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49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9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3.docx

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3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

理科综合2018.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的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第Ⅱ卷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时,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Zn~65Al~27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质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呼吸抑制剂影响菌紫质的合成B.嗜盐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

【答案】C

2.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参与果蝇的细胞分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是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4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B.若是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后期有16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果蝇的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大量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

D.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各种细胞利用该核苷酸的量不同

【答案】C

3.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

B.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能为红花蓝色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D

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A.控制桦尺蠖黑色体色的基因S由5%上升到95%,由此可见形成了新的桦尺蠖物种

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选择基因型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有性生殖方式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D.被山洪隔开几千年的两个鼠种群在形态、体色等方面大不相同,不可能仍为同一物种

【答案】C

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

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答案】D

6.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

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

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

【答案】C

7.北京时间2012年9月14日,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已经展开它的X射线分析器,并首次完成对火星物质元素成分的分析。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α粒子与X射线分光仪从某仪器获得的元素分析数据。

多个峰值表明各种成分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在火星大气里发现的氩,该仪器自身的铝,以及火星土壤微粒所含的硫黄和氯.

理解此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峰值最高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

B.上述元素分析图中,同一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可形成1∶1型离子化合物只有一种,其电子式为Na+

C.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之一是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D.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铝

【答案】B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K+、Na+、Cu2+、SO

B.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

K+、Ba2+、Cl-、HCO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

Na+、Cl-、NO

、CH3COO-

D.pH=1的溶液中:

Na+、NO

、S2-、Cl-

【答案】B

9.Na2O2、CaC2、CaH2、Mg3N2都能与水反应,且反应中都有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CaH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H2只是氧化产物

C.Na2O2、CaH2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D.CaC2、Mg3N2与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10.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g)+3Y(g)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压强增大

C.若正反应的Δ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答案】C

12.为实现2008北京“科技奥运”战略,我国兴奋剂检测生物芯片装置已定型和批量生产,可快捷检测常见的16种兴奋剂。

已知某兴奋剂乙基雌烯醇(etylestrenol)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0H30O

B.该物质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答案】C

13.锌与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

1

B.反应中共消耗1.8molH2SO4

C.反应中共消耗97.5gZn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答案】A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火车在平直轨道上以平均速度v从A地到达B地历时t,现火车以速度v’由A匀速出发,中途刹车停止后又立即起动加速到v’然后匀速到达B,刹车和加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刹车和加速的时间共为t’,若火车仍要用同样时间到达B地,则速度v’的大小应为()

A.vt/(t-t’)B.vt/(t+t’)

C.2vt/(2t-t’)D.2vt/(2t+t’)

【答案】C

15.如图所示为一有界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为水平方向(虚线为电场线),一带负电粒子以某一角度θ从电场a点斜向上方射入,沿直线运动到b点,则可知(  )

A.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B.粒子在a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与在b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相等

C.粒子在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b点时的动能,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D.粒子在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在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答案】D

16.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

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相同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达B处

【答案】D

17.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R0=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B.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

D.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18.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此时(  )

A.物块B满足m2gsinθ=kd

B.物块A加速度为

C.物块A重力的功率为m2gsinθv

D.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m1gdsinθ-

m1v2

【答案】D

19.为了探测某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该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星球的质量为M=

B.登陆舱在半径为r1与半径为r2的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C.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D.登陆舱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

【答案】BD

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100

sin50πt(V),在副线圈中串接有理想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电容器并联在电阻R两端,电阻阻值R=10Ω,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是1A

B.电流表示数是

A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D.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

V

【答案】CD

2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成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而进入bc区域,bc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在ab区域中做匀变速运动,运动时间为

B.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2d

C.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D.粒子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答案】AB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

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2)。

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N

【答案】2.50(2分)0.25(2分)3.50(2分)

23.(9分)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图,某同学按电路连好实验器材并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⑴请在图乙中画出U–I图像(写在答卷页上相应的区域),并根据图线求出电动势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内电阻r=Ω(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⑵若实验室没有合适的电压表,某同学用老师提供的多用电表测量电压,实验时多用电表黑表笔应连接图甲中的(填a或b),某次测量时多用表档位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档,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源路端电压为V。

【答案】⑴U-I图如图(2分);1.5(2分);0.9(2分)

⑵b;1.25(3分)

24.(13分)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F.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

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g取10m/s2)

解析:

撤力前后木板先加速后减速,设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1,加速度为a1,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2,加速度为a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撤力前:

F-μ(m+M)g=Ma1(2分)

解得a1=

m/s2(1分)

撤力后:

μ(m+M)g=Ma2(2分)

解得a2=

m/s2(1分)

x1=

a1t12,x2=

a2t22(2分)

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应满足x1+x2≤L(2分)

