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73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力学实验书.docx

材料力学实验书

材料力学性能

实验指导书

郑镇洙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5年2月

实验一、金属拉伸试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拉伸试验机;

(2)掌握拉伸试验方法;

(3)熟练掌握拉伸曲线意义及强度塑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2.实验用材料和试样

45钢退火态,d0=10mm的圆形短比例试样。

每个实验小组领取拉伸试样两根。

3.实验设备和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各一个;

(3)动态电阻应变仪及X-Y函数记录仪各一台;

(4)引伸计一只用以测定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5)标定器一台。

(6)游标卡尺(最小刻度值为0.01mm)、手锤、冲头或打标点机、钢字等。

4.实验方法和步骤

4.1课前预习

查阅拉伸试验相关国家标准,了解有关拉伸性能指标的定义及测试方法。

4.2试样的准备

(1)了解试样的材料与热处理状态,并在试样两头端部打上编号;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横截面尺寸;

(3)在试样上标出原始标距,并将试样标距范围内的部分均分为10等分,轻轻打上标点。

4.3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准备

认真听取教师对本实验所用设备和仪器的讲解和观摩示范操作,然后动手做准备工作。

(1)了解所用设备和仪器的构造原理、特性和基本参数。

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掌握操作方法;

(2)安装自动记录绘图装置,并调整放大倍数;

(3)用标定器对位移传感器及记录装置和引伸计进行标定;

(4)根据被测材料特性估计最大拉伸力,选择试验机量程。

4.4试验步骤

(1)用图解法确定其中一根试样的各个特征点载荷,并计算相应的强度指标;

(2)用引伸计测量另一根试样的规定残余伸长应力r0.01。

当用引伸计测出Pr0.01以后取下引伸计,将试样拉断;

(3)测量两根试样拉断后的标距L1及缩颈处最小直径d1,并分别计算及。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说明本实验用设备、仪器型号及特性,画出试样草图;

(2)说明用图解法测定金属材料拉伸性能指标的过程,并附拉伸图及试验记录表;

(3)说明用引伸计法测定金属材料r0.01的过程,并附试验记录表;

(4)讨论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与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区别。

图1试样伸长的定义

注:

1.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1)GB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2)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2.试样伸长的定义:

按GB228—87,材料的“规定微量塑性伸长应力”按照测定方法不同,可分为“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p”、“规定残余伸长应力r”及“规定总伸长应力t”三种,其定义如图1所示。

即:

(1)比例伸长:

ab;

(2)非比例伸长:

bc(OD);

(3)残余伸长:

OE;

(4)总伸长:

ac(OG)。

实验二、硬度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2)了解各种硬度试验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选用原则;

(3)能够根据材料种类及组织状态选择合适的硬度试验法。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本实验应准备多个材料种类、工艺条件和形状尺寸不同的试样,以便学生学会根据材料种类和状态正确选择硬度实验方法、确定试验条件,并掌握各种硬度试验操作方法。

如灰铸铁、45钢(淬火、调质、退火态)、铝基复合材料、ZrO2陶瓷等。

3.实验设备及仪器

(1)硬度计:

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各一台;

(2)读数放大镜:

最小分度值为0.01mm一个;

(3)标准硬度块:

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二等标准硬度块各一套。

4.实验方法和步骤

(1)课前预习:

查阅硬度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掌握硬度试验原理;

(2)了解各种硬度计的构造原理,学习操作规程及安全事项,掌握操作方法。

(3)对各种试样选择可用的硬度试验方法、确定试验条件、进行试样准备(对测试面打磨),并根据试验条件更换压头及砝码,根据试样形状更换工作台;

(4)用标准硬度块校验硬度计;

(5)测定各种试样的硬度,记录试验结果。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说明本实验使用的各种硬度计的型号及操作程序;

(2)分析各种试样的硬度试验方法与试验条件的选择原则;

(3)说明各种硬度值表示方法的意义;

(4)对同一试样不同硬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误差分析(附硬度试验记录)。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1)GB23l-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2)GB/T230-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3)GB4340-84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实验三、显微硬度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2)了解显微硬度试验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应准备多个材料种类、工艺条件不同的试样,以便学生学会根据材料种类和状态正确选择载荷等试验条件。

