反之,则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4)营业费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营业费用也是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

营业费用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则可计算如下:

营业费用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主营业务收入×(基期或预计营业费用率-实际营业费用率)

(5)管理费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管理费用同为营业利润的负影响因素。

我们主要应从其总额变动的角度分析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管理费用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可计算如下:

管理费用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额=基期或预计管理费用额-实际管理费用额

(6)其他因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除了上述各主要因素之外,其他业务利润将从正面影响营业利润。

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准备从负面影响营业利润。

所以对该因素的分析最好是运用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分析。

(二)经营杠杆及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经营杠杆是对销售量变动和营业利润之间变动关系的描述。

根据本量利之间的量变关系,销售量的较小变动会引起营业利润的较大变动,这就是经营杠杆现象。

1.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

经营杠系数即营业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2.经营杠杆系数的运用

经营杠杆系数既可以进行营业利润的预测分析,又可以进行营业利润的考核分析。

(1)营业利润的预测分析

经营杠杆系数反映了营业利润变动与产销量变动之间的客观联系,可以用来预测已知产销量变动情况下的营业利润实现情况,计算如下:

预计营业利润额=基期营业利润额×(1+预计产销量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

(2)营业利润的考核分析

企业的预算或计划总是对应于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制定的,当实际完成的业务量水平和预算或计划不一致时,用经营杠杆系数来分析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往往更为准确和科学。

3、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经营杠杆意味着营业利润变动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的倍数,因此,当其他因素不变时,经营杠杆的大小一方面决定着营业利润的增长快慢,同时也意味着经营风险的大小。

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经营杠杆来探求增加营业利润、提高获利能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经营杠杆分析来探求降低经营风险的途径。

(三)营业利润率的比较分析

营业利润率的比较分析通常可从因素分析、结构比较分析和同业比较分析等多方面进行。

1、因素分析。

即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或不同企业同一时期之间的营业利润率差异原因所进行的分析。

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利润率成正比关系,而主营业务收入与之成反比关系。

企业在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额的时候,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才能使营业利润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2、结构比较分析。

营业利润率的结构比较分析是从营业利润率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比重的变动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旨在更进一步分析营业利润率增减变动的具体原因。

3、同业比较分析。

将企业的个别营业利润率指标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获利能力的相对地位,从而更好的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状况。

三、资产收益率分析

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可以用投入资产与获得利润的比例关系来评价。

(一)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也称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期限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益总额=税后利润+利息+所得税

公式中的“平均资产总额”是指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

1.总资产收益率分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1)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集中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2)在企业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利用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3)总资产收益率指标还可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2.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

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包括两类:

息税前利润额及资产平均占用额。

(1)息税前利润额。

息税前利润额是总资产收益率的正影响因素。

在息税前利润总额中,其构成因素包含营业利润总额、投资收益额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其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无疑是营业利润总额。

(2)资产平均占用总额。

资产平均占用总额是总资产收益率的负影响因素。

在分析资产占用额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时,不仅应注意尽可能降低资产占用额,提高资产运用效率,还应该重视资产结构的影响,合理安排资产构成,优化资产结构。

3.总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仅仅分析企业某一个会计年度的总资产收益率不足以对企业的资产管理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因为利润总额中可能包含着非经常或非正常的因素,因此,我们通常应进行连续几年(如5年)的总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分析,对其变动趋势进行判断,才能取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同业比较分析,有利于提高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二)长期资本收益率分析

长期资本收益率是收益总额与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之比。

长期资本收益率是从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所进行的“投入”与“产出”比。

长期资本占用额是长期资本收益率的反方向影响因素。

长期资本占用额由两部分所组成,一是长期负债,一是所有者权益。

这两者的构成数量直接决定着长期资本数额的多少,这两者的构成比率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现象——资本结构。

因此,欲提高长期资本收益率、增强企业获利能力,既要尽可能减少资本占用,又要妥善安排资本结构。

长期资本收益率的比较分析包括两方面:

1、长期资本收益率的趋势分析

2、长期资本收益率的同业比较分析

四、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分析

(一)分部报告分析

集团化的企业通常从事多种行业的经营业务,在组织形式上则多采用分部化分散经营,各个分部的经营业务及其经营成果可能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了解集团化企业的整体状况,《企业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明确要求对外提供分部报告。

分部报告以行业分部为主体,披露其有关销售、营业利润、资产占用等信息,并要求按地区、出口额及主要客户报告其国外经营活动情况。

分部报告的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趋势分析和指标分析。

趋势分析又可以采用结构比较式趋势分析,指标分析则通常采用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获利能力指标。

(二)中期报告分析

中期报告是指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报告,通常包括半年报、季报、月报等,它们是正式会计报告的附加信息来源,主要提供分阶段的详细会计信息。

中期报告作为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年度报告的披露原则和要求基本上也适用于半年度报告。

但鉴于资料的及时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料细节的不足,除非特别重大的事项,中期报告可以不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或有项目进行调整或披露。

中期报告必须披露企业经营活动的季节性特征。

报告分析者应通过此信息确定企业的发展趋势,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