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941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Word格式.docx

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是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

6.民族识别的依据:

民族特征、历史依据、民族意愿和就近认同。

7.个人能够恢复、更改民族成分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其民族成分在其18周岁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18周岁由本人决定,20周岁是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第三章

1、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到原始社会末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发生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产品交换、阶级分化,为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2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是什么时候?

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到进入阶级社会时候。

3.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

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是内在条件;

战争、军事冲突等是外在条件。

4、人们共同体发展序列及其区别是什么?

从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的发展过程,前四个阶段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维系,而民族的人们共同体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

4、民族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种途径(民族形成具体过程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希腊人式、罗马人式、德意志人式。

5、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民族和国家同一历史时期产生,国家的产生有其迫切性,民族也相随而来,而且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

这是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

6、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民族在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等现象形成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过程为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次生形态民族形成(或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6、民族发展的定义

民族在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个体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7、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8、民族精神定义

民族精神是对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发展程度,表明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程度。

9、民族发展涉及的四个方面内容?

①民族的经济发展。

②民族的政治发展。

③民族的文化发展。

④民族的人口发展。

10、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制约/影响民族发展的因素)?

民族属性、民族结构、民族素质、民族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六个方面作用影响。

11、民族素质的定义?

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及民族自身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民族素质一般包括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和身体素质。

12、民族属性包含的内容?

民族自然属性和民族社会属性及民族生物属性,是民族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13、民族结构包含的内容?

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14、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其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相对应,民族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15、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①民族的常态发展。

②民族的异态发展.③民族的跳跃式发展。

16、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民族趋同的趋势和民族性增强的趋势。

17、民族同化的定义:

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18、民族同化的类型有哪些?

强迫同化,是指通过外在强制手段使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现象。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中,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

19、民族同化的特点?

(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5).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20、民族融和: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的最终消失。

21、民族消亡的前提条件

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即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22、民族消亡的途径(一般规律性)

民族消亡是自然历史过程,是以一定物质性为基础的客观性、辩证性的过程,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各族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展,是各族走向融合的必经途径。

第四章

1.民族关系:

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

影响的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如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歧视、侮辱问题)。

3.民族关系的本质

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是统治阶级民族与被统治阶级民族之间敌对的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4.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

5.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

政治平等团结关系、经济互助合作关系、文化共存繁荣关系、社会和睦协调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

(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

7.民族关系的特点?

(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现实反映性和折射性)、(平衡性和合理性)、(均等性和公平性)。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①(民族平等)的不完善性;

②(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③(民族互助)的有限性;

④(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9、世界民族关系总的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发展趋势,在局部地区存在一些民族间的矛盾冲突。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总趋势。

①各民族间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②民族间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③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11.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现状

①民族平等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不平等并存。

②民族团结趋势与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并存。

③民族间合作发展与民族间竞争增强并存。

④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并存。

⑤民族间联系增多与民族意识、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12.民族关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①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②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保证。

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第五章

1.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之、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2.试析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民族问题产生根由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民族特征的自然因素,即民族间在特征上体现出的差异所导致;

另一是社会因素,即社会结构中,民族实体的地位问题,私有制社会里统治阶级民族与被统治阶级民族之间的对抗关系,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对抗消失,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体,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形成民族不平等的事实。

3.民族问题的特性:

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敏感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交织;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

③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

④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

6.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原因有哪些?

①民族特点、民族差别长期存在。

②民族间事实不平等长期存在。

③国际间的阶级矛盾部分地通过民族问题加以反映。

④历史遗留的民族偏见、隔阂,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

⑤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长期影响。

7.“三股势力”:

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

第六章

1.(多民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我国《宪法》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原因:

历史上各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交流,或者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民族迁徙和人口大量流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民族人口的自由迁徙和流动,形成了目前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是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结果。

3.如何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各民族共同建立了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的经济。

四、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国家的灿烂文化。

五、各民族共同建立、建设了社会主义中国。

4.列举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三大英雄史诗】

5.少数民族叙事长诗有哪些?

(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彝族的)《阿诗玛》。

6.如何理解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章

1.民族平等:

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利、利益的平等。

2.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

第一,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第二,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第三,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3.民族团结:

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

4.为什么说民族平等团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①民族发展的客观事实所决定。

②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③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

④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5.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是什么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6.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

从人口及其分布角度,广、多、杂、散;

从地域性民族组成角度,多层次性、不平衡性、包容性、可变性;

7.怎样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①保障法律赋予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②保障确定并拥有族籍的权利。

③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

④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

⑤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及风俗习惯自由。

⑥保障拥有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第八章

1.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

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三个行政级别: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5.我国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各级人民政府)。

7.民族自治权:

是国家根据统一和自治原则应该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也是自治民族根据平等自治的原则应该享有的权利。

它并不意味着恩赐,也不意味着特权;

它只是一种平等权利、民主权利。

8.如何理解民族自治权

(1)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2)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3)自治权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前提下的自主权。

(4)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并行使的权利,它主要体现着实行区域组织的民族的自主管理权,但不仅仅是自治民族的权利;

它同时体现着自治地方内其他民族的平等权利。

(5)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2)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4)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5)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10.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1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2.我国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1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1)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2)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3)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4)自治机关的两重性。

(5)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广泛性。

14.民族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建设内容有哪些?

民族化的内容包括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三个方面。

15.民族自治地方内协调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二是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三是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16.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建立民主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促进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

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第九章

1.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与民族地区特点相适应的特点和优点有哪些?

(少数民族干部应具备哪些素养)

(1)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群众,同本民族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和“天然”的感情,熟悉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历史、现状及特点,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2)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往往把本民族的干部看做是本民族的代表,不仅愿意向他们倾诉心声、反映意见,而且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领导、建议和劝告,少数民族干部在本民族地区工作具有便利性。

(3)少数民族干部对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具有强烈愿望。

对加快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2.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起着桥梁作用、组织保障作用、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要意义?

(1)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2)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3)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民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5)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4.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除了注意到民族干部的民族成分的特殊性外,还应注意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

5.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措施有哪些?

第一,加强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水平,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革命化、建设。

第二,加强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第四,注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第五,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主要要求是努力实现干部的“四化”:

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第十章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必要性是什么?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2).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3).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1)、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国家的根本利益

3.民族工作的主题: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如何理解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其精神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凝聚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着力点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1)、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因地制宜;

(3)、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到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

(6)、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7)、要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6.如何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方面必须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民族地区应结合本地特点,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所有制结构。

要巩固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地区集体所有制经济。

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

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应鼓励个体、私营和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2)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经济才能逐步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民族地区经济才能走上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3)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分配结构,完善分配方式。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7.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

2、国家在政策措施方面实行优惠,从金融、财政、税收、投资、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果,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8、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来自西方的经济优势和科技竞争压力,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2、民族地区仍面临解禁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任务,面临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9、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新思路是什么?

1、切实结合本民族本地区实际发展经济

2、发展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建立多元化的经济模式

3、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

第十一章

1.举例说明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1).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2).民族教育发展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3).民族教育是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族教育发展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2).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3).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