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26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0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7页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7页
亲,该文档总共1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塘”、“脑”、“袋”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9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引入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谁呀?

(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

2.揭示课题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

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

青蛙的妈妈是谁?

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

三、自学课文

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

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

生字检查

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

(课件展示生字)

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

(自己读一读)

②开火车读,指名读。

2、再读课文

看,可爱的生字宝宝又跑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

你想读哪段?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现在你们认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了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找一找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2.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问:

你觉得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

从它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小蝌蚪很“快活”呢?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3.小蝌蚪在快乐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伤心事,你们听!

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每当我看见其它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玩耍时,我羡慕极了。

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听说二年级的小朋友最聪明,爱帮助人,请你们帮助我介绍我的妈妈吧。

4.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

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

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生头饰上台汇报)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生字

2.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

你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吗?

(课件)指名说。

热心的小朋友还帮助小蝌蚪找到了它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

(青蛙)(出示课件),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自然段。

二、朗读课文,感知青蛙成长过程。

师:

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小朋友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自然段,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

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演一演:

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三、学习课文二段

过渡:

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

(鲤鱼和乌龟)

课件出示鲤鱼图

1.看到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在捕食,小蝌蚪会怎么想呢?

2.随机教学“迎”字,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

请你读一读。

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

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他知道了自己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

小蝌蚪游啊游,瞧!

他们碰见谁了?

(乌龟)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

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有关句子。

1.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自由读-----个别读

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五、学习四、五段

过渡:

小蝌蚪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

1.引读:

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毫不犹豫地游过去,叫道———

2.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

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3.引读:

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

你能用“已经”说说话吗?

4.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

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5.小青蛙都跟着妈妈在干什么呢?

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

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八、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九、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1.讲一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说一说说收集的小蝌蚪和青蛙的资料

3.画一画画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4.唱一唱唱小青蛙的歌

5.演一演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变成青蛙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 zai

躁  灾

暴躁 灌溉 冲毁 灾害 睡觉 散步 飘浮

5.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

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

(找出第三自然段)

1.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

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

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

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生自由放声朗读

(2).出示课件:

(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

(汽、云、雨、雹子、雪)

(4).出示课件:

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

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

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

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

板书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

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察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板书:

蒲公英、苍耳、豌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板书:

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

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

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

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

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

这就是纷纷出发。

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

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

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

(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

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

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

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

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

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

(课件演示。

3、比较: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

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

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

纷、经、好、如。

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

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

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

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

(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

(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选做题”。

六、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太阳

1.场景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

会写“园、孔”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

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

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书:

(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

你看到了什么了?

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

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

“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

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

大家是多么高兴啊!

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

出发喽!

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

(出示:

海边景色)⑴预设学路1:

①师:

(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②小朋友说的真好!

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出示卡片:

海、鸥、滩、军、舰、帆)

③师:

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

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

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

(出示图片: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预设学路2:

①师:

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

(出示:

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

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出示:

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师:

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

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

(出示: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预设学路3:

①师:

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

(出示:

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

(出示:

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

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②师:

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

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

快来读读吧。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

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

(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

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

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

师:

这些东西美吗?

我们再次来欣赏。

师口中念念有词:

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

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

数量词)。

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

“一只海鸥、一群海鸥?

”除了书中的数量词,你还知道哪些?

三:

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

⑴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⑵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

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

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

大家听听吧?

(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

(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

(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小练习)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

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课题:

2树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

(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

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

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

杨树图片)杨:

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

(杨树高)。

(3)(课件出示:

榕树图片)榕:

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

(榕树壮)

(4)(课件出示:

梧桐树图片)梧桐:

“梧桐”树叶像什么?

(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

枫树图片)枫:

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

(红色)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