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214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福清一中 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C.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C

4.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解析】试题分析:

A、聚乙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其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B错误;

C、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C错误;

D、粮食酿酒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醇,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塑料和有机材料、煤的加工、粮食酿酒等。

5.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

B.它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

【答案】A

【解析】A.该物质结构不对称,共有8种位置的H原子,则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故A正确;

B.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环状结构中含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故C错误;

D.含C=C,能发生加成、氧化,含H原子,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则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别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  )

A.

B.CF2===CF2

C.CH≡C—CH===CH2D.

【解析】D.

分子结构中除三个苯环是平面结构外,还含有2个sp3

杂化的碳原子,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选;

B.乙烯为平面结构,此有机物为F取代了H的位置,故可以共平面,故B不选;

C.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炔是直线结构,故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故C不选;

D.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苯乙烯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故D不选;

答案为A。

点睛:

注意有机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1)甲烷,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分子中的5个中没有任何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其中任意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乙烯,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都约为120度;

(3)乙炔,直线型结构,分子中的4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4)苯,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12个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7.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

CH3CH===CHCH3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解析】A.根据键线式的书写特点,

的分子式为C8H8,故A正确;

B.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故B正确;

C.有机物X中具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

D.X和氢气加成以后,所有的双键变为单键,根据对称性原则,这样得到的烃中被加成以后上去的氢原子均等效,共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所以Z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因反应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A.甲烷和Cl2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两者反应的类型不同,故A错误;

B.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2,而28gCH2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均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甲基电子数为10NA

B.26g乙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解析】A.每个甲基中含有9个电子,则1mol甲基电子数为9NA,故A错误;

B.每个乙炔分子内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5,则26g乙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5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乙烯、丙烯、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g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D正确;

答案为D。

10.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结构简式为

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

③等量的苹果酸与足量的Na、NaHCO3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样多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

A.①②③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苹果酸中含有羧基,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①正确;

②苹果酸中含有羧基,有酸性,可以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故②正确;

③苹果酸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而只有羧基与NaHCO3,等量的苹果酸与足量的Na、NaHCO3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比为3:

4,故③错误;

④苹果酸中含有羟基,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故④正确;

⑤苹果酸中含有羧基,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故⑤正确;

故选B。

明确官能团所具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苹果酸中羧基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及NaHCO3溶液反应,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羧基和羟基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醇羟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羧基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11.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例如,有机化合物

有光学活性。

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解析】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3COOCH2-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A错误;

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

C.

与银氨溶液作用被氧化,-CHO生成-COOH,C原子仍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光学活性,故C正确;

D.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CHO生成-CH2OH,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

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

本题难点要结合反应原理判断反应产物是否具有手性碳和光学活性,如选项C在NaOH溶液中水解后产物OHCCH(CH2OH)2就不再具有手性碳和光学活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根据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基团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同系物一定同类,且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其物理性质有差别,化学性质也一定不相似

A.只有①②③B.①②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②④

【解析】①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故①正确;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如CH2=CH2与

,故②错误;

③同系物结构相似,一定同类;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故③正确;

④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很多,有官能团异构,性质不相似,但还有其他异构,如位置异构,如1-丁烯和2-丁烯,都是烯烃,性质相似,故④错误;

13.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R)和3个—X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式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解析】先将3个-X先排到苯环上,得三种结构形式:

,①式中苯环上的三个空位均等同,只算1种位置;

②式中苯环上有2种不同位置;

③式中苯环上有3种不同位置.故-R取代后共有6种结构式,故选C。

14.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有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实验表明:

将X和Y不论以任何体积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均不变。

则X、Y可能是(  )

A.C2H4、C2H6OB.C2H2、C6H6C.CH2O、C3H6O2D.CH4、C2H4O2

【解析】当等物质的量的两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且有机物分子内氢原子数相等满足条件;

A.C2H4、C2H6O,C2H6O表示为:

C2H4(H2O),且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同,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均相同,但生成的水质量不等,故A错误;

B.C2H2、C6H6,二者的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不同,物质的量总和不变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不确定,故B错误;

C.CH2O、C3H6O2二者的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不同,物质的量总和不变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不确定,故C错误;

D.CH4、C2H4O2二者的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不同,物质的量总和不变时生成的水的质量固定,且等物质的量的CH4、C2H4O2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故D正确;

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可以提高答题效率,例如等物质的量的几种不同化合物,完全燃烧,如果耗氧量相同,则这几种化合物以任意比混合组成的等量混合物完全燃烧,其耗氧量也相同。

如H2和CO,C2H2和CH3CHO。

对于有机物来讲,组成上每相差n个C同时相差2n个O,即符合通式CxHyOz·

(CO2)n,每相差n个O同时相差2n个H,即符合通式CxHyOz·

(H2O)n,其耗氧量必定相同。

15.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

B.己烯雌酚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

C.己烯雌酚分子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1mol己烯雌酚分子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时,最多可消耗7molH2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故A正确;

B.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但乙基中4个C均为四面体构型,因此最多16个碳原子共面,一定共面的C原子数目为8,如图所示,

,故B错误;

C.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含双键和苯环,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时,最多可消耗7molH2,故正确;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和新戊烷分子中甲基比值为1:

1

B.甲苯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聚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但二者原理不同

D.

