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16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docx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检验规范汇总

 

电动空调技术规范

(检验规范)

版本

换版/修订记录

编制/修订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前言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相关零部件(电动压缩机)检验的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结合我公司产品开发流程,编制本检验规范。

本检验规范主要指导生产部门对零部件检验、判定工作。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提出,前瞻性技术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1概述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相关零部件(电动压缩机)检验的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结合我公司产品开发流程,编制本检验规范。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新型的旋转一容积式压缩机,以其效率高、噪音低、体积小、节能及环保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用空调。

由于涡旋压缩机主要运行件动涡盘只有啮合,几乎不产生磨损,因而寿命比活塞式压缩机更长,是理想的汽车空调用压缩机。

根据国际上多年实际应用经验,对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其结构种类不同,以及应用的汽车型式不同,对压缩机的制造标准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很难用一个通用性标准涵盖所有汽车空调用压缩机产品。

鉴于上述原因,2008年颁布的《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GB/T21360-2008)、《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GB/T22068-2008),由于需要统筹照顾到各类压缩机的要求,难以满足各制造厂家的差异性要求。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驱动部分为直流无刷电机,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特性优良、调速性能好、起动力矩大、过载能力大、效卒高、体积小、运行可靠等优点。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控制部分是由PIC单片机、智能功率模块和通讯电路为核心组成,实现了匀速起动、转速平稳,可变转速实现车室温度自动控制,同时还具有过流保护及电池欠压保护等多种故障提示报警功能,具有现代先进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适合于汽车CAN总线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本公司产品的特点,并结合GB/T22068-2008《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部分要求而制定。

2分类与标记

2.1分类

2.1.1产品按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不同分为(单位为v):

a)低电压(DC):

24.28.36.42.48.60.72.96.120.144;

b)高电压(DC):

156.168.192.216.240.264.288.312.336.360.384.408.540.600。

2.1.2产品按其排量昀不同分为(单位为cm3/r):

11.15.18、28、38.48

2.2标记

 

示例:

排量为18ml/r、直流电压为DC288V、压缩机控制方式为PWM控制的、产品表示为:

YWXD18288D01。

2.3产品组成

产品由压缩机部分和驱动控制器部分组成,其中压缩机部分又是由涡旋压缩机和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组成

2.4基本参数

产品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基本参数

部件

项目

指标

压缩机部分

排量,cm3/r≤

11

15

18

28

38

48

最大瞬时转速,r/min≤

9000

8000

7000

6000

连续允许转速,r/min≥

6000

5000

最小允许转速,r/min≥

2000

制冷剂

HFC-134a

润滑油

POE

电动机额定电压,V

见2.1.1

驱动控制器

额定电压,V

频率,Hz≥

15000

2.5名义工况

2.5.1产品的环境条件为:

a)环境温度:

15℃~35℃;

b)相对湿度:

10%~75%;

c)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5.2产品的性能试验工况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性能试验工况

压缩机转速,r/min

电压,V

排气压力,MPa

吸气压力,MPa

过热度,℃

过冷度,℃

3000X(l±l%)

UN×(1±5%)

1.57±0.02

0.350±0.005

7±1

5.0±0.5

4000x(1±l%)

6000x(1±1%)

2.6正常工作条件

a)电压:

符合2.1.1规定;

b)温度:

-10℃~105℃

3要求

3.1外观

3.1.1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不得有油污、锈蚀、锐边等损伤外观的缺陷。

3.1.2产品的导线保护套,不得破裂缺陷。

3.2结构

3.2.1产品应采用一体式涡旋压缩机总成的结构。

3.2.2产品用静、动涡旋盘,应采用专用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涡旋盘。

3.2.3产品的紧固件、连接件牢固可靠、无松动。

3.3功能

3.3.1产品具有对容积流量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

3.3.2产品具有对温度、电流或电压安全保护的功能。

3.3.3产品具有对短路、缺相和堵转等故障提示报警功能。

3.3.4产品具有对运行信息实时监测并发送到上位机系统实现智能控制的功能。

3.4性能

3.4.1制冷量

在名义工况下,产品的制冷量应不小于明示值的95%。

3.4.2输入功率

产品的输入功率应不大于明示值的110%。

3.4.3能效比

在名义工况下,产品的能效比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能效比

项目

指标

转速,r/min

3000X(l±l%)

