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203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

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

“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快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我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

“必胜队胜利!

”“吔!

”男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

”“太好了!

”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

”女生很快算出:

105个“这一次我宣布:

乐队胜利!

”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

“不公平!

不公平!

我们是4个人,快乐队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

“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求平均数!

”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

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

”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

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

÷

4=20÷

5=21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快乐队”为胜方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继续引导大家:

“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

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

“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

”我俨然一个大朋友般地与孩子们一起陷入了思考此时的课堂很安静,我在耐心地等待着终于,一个清秀的小女孩站起来说:

“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我马上追问:

“什么是平均数呀?

”生1:

“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生2:

“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生3:

“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拍球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水平”

此刻,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你们的学习精神和理解能力真让我佩服!

”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孩子们的亲身感受中,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初步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同学们很快举出例子:

在体育达标中要用到平均数;

在考试算平均分时要用到平均数……紧接着,我又很自然地把自己捕捉到的两则平均数的信息提供给孩子们:

地坛庙会日平均游人量10万人北京新闻:

2002年北京人均工资超过两万元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三、㈠、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北京五一期间自然博物馆售出门票统计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我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1000张”、“1100张”、“900张”、“1500张”……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我微笑着不动声色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我把1300张中的300张移到700张上去,把1100张中的100张移到900张上去,这样每天售出的门票数量都是1000张”生2:

“我用计算的方法:

5=1000这时,我拿着话筒来到估计1500张的那个小男孩面前;

“请你下去采访一下,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好吗?

”被采访的是一个扎牛角辫的小女孩:

“五一期间售出门票最多的是1300张,最低的是700张,所以平均数肯定在700~~1300之间我又看到图中的数据大多和1000比较接近,所以我就估计是1000张”我转过身来,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听了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憨厚的小男孩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

“人家估计的都在里边,我估计到外边去了”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我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说了下面一段话:

“我非常羡慕一开始就一次估计对的同学,你们很了不起,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男孩,虽然第一次他估计到“外边”去了,但是他能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接受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我紧紧地握住小男孩的手,小男孩感动不已在我们的课上,不应该有对孩子的否定,更不能轻易地批评我们应该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

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

不但应该关注成功的孩子,更要关注暂时失败的孩子,给他们一些等待,一些期待,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3、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

问题一出,高潮再起生1:

“如果我是馆长,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招待每一位顾客”

生2:

“我会严格管理,做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人们都来热爱大自然”生3:

“可以开设儿童游乐场,吸引小朋友”生4:

“要提高质量,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引进来”生5:

“把恐龙蛋放进博物馆,小朋友们都会来看的”生6:

“要扩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博物馆”生7:

“可以降低门票,买一送二”生8:

“可以请边远山区的小朋友免费参观”……在孩子们幼稚而有不无道理的发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责任感正在孩子们身上油然而生少儿歌手比赛出示下图:

你知道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多少吗?

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

7=93此时电脑上出现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咦?

这是怎么回事?

”我煞有介事地说:

“为什么小朋友们计算1号歌手的得分是93分,而电脑给出的却是94分呢?

是我们错了,还是电脑错了?

”教师里一片寂静突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

“是我们错了!

我们看歌手比赛的时候,还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呢?

”“噢!

想起来了,是这样的”

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了症结所在同学们马上自觉地又伏案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3分,÷

5=94电脑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一个生活实例的巧妙运用,使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在生活中不能死套公式,知识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一段时间的沉默,留给孩子的是一片思考的空间等待是一种艺术,空白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善于等待,恰到好处地运用等待艺术㈢、月平均用水量电脑出现画面:

我的语调转为沉重: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们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我拿出3千克的一袋水,台上台下一片嘘嘘声“怎么会这么少呢?

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怎么够用呢?

”孩子们在小声地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第式和第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在这里,对应的数学思想已经渗透在学习之中“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在鲜明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明白了要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甚至有人提出:

“把我们多的水运到严重缺水的地区去”我马上接话:

“你的想法真好!

我们国家正在做这项工作,进行南水北调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没有过多的说教,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却润物无声地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㈣、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小明会遇到危险吗电脑画面上出现这样一副图:

此题一出,高潮再起全班同学迅速地分成两大阵营,一组认为没有危险,一组认为有危险我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请各组派出代表,阐述理由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甲方:

“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乙方:

“请问甲方,什么叫平均水深?

”甲方同学挠挠头说:

“平均水深嘛,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中间的那个数”乙方紧追不舍:

“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

”甲方同学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了,很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乙方的阵营里通过精心设计的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给孩子的思维碰撞搭了台在争论中,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㈤、打靶游戏打靶游戏小红和小亮进行打靶比赛:

“前三次小红和小亮分别平均每人打几环?

”学生很快算出:

小红平均每次打7环,小亮平均每次打6环“小红第4枪打了7环,现在小红平均每次打几环?

打了第4枪后,会不会影响前三次的平均数?

”答案还是7环,不影响“小亮继续发出第4枪,小亮有没有可能超过小红的成绩?

”学生回答有可能,也有人说不一定“你想让小亮第4枪打几环?

噢,10环,快算一算,小亮第4枪打出10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但是,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

”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28%!

惊人的数字!

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为什么我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为什么被老师们一致认为的好课,测试结果正确率只有28%?

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

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

它是怎么产生的?

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

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前面我们以成人的心理认知去设计的所谓的精彩教学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无意义的讲了半天,练了半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会令我心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次痛苦的失败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观念因此,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我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课程目标着眼点不同以前的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解题,会考试而现在的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当我让孩子估计自然博物馆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门票时,一个小男孩估计了1500张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答案,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之后,请他去采访别的同学是怎样估计得很准确的,使他在学习别人之后反思自己,同时对他的反思给予表扬,使小男孩和同学们学会了在反思中学习“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

”以及严重缺水地区和小明家日平均用水量的比较,这些情节的设置都使孩子不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更是从小感受到了社会的责任感二、呈现方式不同以往的课是出示例题?

?

分析解答?

总结规律?

机械练习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在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同过去的课是一人讲,大家听,师演示,生观察,孩子们是在被动地听数学、看数学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过去的课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五、应用形式不同过去的课在规律出来以后就开始反复地练习,练习书本上的习题,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节水问题、少儿歌手比赛、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打靶游戏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平均数吴:

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

我喜欢足球生2:

篮球生3:

乒乓球吴:

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

好吴:

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

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吴:

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吴:

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

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

“吴正队”:

30,“胜利队”:

29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

不服气!

吴:

为什么?

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

应该每队再选几个吴:

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

欢迎!

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

140个吴;

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

不同意!

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吴;

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点评:

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

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二分之一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

“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

“是”反方:

“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不是”反方:

“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

”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正方仍然不服气:

“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

“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小括号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

“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

”“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点评:

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师说:

“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

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

“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

”“是啊,行吗?

”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接着,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

“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

好!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老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停顿片刻,吴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

”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

”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

“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

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

”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点评:

吴老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划出了不同的1/2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中,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的概念,然后问:

“那你们看1/2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

”“如果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在临下课前,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

“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老师问:

“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

”“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老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

“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该怎么用画图表示呢?

就让女孩继续想吧,点评:

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