和C4H10的二氯代物的数目相同(不含立体异构)

【解析】A.乙烷和新戊烷分子中甲基比值为2:

3,故A错误;

B.甲苯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也能和氯气或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C.聚乙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故C错误;

的一氯代物有2种,所得的一氯代物再分别用一个氯原子取代后所得的二氯代物有10种;

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为:

①CHCl2CH2CH2CH3、②CH2ClCHClCH2CH3、③CH2ClCH2CHClCH3、④CH2ClCH2CH2CH2Cl、

⑧CH3CCl2CH2CH3,⑨CH3CHClCHClCH3,共有9种,故两者的种数不同,故D错误;

1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A、Na2CO3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油状的乙酸乙酯与乙酸分离,从而区别乙酸和乙酸乙酯,A正确;

B、戊烷(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B错误;

C、聚氯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C错误;

D、糖类---单糖不水解,二糖及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

油脂----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D错误,答案选A。

考查有机无的性质,同分异构体;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

18.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由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不妨设有机化合物为CnH2nOx,若只有1个氧原子,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14n=42,则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1个不饱和度.若有2个O,那么58-32=26,14n=26,n不可能为分数,则不可能为2个氧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3H6O,再根据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元含氧杂环,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共6种,而由题意可知有机物为单官能团,烯醇应舍去,故选B。

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的相关知识。

19.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7种B.8种C.12种D.16种

【解析】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属于饱和一元酯;

若为甲酸和丙醇酯化,甲酸1种,丙醇有2种;

若为乙酸和乙醇酯化,乙酸1种,乙醇有1种;

若为丙酸和甲醇酯化,丙酸有1种,甲醇1种;

故羧酸共有3种,醇共有4种,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3×

4=12种,故选C。

明确酯的形成与水解原理是解题关键,分子式为C4H8O2的酯为饱和一元酯,形成酯的羧酸与醇的碳原子总数为4,讨论羧酸与醇含有的碳原子,判断形成该酯的羧酸与醇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根据羧酸与醇组合,计算同分异构体数目。

20.下列温室气体中,和CO2一样,既是非极性分子,所有的原子又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H4B.CF2=CF2C.CCl2F2D.SF6

【解析】A.CH4为非极性分子,但氢原子不可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CF2=CF2是平面方形结构,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F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CCl2F2是四面体结构,由于Cl与F原子大小不同,所以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C错误;

D.SF6中S原子的电子数为6+6=1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明确化学键、分子极性判断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若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在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化合价|,以此进行分析。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白磷(P4)晶体中,P原子与P—P键数目比为2:

3

B.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

【解析】A.每个白磷分子含有P—P键数目为6,在P4晶体中,P原子与P—P键数目比为4:

6=2:

3,故A正确;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故B错误;

C.HF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最高,HCl、HBr、HI,都不含氢键,都为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沸点越高,HCl、HBr、HI沸点依次升高,故C错误;

D.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铵属于离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分别为分子间作用力和离子键,故D错误;

22.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

H2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

SiO2>CO2

C.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

【解析】A.水中存在氢键,水的沸点高,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而非金属性O>S,所以稳定性为H2O>H2S,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所以沸点为SiO2>CO2,不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来比较沸点,故B错误;

C.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故C错误;

D.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质子数:

R>M;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质子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R2->M+,故D正确;

故D正确。

23.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6mol电子

B.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C.CO2和COS结构相似都是非极性分子

D.硫化羰熔点可能较高

注意把握习题中的信息为解答的关键,硫化羰的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结构为S=C=O,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由守恒可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结合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24.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077

0.075

0.102

0.099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4

+5

-2

-1

A.1molW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

B.X与Z形成XZ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0.3molCu分别与足量HYO3和H2ZO4的稀溶液均能反应产生0.2mol气体

D.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解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位于第IVA族、Y位于第VA族,其最低负化合价=其族序数-8,所以Z位于第VIA族、W位于第VIIA族,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Z、W的半径大于X、Y的半径,则Z、W位于第三周期,X、Y位于第二周期,所以X、Y、Z、W分别是C、N、S、Cl元素;

A.1molCl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1mol,如Cl2+2NaOH=NaCl+NaClO+H2O,故A错误;

B.在ABn型分子中,如果A的族序数+成键电子对数=8,则该反应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与Cl形成CCl4时,C原子的族序数+成键电子对数=4+4=8,所以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但和稀硫酸不反应,故C错误;

D.N的氢化物与Cl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为氯化铵,氯化铵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

根据元素半径、元素化合价的元素周期律确定元素为解题关键,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位于第IVA族、Y位于第VA族,其最低负化合价=其族序数-8,所以Z位于第VIA族、W位于第VIIA族,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Z、W的半径大于X、Y的半径,则Z、W位于第三周期,X、Y位于第二周期,所以X、Y、Z、W分别是C、N、S、Cl元素,再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25.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

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A.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σ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D.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六氟化硫不易燃烧,故A错误;

六氟化硫中S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六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