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77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docx

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整理

2017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水螅   B。

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

解析: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所以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答案:

C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物质。

这反映了细胞的(  )

A.差异性B。

统一性C.多样性D.单一性

解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

B

3下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

Ⅱ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C.Ⅱ和Ⅲ称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

解析: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合称为必需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

D

4一些科学家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下面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B。

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C。

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真正的活细胞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解析:

虎克用显微镜观察的是木栓组织,所观察并命名的细胞是死细胞,而不是活细胞。

答案:

B

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解析:

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

C

6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下面表格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  )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个体

种群

群落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解析:

a、b、c表示由大到小的三个生命系统的层次,所以C项能与图甲相对应。

答案:

C

7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右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③④⑤B.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D。

①④⑤③

解析:

与图1相比,图2中被观察的目标在视野的中央,观察的范围变小,物像变大。

由图1转化成图2就是由低倍镜观察转换为高倍镜观察。

因此,操作的顺序应是移动玻片,使被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以增大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

C

8下表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特征

细胞Ⅰ

细胞Ⅱ

细胞壁

核糖体

成形的细胞核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A。

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

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Ⅰ没有线粒体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细胞Ⅰ无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其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能为蓝藻.细胞Ⅱ有成形的细胞核,并且有细胞壁,可能为植物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如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答案:

C

9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

③④⑤D.①③⑤

解析: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因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状,体现了不同生物的特异性。

而组成不同生物的主要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构成核酸的碱基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表现出了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一致性.

答案:

D

10下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干重中的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水分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核酸

黄豆

5.0

10。

2

35。

1

16。

0

18.6

8。

2

玉米

3.2

12。

1

8。

1

3.3

69.6

3.2

 

A。

黄豆生长需氮素比玉米多

B.玉米种子的营养价值比黄豆种子高

C。

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

解析:

各种化合物中含氮素的主要是蛋白质、核酸,黄豆中上述两种化合物含量高于玉米,因而黄豆生长需氮素比玉米多。

答案:

A

11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的是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

解析:

蛋白质水解时断开的是肽键。

答案:

C

12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3种氨基酸(下图),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  )

H2N—CH2—COOH(甘氨酸)

A.2B.3C.5D。

8

解析:

由3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知道,R基中都不含氧,含氧的都是氨基酸的羧基.该多肽中共含氧原子9个,肽键数=9-2=7(个),氨基酸数=7+1=8(个),N原子共11个,R基上N原子数=11—8=3(个)。

只有赖氨酸R基上有氨基,所以赖氨酸有3个.

答案:

B

1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水解DNA

解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也可促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并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但盐酸不能使DNA水解.

答案:

D

14右图所示为植物薄壁组织,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A.淀粉和RNA

B.淀粉和DNA

C.糖原和RNA

D。

糖原和DNA

解析: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细胞质内含有的核酸主要是RNA。

答案:

A

15把一块生物组织捣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其含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以判断该组织是(  )

A。

小麦的B.家兔的C.病毒的D.细菌的

解析:

本题考查糖类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

在植物体内含有的糖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动物体内含有的糖有葡萄糖、乳糖、糖原等。

而水、蛋白质、DNA是高等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物质.

答案:

B

16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减少了7个

B。

C原子减少了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了3个

D。

O原子数目不变

解析:

三十九肽中应有39个氨基酸,38个肽键,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多肽链,所含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5-4=31;多肽中的C原子数=氨基酸数×2+R基中的C原子数;多肽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多肽中的O原子数=2×氨基酸数+R基中的O原子数—肽键数。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知,肽键数目减少了38—31=7(个),C原子减少了(39×2—35×2)+4=12(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了3个,而O原子数目减少了(39×2-35×2)—(38—31)=1(个)。

答案:

D

17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作为储能物质的多糖分别是(  )

