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068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指标实施经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由于硬件设施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只有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争效益,才是我们学校发展的方向。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

“拥有未来教育,才能拥有未来”。

“未来教育”的内涵是:

学校的发展着眼于未来,教师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未来。

学校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即学校管理建设超前,着眼于未来,建设适合未来发展的学校就是建设一所充满活力、适合师生未来成长发展的学校;

教师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即培育适合未来发展的教师,就是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有较高专业素养、在未来教育中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具有未来眼光的教师是研究型教师,是不断追求发展的教师,更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就是说我们已经处在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教育的重点了,为学生提供发现、建构知识的途径以及应用知识的情境,才是“未来教育”的更高层次。

学校建构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育人目标,就是要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渠道与策略交给学生学习与生存的方法,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教师要站在未来的高度,培养未来之人。

为此,学校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

创造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是我们的追求。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学校应具有发展的前沿意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学校应具有弘扬、创新传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成传承优秀文化与创新学校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

学校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广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学校人文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具有内涵发展优势的现代化一流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龙头,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优化、作风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

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科学家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为重点,打造学校亮点;

着力建构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书香校园,走内涵丰富、多元化发展的办学特色之路。

五、学校发展目标

1、三年总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为抓手,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宗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社会称道、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优质品牌学校。

2、第一年发展目标(2012年2月——2012年12月)

学校方面:

实施“112”工程,即一个核心——教育教学质量,探索“44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亮点——特色学校建设;

两个重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

打造市县规范管理先进单位,力争创建市级“科学家教育”特色学校,。

教师方面:

打造一支学习型、反思型教师队伍,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培养校级骨干教师20%。

学生方面:

以行为习惯教育和道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学习习惯。

3、第二年发展目标(2013年1月——2013年12月)

深化实施“1123”工程,即一个核心——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推广“44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项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展示活动、信息创新工程运用评比活动。

打造市县优质学校。

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创新一系列培训教师的“自主性学习”的制度文化。

开展“争做智慧型、高效型教师”系列评比活动,培养一支创新型、学习型、科研型的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培养校级骨干教师25%,有一定数量的市县教学标兵。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第三年发展目标(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在特色学校建设和“44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形成成果;

”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社会称道、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优质品牌学校。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打造理念超前、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务实求新的教师队伍。

培养校级骨干教师30%,有一定数量的市县教学名师。

逐步形成良好精神文明的素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的品质;

具有鲜明的个性,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具有求实的作风、求精的风格、求真的品质。

六、第一年年度发展目标落实情况

(一)德育工作

1、德育管理:

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经典诵读活动的管理。

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形成德育特色。

2、德育教育:

实施“红领巾监督岗”及班级流动红旗制,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抓住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文明礼仪在心中”、“我是守规守纪好儿童”活动,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实施了“523”工程,即“读经典、见行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孝心对父母”“孝心对长辈”。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耐挫能力进行了探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这次,我落选了”、“认识我自己”主题班会,并利用“知心姐姐信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抗挫能力。

3、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实行责任制,班级文化体现多样性、个性化,各班根据自己的特色布置班级墙体文化。

班级管理方法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学校27个教学班,班班都具备良好的班风。

德育处组织班主任探讨班级管理的途径与方法,建立问题生档案,对问题生进行个案跟踪,多种途径转化后进生与问题生。

4、家校联动

创新家长学校工作,探讨家长学校方法。

《心桥—家刊》中家长征求意见函的收集与反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倡导“亲子阅读”经典,下发“阅读卡”,形成“我与家长共读书”的良好风尚。

(二)队伍建设

1、班子建设

抓住培训机遇,加大培训力度,领导班子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各位领导的业务素质。

领导班子成员人人达到理念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现代设施,在网络环境下指导教育教学得心应手。

理论班子成员具有前瞻性,敢于创新,彰显人文关怀,具有人格魅力,并能独立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2、专业成长

采取阶梯式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

严格执行校本培训五策略:

一课题、二引领、三研训、四转型、五提升。

学校开展了“我代买——我喜欢的书”读书活动,老师们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教育专著或教育相关的读物,就可以自行买下来,作为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自己读后再推荐给学校其他老师读,并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年级组读书PK活动,各年级组老师集体借阅教育读物,教研组长组织各位老师读书,然后举行读书PK大赛,各年级组出教师代表,交流读书心得,最后评选优秀读书年级组。

3、骨干培养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梯次培养机制。

创造机会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为骨干教师“搭台子”。

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开展了“我最满意的一堂课活动”,通过活动推出示范课、创新课,给骨干教师“压担子”。

(三)教学管理

1、课程建设

学校按要求开足、开齐了各门课程,课程设置合理。

创设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和探究的空间。

利用班班通,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体现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学校开发的“科学家教育”校本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课程可操作性强,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并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

2、教学改革

学校明确教学改革各项目标,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

校本教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明确,形式多样,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年,我校先后组织了4次高效课堂联片教研研讨活动,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44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作为秦皇岛市教学经验材料,在市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此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3、学生培养

学生从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有动力和学习兴趣,有生活热情、自信心和进取心。

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社会实践提高了学习能力。

建立了学生评价制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育科研

1、课题研究

认真做好课题规划,学校承担省、市、县多个立项课题。

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积极承担课题主持工作,其他教师参与相应学科的课题研究,形成人人有课题的局面。

2、科研成果

建立科研档案,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

落实科研联动,与二小、十里铺小学、杏树园小学手拉手,联合举办教育科研研讨活动。

对课题研究成果及时进行推广。

(五)信息技术

1、网络建设与资源运用

学校建有标准校园网,网络畅通。

每班配有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

设有兼职网络与资源管理员,管理规范。

组织各科教师开展名师案例研讨与反思系列活动。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网络下载教学设计交流评比活动。

运用网络资源,40岁以下教师进行了说课评比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与整合课程的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

3、师生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要有创新,而且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基本解决硬件故障。

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全校教师基本掌握了ppt和frontpage的制作方法。

成立了“小鼠标”社团,对电脑有兴趣的学生自愿申报社团,社团活动每周一次,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总结。

(六)学校文化

1、物质文化

教室文化:

班级文化设计有内涵、有特色,能起到隐性教育功能。

墙廊文化:

构建系列文化,内容彰显学校特色,艺术性强。

网络文化:

完善校园网站,健全班级网站,吸纳家长参与。

生活文化:

校园洁净、环境优雅、书声琅琅;

学习、体验、实践、创新。

2、行为文化

教师行为文化: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举办了读书沙龙活动;

进行“443”高效教学研讨活动;

举办了班主任素质大赛,展示个人才艺,形成教学特色。

学生行为文化:

传承家乡文,即“三歌”艺术。

开发了《昌黎地秧歌》校本课程;

搞好“纸工艺”、“画艺服饰”等社团活动;

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科学家教育节”活动和“好书伴我成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3、精神文化

开展了做文明、进取“一小人”活动。

全校师生行动起来,为争做文明“一小人”开展了“一小,我成长的摇篮”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做到常态化。

(七)学生发展

1、培养措施

初步制定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目标。

建立健全了各项培养机制。

建立了学生个体发展成长记录袋。

组织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努力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2、学生学习

开展了学科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如: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与研究等。

分学科初步制定了学生学习各项指标评价体系,尝试进行评价。

3、素质提高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个性品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