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95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绵阳恒大翡翠湾

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绵阳恒大翡翠湾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八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2.1工程概述1

2.2工程特点2

三、施工部署3

3.1施工程序3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3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5

4.1施测原则5

4.2准备工作6

4.3测量的基本要求9

五、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10

5.1工程定位10

5.2平面控制网测设11

5.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1

六、基础测量12

6.1土方施工测量12

6.2基础平面测量与轴线投测方法13

6.3±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14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6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6

7.2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9

7.3标高竖向传递21

八、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25

8.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25

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25

8.3门、窗洞口施工测量方法26

8.4电梯井楼梯间施工测量控制方法26

九、质量保证措施26

9.1施工测量质量管理措施26

9.2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28

十、施测工程安全环保和仪器管理31

10.1安全措施31

10.2环保措施32

10.3仪器管理32

附图一:

坐标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点位布置图………………34

 

一、编制依据

根据规范、规程、条例关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详细见表1-1

表1-1编制依据表

名称

编号

备注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GB50497-2009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土木工程施工测量手册》

第二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T185-200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其他国家地方硬性相关规范、规程、条例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绵阳市涪城区滨江路中段地下室基坑深度为10.2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纯地下室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1#-12#高层住宅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13#-15#配套商业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

地下室2层,层高为3.8m,高层住宅总高度为59.95m,一层层高为3.6m,标准层层高为2.95m。

本建筑室内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

H=442.7(部分楼栋不同)。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各拟建筑物基本信息下表2.1-1。

表2.1-1工程基本信息

楼号

建筑层度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m)

地上

地下

1#

20

2

11146.7

59.95

2#

20

1

10338.2

59.95

3#

20

1

21081.75

59.95

4#

20

1

21058.68

59.95

5#

20

2

21311.02

59.95

6#

20

2

27133.46

59.95

7#

20

2

15974.16

59.95

8#

20

2

15974.16

59.95

9#

20

2

22055.67

59.95

10#

20

2

11260.54

59.95

11#

20

2

21723.46

59.95

12#

20

2

10731.95

59.95

13#

2

1

1241.29

9.6

14#

2

-

1236.8

7.3

15#

2

-

916.36

7.3

地下室

-

2

73556.95

7.60

2.2工程特点

1)本项目毗邻涪江,地下水位高;2层地下室,基坑深;有部分人防地下室,结构质量及防水要求高。

2)该项目规划净用地106.5亩,分为1期和2期(1、2期同时开工)。

总建筑面积287106.9㎡,其中住宅212957.25㎡,商业6786.7㎡,服务用房745.26㎡;地下室面积73556.95㎡。

3)整个项目工程由15栋单位工程组成,其中1#-12#为20层高层住宅,13#-15#为2层低层商业。

整个工程分为4个区域同时施工,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平面和立体交叉作业多。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程序

3.1.1施测程序

接收规划部位桩位→内部复核→建筑物定位(复核平基场地)→控制网设定→技术负责人复核→“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验→轴线、标高引测→构件定位→内部复核→“轴线、标高检查记录”报验。

3.1.2轴网设置规划

根据本工程占地面积大、形状不规则、建筑高度大的特点,本工程轴网按分区、分阶段的原则进行设置。

基础施工轴网分区设置、兼顾主体上部结构;各栋塔楼上升到标准层时,根据基础阶段轴网设立独立的控制网;根据激光经纬仪精度,标准层轴网每十层设一次(首层起布设)。

3.1.3高程控制点设置规划

按分区分阶段设置的原则,基础施工阶段在轴网控制桩上各栋楼至少设一点;塔楼施工阶段,各栋楼设一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沿楼层上升层层设置。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3.2.1控制点布设

根据提供的设计原点和设计图纸(轴线坐标控制图),设置平面总控制网、二级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总控制网,控制点设置在工地四周附近,基准点用混凝土做成,做到牢固、精确、便于观测。

控制点点位图详见附图一,控制点的做法和防护见下图3.2-1。

 

图3.2-1控制点做法及防护示意图

3.2.2现场交桩

1)建设单位人员现场交桩后移交控制点测绘文件,并加盖红章。

3)由我项目部出具线位交接文件,由甲方组织各方进行会签。

4)我项目部测量员复测控制点,确认后通过设计交桩原点及坐标向施工场区附近引控制点,并提供正式的测绘文件。

3.2.3平面控制网的设定

1)平面总控制网的设置:

建设单位移交的基准点位于本工程东面涪滨路路上,精度为一级GNSS控制点精度,且现场位置稳定。

本工程一级网控制点位置由测量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放置在现场南侧布置两个控制点、西侧布置三个控制点、北侧布置两个控制点,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平差,每月对其进行复核;在整个工程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整个测量系统的前后不一致。

