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862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调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农民工及其子女共占城市总人数的40%,而农民工子女占城市人口的20%,其中有15%的农民工子女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5%的农民工子女目前辍学在家。

二、本次调查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农民工子女目前的基本状况,教育上学现状及农民工子女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状况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中以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适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接受教育。

这类农民工家庭或许在城市谋得了生存之地,有了一部分可供全家生存的收入,或许全家居住在破旧、简陋的房屋内艰难度日;

当然,在偏远的农村老家,依旧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离开他们去城里打工,目前还没有能力、没有稳定的居住条件和经济收入接他们一起去城里生活。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还正在面临着失学、辍学在家的窘境,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

失学、入学难已成为这些农民工子女教育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子女的教育;

二是留在家乡的即留守子女的教育。

收入稍高的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有的在城市公办学校上学,接受教育,有的就读于收费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但是,尽管如此,这些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农民工子女也常因种种原因无法上学,接受教育;

而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只能坐在简陋破旧、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短缺、阴冷潮湿的教室里接受着教育,有的甚至因家庭负担太重交不起学费而面临着失学、辍学的危险。

他们羡慕着城市孩子的生活,向往着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和文具,他们希望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

可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奢望。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所存在问题

一是费用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的最底层工作,大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收入微薄,家庭温饱已勉强维持,子女的上学费用支出更显得力不从心。

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民工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教育方面享受同等的待遇,但大多数家长普遍认为公办学校的费用较高,且部分公办学校需缴纳更多的学杂费、借读费和赞助费等,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因此,费用问题是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

二是受教育权利问题。

由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大量进入城市,造成城市的各项资源处于紧张状态,使得教育资源供给短缺,部分公办学校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农民工子女,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面临“有学不能上”、“求学无门”的处境;

一些打工子弟学校问题多多,教学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不足,缺乏各方面的保障和教育措施等等。

三是心理问题。

从农村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相对落后,农民工子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或难以适应学校的环境,或遭到城里孩子歧视、老师的偏见、不公平的待遇,而造成自闭、自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而出现“逃学”、“厌学”的行为;

还有部分农民工父母存在消极,守旧的心态,认为“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接受教育没有用,只是浪费钱,将来一定还是打工族,倒不如省些钱,早点出来打工,补贴家用”使得其子女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放弃了上学受教育的机会,影响其终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农民工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被社会所忽视,享受不到丰厚的待遇,遭到人们的歧视,工作不稳定且收入偏低,有时甚至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农民工家庭占一半以上。

如此低的收入,维持温饱尚且不足,更别说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了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有的公办学校还需要交转学费、借读费等多项额外费用,这对于本来就收入不高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无疑是更雪上加霜。

二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

据了解,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入学必须有“四证”,才能够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而且需要办理大量的相关“转学”、“入学”的手续,相当繁琐。

有些学校常以没有城市户口等各种理由拒绝接收农民工子女,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农民工子女,剥夺了他们和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

此外还有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一直没有被正式制度所接纳和承认,因此经常受到各种清理整顿和取缔,加上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资金周转困难等,使得农民工子弟学校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三是民工子女由农村学校转入城市公办学校,由于原来的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学质量不高,造成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基础薄弱,成绩偏低不理想,还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加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

加之城里一些公办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因其来自乡村,家庭条件差,衣着、举止都和城市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因此对其产生歧视、偏见等。

为此,我们调查小组来到葫芦岛市某社区进行走访。

据了解,该社区有将近4成都是农民工及其子女。

社区主任向我们介绍到,该社区已经有6名孩子因为在公办学校就读心理压力太大,成绩跟不上,不愿意上学,而辍学在家。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国家政府政策。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部门要增加财政支出,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所强加的受教育界限,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上学受教育权利,对农民工子女放宽入学标准,并为其提供良好、公平、平等的教育环境;

政府应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学,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其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二)消除偏见。

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和偏见,教师对待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应该一视同仁,注重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农民工子女的心里门槛。

(三)农民工子女自身克服心理因素。

学校、社会应注重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培养,引导农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不必因出身环境的差异而缺乏自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身乐观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因素,使自己快乐、健康的成长。

(四)农民工自身的观念因素。

农民工父母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建议农民工父母送子女上学,使广大农民工父母深刻了解教育的重要性。

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总结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它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的客观需要,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让每个农民工子女都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给他们提供应有的平等教育,使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