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081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早在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民工进城打开大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打工,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

等一些列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不同层次的民工潮,农民工进城务工或者经商,增加了家庭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推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上缩小了城乡贫富差距,随着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出现了人口大量外出的打工村,但是现象的背后是数千万留守家庭,因此便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出现。

截止目前,具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留守儿童6000万,留守儿童在长期的留守过程中,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呵护。

大多数孩子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校是学生,在家便是顶梁柱。

在家除了照顾年迈的老人,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以及家庭的重担,在乡村同样有着这样一群人,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的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把自己的情与爱奉献给了乡村,奉献给儿童,那就是他们选择了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

二、 

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65%,15节以上的只占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节之间。

我们还发现。

75%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课,有些学校教师要代三门以上的科目。

在村级小学,有15%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

担任班主任的老师。

除了教学工作外。

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另外还要完成每学期教育局布置的相关校本研修和相关的心得体会等等。

上课前得写教案,详细的备好课,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关的记录。

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上,还有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的压力甚至超过了身体的压力。

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

还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

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的。

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

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身心疲惫,好的教师都想着调换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

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

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电视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

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师代的是非专业的课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

硬件设施落后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与学困儿童”现象

  由于本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

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别,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去教育孩子。

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教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

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福利待遇低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待遇上觉得可以的只占13%,47%的老师认为基本没福利待遇,40%的老师觉得根本没有;

在我们的走访中。

90%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利问题。

调查了解,由于现在的管理政策,学校在教师节和元旦这两个对于教师很重要的节日都没有任何慰问和福利了,在调查中75%的老师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这次的调查中了解到,各校为了搞好双创和义务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学校负债严重,使得学校运转艰难;

而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对于学校负债也没有可行的解决政策,乡镇对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承担;

社会救助、捐资办学体系在农村基本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给老师发放福利待遇呢?

  (五)教师精神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80%以上的老师觉得精神压力大。

通过调查有近12%的老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

有11%的教师因为身体原因长期请假。

精神压力是很多教师精神状态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法上好课。

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加上现在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式的影响,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贪玩好逸恶劳,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这让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宽和严的尺度标准。

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闹自杀,一不顺心就不读书,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2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老师难辞其咎,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根本不会管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很多家长没有教育的理智,根本不愿接受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严格教育,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讲,老师是没有目标的,怎么做不清楚,评价体系不到位。

  3学校和上级部门

  来自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压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每学期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这样那样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应接不暇,各种各样的教研培训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安全问题、学习问题、生源问题等等,不仅让老师觉得经济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80%的老师觉得精神紧张。

担心上级检查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学生成绩不好、很多的老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4社会

  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把教育事业比作辛勤的园丁。

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学生的权威,他们又在一定时间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精神劳累和思想冲突,公众却认为教师本该如此,他们大多认为教室就是每天上一两节课而已,玩的时间太多,每年还有寒暑假,是很多人无意之中产生对教师的心理上的讨厌和憎恨,教师的正常工作往往得不到家长和群众的理解,有点风吹草动就马上绝对的认为教师是完全的过错,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如何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舞台,这样农村教师更迷茫了和无助。

三、乡村教师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乡村教师在工作岗位中,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在乡村工作中乡村教师担当者一切责任与义务,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乡村教师对农村孩子的影响

在广大农村,随着各个市县撤乡并镇、就近入学政策的提出,集中办学的集合,小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得学会对立生活,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孩来说生活不会自理,老师要照顾孩子穿衣吃饭。

如果孩子生病了,老师还要陪着寻医问药,在学习中要给与照顾,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不在身边,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疾病,因此就要老师积极开导。

(二)、乡村教师对孩子监护人的影响

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基本上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以及文化水平有限,能给与孩子的基本都是吃饱穿暖,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作为教师往往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三)、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作为农村教育的先驱者,由于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不同差异,农村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但是乡村教师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的差距,在广大农村,每个老师带好几个教学班,但是学生加起来不到20人,常常令老师感到身心疲惫。

四、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问题

在广大农村,至今好多老师还住着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两根叉叉一根梁,一把木草铺两边,这就是住房的现实写照,没有舒适的床,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办公桌和陈旧的台灯为伴,各种害虫常来光顾,空气潮湿。

但是教师们在如此简陋的宿舍一呆就是好多年,为的仅仅只是那份责任与义务,虽然党和国家给与了教师好多住房政策,但是住房仅仅只是局限于县城教师,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对于这一政策还是很难落实的。

(二)、工资待遇

好多教师自师范毕业后回校任教,辛辛苦苦数十载,为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好多老师一个人兼好几科,但是每个月仅仅少许工资,甚至不够开销,因此好多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想进一切办法进城,但是对于本来教育资源就不足的乡村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但是事实于此,一个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去谈理想,虽然国家号召特岗教师,但是由于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来说不到一年会纷纷跳槽,这就出现了,老人留不住,新人不愿来的尴尬局面,对于乡村教育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三)、职称的评定

评职称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神圣且伟大的一件事情。

不仅仅是对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以及对于积极性的调动,但是在乡村,职称的评定完全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战争,在乡村学校职称的评定本来就名额有限,但是大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争取,这就在常年奋斗于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心里产生不平衡,根本没有精力与自信去投身于教育事业。

五、思考与对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灵魂工程师”,从古至今,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们仰慕为崇高的职业。

很多的人把教师看作只思奉献不思回报的“神”,面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农村教师这么复杂的心态。

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

端正农村教师心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多从“教师也是人”的角度和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实际出发,多思考行之有效的改善办法,从软、硬环境上给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一个公平的空间。

改变农村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推动农村教育大力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看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农村教师们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想只要教师在各方面都受到关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问题,农村教育是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