又a1t1=a2t2(2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t1≤1s

即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s.(1分)

 

25.(19分)如图甲所示,表面绝缘、倾角=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顶端固定有弹性挡板,挡板垂直于斜面,并与斜面底边平行。

斜面所在空间有一宽度D=0.40m的匀强磁场区域,其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上边界到挡板的距离s=0.55m。

一个质量m=0.10kg、总电阻R=0.25的单匝矩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在斜面的底端,其中ab边与斜面底边重合,ab边长L=0.50m。

从t=0时刻开始,线框在垂直cd边沿斜面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ab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继续向上运动,并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过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没有机械能损失。

线框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且保持ab边与斜面底边平行,线框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线框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已知线框向下运动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0-

(式中v0为线框向下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x为线框ab边进入磁场后对磁场上边界的位移大小),求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解析:

(1)由v-t图象可知,在0~0.4s时间内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1=2.0m/s,所以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a=

=5.0m/s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mgcos=ma(2分)

解得F=1.5N(1分)

(2)由v-t图象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1(1分)

通过线框的电流I=

=

(1分)

线框所受安培力F安=BIL(1分)

对于线框匀速运动的过程,由力的平衡条件有F=mgsin+μmgcos+

(2分)

解得B=0.50T(1分)

(3)由v-t图象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以速度v1匀速穿出磁场,说明线框的宽度等于磁场的宽度D=0.40m(1分)

线框ab边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档板时的位移为s-D=0.15m(1分)

设线框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有

-mg(s-D)sin-μmg(s-D)cos=

(1分)

解得v2=

=1.0m/s(1分)

线框碰档板后速度大小仍为v2,线框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即mgsinθ=μmgcosθ=0.50N,因此线框与挡板碰撞后向下做匀速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2=1.0m/s;进入磁场后因为又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减速,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减速运动,设线框全部离开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v3

由v=v0-

得v3=v2-

=-1.0m/s,

因v3<0,说明线框在离开磁场前速度已经减为零,这时安培力消失,线框受力平衡,所以线框将静止在磁场中某位置。

(1分)

线框向上运动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焦耳热Q1=I2Rt=

=0.40J(1分)

线框向下运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2=

=0.05J(2分)

所以Q=Q1+Q2=0.45J(1分)

26.(15分)酸性KMnO4、H2O2、NaClO在生产、生活、卫生医疗中常用作消毒剂,其中H2O2还可用于漂白,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氧化试剂。

高锰酸钾造成的污渍可用还原性的草酸(H2C2O4)去除,Fe(NO3)3也是重要氧化试剂,下面是对这三种氧化剂性质的探究。

(1)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300mL0.2mol/L的KI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I2和KIO3,则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的是________mol。

(3)日常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消毒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1mol/L的NaClO溶液和0.5mol/L的FeCl2等体积混合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Mg-H2O2酸性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该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

(5)在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6.

(2)0.032(2分)

(3)ClO-+H2O

HClO+OH-6Fe2++12ClO-+12H2O=5Fe(OH)3↓+Fe3++3Cl-+9HClO

(4)H2O2+2H++2e-=2H2O(2分) 增大(1分)

(5)2Fe3++SO

+H2O=2Fe2++SO

+2H+(2分) H+与NO

组成的硝酸把Fe2+氧化(2分)

27.(14分)2017年1月27日XX新闻资讯中报道,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云南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化学工艺流程如下:

(1)通过________可以检验流程中滤液2中含有Na+,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

(2)上述流程图中pH=12的Na2CO3溶液中c(CO

)=0.50mol/L,c(HCO

)=1×10-2mol/L,则c(Na+)∶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

,另含有Fe2+、Cu2+等杂质。

先加入_______(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

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________molKMnO4。

(4)已知常温下,Cu(OH)2的溶度积常数Ksp=2×10-20。

溶液中杂质Cu2+浓度为0.002mol·L-1,若要生成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5)“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解析:

(1)检验溶液中含有Na+,常用焰色反应。

(2)根据物料守恒,c(Na+)=2×0.51mol/L=1.02mol/L,pH=12,c(OH-)=0.01mol/L。

(3)溶解后得到酸性溶液,要调节溶液的pH至5.4,需要升高pH,故应加入Na2CO3 n(Fe2+)=0.009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则n(KMnO4)=0.003mol。

(4))根据信息:

当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10-8mol·L-1,pH=6。

【答案】

(1)焰色反应(2分)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2分)

(2)102∶1(2分)

(3)Na2CO3(2分) 0.003(2分)

(4)6(2分)

(5)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2分)

28.(14分)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

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

,滴定管的读数为

mL。

②称取xgAlN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填化学式),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

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

(4)数据分析

①AlN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28.【解析】

(1)AlN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实质上是AlN先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