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92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docx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

燕山学院复习内容1

山东财经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期中试题

行为金融学(03YS0170)试卷

(1)

题号

总分

得分

签字

注意事项:

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10*2)

1、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

()

2、我国金融市场已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

()

3、标准金融理论的两大重要理论假设是:

理性投资者与有效市场假说?

()

4、贝叶斯法则是投资者更新信息、进行理性选择的重要法则。

5、人性弱点常常使投资者背离理性选择。

()

6、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或恐惧。

()

7、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

8、每一种投资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人性假定。

()

9、只有理解人性,才可能去深入理解投资理论的适用范围。

()

10、认知中只有部分信息受到注意。

()

11、人类的记忆容量有限会影响认知。

()

12、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对容易记住的信息更加关注。

()

人们倾向于对容易获得和掌握的信息更加关注,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

13、人们通常会将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总是会给予排列中最先到来者以优势地位,有时则赋予最后到来者以更大的权重。

()

14、人们总是会赋予最后到来的信息以更大的权重。

()

15、凭借经验进行判断的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笼统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

()

16、人们面对大量信息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往往并不遵循贝叶斯法则,而是凭借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

()

17、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历史会重演),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作判断。

()

18、容易直觉到的或回想起来的事物通常被判定为更可能发生。

()

19、某件事越是最近发生过,越容易被经常想起,越会被判定发生的概率高。

()

20、越是新鲜和与众不同,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越高,从而可能会高估其结果。

()

21、在判断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根据最初得到的信息设定一个判断的初始值(锚点,参考点),然后根据进一步获得的信息进行调整,形成比较理想的判断。

()

22、好的情绪使人倾向于积极的判断,并乐于付诸行动;坏的情绪则使人回忆事物消极的方面,并导致消极的预期。

()

23、人类决策通常会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冲突:

一是理性,二是情绪。

()

24、在人们形成认知时,人们所面对的背景、对事物的描述和表现方式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

()

25、人们对财富的减少(损失)比对财富的等量增加(收益)更为敏感,而且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

26、“损失10元钱”和“获益10元钱”所带来的感受是一样的。

()

27、投资组合理论的缺陷之一是计算复杂。

()

28、套利定价理论比资产资本定价理论考虑到更多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

()

一名词解释(5*4)     

贝叶斯法则      同质期望性       有限理性        同一价格法则

有效市场假说   弱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有效市场

强式有效市场   套利            噪音

噪音交易       指数基金       套利定价理论

完全信息       完全知识       噪声交易者风险

拇指法则           代表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启发式偏差        赌徒谬误

控制力幻觉          有效性幻觉        关联幻觉

货币幻觉              算法           框定依赖

诱导效应

损失厌恶  后悔厌恶    心理账户

认知失调   证实偏差   保守主义偏差

事后聪明   享乐编辑

参考点     劣可加性     次确定性

次比率性   敏感性递减原理

赌场资金效应     事后聪明偏差     禀赋效应

处置效应          自我归因        信息幻觉

专家幻觉          模糊厌恶        本土偏差

羊群行为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理性的羊群行为     信息瀑布        信息阶梯式传播

技术分析          基本分析      逆向投资策略

惯性投资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   时间分散化策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20分)

1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

2人类通常通过哪些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化?

3锚定可导致哪些偏差?

4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

5为什么依靠可得性进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

6背景(呈现和描述事物的方式)包括哪些?

7为什么理性是有限的?

8、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

9、 描述人们对他们所面对的选择的得失进行评价的三类账户。

10哪些因素导致了证实偏差?

11列举生活中过度自信的一个例子。

12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可能接受有效市场假说,还是拒绝有效市场假说?

为什么?

13公司雇主常常以度假等方式奖励员工,而不是直接用现金。

这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更能激励员工。

为什么?

14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5后悔厌恶理论的三个核心定理是什么?

16从心理账户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冒着暴风雪去观看球赛(票已经事先买好)?

五、论述题(20分)

1 试从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角度分析股市泡沫的产生。

2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什么?

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

3 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

5、试用前景理论解释处置效应。

6、试用前景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现象。

7、后悔厌恶和心理账户如何解释股利之谜?

8、羊群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还是非理性行为?

为什么?

如何避免羊群行为现象的产生?

9、试分析投资者心理过程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10 你认为投资者应该如何消除偏差?

11 从心理过程分析出售比购买要难得多的原因。

12  投资者如何进行理性地选股?

三案例分析

(一)        Klahr是否得了“扳平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福罗里达州工作的数学教师MelvinKlahr就对斯特德曼基金公司的互助基金进行了投资,但投资收益率十分不理想。

到1974年底,他的基金头寸是1000美元,而到1997年6月,他的头寸价值却缩水成了434美元,不足1974年的一半。

如果在1974年,他把1000美元投资在平均资本增值的基金上,那么他现在持有的头寸价值就可以增长到原来的29倍,达到29000美元。

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为什么没有卖出斯特德曼互助基金而购买其他的基金或股票等投资品呢?