2)二级轴线控制网的设置:

二级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以平面总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布置,采用全站仪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测设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

3.2.4高程控制点的设定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高程总控制网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设;根据提供的水准点为准,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高程水准点位采用平面总控制网所埋设控制点。

均匀布置在施工现场四周,建立水准基准组。

高程总控制网的测量仪器采用三鼎光电DS32电子水准仪外业作业。

3.2.5基坑底部复测

本工程基础开挖工程和边坡支护工程由建设单位分包,且已完成,我单位进场后对基底进行复查,确认基坑开挖宽度是否符合基础及施工作业面的要求。

如基坑开挖不能保证基础及工作面宽度,将与建设单位沟通,由土方开挖单位继续开挖到设计位置并支护到位,保证安全。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

4.1施测原则

4.1.1施工测量原则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2准备工作

4.2.1人员培训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工程师、测量人员认真学习测量规范、规程,熟悉各种位置的测量、测设方法;并对本工程的测量进行交底,明确测量要求,并对本工程的各部位测量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

测量作业的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技术工程师验线。

2)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

4)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确保不让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

5)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

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的精度。

6)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

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

4.2.2职责划分

1)测量小组负责接收导线控制点。

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建立、楼层控制线投测、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测量工程师还负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

2)施工员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控制线,梁的位置线和预留、预埋位置线;

3)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检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施测的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

4)每楼层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测量工程师完善相关测量记录后进行报验。

4.2.3图纸审阅

测量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图纸,对施工图中每一结构的形状、尺寸、位置都要了如指掌;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将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送测量组,测量人员对变更内容需仔细查对,并将变更内容标识到图纸上,施工现场按变更后的放线。

4.2.4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

本工程的定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标准点定位控制坐标点及水准坐标点为依据;使用前,为保证建筑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需对基准点进行内业核算与外业校核,无误后将基准点保护好,由于机械、地下水等的影响要经常复核保证规范的要求。

4.2.5测量人员、仪器、应对措施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基准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检定、测量方案的讨论:

 

1)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1)认真阅读各专业图纸,检查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的要求,确保施工测量的质量;

(2)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

(3)针对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详细见表4.2-1;

表4.2-1岗位职责表

职务

人数

岗位责任

高级测量工程师

1名

测量总策划人和负责人,方案编制、理论分析、组织测量工程师一起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

测量工程师

4名

实施楼层测量操作,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

测量技师

8名

测量放线操作

(4)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下列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详细见表4.2-2。

表4.2-2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精度指标

全站仪

(配套弯管目镜)

徕卡

苏一光

4台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

0.5″1mm+1ppm

激光垂准仪

徕卡NL

4台

控制点的竖向投递

1/200000

水准仪

三鼎光电DS32

4台

高程控制网测量

标高测量控制

1mm/km

2)附仪器图:

(1)全站仪A(徕卡TC2003):

图4.2-1

图4.2-1全站仪

(2)全站仪B(苏一光TRS912R5GL):

见图4.2-2

图4.2-2全站仪

(3)激光垂准仪(徕卡NL):

见图4.2-3

图4.2-3激光垂准仪

(4)水准仪(三鼎光电DS32):

图4.2-4

图4.2-4水准仪

3)针对本工程测量技术特征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

(1)针对地下室面积大、分区多的特点,尽量围绕基坑一周布置控制点,同时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控制网形状,使控制网组成的平面面积最大化,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同时根据地下室的分区适当加密平面控制点;

(2)标高控制网的垂直引测:

为解决因结构变形对高程控制的影响,各楼层上基准标高的引测都从地面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实施时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全站仪。

其具体方法示意如下图4.2-6。

表4.2-6高层传递方法示意图

4.3测量的基本要求

4.3.1测量要素

1)测量工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各项规定;

2)测量员在放线前必须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实际意图,校对图纸,对图纸上的疑点必须向项目总工请示,项目总工解释清楚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

3)校核红线桩(定位点)水准点;

4)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有校核对,坚持自检、互检制度;合格后交主管人员验收; 

5)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6)测量记录要求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精度,如水准读数应读至毫米; 

7)所有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8)测量人员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测量工作必须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4.3.2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施工图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五、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5.1工程定位

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及梁、柱等位置的准确性,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楼层高度,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测量控制;高程控制网采用分级布网的原则,先高精度、后低精度。

首级控制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联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沉降观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符合水准线路。

5.2平面控制网测设

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西昌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标准点,定位各组团轴线,各栋楼控制轴线。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控制点要选在跨度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通视条件良好,分布均匀。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作好标记。

