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95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docx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浅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六中学李岩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体制、机制、设施、标准、培训、资源等方面面临困难,而核心问题主要在宏观政策、财政投入与教育体制三个方面。

文章认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应保证有效投入外,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经过20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很大发展,进入了应用水平缓慢发展的关键阶段。

教育信息化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

解决该问题的第一要务是深入分析问题深层原因,而后以此提出对策,这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

一、解析教育信息化所面临挑战的深层原因

作为一个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完善完善的国家,中国面临着如何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严峻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发展遭遇到包括宏观政策、财政投入、教育体制这三大核心问题的制衡。

1、教育发展总体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协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之首,突出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现化的核心理念。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人们对发展教育信息化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东西部及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

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但我国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

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在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又在制造不公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了数字鸿沟和教育的非均衡性,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些不公平的问题反映到教育政策上则是要实现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以及教育投入的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信息化普遍遭遇“生产力悖论”。

教育中使用ICT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议。

由于尚缺少广泛认可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评估教育信息化效果,面对来自各方对“高投入、低产出”的质疑,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措施也会出现几分不可预知性。

上述两个难以逾越的挑战强烈地提醒着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教育信息化是否与教育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一方面,出现上述问题也有其必然原因;另外一方面,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的努力。

而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界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来看,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教育多方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中,实施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认清各方面产生的相关需求,综合审视、系统设计,制定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美国Roblyer教授通过分析对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教育等各界舶期望,归纳出“当前问题和趋势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与要求”。

黄荣怀教授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需求与任务”的论断,其内容可进一步归结为三方面:

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促进学校的变革和促进教育的变革,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评估有指导意义。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教育总体发展战略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就必须跳出原有的狭隘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将教育信息化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中。

教育信息化要肩负催生教与学、学校管理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的使命,人们首先需要积极创新、主动变革,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是教育信息化处于“效用波动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有现象。

首先,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期间不过二十多年,新技术的投资收益具有一定的“时滞”,其背后隐藏着其他要素成熟的过程。

其次,效用高低往往是一种主观体验,要做到全面、准确和客观化比较困难,因而误差较大,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初级阶段评价往往不会太高,只有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效果才能凸显。

最后,有必要建立全面反映学校发展的知识资产评估体系,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估。

从造就高效运作的学校内部组织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和构建学校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系统评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上述方面改进,提升当前教育系统及学校发展的潜质。

评估体系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报告单这样的传统指标,而是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不能只关注货币形式的有形产出,而是要进一步关注知识资产等无形的产出;也不能只关注简单的投入与产生计量,而是要关注教育发展的不同语境和变革过程。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效用波动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估。

从最新的国家政策和有关领导的讲话来看,解决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问题已被列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日程。

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使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2008年1月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核心就是要解资源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

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坚持班班通、堂堂用,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从长远的教育政策上来看“班班通、堂堂用”必将成为指导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校校通”(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到“班班通、堂堂用”,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

这也说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发展总体战略趋于一致,同时也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资源共享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2、财政投入增长难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事实表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条件尚不能满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要。

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存在瓶颈,仍需升级和扩展扩容。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难以满足需求的发展。

卫星通信网的建设,是当前很紧急的需求。

高校以外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接入率低,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省市教育网建设参差不齐,影响学校的高速接入。

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手段陈旧,计算机普及率低,日常运行和维护困难,使用效率低。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应用水平的提高,CERNET主干网的流量以每年翻番的速率增长,目前50%线路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70%,主要干线的带宽需求已经达到40G。

各核心节点靠单台路由器提供接入服务。

线路、设备冗余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网络服务质量。

CERNET传输网急需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传输容量。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有很大差异性。

除了高额的建设费用外,维护费用、管理费用、人才培养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此外,由于受到IT行业总体发展、更新速度快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设备也难以幸免。

