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14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扫描

§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

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

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有些物质也可以由构成的,如、、等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

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

不同的。

★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1-3原子结构的模型

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

英国道尔顿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英国汤姆森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

丹麦波尔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

现代科学家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发现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不断

的过程,以使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3.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电性)原子核

(带电荷)中子(中子电)

相关说明:

(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4)阅读P14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不同的原子中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4.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

;★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

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

★5.科学上把具有相同(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铁元素就是指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讲或不讲)个数。

6.原子核内相同,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7.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

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形成带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形成带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最终构成电的氯化钠。

可见氯化钠是由和

构成的。

(离子像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9.硫酸铜是由和构成的。

§1-4组成物质的元素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指的总称。

★说明:

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也可讲。

2.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

金属元素

★元素固态的非金属

非金属元素液态的非金属

气体元素常见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1铁;②钠;③硫;④碘;⑤溴;⑥汞;⑦氧;⑧氢;⑨氩;⑩氦。

★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

混合物

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①氯化钠溶液;②铁;③液氧;④水;⑤氯酸钾;⑥臭氧;⑦二氧化碳;

⑧石灰水。

3.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①硅;②氧;③铝;④铁;⑤钙;

4.人体中所含元素比例最高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5.人造元素是通过制得的,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1-5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C可代表的化学意义有:

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个碳原子。

而2C仅表示。

★(注意:

联系化学式知识C宏观上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

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3.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

;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4.熟记1-20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物质的化学式是由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

★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氦气氖气氩气(单原子分子)氧气氮气氯气氟气碘(双原子分子)

铝铜铁金刚石碳磷(习惯如此)

★3.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根据化合物中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书写;口决,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

(1)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用符号填写)

+1价:

、、、;原子团

-1价:

、、、;原子团、

+2价:

、、、;

-2价:

、S(显负价时);原子团、、

+3价:

、Fe(显高价时);

-3价:

原子团有。

(一定要背出!

(2)★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

(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

O

Cl

NO3

CO3

Na

Mg

Al

NH4

★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

①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②金属元素常显价;

③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价,如H2S;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⑤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价;FeCl3中铁显价。

★5.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可读图P32图1-34)

①宏观上可代表这种物质;

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组成;

③微观上可代表分子;

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

(注意:

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氧元素②两个氧原子③氧气④两个氧气分子

⑤氧离子⑥两个氧离子。

§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

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

2.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

★3.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

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

mH:

mO=;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

★练习:

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2-1空气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参见书本P45页图2-3)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量的、,以及其它杂质。

2.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

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

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

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

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供给生呼吸;

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

§2-2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

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与硫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

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在②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7.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常用的方法制取。

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注意这个实验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如试管口为何略向下斜?

;实验结束时为何先移导管?

★9.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的反应。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则可能发生;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失,则可能引起。

★10.下列有关缓慢氧化,燃烧和自燃说法正确的是:

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最终会引发自燃。

★11.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要有参与,二是温度要达到。

12.由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或即可。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1.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生成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任一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和

都没有改变,原子的也没有变化,只是原子变成新的分子,这在宏观上的反映是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一要以为依据,二要遵守定律。

★4.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以2Cu+O22CuO来说明)

①表明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②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③表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

④表时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对任一反应质量比是不变的)

5.★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例: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3.2克氧气,问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解:

参照步骤: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题意代入已知物,设未知量

③计算所求物和已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根据质量比列方程:

⑤写出简明答案

§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人通过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2.读图P67页图2-38呼吸系统:

可知由、、和构成了呼吸道,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在部。

★3.吸气和呼气是依靠和的活动产生的。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强

气流流向

吸气

呼气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在中进行的,通过作用实现的

通过气体交换暗红的血变成鲜红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和植物一样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呼吸就是呼吸作用;C在呼吸过程中生物获得能量;

D生物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2-5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下,利用和这些(无机物或有机物),来制造(有机物或无机物),同时释放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2.将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生产原料是;生产工厂是;生产动力是,得到的产品是:

ACO2BH2OCO2D叶绿体E有机物E阳光

★3.光合作用很复杂,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物合成了复杂的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

能转变成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4.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见书(P72图2-44):

(1)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使淀粉变。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尽可能分解掉叶片中的(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

B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

D光合作用直接提供给植物以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6.CO2的性质:

(1)CO2的物理性质有:

常温下色味态;★密度比空气

,故可采用收集;(不易或易或微)溶于水,故不宜用法收集。

(2)CO2的化学性质有:

