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89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云南曲靖市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

B.羸弱

C.惬意

D.取缔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璀璨  黝黑  当之无愧  莫衷一是B.蹒跚  蹂躏  迫不及待  粗制滥造

C.琐屑  媲美  诚惶诚恐  一拍即合D.烦躁  繁衍  来势凶凶  略胜一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坡上,一个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虽然我省尚未发现H7N9病毒感染者,我们就要严加预防。

D.连续几场大雨,我市旱情彻底得到了缓解。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

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

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

如《蚯蚓和狐狸》《骆驼和宙斯》是嘲笑那些吹牛皮说大话的人,《蚂蚁和蝉》是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B.《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D.《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③同是望月,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④《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⑤“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诗句。

<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小题,含<1)~<3)小题,共6分)

8.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

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

<65字以内,2分)

A:

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镜头三:

【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

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5小题,共44分)

<一)<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

<1分)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目,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初极狭,才通人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二者不可得兼

D.遂与外人间隔       奉命于危难之间

1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何陋之有?

          D.愿陛下亲之信之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1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3分)

15.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今天,请描述你理想中的“桃源”景象。

<3分)

<三)<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小题。

3D打印的革命性

王飞跃 梁晓辉

①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是一种不

需要传统刀具和机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具体地说,人们首先需要通过电脑对实物进行扫描或直接创建一个三维设计图,再通过3D打印机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一层一层地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将原材料按切片数据层层叠加,直到最终成型。

②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3D打印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墨”,而是那些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

比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等,因而能“打印”出实实在在妁三维立体模型,小到一只耳环,大到体积庞大的工程零件、器具,只要获得了原始的模型数据,3D打印机都能将这些东西精准地复制出来,就像童话中的“复制机”一般神奇。

这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从而转变为一种以3D打印为基础的、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生产方式。

以目前的发展情况判断,3D打印之后,必将是社会制造的迅猛崛起。

③据报道,国外目前已经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车、汽车、电控飞行器等物。

现今,3D打印也应用于珠宝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时装业、

电影业、建筑业等10多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显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的格局。

其实,众多的3D打印创业者此前早已落户以虚拟经济著称的纽约市,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3D打印还是拉动了当地的萧条经济,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④3D打印的应用并不止于工业制造,它在医学界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它用来打印的“墨”是一个个活体细胞,那么,只要获得相关器官的切片数据,该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来。

这并非天方夜谭,在去年举行的全球科技娱乐设计大会

据他介绍,他们正在进行一个更大胆的实验,直接用打印机在人体伤口上进行修复式“打印”如果取得成功,这将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lf;日,选文有删改。

16.结合全文,说说3D打印有哪些特点?

<3分)

 

17.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

 

18.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3D打印技术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B.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C.选文展示了3D打印在工业制造、医学界应用的广阔前景。

D.3D打印机能将实物精准地复印出来。

19.神奇的3D打印,能创造无限的可能,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请你发挥想象,举出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3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5小题。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张丽钧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

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把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

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竟追过来。

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

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

“阿姨,”她指着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M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竞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

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

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脑摇晃得像条欢快的小狗。

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

南怀瑾瞟了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一句:

“有那么好看吗?

”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

“哦。

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

”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小女孩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说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

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

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是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

这让你很便捷地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地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

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

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

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远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

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变成了庸俗轻浅。

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

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选自《美文阅读》2018年5月,选文有删改。

20.第②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21.第④段中加点词“透明”、“蕴藉”可分别用文中“”、“”两个词语来替换。

<2分)

 

22.分别写出第⑧段两个加点词“这一刻”指代的内容。

<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1)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2)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23

.结合语境,对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3分)

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

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赏析:

 

24.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通过讲故事、谈看法,以小见

大,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选文以“说”为载体,“得体”为主旨,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选文用词准确,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

D.选文结构上水到渠成,由事入理,析理透彻,卒章显志。

25.结合生活实际,分男U就文中小姑娘、南怀瑾两人的做法,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

<4分)

 

四、写作<50分)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

记忆深处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朋友画了一幅画:

一只鸟巢,里面有4只小鸟,巢外的一只母鸟正向它们飞来,小鸟们齐刷刷地张开着小嘴。

朋友问,这些小鸟张开小嘴想要什么呢?

想要母鸟喂它们食物。

我说。

而朋友说,他的画所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我问。

小鸟张开小嘴,是想要母鸟吻它们,对生命来说,无论是鸟还是人,爱是另一种粮食,有时甚至是一种更重要的粮食。

朋友说。

写作要求:

①立意白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④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作文评分细则

答案参考

云南曲靖市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

B.羸弱

C.惬意

D.取缔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璀璨  黝黑  当之无愧  莫衷一是B.蹒跚  蹂躏  迫不及待  粗制滥造

C.琐屑  媲美  诚惶诚恐  一拍即合D.烦躁  繁衍  来势凶凶  略胜一筹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坡上,一个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虽然我省尚未发现H7N9病毒感染者,我们就要严加预防。

D.连续几场大雨,我市旱情彻底得到了缓解。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

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答案】C。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

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①

【答案】D。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

如《蚯蚓和狐狸》《骆驼和宙斯》是嘲笑那些吹牛皮说大话的人,《蚂蚁和蝉》是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B.《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D.《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答案】A。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③同是望月,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④《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⑤“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诗句。

<课内外均可),。

【答案】①浑欲不胜簪。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小题,含<1)~<3)小题,共6分)

8.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

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

<2分)

【答案】示例:

<1)叔叔,您看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好可惜。

如果您能打包带走,既节约又环保,那多好啊!

<表达得体、简明、连贯即可。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

<65字以内,2分)

A:

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答案】示例:

<2)虽然竹上留下了“美名”,但是得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唾骂。

游客的行为既破坏环境,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实为陋习。

美丽曲靖,从你我做起。

<符合题干要求、文从句顺即可。

镜头三:

【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

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分)

【答案】示例:

<3)①建立违规档案,适度加以曝光。

②对违规者进行罚款或值勤处罚。

③红绿灯设置应科学合理,建议增设警示牌或启降栏杆。

④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自律意识。

<开放性试卷,建议合理即可。

三、阅读<本大题含9~25小题,共44分)

<一)<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

<1分)

【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答案】B。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目,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初极狭,才通人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二者不可得兼

D.遂与外人间隔       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案】B。

1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何陋之有?

          D.愿陛下亲之信之

【答案】D。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答案】译文: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久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1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3分)

【答案】示例:

“如此”是指代词,指上文所说。

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

①发现桃源村的经过;②村中的生活情状;③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

15.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今天,请描述你理想中的“桃源”景象。

<3分)

【答案】示例:

我理想中的“桃源”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人安居乐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到社会文明成果的美好社会。

<开放性试卷,扣紧题意,文从句顺即可。

<三)<1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