Klahr先生说:

“因为我很愚蠢……每次我想卖掉时,噢,我想可能会上涨一点。

”事实上,该基金也确实有过上涨,1997年1月,斯特德曼工业基金和联合基金分别上涨了13.6%和14.7%,但上涨的时候他更加等待基金能够上涨更多一些,他渴望在关闭头寸前将其亏损扳平。

因此,他始终没有卖掉互助基金的头寸。

当Klahr意识到不愿意卖出持有的斯特德曼的头寸是不理智的时候,他说:

“可能我并不需要一个金融策划者,而是需要一个精神病医生。

   问题:

   

(1)案例中,Klahr为什么舍不得卖?

是否得了Shefrin所谓的“扳平症”?

这种症状产生的心理和认知原因是什么?

该偏差有什么特点?

   

(2)试分析该认知偏差如何影响人的投资决策。

   (3)试举出该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

   

  

(二)            21世纪的“郁金香”?

   蕴藏了丰富气泡、色泽醇净的香槟酒,不仅从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开始就成了新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代表,成为崇尚优雅精致生活人士的“座上宾”,近年来更是在投资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与红酒并驾齐驱的新兴宠儿。

严格来说,香槟酒也属于葡萄酒—同样由各种葡萄酿造而成—只不过与红、白葡萄酒相比多经历了一个添加糖汁和酵母的二次发酵过程,在酒里生成了些气泡而已。

然而,真正的香槟酒远非发泡的葡萄酒如此简单,从产地、土壤、气候条件到制作工艺以及标牌设计均有严格的规定。

古人有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对于香槟酒而言,正是有了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定,才成就了其在酒饕心目中的地位,也让“气泡”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一片风雨飘摇的2008年,顶级香槟酒的价格走势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被誉为酿酒市场晴雨表的伦敦国际酿酒商交易所(LondonInternationalVintnersExchange)的各种酒类指数的市场报告显示,在2008年的头9个月里,追踪全球25支最抢手香槟的Liv-ex香槟酒指数上扬了13.6%,优于Liv-ex的其余三个主要红酒指数。

与酒类指数一片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是英国富时100、标普500还是日经255全都呈现下跌势头,中国的上证A股更是在同期下滑超过了50%(表1)。

             表1:

Liv-ex各主要酒类指数以及主要股指2008年以来变化幅度

                               (截至2008年9月30日)

   另外,1996年年份的库克香槟(Krug)的售价在2008年年中达到了2350英镑,较之一年多之前的1500英镑,涨幅超过56%。

事实上,顶级香槟酒不仅在2008走势凌厉,逆市而上,且自2004年发布以来,Liv-ex香槟酒25指数基本呈现稳步上扬的势头,累计升幅达到了138%,虽然略逊于Liv-ex佳酿100指数,但仍胜于Liv-ex佳酿500指数。

当然,香槟酒整体的销量毕竟与全球经济的景气度密切相关,经济不景气下起码喷香槟助兴的需求降低了不少。

CIVC的最新统计数据就显示,2008年前8个月,全球香槟酒的销量下滑了2.6%,其中香槟酒的主要消费国法国、英国和美国的销量均出现了下滑,但不管是香槟酒庄还是香槟投资人都对后市相对乐观,使香槟酒的价格不断创下新高。

也许,经济危机挤掉的是那些单纯垂涎经济回报的投机客,真正的酒饕对气泡的追逐热情并未消退,或者说受到的影响甚微。

   问题:

   

(1)你认为香槟酒投资中是否存在泡沫的因素?

如果不是处在2008年全球经济下滑时期,是否可能出现与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相似疯狂?

   

(2)在香槟酒投资中,人们存在怎样消费心理和投资心理?

这种趋势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可否预期一下它未来的形势?

(三)案例分析

 该不该跳进深渊看深度?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是成立于1993年的对冲基金,该基金不仅雇佣了天才交易家,还将RobertMeton和MyronScholes纳入合伙人。

1997年,当他们还在LTCM任职时,因为他们对期权定价理论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成立之初,资产净值为12.5亿美元,到1997

年末,上升为48亿美元,净增长2.84倍。

但是在1998年,俄罗斯卢布的套利失败给LTCM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出现43亿美元巨额亏损,仅余5亿美元,已走到破产边缘。

鉴于LTCM的重大影响力,当年9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起了一个拯救LTCM的计划,因为他们担心LTCM的失败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最终,以美林、摩根为首的15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注资37.25亿美元购买了LTCM的90%股权,共同接管了该公司,从而避免了它倒闭的厄运,也防止了它倒闭后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1998年11月的《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在达成这一拯救计划后,与会者离开会议的情景。