如45钢(淬火、调质、退火态)、铝基复合材料、ZrO2陶瓷以及各种表面强化处理试样等。

2.2试样准备

按金相样品要求进行试样的磨制、抛光及浸蚀,对表面强化试样应进行截面抛光制备。

3.实验设备及仪器

(1)硬度计:

显微硬度计;

(2)标准硬度块:

一套。

(3)金相预磨及抛光机:

各一套。

4.实验方法和步骤

(1)课前预习:

查阅显微硬度试验相关国家标准,了解显微硬度试验原理;

(2)了解显微硬度计的构造原理,学习操作规程及安全事项,掌握操作方法。

(3)对各种试样选择合适的载荷等试验条件;

(4)用标准硬度块校验硬度计;

(5)测定各种试样的表面硬度及截面硬度分布,记录试验结果。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说明本实验使用的硬度计的型号及操作程序;

(2)分析各种试样的显微硬度试验规程的选择原则;

(3)说明不同试样不同位置所测硬度值的意义,并附显微组织示意图;

(4)分析表面强化试样的截面硬度分布,并附显微硬度分布曲线;

(4)进行误差分析(附硬度试验记录)。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GB4342—84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实验四、弯曲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脆性材料弯曲试验法;

(2)掌握弯曲性能指标含义及计算法。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铸铁圆柱试样及陶瓷条状试样

3.实验设备和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一台;

(2)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夹具各一套;

(2)游标卡尺一把。

要求其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2mm。

4.实验方法和步骤

(1)课前预习:

查阅材料弯曲性能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掌握试验原理;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

(3)了解所用材料试验机构造原理和特性,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掌握操作方法;

(4)根据试样材料性质估算弯曲试验所需最大载荷,合理选择量程;

(5)确定跨距,选择合适三点弯曲夹具,装好试样,进行试验;

(6)更换夹具,进行四点弯曲试验;

(7)试验结束后,按有关公式分别计算出三点弯曲强度和四点弯曲强度。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说明弯曲试验方法特点及应用;

(2)对比分析同一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和四点弯曲强度,说明其差异的原因。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1)GB/T14452-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GB10700-89工程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3)GB6569-86工程陶瓷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实验五、系列冲击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温及低温下金属冲击试验方法;

(2)学会用能量法或断口形貌法确定金属冷脆转变温度Tk的方法;

(3)了解冲击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由于本实验目的是测定金属的冷脆转变温度Tk,为使实验得到较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在室温静载或冲击载荷下均为韧性,但在低温冲击载荷下为脆性的材料。

如16Mn、20钢(均为正火态)或40钢(调质态)等钢材中任选一种,加工成夏比U型或V型缺口冲击试样。

准备酒精、液氮(或干冰)若干。

3.实验用设备及仪器

(1)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一台;

(2)低温恒温箱(或广口保温瓶或硬泡沫塑料容器);

(3)低温温度计一支;

(4)游标卡尺(最小刻度为0.02mm),钢字、手锤等。

4.实验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的试验温度可选择为:

室温、0、-20、-40、-60、-75C,每个温度下的冲击试样不得少于3个。

实验步骤:

(1)课前预习:

查阅冲击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掌握试验原理;

(2)试样的准备:

领取试样,在端部打上编号。

用棉纱擦净,再测量试样尺寸,最后检查试样缺口处的加工质量;

(3)了解冲击试验机的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4)检查试验机:

①检查冲击试验机各电动开关是否正常;

①校正指针的零点位置;

②检查支座间距是否为40mm,是否对称;

(5)冷却试样:

根据试验温度要求在低温恒温箱内放入试样,进行保温。

调节温度时,要注意选好过冷温度,以补偿试样取出到冲断时温度的回升。

(6)进行冲击试验:

把经过充分冷却的冲击试样从冷却装置中取出,迅速地放在试验机支座上,尽快冲断。

应当注意,低温冲击试验中,试样取出到冲断的总时间不得超过5s(试验时,应有人专门用秒表记时间)。

若超过5s,则不必冲击,可把试样放回低温恒温箱中重新冷却。

这项试验操作,既要迅速,又要沉着,特别要注意安全,防止忙乱中造成事故。

所有参加试验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如负责试样冷却、做记录、操作冲击试验机等)。

进行试验时,不得在摆锤运动平面范围内站立、走动,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良好秩序。