①它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

★②与水反生反应(写出方程式):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变,但这种生成物不稳定,加热又会发生

分解反应(写方程式);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生反应(写方程式):

,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气体的存在。

7.实验室中常用和来制取CO2;实验装置要求在反应时长颈漏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

§2-6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

1.阅读书本P79页图2-52图A和B:

实验发现钟罩内先熄灭的是罩内的蜡烛;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2.下列事例属于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的是:

A煤的燃烧;B人类呼吸C植物呼吸;

D微物分解动植物残体;E植物光合作用

3.臭氧的化学式是。

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能生成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臭氧是一种色的带有味的气体,它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或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是能和

过强的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4.目前南极上空出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破坏臭氧的主要是由这类物质引起的,其最常见的一种代表物质是。

★5.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A可燃物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植物呼吸作用;

D微生物分解残体;E植物的蒸腾作用

6.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作用。

大气中的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效应。

§2-7空气污染与保护

1.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约为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

★2.PH值酸性降水我们称之为酸雨。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和这些物质过多。

酸雨中有害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指和。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

ASO2;BCO;CNO2;DO3;ECO2;F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状况等级的是:

A重度污染;B中度污染;C轻度污染;D及格;E良;F优

§3-1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和。

2.书本P94页图3-3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和。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

A空气;B水;C有机物;D矿物质颗粒;E无机物;F腐殖质

5.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岩石风化;B水流碎石;C冷热聚变破石;D水结冰能裂石;

E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F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

§3-3植物与土壤

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长或短)。

3.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1.下列植物没有主侧根之分的是:

A大豆B青菜C菠菜D小麦E葱F水稻

★4.书本P106页图3-15“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实验中:

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的位置。

5.读书本P107页图3-17根尖的纵切面显微结构图回答

(1)根尖又由、、和四部分组成。

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

;区细胞逐渐生长,使根生长;区是表皮细胞的向外突起。

(2)这四个分区中区的功能主要是吸水。

许多根毛伸入土壤的空隙内,主要是为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3)四区中无液泡的细胞主要在区。

★6.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

7.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磷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矮小,叶有褐斑;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叶色暗绿带红;D只开花不结果

8..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洋里出现“赤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

元素和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下降或升高)。

§3-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这样四种。

★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

);导管在,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和;筛管在,其要功能是输送;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使茎变粗。

★4.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的;

A形成层;B韧皮部;C树皮;E木质部。

5.下列有关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年轮密处向阳;年轮疏处背阳;

B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植物生长旺盛;年轮疏处生长缓慢;

C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气候适宜植物生长;年轮疏处气候相对恶劣;

D年轮的数目就是该植物的寿龄。

★6.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中央的中能运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有机物是在中形成的,在茎的中运输着。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1.吸收的水分,经过的运输到达后,有部分从叶中蒸腾出去的。

★2.下列有关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根吸收的水约有1%用于蒸腾作用;B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唯一动力;

C光照越强,蒸腾作用就越强;D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

E蒸腾作用可以有效低降低叶片温度;F蒸腾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3.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中散发出来的。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多于或少于)

★4.叶的表皮细胞对叶起作用,其中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叫。

能出气孔间进出的分子有

(①水分子;②氧分子;③CO2)

2.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按序排列):

(①根毛细胞;②茎中导管;③根毛导管;④叶中导管;)

§4-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叫做,其勺尾相当于磁体的极。

2.下列物质能被磁体吸引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钴、镍材料

★3.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4.下列物质能被磁体永久磁化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铁块。

★5.下列有关磁体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B磁体的两极可以分离;

C具有磁性的物体不可能再失去磁性;E人造永磁体的材料是铁做的;

F地理北极相当于地磁南极。

★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下列有关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而建立的一种模型;

B磁感线密处说明磁场要弱;C磁感线总是从S极流出,流回N极;

D某点磁感线的方向和该处小磁针的S极指向一致;

E磁感线的方向不可能相交,即磁场中不可能有相同的磁场方向。

★8.请标出磁感线方向、磁体的磁极:

(小磁针的黑色端为N极)

§4-2电生磁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

★2.实验表明:

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一样存在;而且磁场的方向与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的磁场分布特点是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

,而且离导线越近,同心圆分布越。

3.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不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要大大,

原因是铁芯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相当于一个。

★4.实验表明: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的磁场(相同或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方向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来判定,即用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的电流方向,那么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5.请标出A图中螺线管的极性,B图中的电源正负极(小磁针黑端为N极):

6.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