文章引用了时任美林证券董事长HerbertAllison的一段话。

他说:

“正如他们提供的材料所述,他们现在需要考虑这样做是不是必须的,LTCM的崩溃是不是真的会波及全球金融体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事件,我们不值得跳到深渊里去查看它究竟有多深。

   问题:

   

(1)再亚洲金融危机即将蔓延到美国的1998年,全球金融与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的投资银行家们难免对此采取,Allison为什么愿意出巨资拯救LTCM,而不愿“跳到深渊里去查看它究竟有多深”?

受什么心理的影响吗?

   

(2)该心理特征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人的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举出一个该心理偏差的例子。

(四)公司更名会导致价值的增长吗?

   有个成语叫“人如其名”,说的是一个人的本质往往和他的名字相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名字会从某种程度上对这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朝暗示的这个方向演变。

那么,公司的名称是不是对公司的未来预期收益产生影响呢?

公司改了名称是否意味着其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

20世纪90年代,网络股繁荣的时候,美国股票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现象:

许多公司将公司的名称改为互联网有关的名称。

他们是为了达到“司如其名”吗?

这些公司新的名称为.com(例如W)或者为.net(例如D),或者在新的名称中加入Internet这一词汇(例如InternetSolutionsforBusinessInc.)。

有学者(谁?

)对1998年6月-1999年8月间更改名称的95个公司更名后市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将这些公司按其业务与互联网的相关度分成四类:

第一类为更名前后都为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第二类为更名之前该公司同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更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第三类为公司将业务从与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改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第四类为在更名前后,公司核心业务都与互联网没有关系。

以更名的时间为第0天,那么,更名前后不同时间区间内样本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统计如下:

                    公司更改名称后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

   从表中可以发现,更名以后,所有公司的市值都出现了变化。

从总体样本看,无论公司更名前后是否与互联网有关系,更名后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市值的增加具有长久性,其中第一类和第四类公司,即更名前后都与互联网有关或都与互联网无关的情况,更名带来了稳定的价值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更名,在更名前后的短期内获得正的超额汇报,而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却出现负的超额收益,特别是第二类公司更为明显。

   问题:

   

(1)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三类和第一、四类公司的系统性差异?

   

(2) 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更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

这些引起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是否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心理共同的作用?

其中的理性预期可能是什么?

非理性因素可能是什么?

   (3) 试举出这种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

(五)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 

   基金为中小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通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截至2009年3月我国沪深两市共有基金489只,基金持股表现为三个特征,见以下三个表。

1.重仓股高度重叠。

从沪深两市2008年度基金所持有的重仓股情况来看,同方股份、建发股份、大同煤业和中兴通讯等公司股票占基金份额的绝大多数。

                 表1基金重仓股持股情况

2.持仓时间较短。

在操作方式上,我国基金公司大都以短线操作为主,买卖频繁,如表2表3所示。

买入价值前十名的股票总额占期初基金资产净值的45.45%,第一名的武钢股份买入量达到期初基金资产净值的7.99%。

卖出价值前十名的股票总额占期初基金资产净值的83.82%,第一名的中国石化卖出量达到期初基金资产净值的11.4%。

                  表2累计买入价值前10名股票明细(2008年中报)

                 表3累计卖出价值前10名股票明细(2008年中报)

3.追涨杀跌。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明显地存在着股指顶峰时基金持仓增加,谷底时基金持仓减少的现象,见表4。

这相当典型地反映出众多基金公司具有未经深思熟虑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即盲目跟从的倾向。

                表4基金持仓量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问题:

   

(1)说明我国基金业中的特点说明存在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

什么原因引起的?

   

(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

(六)索罗斯投资策略 

   乔治•索罗斯是美国最成功的投资经理人,著名国际金融专家,量子基金的创始人。

他可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传奇色彩、最具个人魅力的超级金融大亨。

30多年来,他纵横全球金融市场,操作避险基金,狙击英镑、泰铢、港元,进出各国股市,斩获甚丰,成为全球知名的亿万富翁。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

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

在1992年复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7964。

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

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

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索罗斯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

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

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

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却很悲观。

这使索罗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

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

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

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

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

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

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反身理论”是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念,也是他狙击英镑智胜的关键。

简单地说,反身理论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

其核心在于:

在彻底易错性的影响下,人们无法对当前的事实形成正确的知识;错误的知识形成了错误的偏见,进而影响事情的进展。

在金融市场就体现为由流行的趋势和流行的偏见导致了暴涨暴跌。

   问题:

   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对索罗斯的投资理念进行分析,并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