(7)冲断试样后,立即刹车,并记录冲击功AK,然后把指针拨回。

(8)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井测量断口中纤维区或晶状区的断口百分率。

5.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1)将每个温度下所测定的几个试样的AK值分别记录下来,不要取平均值;

2)根据试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或计算机上绘制AK-T曲线,每个温度下测得的几个AK值都要在图中分别标出,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点的变化趋势描绘一条曲线,从中确定冷脆转变温度Tk。

(3)本实验的Tk按下面两种方法确定:

①夏比U型缺口试样:

采用0.4Akumax对应的温度为Tk,此Akumax值为室温下全部为纤维状断口时的Aku值;

②夏比V型缺口试样:

采用50%FATT对应的温度为Tk。

6.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画出冲击试样形状及尺寸,并注明材料牌号及其热处理状态;

(2)说明实验所用的设备和冷却介质;

(3)整理试验数据,作出相应AK-T曲线或断口形貌(%)—温度曲线,分别确定其Tk值;

(4)结合断口形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确定的Tk值,何种方法更合理?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1)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2)GB/T12778-91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实验六、金属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试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的基本原理、对试样形状和尺寸的要求及其制备过程;

(2)学会使用测试KIC的设备和仪器;

(3)掌握三点弯曲试样KIC的测试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本实验采用标准三点弯曲试样。

试样尺寸应按满足平面应变和小范围屈服条件选取。

对于强度较高而韧性较差的材料,即使试样尺寸较小也能上述条件;而对强度低、韧性好的材料则要很大尺寸的试样才能满足。

为了保证用较小尺寸的试样测得有效的KIC值,试样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保证0.2较高KIC较低。

试样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可在推荐的如下两种中任选一种,也可根据上述原则另外选取。

(1)40Cr钢,淬火十200C回火;

(2)GCr15或9SiCr钢淬火十200C回火。

每组学生领取同一种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试样一个或三个。

图2三点弯曲试样断裂试验装置示意图

1-夹式引伸计;2-弯曲试样支座;3-试样;

4-压力传感器;5-动态应变仪;

6-X-Y记录仪;7-试验机工作台

3.实验设备及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试验力100kN(或300kN),在活动横梁上应配备有专用的弯曲试样支座一台。

(2)动态应变仪一台。

(3)x-y函数记录仪一台。

(4)压力传感器100kN一个。

(5)夹式引伸计一个。

(6)位移标定器一台。

(7)工具显微镜一台。

此外,尚需准备游标卡尺一把及支持引伸计用的刀口6块,“502”快干胶水一瓶。

在进行断裂试验时,将上述有关设备及仪器组装成如图2所示的试验装置。

4.实验方法和步骤

首先参观在试样上切口及预制疲劳裂纹的设备及过程,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1)测量试样尺寸:

在缺口附近至少三个位置上测量试样宽度w,准确到0.025mm或0.1%w(取其中之较大者),取其平均值;从疲劳裂纹顶端至试样的无缺口边,沿着预期的裂纹扩展线,至少在三个等间隔位置上测量厚度B,准确到0.025mm或0.1%B(取其中之较大者),取其平均值。

(2)安装弯曲试样支座,使加力线通过跨距L的中点,偏差在1%L以内。

放置试样时应使裂纹顶端位于跨距的正中,偏差也不得超过1%L。

而且试样与支承辊的轴线应成直角,偏差在土2以内。

(3)标定引伸计。

(4)在试样上粘贴刀口,安装引伸计,使刀口与引伸计两臂前端的凹槽密切配合。

(5)将压力传感器和夹式引伸计的接线分别按“全桥法”投入动态应变仪并进行平衡调节。

用动态输出档,将压力P及裂纹嘴张开位移V的输出讯号分别按到函数记录仪的“y”和“x”接线柱上。

调整好函数记录仪的放大比例,使记录的曲线线性部分的斜率在0.7-1.5之间,最好在1左右;再调整动态应变仪和x-y记录仪的放大倍数使画出的图形大小适中。

(6)开动试验机,对试样缓慢而均匀地加力,加力速率的选择应使应力场强度因子的增加速率在17.4-87.0N/mm3/2s-1范围内。

在加力的同时记录P-V曲线,直至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后停止。

此外,在加力过程巾,还应在P-V曲线上记录任一初始力和最大力的数值(由试验机表盘读出),以便对P-V线上的力值进行标定。

(7)试验结束后,取下引伸计,压断试样。

将压断后的试样在工具显微镜或其它精密测量仪器下测量裂纹长度a。

由于裂纹前沿不平直,规定在裂纹两边及厚度的1/4、1/2、3/4的位置上测量裂纹长度a1、a2、a3、a4、a5,各测量值准确到0.5%a,取其平均长度a=(a2+a3+a4)/3作为裂纹反度。

