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94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传染病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论文.docx

《传染病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论文.docx

传染病论文

传染病论文

 

论中医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1针运

吴丕一

20110306014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

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

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

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

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

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

②拉米夫定:

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

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

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

③泛昔洛韦:

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

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

④其他抗病药物:

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

①胸腺素α1(日达仙)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

②胸腺素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

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

①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

②水飞蓟宾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

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然而现在中医对于病毒性肝炎有着重新的认识:

1、病理病因:

急性肝炎--湿热蕴阻中焦,脾胃运化失职,以及脾病反侮肝木,致肝失疏泄条达,气机郁滞,脉络失和

为甲型、乙型及戊型肝炎急性期的主要病理变化

慢性肝炎--正虚邪恋为主。

可出现脾虚湿困、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

丙型肝炎--常表现慢性肝炎过程

病机特点

⏹毒邪直入营血

⏹表现出一种性质属阴的湿性毒邪,具有湿滞、阴凝、聚毒、阻络和伤气碍阳的性质

⏹肾虚者易感,中老年多发。

毒邪入营血之后往往留滞营血脏腑,藏伏深处,毒藏久聚成癥积

重症肝炎--发病急剧,病情危重,“急黄”、“疫黄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机变化与慢性肝炎基本相似,只是程度较轻

病因:

湿热邪毒

病机:

湿热交阻,蕴结脾胃肝胆,使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久则暗伤肝阴,脉络失养,终则形成气滞血瘀之证。

本病以“肝郁”、“血瘀”为主要病理变化

病程:

正盛邪实,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三个阶段

2、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蕴阻脾胃,熏蒸肝胆--清化湿热,利胆退黄

无黄疸型肝炎--肝脾同病,气滞或湿困--分别采用理气、化湿等法;结合辨病治疗,适当配合清热解毒药物

初起实证居多--祛邪为主,不宜用补

“慢肝”--正虚邪恋,虚实错杂--扶正祛邪,补泻应分轻重主次

3、辨证治疗:

湿热郁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减

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

湿邪困脾-化湿健脾-胃苓汤加减

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犀角地黄汤加减

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

脾气虚弱-补气健脾-参苓白术散加减

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4、对症治疗

(一)退黄

血瘀: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

⏹血热生瘀-凉血活血-生地、丹皮、赤芍、小蓟、藕节、白茅根

⏹血虚致瘀-养血活血-白芍、当归、丹参、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

⏹寒凝血瘀-温通血脉-附子、桂枝、归尾

毒聚:

“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

⏹上焦-芳化解毒-藿香、佩兰、川朴花、苡仁、黄芩、黄连、野菊花

⏹下焦-通利小便-五苓散,金钱草、车前子、木通、扁蓄,六一散

⏹湿热蕴结阳明-通下解毒-大黄、黄柏、败酱草、白头翁、秦皮

⏹湿热瘀阻血分-凉血解毒-银花、公英、板蓝根、土茯苓、白茅根、青黛

痰聚:

“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

治法:

化痰通络-常用杏仁、瓜萎等

⏹食积成痰-加山楂

⏹湿盛酿痰-加半夏

⏹脾虚生痰-加白术

⏹阴虚燥痰-加麦冬、川贝

⏹热郁顽痰-加海浮石

⏹肝郁致痰-加郁金

(二)降酶

肝血瘀阻-活血化瘀-山楂、丹皮、葛根、赤芍、三七、水牛角、蒲黄等

湿热郁阻-清热化湿-田基黄、平地木、夏枯草、蒲公英、虎杖;热甚-龙胆草、黄芩、大黄等

肝血瘀滞,余毒未尽-活血化瘀,清解余毒-赤白芍、丹参、郁金、三七、白花蛇舌草等

肝阴不足-酸甘养阴-五味子、白芍、乌梅等

(三)蛋白倒置与麝絮浊度异常

蛋白倒置(A/G,1.5-2.5/1):

多见于“慢肝”及肝硬化患者,大多属虚

⏹脾(胃)气虚--四君子汤加柴胡、白芍,亦有用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白芍

⏹肝肾阴虚--一贯煎合二至丸,白芍

麝香草酚浊度(TTT)异常:

与血瘀血热有一定的关系,故多参用凉血、活血药,常用药如丹皮、蒲黄、五灵脂、连翘、羊蹄根等

四、常用效方及并发症的验方

化肝解毒汤

虎杖15g平地木15g半枝莲15g土茯苓20g垂盆草20g赤芍10g姜黄10g黑料豆10g生甘草3g

功效:

清解泄化肝脏湿热瘀毒

主治: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以湿热瘀阻为主症者

调肝丸

柴胡10g紫草15g三七粉10g夏枯草15g枸杞子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薏苡仁20g郁金10g白豆蔻6g丹参15g蝉蜕6g蛇蜕6g甘草6g半枝莲15g

功效:

补肾柔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

慢活肝,证属肝肾阴虚,湿热蕴蒸者

肝荣汤

柴胡12g甘草6g川大黄12g丹参12g郁金12g生薏苡仁20g三七12g黄芪15g

功效:

益气健脾,清营解毒,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主治: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阻

早期肝硬化

病机:

肝经郁热,伤阴化火,瘀浊内结

功效:

养阴柔肝,活血软坚

基本方:

沙参15g麦冬10g山萸肉15g白芍10g广郁金10g川楝子9g炙鳖甲12g生牡蛎30g茜草6g红花6g

脂肪性肝硬化

病机:

饮食不节肝脾阳虚,痰湿瘀阻

功效:

疏肝化瘀,健脾化湿软坚

基本方:

黄芪30g生首乌20g金樱子20g泽泻20g豨莶草20g生山楂10g生薏米20g决明子20g水蛭3g地龙10g丹参15g柴胡10g郁金10g

肝硬化腹水

病机:

气滞血瘀,水湿内停

功效:

健脾益气,化湿利水

基本方:

陈葫芦30g大腹皮10g白术30g茯苓皮30g黄芪30g防已15g泽泻15g干蟾皮10g车前子(包)15g炙鳖甲12g丹参15g水红花子1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