众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面临没有服务支持的困境,被迫更新亦是在所难免。

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加之又有封闭的小农经济的传统影响,因而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我国教育信息化严重缺乏自己“造血”的功能,在没有建立好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之前,一旦采取类似西方国家长期采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必然遭受重挫。

目前较为可行的思路是,根据各单位不断增长的信息化业务需求、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更新需求,加大教育信息化规划、咨询工作,科学引导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方向,逐步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比例。

保障信息化培训经费。

在保障投入的同时,注重投入带来的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

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应用能力提升受制于教育体制特征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所面临的宏观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

由于教育分级管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支持教育技术投入方面难以做到协调;鼓励教育技术应用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地方的影响往往甚微;地方不具备管理和处理教育技术应用推广中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投入大,效益低,问题多”的局面。

随着教育机构办学自主权的逐步加大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式多样,政府监管与其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所产生的矛盾凸现。

行政部门内部实际所形成的小世界难于被打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教育信息化项目也因此产生了在硬件建设、资源共享、技术标准上整合不够,应用孤岛、信息孤岛、资源孤岛严重。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各行其是、相互牵制、重复建设现象相当普遍。

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疲软。

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规划与执行。

此外,我国教育制度对技术应用在微观(操作)层次也有影响。

以数字化资源开发为例,大都采取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模式,这和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一致的。

首先,开发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先由国家教育部一级的行政单位统一计划决定,各地对此只有间接的非体制上的影响。

其次,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多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工作,因为产品的推广、发行和销售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

在这种体制下,那些搞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和教学资源开发公司如果不能拿到国家级的课题、项目,或者如果自主开发的资源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别说发展,就是生存都非常困难。

从作为最终消费者的学校来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对教育技术方案设计方面产生了影响。

例如,前几年我国比较流行的教育城域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通常,教育城域网是由学校、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成的三级教育信息网络系统,目的是将本地的教育机构全部联通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网络管理、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等多种功能,形成辐射全省市所有中小学及其他教育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信息化网络环境。

这种被很多专家、教育管理部门所赞赏的“胖中心(中心大服务器群)”——“瘦终端(瘦客户端)”的建网模式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热点。

不能否认这种模式确有优势,但很多信息中心的网管人员也尖锐地指出,这种模式只不过是一种专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应用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教育城域网的建立,这一地区的教育机构就只能通过该网络出口与其他网络建立联系。

除了出口,硬件配置、软件使用、教师培训等都需要通过当地教育局来安排,这对信息中心来说无疑压力很大。

而且随着电信上网资费的不断下调,该模式上所谓的经济优势也几乎殆尽了。

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应对来自政策、投入和体制方面的挑战,关键的问题是要探索并形成良好的、能够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其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扩散机制和支持服务机制分别对应来自政策、投入和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协调外部促进力量,提升学校内部动力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进程中,存在明确的外部推动力和内在牵引力。

在众多外部推动力量中,国家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这与教育行业特殊性和国家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国家经常采用的“权力-强制”、“规范-再教育”策略确实能够较快速地推进国家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

教育体制与教育行政措施上的过于简单化的大一统思想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

因此,以行政命令简化教育应用的复杂问题,通常是行不通的。

大胆设想、小心论证、试点示范、逐步推进是必然的趋势。

在大力推进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和出台促进政策的同时,还应积极考虑扶植那些以“自下而上”作为指导策略的促进力量和活动。

在这过程中,学术研究力量的积极参与是对国家措施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中很多研究都不能以我国本土问题作为出发点,要么是以简单迁移作为研究内容,要么是紧跟国外最新动向。

在研究过程中,“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空话与大话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

见微知著,不见微无以知著。

不经历对各种案例和实例的分析与体验,所提出的各种可能的理论或假设大都是不能成立的。

因此,求真务实的作风,不跟风、不盲从,不以“走过场”、“搞关系”而贻害四方,这是学术团队在促进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准则。

