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92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docx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1)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四叔父文

(明末清初)张煌言

   呜呼!

叔父其死狱中矣!

其得疾而殒耶?

抑感愤引决耶?

侄自丁国难,倡义辞家,迄今十有七载。

吾父见背,路隔华夷,奔丧无所,至今抱恨终天。

嗣是门衰祚薄,犹幸叔父支持。

岁时伏腊,祖宗血食,不绝如线,今则已矣。

   春仲侄提师北还,始知叔父于正月下浣,被虏拘禁,业赴省狱矣。

侄闻之,痛心疾首。

计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

未几而讣音果闻矣。

吾弟昌言,以虏网四张,幸而得脱。

潜鳞戢羽,将母芦中,既不能橐鱣①相救,亦不能含敛躬亲,故叔父易箦②之期,竟不可闻。

而讣音亦得之友朋之书。

及六月三日弟来,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始敢为位而哭。

   叔父年已逾耄,因侄抗节,遂以瘐死。

是叔父因侄而亡,侄宁不痛心乎!

古来教子弟者,动以忠义为训,岂意忠义可为而不可为耶!

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今逆虏弃天经,致人彝,株连波系,致叔父毕命圜扉,侄独无心,能不肝肠寸裂耶?

   侄自倡义以来,屡蹶屡奋,几于啮雪吞毡,卧薪尝胆,虏招之不应,购之不克,始逮及妻孥。

故新妇与祺儿,锢狱已经十载,侄义不返顾。

自分为刘琨、为卞壶矣。

何期复贻祸叔父耶!

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

及已亥侄入长江,连下名城数十,虏遂恨侄畏侄且忌侄,而诛求不遗余力。

即我姊与姊夫及二三故交,亦在不免,而况叔父乎?

呜呼痛哉!

   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止生侄一人。

二叔早亡无嗣。

三叔以考终,生从兄弟三人。

长嘉言,次昌言,次德言。

叔父无所出,昌言遂为承祧。

然初无家人产,今叔父既逝,侄与嘉言皆在军次,归里无期,德言尚稚弱,恐不任箕装,则高曾之不祀忽诸,是侄未能报国,先已亡家矣。

呜呼痛哉!

   近者闹共主蒙尘,而侄且重遘家难,天道其果有知耶?

其果无知耶?

岂春秋大义,徒虚语耶?

侄不能为复楚申胥,必须为奔鬲臣靡矣。

但既无秦庭可哭,又鲜有高可奔,恐终当为伏柱豫让耳。

呜呼,归榇何时,拊棺莫望,徒有泣血而巳。

呜呼痛哉!

(选自《张忠烈公集》,有刪减)

【注释】①橐鱣(tuózhān):

指衣食。

②易箦(zé):

指病危将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是门衰祚薄               祚:

愧怍。

B.被虏拘絷,业赴省狱矣       业:

已经。

C.叔父雁行有四人               雁行:

兄弟。

D.而侄且重遘家难               遘:

遭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虏招之不应                   不知东方之既白

C.侄与嘉言皆在军次           鸟兽不可与同群

D.其果无知耶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煌言“倡义辞家”坚持抗清斗争,“屡蹶屡奋”,清廷“招之”又“购之”,然而无论怎样都无法动摇他报国的忠义之心。

B.张煌言“义不返顾”的斗争,“连下名城数十”之后,清廷对他“恨”“畏”“忌”,却又无奈,便将其四叔、妻儿等拘捕。

C.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江山易主而自己“未能报国”的“愤”,以及“因侄抗节”使亲人遭受“株连波累”的“亡家”之“痛”。

D.本文情感真挚,“肝肠寸裂”“泣血”等词表达了作者对四叔因己而逝的痛心;“呜呼哀哉”的反复使用,令人唏嘘不已。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自   古   何   代   无   废   兴   其   间   必   有   忠   臣   义   士   仗   节   抗   旌   思   扶   王   室因以   倾   家   者   往   往   有   之   若   尊   行   受   祸   亦   不   少   概   见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计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

未几而讣音果闻矣。

②何期复贻祸叔父耶!

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

【答案】

(1)A

(2)D

(3)B

(4)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5)①想到叔父年老体衰,老态龙钟,怎么能承受得长久呢!

