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70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docx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高三政治选择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1.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

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就业问题不但关乎生计,更关乎尊严。

之所以“就业问题不但关乎生计,更关乎尊严”是因为(  )

①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②就业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权 

④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业之所以关系到公民的尊严,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有休息和就业是的权利。

①④与材料设问无关。

2.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

这表明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题,用排除法。

本题说明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逐渐的提高,预测天体运动,而不是说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故④排除。

故选B。

3.2009年12月26日,我国目前技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武广高铁正式通车。

它的建成使鄂湘粤三地的联系更为便捷,有利于促进三地间的交流和发展。

这说明(   )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世界上所没有的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切联系的基础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

D.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也是全面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侧重学生对联系知识的理解。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普遍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A错,矛盾是一切联系的基础,D表述错。

故选:

C。

4.近几年,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降临到中华民族身上,中国人民不仅未被这些灾害吓到,反而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更加富有智慧和爱心,正所谓多难可以兴邦。

这主要说明             (   )

A.只有不断经受苦难,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灾难也有好的一面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难之所以能兴邦”的理解。

材料说明多难兴邦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与事实不相符,B没有看到双方的转化,C不太具体。

故选D。

5.2010年12月1日,新《国家赔偿法》开始实施,精神损害赔偿首次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依据该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国家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结合材料可知《国家赔偿法》开始实施的政治意义是:

①我国公民的人权得到进一步尊重和保障

②促使党积极推进自身建设,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③说明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是广泛的

④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审慎行使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略

6.按照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与组织部门紧密配合,截至2011年8月4日,济南市已有4671个村和340个社区完成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换届成功率达到94.67%。

从选民的角度看,下列与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方式相同的是(   )

①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政协组成人员

③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乡镇政府组成人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我国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考查民主选举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选项是各种组织组成人员的产生办法,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是民主选举产生,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两种方式,其中设区的市以上为间接选举,我国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实行“海选”即直接选举,可见①③选项正确;我国政协委员的产生办法是以推荐为主,不实行直接选举,故②舍去。

我国的政府是由同级人大产生,因此乡镇政府的组成人员由乡镇人大产生,与题意不符,因此④排除。

本题正确选项是A。

7.2011年5月6日,中国宗教界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报告,报告涉华部分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偏见,也与事实不符。

目前中国有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界人士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

这说明我国(    )

①信教公民的传教权利是完全自由     

②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制度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能力。

材料表明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因此②③项正确;①④选项本身错误,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的信教自由,但不受约束的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同时,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基本实质是将信教行为作为个人的私事,因此是不鼓励、不禁止宗教信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8.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

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

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中(  )

①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特点

②他们继承了中华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③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特点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陕西村”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

一百多年来,“陕西村”依旧使用陕西方言,说明文化的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因此③项正确,①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陕西村”已经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了,但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较深,因此仍保留一百多年前的文化痕迹,但已经被当地文化所融合,因此说他们继承了中华文化,并发扬光大是不正确的,因此②选项错误;由此可见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④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9.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 (   )

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赋予各民主党派以参政权  

③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略

10.需要预测的不仅是投资,车多了路会堵,炒房过热导致泡沫,工资太低员工会“用脚投票”,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

可见,要获得准确的预测就是要

①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理论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题干的有效信息是“前瞻性研究”,③说法错误,应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真理,但要得到准确的研究,就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而不是只看到发展的观点,答案选D。

11.活跃在城乡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的“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①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        ②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准确说明了“草根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②错在消除收入差距,④与题意无关。

12.某专家提出:

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

原因在于婴儿车能否上街,会反映出城市的交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情况。

这一独特视角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答案】D

【解析】略

13.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生产王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消费国,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

【答案】C

【解析】略

14.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略

15.2012年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

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略

16.猪、绵羊和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猪,它大声嚎叫。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说:

“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猪回答道:

“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A.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价值判断是不一样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价值观对社会、人生有导向作用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A