学术研究者或与教育技术应用有关的厂商,在研发产品或推广过程中通常秉承“经验-理性”指导策略。

这种策略有其合理性,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肯定。

然而,类似于“市场销售”的这种推广策略以短期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易出现应用肤浅化、表面化的弊端。

这就要求,研究不能泛泛地提出或讨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或者以一种简单化的实验或期望就作为推广的内容。

更加科学、稳妥的方法是需要深入学科教学,进行富有创新性的研究。

这就属于“自下而上”的指导策略。

例如,文科和理科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生物和数学的教学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对于数学而言,代数和几何又对技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概念教学与解题教学对技术有什么不同要求等等。

学术研究应积极挖掘存在于学校中的创新思想,支持这些创新的扩散,慎重研究其发挥效果的条件,以及扩散的可能性。

目前的师资培训机构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有效整合,以便于提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从教育主管部门看,可能会涉及如下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整合师资区域培训机构,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如何转变观念,使培训由研究导向型转向实践导向型;三是如何使培训由推送转向问题解决型。

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具有层次性,跨越不同层次的代价与价值也不同,应用层次随学术组织的推动而不断深入。

缺乏深层次应用需求的细致分析,缺少应用的核心价值思想,是导致应用障碍的最重要原因。

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发挥并非简单的采纳与否就能决定的。

实现技术转化和整合,是教育技术效果发挥的关键。

学术组织因学术问题的高度专业化,能够为教育组织实现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发挥方面献计献策,给予相对更好的指导。

因此,教育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动学术组织与学校组织的合作,能够克服政府或IT企业组织在推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简单化的倾向。

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育行业中的从众心理和不作为心理都是要不得的。

一方面,教育技术应用需要外部给予积极推动和有效支持,但是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真正发挥需要来自内部强大的需求和积极主动的变化。

对于学校来说,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是关键。

而对与学校发展高度相关的教与学、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改善来说,积极主动的变革是改善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的根本。

将学校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或许是提升内部动力的核心思路。

2.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普遍不足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增加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建设实施单位合理利用投入的资金,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提高投资有效性具有普遍意义,不仅对西部及农村地区,对于东部及城市地区也同样适用。

它所反映的理念是“为效果而投资,不为建设而投资”。

提高投资有效性可以通过投资来源及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及比例合理化、科学的评估等多种办法实现。

(1)投资来源及主体多元化。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自于学校自筹和上级划拨,而只有11%的学校得到商业性投资、社会捐助和其他形式的融资。

这表明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费来源过于单一。

来源单一造成了资金的短缺,致使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计划无法实施。

对此要鼓励和倡导多渠道、多来源的投资,这不仅有助于获得及时的、足量的教育信息化投入,而且多投资方参与监督也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投资效果。

当前投资主要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政府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的联合投资。

由国家与地方(社会捐助、善款也可以做第二方)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作为投资主体,优点是,在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基础上,国家和第二方可以通过评估等办法,在政策、标准、市场准入等各方面可以进行有力的监控。

西部地区可以采用。

第一种是政府投入与商业性机构联合投资。

由于有政府参与,可靠性得到肯定,还贷有保证,企业参与性高,介入积极。

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学校可采用。

第二种是学校与商业机构联合投资,实践证明也是现实可行的。

总之,一定要多方融资,才能出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局面。

(2)投资规模及比例合理化。

投资规模及比例的合理化由多个方面组成。

首先,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建议,现阶段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硬件、软件与培训的投资比例接近5:

3:

2较为合适。

目前的问题是硬件投入过高,软件投入不足,培训投入最少。

三者的比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还应及时调整。

其次,根据各地的财政状况和已有基础,应引进“总拥有成本”的概念,系统论证能确保设备和资源进入课堂、到达学生“手中”所需的各项成本,包括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将这些成本相加计算总拥有成本,将预算均衡分配在各个方面,不能有所偏废。

(3)科学的评估。

科学评估对投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工程涉及的投资额较大、周期较长,而其对于教育系统的影响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显现。