不久,果然听到了叔父去世的消息。

②哪里想到又会加祸于叔父了啊!

此前叔父能够幸免于难,是清虏看我还不很重要。

【解析】【分析】

(1)A项,祚:

福分;嗣是门衰祚薄,译为:

我们家族门庭衰微,福祚浅薄。

故选A。

(2)A项,介词,在/介词,到。

B项,代词,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连词,和/介词,跟。

D项,均为连词,表选择,译为“还是”。

故选D。

(3)B项,“妻儿”被“拘捕”是在“连下名城数十”之前。

故选B。

(4)这段话的大意是:

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亡和兴,兴亡之中必然会有忠臣义士出现,他们手执符节举起旗帜,想扶起将倒的王室,因为这而倾家荡产的,到处都有,因为高尚的品行而遭受祸患的大概也不少见。

画线句子中,“无”和“有”很明显做句子的谓语,“废兴”“忠臣义士”分别做它们的宾语,意思是“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亡和兴,兴亡之中必然会有忠臣义士出现”,故从宾语之后断开;“仗节”“抗旌”两个并列的短语构成一个句子,“仗节抗旌”的意思是手执符节举起旗帜;“王室”是名词短语,做“思扶”的宾语;“者”往往表示停顿,“若”“亦”常常放在句首;并且,从结构对称的角度看,“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与“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内容相关,结构相近,故从中间断开。

根据以上分析,所给句子断句如下:

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5)第一句得分点:

计,想,考虑;龙钟,形容老态;其,怎么;未几,没多久。

 译为:

想到叔父年老体衰,老态龙钟,怎么能承受得长久呢!

不久,果然听到了叔父去世的消息。

第二句得分点:

期,想到,料到;贻,遗留。

译为:

哪里想到又会加祸于叔父了啊!

此前叔父能够幸免于难,是清虏看我还不很重要。

故答案为:

⑴A;⑵D;⑶B

⑷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⑸①想到叔父年老体衰,老态龙钟,怎么能承受得长久呢!

不久,果然听到了叔父去世的消息。

②哪里想到又会加祸于叔父了啊!

此前叔父能够幸免于难,是清虏看我还不很重要。

【点评】⑴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

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⑵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

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⑶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⑷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

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⑸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

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参考译文】

   哎!

我的叔父死在监狱中了!

他是生病而死的吗,还是由于愤慨而自杀的呢?

我自从遭逢国难,倡导大义辞别家乡,到现在有十七年了。

父亲离开我时(去世),因道路阻隔,奔丧无所,到现在我还感到特别遗憾。

我们家族门庭衰微,福祚浅薄,还幸亏有叔父在支撑。

每年到伏日和腊日时,祖宗都能享受祭品,不绝如线,现在也要终止了。

   仲春时我率师北还,才知道叔父在正月下旬,被虏去囚禁,已经送到省狱了。

我听说这个消息后,痛心疾首。

想到叔父年老体衰,老态龙钟,怎么能承受得长久呢!

不久,果然听到了叔父去世的消息。

我的弟弟昌言,清虏的罗网四处张开,然而他却侥幸得以脱身。

隐藏形迹,带领母亲躲到草野之中,我既不能衣食相救,也不能含敛躬亲,因此叔父病危将死之时,竟然没有听说。

而叔父去世的消息我也是从朋友书信中得知的。

等到六月三日弟弟前来,得知叔父在四月十三日死去,才为他设置灵位放声痛哭。

   叔父年已过了八十,因我坚守节操,连累在狱中病死。

叔父是因我而死,我怎能不痛心呢!

自古以来人们教育子弟,用忠义的故事感动他们,他们又怎能料想忠义之事有时可做而有时又不可做呀!

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亡和兴,兴亡之中必然会有忠臣义士出现,他们手执符节举起旗帜,想扶起将倒的王室,因为这而倾家荡产的,到处都有,因为高尚的品行遭受祸患的大概也不少见。

现在叛逆的清虏放弃天道,违背人伦,株连他人,致使叔父死于狱中,我怎能无心,怎能不肝肠寸裂呢?

