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46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docx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雨

小班游戏化音乐活动:

  红芽芽班吕沁妍

  设计意图: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突出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方式来玩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在模仿中、在自由创造中学会了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能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音乐活动能激励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在享受美的音乐同时得到快乐。

  在幼儿园的游戏化音乐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教师的指导策略是一种集体形式的音乐活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活动形式,针对同一个教育内容,教师的指导策略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

例如,歌唱活动的指导策略既可以是集体的齐唱,也可以是个别的独唱、小组的接唱或同伴间的对唱等等,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交替出现多样形式,在游戏化音乐教育活动中,作为活动主题的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活动空间,选择合作活动的同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活动。

  游戏化音乐活动是幼儿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例如:

选择一些儿童生活中熟悉的模拟音乐声:

风声、雨声、钟声、小鸟鸣叫声等等,通过节奏、力度、音色的变幻透出其生动的音乐形象性。

这种声音形象作用与儿童的听觉,使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

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在游戏化音乐教育中的指导策略对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孩子们喜爱音乐、亲近音乐、进入音乐的一种基本前提和保证。

  游戏化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灵活性指导。

  我们班的宝宝对自然变化现象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太阳公公,所以我们之前就学习了《太阳出来了》这首歌;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每当下雨的时候,有些宝宝就不愿意来上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宝宝们很喜欢的游戏方式,我想通过这堂游戏化音乐课,让宝宝们爱上下雨天,下雨天也喜欢上幼儿园,知道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其实都是美好的。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动作等)表现对歌曲的强弱变化。

  3、通过这堂课,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自制乐器

  2、幼儿有观察和聆听过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及声音

  3、让宝宝知道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天、阴天、雨天、下雪天

  重难点:

  1、重点:

能听辨并感知强弱对比特点

  2、难点:

随歌曲表现强弱变化特点

  活动过程:

  一、游戏化律动导入,唱歌曲《太阳出来咯》。

  1、幼儿排队边做动作边唱歌进入教室,尽量放慢歌曲速度,突出强弱变化的走路动作。

  “太阳出来咯喂,喜洋洋咯咯喂,挑起扁担浪浪扯光扯,上山岗咯咯喂…”

  (初次感受歌曲中的强弱变化,用熟悉的歌曲提起孩子们的兴趣。

  二、熟悉歌词,欣赏歌曲旋律,感受强弱不同。

  1、宝宝们坐下后,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唱到了太阳公公,那是什么天气?

今天是什么天气呢?

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天气?

(用歌词里的“太阳公公”四个字引出天气,再用老师的提问策略,从孩子们口中回答出“雨天”,从而引出课堂的主题——雨)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有趣的歌吧!

仔细听哦,待会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放cD,请幼儿仔细倾听。

(请幼儿闭上眼睛安静的倾听,培养专注力。

  3、提问:

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

  很好,刚才某某小朋友说到了大雨和小雨(引导孩子熟悉歌词)

  4、问:

大雨是什么声音?

小雨是什么声音?

  (熟悉歌词“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

”)

  教师问:

为什么这首歌里一会儿大声唱一会儿又小声唱呢?

(再听一遍)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它在什么地方是大声唱的,什么地方是小声唱的?

  (让孩子们知道歌曲里强弱的变化)

  6、语言强弱游戏:

老师带领幼儿念歌词,注意轻重的变化,不做动作,但表情和嘴型要夸张。

(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熟悉歌词,熟悉歌词里的强弱变化)

  7、合作游戏:

师生合作念歌词,老师大声问“大雨”,幼儿大声回答“哗啦啦”,

  老师小声问“小雨”,幼儿小声回答“淅沥沥”,师幼一起合作“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

(一定要讲清游戏规则,利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歌曲与歌词的强弱变化)

  三、游戏《身体乐器》——多种方式(小嘴巴、小手、小脚)表现歌曲强弱力度

  1、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唱一唱“大雨和小雨”。

(宝宝们很喜欢唱歌,用歌声的大小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力度。

  2、“猜猜看”的游戏——用小手表现大雨和小雨(用游戏化方式“小手乐器”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A、问:

现在老师不放音乐,也不唱歌,只用手做动作,你们来猜猜看,老师学的是大雨还是小雨?

  B、请个别幼儿来表演,其他幼儿猜。

(激发幼儿做老师没做过的动作)

  c、之后,全班幼儿一起尝试用双手表现大雨和小雨。

(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老师发口令“大雨来啦!

”“大雨停啦!

”“小雨来啦!

”“小雨停啦!

”,幼儿做动作,鼓励大家做不一样的动作。

  3、用小脚来表达音乐的强弱力度——踏脚(用“小脚乐器”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检验孩子们分辨强弱变化的情况)

  A、问:

小脚怎么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呢?

  B、请个别表演(站着、坐着都可以,自由发挥)

  c、一起用小脚随音乐自由表现

  4、用整个身体来表现大雨小雨

  教师放音乐,全体幼儿站起来随音乐自由表现!

(动起小嘴巴、小手、小脚)

  四、乐器表现——不同的两种乐器(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1)用几个篮子将做好的两种乐器放好,请小朋友一人拿两个乐器(一个是瓶子里放黄豆的乐器,一个是瓶子里放沙的乐器)

  问:

我们用乐器来表演一下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大雨点是什么声音,小雨点是什么声音?

  

(2)请幼儿拿好自备乐器,听到大雨来了就摇黄豆瓶子乐器,听到小雨来了,就要沙瓶子乐曲。

  (3)用乐器随音乐表现。

  (4)组织幼儿自己将乐器放入篮子。

  五、结束:

  1、问:

你喜欢大雨还是小雨?

(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巩固孩子们对歌曲中强弱的理解)

  “喜欢大雨的小朋友请站这边,喜欢小雨的小朋友站那边。

  问大雨组:

“大雨点是怎样走路的?

”请大雨组幼儿模仿。

  问小雨组:

“小雨点是怎么走路的?

”请小雨组幼儿模仿。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2、游戏《我是雨点》(锻炼模仿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

  请配课老师带领“大雨点们”模仿大雨点重重地走出教师;我带领“小雨点们”模仿小雨点轻轻地走出教室。

  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