4000x(1±l%)

6000x(1±1%)

能效比≥

1.2

1.6

1.5

3.4.4窑封性

产品的制冷剂总泄漏量应不大于10g/a(克/年)。

3.4.5含水率

产品装配后24h内,其内部的含水率不应超过500×10-6。

3.4.6清洁度

产品内部杂质总量应小于40mg。

3.5电动机性能

3.5.1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

电动机空载转速和电流应符合附录A中A.1的规定。

3.5.2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应符合附录A中A.2的规定。

3.6噪声

产品的噪声,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噪声

指标

项目

排量,cm3/r

转速,r/min

3000X(l±l%)

4000x(1±l%)

6000x(1±1%)

噪声,dB(A)

11

65

75

80

15

18

28

70

8-

85

38

48

3.7安全

3.7.1电器安全

3.7.1.1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

电动机定子三相电阻平衡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

项目

指标

额定电压Un,V

UN≤100

100

电动机定子三相电阻平衡率,%<

5

10

3.7.1.2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在任意指定的比较判别区间内,被测定子和参照定予波形曲线之间的面积比较,要求面积差小于15%。

3.7.1.3绝缘电阻

3.7.1.3.1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a)清空电动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后,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MQ。

b)向电动压缩机内充入(50±1)cm3的冷冻机油和(63±1)g的HFC-134a制冷剂后,电动机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Q。

3.7.1.3.2驱动控制器的绝缘电阻

驱动控制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Q。

3.7.1.4耐电压

3.7.1.4.1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

产品在表6的试验工况下,绝缘应无击穿、闪络和飞弧。

其漏电流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试验电压和漏电流

项目

指标

试验电压

输入额定电压UN,V

≤36

>36—115

>115~250

>250

试验电压有效值,V

500

1000

1500

1000+2×UN

漏电流,mA≤

电源功率,kVA

1.0

5

10

20

电源频率,Hz

50

电压持续时间,s

5

3.7.1.4.2驱动控制器的耐电压

驱动控制器在表6的试验工况下应无击穿。

3.7.2机械安全

3.7.2.1耐压性

产品壳体的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承受5.2MPa、8.3MPa的液压试验,应无损坏或泄漏。

3.8外壳防护等级

产品和驱动控制器的防护等级应符合C_P4900-0nn8中lP54的规定。

3.9驱动控制器的温升

驱动控制器各部位的温升应符合GB/T18488.1-2006中5.4的规定。

3.10耐振动性

产品在表7的试验工况下,应能正常工作,并符合以下要求:

表7振动试验工况

试验持续时间,h

频率,Hz

加速度,g

振动方向

4

100

7

横向

纵向

垂直

a)产品内部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驱动控制器内部接线不得断裂,元器件不应松动,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

b)按3.5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

c)总泄漏量符合3.4.4的规定:

d)绝缘电阻应符合3.7.1.3的规定;

e)耐电压应符合3.7.1.4的规定。

3.11热循环

产品在表8的试验工况下应能正常工作,并符合以下要求:

表8热循环试验工况

步骤

温度,℃

放置时间,h

1

-30

3

2

常温

1

3

120

1

4

常温

1

a)按4.5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

b)总泄漏量符合3.4.4的规定:

c)绝缘电阻应符合3.7.4的规定:

d)耐电压应符合3.7.5的规定。

3.12交变湿热

产品在交变湿热工况下应能正常工作,并符合GB/T22068-2008中3.4.14的规定。

3.13耐腐蚀性

产品经盐雾试验盾应能正常工作,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应大于15%面积的红锈、气泡、蠕变、粘着及功能丧失。

3.14耐久性

3.14.1产品在表9的试验工况下,应能正常工作。

表9耐久性的试验工况

运行时间

转速,r/min

电压V

排气压力MPa

吸气压力MPa

蒸发器空气入口温度℃

压缩机环境温度℃

低压电阻

≥28cm3/r

高压电阻

<28cm3/r

250

2500×(1±5%)

3000×(1±5%)

UN×(1+5%)

2.500±0.035

0.350±0.005

40.6±0.6

57

5000×(1±5%)

6000×(1±5%)