   我自宣扬大义以来,屡次失败屡次振奋,几乎到在啮雪吞毡、卧薪尝胆的地步,敌虏招我投降我没有答应,悬赏捉拿我也没有成功,开始气急败坏逮捕了我的妻儿。

因此我的妻子和孩子,被困在监狱已经十多年了,然而我还是义不返顾。

我把自己归为刘琨、卞壶一类明大义之人了。

哪里想到又会加祸于叔父了啊!

此前叔父能够幸免于难,是清虏看我还不很重要。

等到已亥年我打到长江,连续攻下数十座名城,清虏于是恨我害怕且顾忌我,于是开始不遗余力地诛杀我。

即使我的姐姐和姐夫以及两三个朋友,也没能幸免,更何况我的叔父呢?

哎,悲痛啊!

   叔父兄弟有四人,我的父亲排行老大,他只生下我一个人。

二叔早死没有子嗣。

三叔尽享天年,长寿而亡,生下我的堂兄堂弟三人。

最大的叫嘉言,老二叫昌言,最小的叫德言。

叔父没有自己的孩子,昌言于是过继给他做后嗣。

然而当初没有家产,现在叔父已经过世,我与嘉言又都在军队,回家无期,德言还很小,恐怕不能继承家业,则祖宗一下子不能得到祭祀,这样我还没能报国,却已亡家了。

哎,悲痛啊!

   最近朝廷蒙尘,而我又遭遇家难,天道真的果真有知吗?

还是果真无知呢?

难道春秋大义,只是一句虚妄的言语吗?

我不能为复仇楚国的伍子胥,必须做奔向鬲国的夏臣伯靡了。

只是既无秦庭可哭,又没有鬲国可以逃奔,恐怕最终只能做刺客豫让罢了。

哎,何时才能把叔父的棺木送回家中,抚摸着他的棺木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希望,只有泣血罢了。

哎,痛心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

“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弥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诏奖谕之。

   复奏疏乞创飞虎军。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幹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

“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

“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康又称建业、金陵,今南京市的古称。

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相同。

B. 奏疏,古代臣子向皇帝递交的奏折,奏疏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等。

C. 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

后泛指税金。

D. 江右,古时以面朝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

因此,古人把长江之东称为“江右”,长江之西称为“江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关注民生。

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 辛弃疾忠于国事。

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栏,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消除了皇上的疑虑。

C. 辛弃疾注重大局。

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太守谢源明不顾幕属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 辛弃疾很有文才。

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写下《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弥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②始至,榜通衢曰:

“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答案】

(1)C

(2)D

(3)C

(4)①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探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②刚一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道张榜说:

“不让买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

【解析】【分析】

(1)“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的意思是他的学生和旧时的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其中“至”是副词,强调“无送葬者”,故“至”后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和A项。

“孰谓公死”意思是谁说你已经死了,句意、结构均完整;“名”作“垂”的宾语,“垂万世名”即声名流传久远,语意完整。

故应在“孰谓”前断开,排除D项。

选C。

(2)D项,右为西,左为东。

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右”,长江之东称为“江左”。

故选D。

(3)C项,“信州太守谢源明不顾幕属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错,应是辛弃疾不顾幕属的反对救助信州。

故选C。

(4)①中的得分点:

“致”是“招来、引来”的意思,“弥”是消弭的意思,“徒”是“只是、仅仅”的意思。

可联系成语“徒有虚名”的意思进行识记。

②中的得分点:

“榜”是名词用作动词“张榜”的意思,“通衢”是“大道”的意思,“闭籴者”是“不让买粮食的人”。

故答案为:

⑴C;⑵D;⑶C;

⑷①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探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②刚一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道张榜说:

“不让买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地历城人。

乾道四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

不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全部将他们讨伐平定。

于是他上书说: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污的官吏迫使他们成为盗贼。

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探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告诫州县,以加恩抚养百姓为本,有违法贪图财利的人,让有关部门各自运用职权处理,不要只检查举发小官小吏来应付了事,为自己掩饰过错。

”皇上下诏嘉奖他。

   (辛弃疾)又上书请求创建飞虎军。

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进行筹划,于是他测量马殷兵营的旧址,修建寨栅,招收步兵二千人,骑兵五百人,随从佐吏守在营外,战马铁甲都备齐。