A。

糖原、淀粉B.糖原、麦芽糖

C。

乳糖、纤维素D。

葡萄糖、淀粉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麦芽糖和乳糖是二糖,纤维素、糖原、淀粉是多糖,但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不是储能物质。

答案:

A

1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合水一般不参与细胞代谢,它使各种组织器官有一定形状、硬度

B。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其呼吸作用直接相关

C。

鸟胚在封闭的卵壳内发育所需的水来自空气

D。

冬天针叶树体内结合水的含量会减少

解析:

本题易误选B。

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故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其蒸腾作用直接相关。

答案:

A

19下表研究的是骨的成分与特性: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

操作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min,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现象

骨能弯曲,有韧性

脆,易碎

坚硬而

有弹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

综合实验Ⅰ、Ⅱ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解析:

综合实验Ⅰ、Ⅱ、Ⅲ只能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有关,而不能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答案:

C

20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

-

-

++

-

甲、乙混合

+

+

+

注:

“+”表示显色,“++”表示显色更深;“-”表示不显色。

A。

甲溶液含有淀粉B。

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蛋白质

解析:

甲溶液加入碘液不显色,没有淀粉,所以A项错误;乙溶液加入斐林试剂不显色,没有还原糖,所以B项错误;混合溶液加入碘液有显色反应,说明其含有淀粉,所以C项错误;混合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有显色反应,说明其含有蛋白质,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9分)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 .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是 

                    。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          性。

 

(4)常见的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有 , 

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有                 。

 

答案:

(1)甲 乙 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统一 (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差异 (4)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动物、植物、真菌等

22(7分)下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是        细胞,图乙是        细胞。

 

(2)这两种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所存在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        性,但在结构上都具有[ ]        、[ ]        和[ ]        ,这又体现了两者之间具有     性。

 

(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 ]       ,因而都属于        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          生物。

 

答案:

(1)洋葱表皮 人口腔上皮

(2)多样 ① 细胞质 ② 细胞核 ③ 细胞膜

统一

(3)② 细胞核 真核 真核

23(10分)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     ,⑦表示      。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形成,这种反应叫做        .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表示肽键的编号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的.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本题所示的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四肽。

答案:

(1)氨基 羧基

(2)4 3 脱水缩合

(3)R基 ②④⑧⑨

(4)四肽 3 ③⑤⑥

24(8分)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       。

 

(2)物质b是         ,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                                                                       .若某种B分子中有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种,分子中        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             决定的。

 

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即功能到物质和元素到物质来分析,先确定出各字母代表什么物质(a、b、c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A、B、C分别为淀粉、蛋白质和DNA),然后针对不同问题做出具体解答.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都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但只有脂肪才是动植物细胞中最经济有效的备用能源物质。

B(蛋白质)形成时共脱掉(n—2)个水分子,因此相对分子质量是mn—(n—2)×18.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答案:

(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2)氨基酸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mn—(n—2)×18

(3)4 含氮碱基

(4)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5(6分)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连锁反应的过程,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这一转变过程需要钙离子参与,缺乏钙离子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起抗凝作用。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生理盐水;酒精棉;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试管、注射器(针头、针管).

实验流程表:

序号

A试管

B试管

加2mL草酸钾溶液

?

用酒精棉消毒并用注射器取兔血

?

现象

(一)

?

现象

(二)

?

(1)实验序号①中应向B试管内加入                 。

 

(2)描述实验序号③的实验操作:

                         . 

(3)写出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试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一):

A试管        ;B试管        。

 

(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需设计第二次对照实验,实验序号④应如何操作?

                           。

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钙离子,对照组应为含钙离子的新鲜血液,可凝固;实验组应为无钙离子的新鲜血液,从材料中可知,草酸钾可使钙离子沉淀,加入草酸钾的实验组血液不凝固。

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可再加入钙离子作二次对照。

答案:

(1)2mL生理盐水

(2)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

(3)血液不凝固 血液凝固

(4)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

A试管血液凝固,B试管血液仍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