因而科学的评估对于指导教育信息化投入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评估可以从背景、投入、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

学校或区域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应与“背景”(学校或区域教育系统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教育及信息化现状、学校或区域教育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相适应;“投入”应合理;实施“过程”应可控;“结果”应达到一定的影响力,并能可持续性发展。

3、实现教育信息化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

以项目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工作形态。

由于项目评估对减少项目投资风险、保证项目既定目标实现等有诸多益处。

因此,推动教育技术的扩散应从规划开始就引入项目评估的思想。

世界各地的教育信息化评估项目,多是作为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化决策、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综合组成部分。

特别是一些大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都有相应的评估作为配套,在制定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评估的指标。

如果在启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同时或者初期就能明确提出配套的评估方案,就能对项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并及时对项目作必要的调整了。

在项目的立项初期,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后患;在项目的进行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应与评估结果比较,随时监控和调整项目执行状态,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在管理上应该把项目评估、决策和项目执行三权分立,相互监督,互相制约。

将风险降到最低。

鉴于教育信息化结果的复杂性、结果评估的复杂性,有必要综合评估项目的目标、过程与结果从而评估的重点予以明确,因而使得项目的工作中心得以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很多大型项目都在积极引入严格的外部评估机制,并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是还有更多的项目缺乏讦估,或者流于形式。

这种现状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大量存在虚假的“欣欣向荣”。

由于没有制度化的项目评估机制,大量的内部操作掩盖了决策者的耳目,各种问题暴露出来:

缺乏对项目目标的评估而不切合实际的建设、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不能解决实际教师需求的培训、不明确的促进机制、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等影响了教育技术成效的发挥。

由政府组建的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政府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这样一来如果没有一个稳定、有效评估该队伍实施项目情况的权威机构或社会组织存在,则很难保证项目评估能够落到实处。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也仅仅停留在教育督导考核层次,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能够监控学校促进工作的实施,这也是导致学校信息化内部推动缓慢的原因。

由此可见,如果在制度上实现对“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或者“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制衡(包括:

监督、检查、建议等)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

教育技术信息化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是其发展的趋势。

4、继续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情况,一些重大且亟待研究的问题摆在我们而前:

宏观决策研究、ICT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应用策略研究等。

基础教育遍及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阶层,面向全体国民,为每一个国民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均衡发展是其本质要求。

目前,中国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如不同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对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迫切性也不尽相同;各地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的ICT有效应用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特别是西部和农村地区)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全国和各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展开宏观决策研究。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围绕宏观决策研究,开展国际比较分析

调研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ICT的应用,教与学的过程的各环节,信息化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与教师教育),教育信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等。

欧美和亚太地区是比较研究的重点;调研应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中西方基本理念的不同;在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时,应注意对中国的适合程度;同时,总结国内的经验,研究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此项研究可为制定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发展策略及共享机制研究

此项研究针对国家资源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制定国家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整体发展规划(框架),构建资源建设目录(覆盖学科、内容和课时),选择资源建设形式(购买、一次开发、重新开发)以及载体,满足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网络计算机教室三种技术模式下的教学应用方式需要,并研究建立共享机制的政策基础、技术基础和教学基础,与共享有关的规则和协议,相关认证标准。

此项研究应考虑不同教育条件下的资源共享,并保证少数民族、最贫困地区能够享受优秀的教育信息资源。

(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区域特征研究

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城市、乡镇和农村分区、分类进行调研。

具体包括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不同行政区的社会发展、经济、教育、文化等因素以及该地区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建设效益,关注东西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分析相关因素和个性差异,研究各地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分类发展”的原则确定各地区域性(省、市、县层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提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案例,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策略、保障措施等。

此项研究应特别指导和引导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4)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投资效益问题研究

分析全国及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误区与问题,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的中国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中小学校园网、教育城域网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ICT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教师培训、管理维护以及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并设计评价流程和方法,研究评价(或认证)机制。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不同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