1.570±0.035

0.180±0.005

300

2500×(1±5%)

3000×(1±5%)

50

~

~

UN×0.8×(1+5%)

5000×(1±5%)转速循环试验a

6000×(1±5%)转速循环试验b

UN×1.2×(1+5%)

a转速循环试验工况:

1)在30s内从Or/min升到2500r/min,2500r/min持续1min;2)在15s内从2500r/min升到3000r/min,3000r/min持续lmin;3)在15s内从3000r/min升到4000r/min,4000r/min持续lmin;4)在15s内从4000r/min升到5000r/min,5000r/min持续1min:

在30s内从5000r/min阵到0r/min,停留30s再返回到1),依此循环。

b转速循环试验工况:

1)在30s内从0r/min升到3000r/min,3000r/min持续lmin;2)在15s内从3000r/min升到3500r/min,3500r/min持续lmin;3)在15s内从3500r/min升到4500r/min,4500r/min持续lmin;

4)在15s内从4500r/min升到5500r/min,5500r/min持续lmin:

5)在15s内从5500r/min升到6000r/min,6000r/min持续1min;在30s内从6000r/min降到0r/min,停留30s再返回到1),依此循环。

注1:

表中低电压和高电压划分,见4.1.1。

注2:

U。

为额定电压。

注3:

对于定转速压缩机,其转速按额定转速进行,其它项目均按表中规定。

注4:

表中压力均为绝压。

3.14.2试验结束后,检查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

a)外部各面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

b)按4.5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洌试值的82%;

c)总泄漏量符合3.4.4的规定;

d)噪声应不大丁在表4的数值上增加3dB(A);

e)绝缘电阻应符合3.7.1.3的规定;

f)耐电压应符合3.7.1.4的规定。

3.15电磁兼容性

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22068-2008中5.7的规定。

4检验方法

4.1外观

用目视的方法检查。

4.2结构

用目视和手感的方法检查。

4.3功能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进行,模拟操作各项功能,目视检查。

4.4性能

4.4.1制冷量

按GB/T5773-2004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

4.4.2输入功率

按GB/T5773-2004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

按GB/T5773-2004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

4.4.4密封性

倒出电动压缩机内润滑油后,通过吸排气口向电动压缩机内充入HFC-134a,并采用氮气升压达到1.0MPa后,用高压气体吹除充气处及其他部位上的残余气体2min后,采用测量精确度小于1×10-6atm.cm3/s内的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来测定和记录电动压缩机的泄漏量。

4.4.5含水率

按GB/T22068-2008中6.5.2的规定进行。

4.4.6清洁度

按QC/T660-2000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4.5电动机性能

4.5.1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

试验时,将电动机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将测功机转鼓输出扭矩设定为零,测试其空载转速和电流值。

4.5.2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将电动机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按GB/T18488.2-2006申7.2.1规定的方法和记录要求测试,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测试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

4.6噪声

按QC/T660-2000中4.2的规定进行。

4.7安全性

4.7.1电器安全

4.7.1.1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

在电动机的转子静止不动时,按GB/T18488.2-2006中4.1.2规定的方法,用直流电阻测量仪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每两个出线端的电阻,根据测得的电阻值计算出三相电阻平衡率。

4.7.1.2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按GB/T22068-2008中6.5.6的规定进行。

4.7.1.3绝缘电阻

4.7.1.3.1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按GB/T22068-2008中6.5.7的规定进行。

4.7.1.3.2驱动控制器绝缘电阻

按GB/T22068-2008中6.6.2的规定进行。

4.7.1.4耐电压

4.7.1.4.1产品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金属部位之间,按GB/T21418-2008中6.6.1规定进行,试验时环境温度在18℃~28℃范围内。

4.7.1.4.2躯动控制器按GB/T22068-2008中6.6.3的规定进行。

4.7.2机械安全

4.7.2.1耐压性

按GB/T22068-2008中6.5.4的规定进行。

4.7.3外壳保护等级

将产品安装于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似的工装中,按GB4208-2008中11、12、13规定的方法试验。

试验后,复测产品的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应符合5.7.1.3和5.7.1.4的规定。