【解析】略

17.假定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

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价应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

【答案】C

【解析】略

18.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答案】C

【解析】略

19.2010年12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

6.6,2011年5月12日为1:

6.49。

上述现象对我国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中,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人民币升值—若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则本币价格降低——企业利润减少

②人民币升值—若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不变、则外币价格上升——出口需求减少

③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高——物价全面下跌——通货紧缩——经济滞缓

④人民币升值——本币对外支付能力增强——进口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扩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略

20.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

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亿元。

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答案】C

【解析】略

21.针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等问题,2011年初国务院公布实施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新条例中,用“搬迁”取代了“拆迁”这一概念,“拆迁”将成为历史。

这体现了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③任何公民的权利都要受到法律保护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略

2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

B.权力和腐败是不可分的,权力是腐败之源

C.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D.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答案】A

【解析】略

23.2010年9月6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宴请正在台湾访问的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等人时表示,文化是两岸的基础、是根,是连结彼此牢不可破的纽带,两岸加强文化交流也要包括共同维护、发扬中华文化。

材料表明(  )

①“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体中国人的赞同

②中华民族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③我国积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④两岸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略

24.2011年7月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货款利率相应调整,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②实现居民个人投资的多元化

③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④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略

25.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答案】A

【解析】略

26.2007年5月10日新华社报道,太原市在实行政务大厅集中办理手续,缩短办理时间的过程中,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制度,解决一些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

这体现出(    )

A.必须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B.政府必须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C.公民应该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

D.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答案】B

【解析】略

27.下面的两幅漫画,表明

①哲学思想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②儿童的追问中蕴含着哲学智慧

③人在少儿时代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

④哲学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略

28.建国以来,我国文化实现了从衰微到大发展大繁荣的飞跃,造成这一变化最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进步

B.教育事业发展

C.社会制度更替

D.思想运动产生

【答案】C

【解析】略

29.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表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略

30.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略

31.“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

这句人生警句是从“腐败”二字拆解为“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后重新组合起来的。

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辩证法相一致的是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泾溪》)

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史记》)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荀子)

【答案】A

【解析】略

32.2011年对中国来讲是承前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

下列关于“2011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篇章

C.2011年前两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C

【解析】略

33.该图的漫画主要告诫我们

A.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

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C

【解析】略

34.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是由多方面的具体制度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其中在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制度

D.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制度

【答案】B

【解析】略

35.下列属于人大代表在开会期间履行职权的正确说法是

A.依法提出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B.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代表视察活动

C.旁听案件审理,参加执法检查活动

D.在人大会议上的各种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答案】A

【解析】略

36.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与(  )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A.嫦娥一号

B.嫦娥二号

C.天宫一号

D.天宫二号

【答案】C

【解析】略

37.如图所示,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在7.35和7.45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在6.8和7.8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在6.8和7.45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在7.35和7.8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答案】A

【解析】略

38.《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解错误的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略

3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略

40.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答案】A

【解析】略

41.经济学中有“博傻理论”(俗称“最大笨蛋理论”),其论断是:

即使人们完全清楚某物已经估价过高,但还会购买它。

这样似乎很傻,但是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升,人们坚信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傻瓜来接受。

只要存在这样的大傻瓜,自己就将是赢家。

这说明

① 场行为具有趋利性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③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略

42.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

这体现了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答案】B

【解析】略

4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

下列选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一致的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答案】D

【解析】略

44.孟子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的话对我们选拔干部的启示是

A.大范围的民主推荐或评议干部,可以避免少数人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

B.选拔干部就应该扩大民主,让全国人民直接选举

C.靠组织或少数人考察推荐干部的方法应该废除

D.多数人认可的干部必然是最好的

【答案】A

【解析】略

45.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魔术表演《年年有鱼》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

的来源

【答案】B

【解析】略

46.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答案】C

【解析】略

47.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