a2、a3、a4中任意两个测量值之差以及a1与a5之差都不得大于a的10%。

8)断口形貌也是判断试验有效性的有价值的资料,因此试样断裂后要对每个试样进行断口形貌观察。

应在裂纹顶端和试样无缺口边之间测量中心平断口部分的平均宽度f,记下斜断口的比例(B-f)/B。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简要说明用三点弯曲试样测试KIC的原理、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

(2)记下所试试样的全部试验数据,并附P-V曲线图;

(3)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校核,讨论试样尺寸选择是否合理。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GB416l-84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

实验七、金属疲劳试验

1.实验目的

(1)学会S-N曲线测试方法及用升降法测定条件疲劳极限的方法;

(2)了解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折方法;

(3)了解疲劳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实验用材料及试样

图4旋转弯曲加载示意图

本实验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采用圆柱形光滑试样,如图3和图4所示。

实验材料可选用中碳钢等。

图3圆柱形光滑弯曲疲劳试样

3.实验设备及仪器

(1)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一台;

(2)游标卡尺一把;

(3)百分表及表座一套。

4.实验方法及步骤

因疲劳试验周期长,在两个课时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所以本实验方式为演示实验。

其要求为:

1)试验准备工作

(1)领取试验所需试样,将试样两端打上编号;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在试样工作区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按国标规定,凡是偏差大于IT10和表面有加工疵病的试样均不能用。

(3)静力试验。

取其中一根合格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上测其b,以便于确定各级试验应力水平。

2)S-N曲线测试

(1)确定应力水平:

在4-5级应力水平中的第一级应力水平1=0.6-0.7b,以后各级依次减少20-40N/mm2。

(2)确定载荷:

根据试样直径d及载荷作用点到支座距离a(如图4所示),代入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将选定的应力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相应的载荷F1,F2,F3……。

此时若砝码配重无法满足计算载荷F1,F2,F3……时,可按实际所加的相近载荷反算出实际应力。

(3)安装试样: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使其与试验机主轴保持良好同轴(用百分表检查)。

再用联轴节将旋转整体与电动机连接起来,同时把计数器调零。

若电动机带有转速调节器,也将其调至零点。

(4)正式试验:

接通电源,转动电动机转速调节器,由零逐渐加快。

试验时,一般以6000r/min为宜。

当达到试验转速后,再把估算的砝码加到砝码盘上。

(5)观察与记录:

由高应力到低应力水平,逐级进行试验。

记录每个试样断裂的循环周次,同时观察断口位置和特征。

3)条件疲劳极限r(N)的测定

图5升降法试验情况记录表

条件疲劳极限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步骤与S-N曲线的测定基本上一样,所不同的就在应力水平及应力增量的选定上。

对钢材而言,r(N)测试中,也选四级应力水平,其中第一个试样的应力l取0.5b,而应力增量建议取0.025b然后用升降法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记在图5中。

升降法原则是:

凡前一个试样若不到规定循环周次N0(=107)就断裂(用符号“”表示),则后一个试样就在低一级应力水平下进行试验;反之,若前一个试样在规定循环周次N0下仍然未断(用符号“o”表示),则随后的一个试样就在高一级应力水平下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随时记录,随时进行数据分析。

当出现第一对相反结果以前的数据均舍去,余下数据点均为有效试验数据。

当有效数据达到13个以上,则停止试验。

将图中的数据代入下式计算条件疲劳极限。

式中m-有效试验的总次数(断与未断均计算在内);

n-试验的应力水平级数;

i-第i级应力水平;

Vi-第i级应力水平下的试验次数。

5.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说明本实验所用设备的型号、画出试样草图及加载示意图;

(2)简述S-N曲线及条件疲劳极限r(N)的测试方法;

(3)根据升降法测定的试验数据,计算实验材料的条件疲劳极限r(N)值。

注:

本实验所依据的国家标准GB4337-84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