4.7.4驱动控制器的温升

按GB/T22068-2008中6.6.9的规定进行。

4.8耐振动性

按GB/T22068-2008中6.5.12的规定进行,试验工况见表7。

4.9热循环

按GB/T21360-2008中6.12的规定进行,试验工况见表8。

4.10交变湿热

按GB/T22068-2008中6.5.14的规定进行。

4.11耐腐蚀性

按GB/T21360-2008中6.7的规定进行。

4.12耐久性

按QC/T660-2000中4.5的规定进行,试验工况见表9。

4.13电磁兼容性

按GB/T22068-2008中6.8的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可分为:

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

5.2出厂检验

5.2.1每台产品应经制造厂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贴有产品合格标签方可出厂。

5.2.2出厂检验的项目见表10。

5.3抽样检验

5.3.1当产量达到一定数星或用户提出要求时,产品应进行抽样检验。

5.3.2抽样检测的项目见按表10。

5.3.3抽样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表11随机抽取。

5.3.4如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以双倍数量重新检验。

如仍有一台不合格,该批产品应逐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后方可出厂。

5.4型式检验

5.4.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长期停产,重新恢复生产时。

d)出厂的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5.4.2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本标准的全部内容,见表10。

5.4.3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表11规定的数量。

表10检测项目

序号

检测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1

外观

3.1

4.1

2

结构

3.2

4.2

--

--

3

功能

3.3

4.3

--

--

4

制冷量

3.4.1

4.4.1

--

输入功率

3.4.2

4.4.2

--

效能比

3.4.3

4.4.3

--

密封性

3.4.4

4.4.4

含水率

3.4.5

4.4.5

--

清洁度

3.4.6

4.4.6

--

5

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

3.5.1

4.5.1

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3.5.2

4.5.2

--

6

噪声

3.6

4.6

--

--

7

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

3.7.1.1

4.7.1.1

--

--

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3.7.1.2

4.7.1.2

--

--

绝缘电阻

3.7.1.3

4.7.1.3

耐电压

3.7.1.4

4.7.1.4

--

耐压性

3.7.2.1

4.7.2.1

--

--

8

外壳防护等级

3.8

4.8

--

--

9

驱动控制器的温升

3.9

4.9

--

--

10

耐振动性

3.10

4.10

--

--

11

热循环

3.11

4.11

--

--

12

交变湿热

3.12

4.12

--

--

13

耐腐蚀性

3.13

4.13

--

--

14

耐久性

3.14

4.14

--

--

15

电磁兼容性

3.15

4.15

--

--

16

标志、包装

6.1\6.2

6.1

注:

“●”为必检项目。

表11抽检数量

项目

批产量,台

50~1000

1000~2000

>2000

抽检数

1

2

3

7.4.4型式检验中,除安全项不得复检外,其它任一项目若有不合格项,可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6.1.1产品标志

6.1.1.1产品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永久性铭牌,铭牌上应标明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和型号;

b)制冷量;

c)制冷剂和润滑油;

d)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

e)厂名、厂址。

6.1.1.2产品应在铭牌的附近粘贴产品许可标记。

6.1.2包装标志

6.1.2.1产品包装箱外应注明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

b)净质量;

c)包装外形尺寸;

d)制造厂名称;

e)生产日期。

6.1.2.2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8的规定。

6.2包装

6.2.1产品的内包装采用塑料袋,外包装箱采用瓦楞纸箱,并应固定可靠,防撞击、磕碰。

6.2.2产品的随机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6.3运输

产品可用一般交通工具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剧烈碰撞。

6.4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炀所。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电动机性能

A.1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

电动机空载转速和电流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电动机空载转速和电流

电动机DC电压值(v)

电动机空载转速(rpm)

电动机的空载电流(A)

24

5000

3.80

28

5000

3.60

36

5000

2.50

42

5000

2.10

48

5000

1.80

60

5000

1.30

72

5000

1.20

96

5000

1.10

120

5000

1.00

144

5000

0.75

156

5000

0.57

168

5500

0.53

192

5500

0.52

216

5500

0.52

240

5500

0.52

264

5500

0.50

288

6000

0.46

312

6000

0.45

336

6800

0.45

360

6800

0.30

384

7000

0.28

408

7000

0.26

540

7000

0.20

600

7000

0.18

 

A.2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电动机的负载

电动机DC电压值(v)

电动机负载转速(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