5.2.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网根据测绘院测定的定位桩组成。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复核移交后,依据结构平面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如图1控制点示意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根据定位桩测设建筑物八大角控制桩(角控制桩以每栋楼房外边轴线引出3m设定并用混凝土墩固定。

如图2角控制桩示意图见图5.2-1。

图5.2-1控制点、角控制桩示意图

5.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3.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原则

1)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基本依据。

 

2)高程控制点应布设在基坑变形范围以外。

 

3)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保护,并在施工期间每三个月定期复测一次。

5.3.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至少布设六个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在本工程的四周拟布设7个高程控制点。

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二等水准网的精度。

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测设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控制点高程,经平差计算后的结果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

六、基础测量

6.1土方施工测量

6.1.1自然地面开挖线放样

1)首先校核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位,校核无误后,在自然地面上投测轴线,洒灰线标示,依据开挖图分别放出,开挖上口线和下口线,并洒灰线标示,拐角处打木桩钉小钉子标记。

 

2)挖土阶段跟踪测量放样:

土方开挖时,随时投测结构外轮廓控制轴线,依据护坡坡度,计算当时标高阶段的护坡位置,以防护坡太陡或太缓,造成塌方或影响基槽尺寸。

 

3)基底开挖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时,首先投测控制轴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然后根据开挖底口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底口线,同样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同样的方法,以控制轴线为依据,放样出集水坑、电梯井坑等开挖线,也一样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

为了避免开挖错误,测量人员要在基坑开挖现场实时指导挖土司机作业。

6.2基础平面测量与轴线投测方法

6.2.1基础测量放线

1)基坑轴线定位(地下车库):

(1)校核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2)在控制桩上用全站仪和经纬仪配合定位,将坑中心线、和车库控制点用木桩定位并用混凝土保护;如有车库是旋挖桩施工则控制点设置在车库边坡上牢固的地方并做混凝土;

(3)按基坑槽大小尺寸用砖砌井圈,井圈表面抹灰;

(4)将中心按轴线方向进行在井圈砂浆表面弹线、并用红油漆标记;

(5)尺寸复核,经检验合格后填写预检工程记录,测量记录,报监理公司进行验线,并办理有关手续;

2)基槽轴线定位:

(1)校核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2)在控制桩上用全站仪和经纬仪配合定位,向垫层上投测主轴线;

(3)在垫层上用经纬仪进行闭合校测后,再施测细部轴线;

(4)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边界线、墙边线、集水坑线、门洞线等;

(5)检验合格后填写预检工程记录,测量记录,请监理公司进行验线。

6.2.2轴线投测

1)垫层轴线投测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将全站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垫层上,投测允许误差±2mm;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完成,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弹出各细部轴线,柱、地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标注样式和内容见下图6.2-2。

图6.2-2标注示意图

2)楼层轴线投测

用经纬仪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做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放出其它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3)楼层轴线复核及控制

楼层放线时,应先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的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细部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边线;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及时报监理验线,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楼层放线允许误差见下表6.2-2。

表6.2-2楼层放线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允许误差(mm)

备注

1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60<L≤90

±15

90<L

±20

2

细部轴线

±2

3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4

非承重墙边线

±3

5

门窗洞口线

±3

6.3±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6.3.1高程传递方法

给定的其中一点,架设水平仪整平后在1#点立塔尺记录后视读数,向场内选择一个能通视且利于保护的部位埋设水平控制桩,记录该桩顶的前视记数,进行计算得该点的绝对高程,尽量使其能与本工程的某一楼号±0.00的绝对高程相同;再利用2#给定点进行一次闭合复测。

确保数值相符,以场内测定点向各楼号进行分测并标记在相对牢固的部位;土方开挖后向基坑内传递垫层标高桩并进行保护和标记,基础施工时的水平标高控制均以此进行计算。

6.3.2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六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标高为一固定值。

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槽底标高;垫层混凝土施工时基坑底钉小桩控制平整场地和,桩顶标高为垫层顶标高,有桩部位可在桩身钢筋上做标记。

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

拆模后,抄测结构1m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6.3.3高程控制测量

1)地下室结构施工前高程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基坑底标高的确定。

所有控制点的标高由现场建立的水准控制网引测,用水准仪、塔尺传递高程;结构施工阶段标高传递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同一水平面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3个,并作相互校核,闭合差不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的标高基准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2)水准测量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测量结束后及时计算高差闭合差,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将水准路线的不符值按测站数进行平差,计算水准点的高程,编写水准测量成果表。

基础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程序见图6.3-1。

图6.3-1基础工程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7.1.1主体结构施工的平面控制

1)±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四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高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