辛弃疾先用五万缗钱在广西买了五百匹马,诏令广西安抚司每年代买三十匹。

当时枢密院有不赞同这件事的人,屡次阻挠,(但)辛弃疾行动更加尽力,最终不能改变。

经营调度耗费数以万计,(而且)辛弃疾善于调解周旋,事情都办理得很快。

议论的人用搜刮民财的罪名奏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立即停止。

辛弃疾接受后把金字牌藏了起来,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个月将飞虎营栅栏建成,违期按军法处置。

飞虎营如期建成,辛弃疾向朝廷陈述事情经过,画图进献,皇上终于消除了疑虑。

飞虎军建成,有力地镇守一方土地,成为长江沿岸各军中最强的一支军队。

   辛弃疾被差遣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当时江右发生大饥荒皇上下诏命令他负责救济饥荒的政务。

他刚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

“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

”然后命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召集官吏、儒生、商人、百姓各自推举出正直诚实的人,酌量借给他们钱财物品,等到他们负责运输买粮时,不收利息,限期月末到城下发售粮食,于是运粮船接连到来,粮价自动降低,百姓靠此得到接济。

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请求拨米相助,幕僚和下属们不同意,辛弃疾说:

“我们都是上天的子民,都是帝王的百姓。

”他就把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皇上嘉奖他,(让他)进一级官阶。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赏识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结交的多是海内知名人士。

辛弃疾曾经和朱熹游武夷山,写下了《九曲櫂歌》。

朱熹去世时,有关“伪学”的禁令正严厉,他的学生和旧时的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

辛弃疾写祭文去吊唁他说: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辛弃疾平时擅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避风岩记

(明)张明弼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

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

   余何以避风其下?

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

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

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

余东驰西鹜,左诇右需,目厌于阍①驺②卤簿③绛旗朱帽之状,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

眩瞀车上,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

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谒制府。

制府官厌贵,礼愈绝,控拜数四,颔之而已。

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

   九月朏④,宿三十里。

力引数步,偶得一岩。

江回峰抱,风力稍损,乃息焉。

及旦而视之,则断崖千尺,上侈下弇,状如檐牙。

仰而睨之,若层衡之列烟上,崩峦倾返,颓石矗突,时有欲落之势,栗乎不可以久留焉。

狂飙不息,竟日居其下。

胥仆相扶,上舟一步,得坐于石隙草际。

听怒涛声,若奔走败马;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又若千百素鳞跃上岸。

石崖磔磔,不沾土壤。

面紫茎缠带,青芜数尺,一偃一立,若青狮奋迅而不得去,又若怒毛之兽,风过毛竖,不能自休。

身往江坳,目力相界,不能数里,而阴氛交作,如处黑帷。

从者皆惨容而相告曰:

日复夕矣,将奈何?

   余笑而语之曰:

“第安之,第安之。

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

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

……余年少有志,养二龙于水壑,调一鹤于中峰,与羽服思玄之徒,上烟驾,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有才无时甘于下人。

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犹恐谆芒、卢敖诸君,诋余以井甃⑤之识,而又何事愁苦于兹岩之下乎?

”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乃化而为石云。

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

小吏程缨曰:

“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⑥耳。

”语皆不可信,并记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释】①阍:

看门人。

②驺:

官吏的侍从人员。

③卤薄:

帝王和官员们出行时的仪仗。

④朏fěi,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⑤甃(zhòu):

井壁。

⑥明府:

汉代对郡太守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

作者时任杨山县令。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层衡之列烟上     衡:

横贯。

                                      

B. 目力相界,不能数里     界:

交接。

C. 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   探讨:

探索,寻求。

     

D. 跻是崖之巅     跻:

登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栗乎不可以久留焉         知不可乎骤得

B. 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C. 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 余乃纳以兹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题目“避风”可谓一语双关,既指避自然之风,又指避官场的种种邪气、种种歪风。

B. 第二、三自然段的铺陈两两相对,指出岩下风之凶险胜过官场的恶习,令作者惊悚愁苦。

C. 本文叙述清晰,描写形象,尤其是议论部分言语铿锵,气势奔涌,具有纵横挥洒的雄辩色彩。

D. 文末引小吏程缨“神引维以奉明府耳”的话,再现官场溜须拍马的陋习,与前文形成照应。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有才无时甘于下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制府官厌贵,礼愈绝,控拜数四,领之而已。

②犹恐谆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