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2497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发展背景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2009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双双跃居世界第一位。

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

(二)社会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有各类生产企业5800多家,总资产已超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已达3500多万人。

社会对汽车服务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和门类上,更重要的体现在质上。

伴随着汽车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汽车服务岗位不断细化,社会对汽车服务人员的从业经验、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管理技能、沟通技巧和学习能力等也有了更高的标准,然而从结构上来看,外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有32%受过高等教育,我国这一比例却不到16%。

我国从事汽车行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劳动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

近几年由于汽车类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毕业生进入市场,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仍然非常紧缺。

由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大部门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列入其中。

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统计,2011年陕西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达到305.47万辆,西安市汽车保有量达132万辆。

按照国际惯例,每新增30辆汽车至少需新增1名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计算。

陕西省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为10万人,按照每年新增60万辆计算,每年新增需求2万人,目前陕西高职院校中开办汽车相关专业的约有15所,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渭南是陕西人口最多的地级城市,现有人口550万。

在首届西部名城汽车巡展上,据参展商介绍,近几年渭南汽车消费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呈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迅猛的经济发展,加上之前汽车保有量较低,使渭南拥有汽车消费的巨大增长空间;二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的代步工具从摩托车升级为3-5万的入门级汽车,又从3-5万的车型升级为10万左右的车型,消费升级步伐逐渐加快;三是农村拥有汽车消费能力的家庭逐渐增多,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群体,对微车、经济型轿车的需求量巨大。

渭南燕兴汽车城是我市最大的经销商,经销着许多汽车品牌,开办了8家品牌4S店。

据该汽车城营销策划部介绍,燕兴汽车城占当地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了一半。

去年汽车城销售量达到了7800多辆,今年许多品牌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可望突破10000辆,这也说明,渭南的汽车市场增长的速度也正在进一步加快。

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历史沿革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并以此专业为龙头,进行汽车专业群建设,自2010年招收第一届中职学生,2011年招收第一届高职学生,同时停招中职生,目前有两届学生在校。

2011年申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获批,于2012年开始招生。

我院是渭南地区唯一培养高技能汽修人才的高职院校。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企业合作研究和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出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能力本位”观为主导,广泛吸收多种课程的长处,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

2、以企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

3、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开发,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

4、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5、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在技能考核上,结合国家职业工种技能鉴定考试要求,确定某一专业的技能考核内容。

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将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对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

为实现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打造为品牌专业目标,成立了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和素质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课程群建设”,选定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建设出至少2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学习、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同时可提高该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四)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教师情况:

目前有汽车专业教师3人,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在职攻读硕士1名。

1人具有工程师、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

基本满足现有情况下汽车专业教学需求。

(五)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汽车实训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成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模拟仿真实训室、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

拥有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电控发动机综合实验台、发动机拆转运行实验台、全车电气实训台、电气设备考核实验台、汽车空调实验台、发动机拆装台架、底盘拆装台架、自动变速器拆装台架等80余台套设备。

基本满足了目前教学实训的需要,使我院汽车专业(群)具备了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校外与渭南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渭南燕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签有合作协议,保障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

(六)存在不足

因为该专业处于起步阶段,参照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示范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许多问题及不足:

1、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校企轮换、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力度不够。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还需加快,职业能力标准、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内容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将这一工作向纵深推进。

3、本专业教学团队跟优秀教学团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加强培养能在高职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还不能完全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

增加兼职教师素质和数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校内实验实训装备及实训环境还不能适应学生规模增长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为工学结合创设更加真实的环境和条件。

5、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融合不够。

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校内外实训实习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水平。

6、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不断完善以学院为核心,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三、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根据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陕汽集团、渭南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渭南燕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在职业能力开发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新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开发出3—5门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建设使师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加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开拓顶岗实习机制,优化办学条件,专业建设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通过德国促进贷款项目资金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拉动地方资金和学院自筹资金对专业群进行投入,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在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建成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良的省级示范专业,使它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具有引领作用、示范作用。

(三)具体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与企业的多元合作,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打造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

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中心,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陕汽集团、渭南宏业汽车维修厂、渭南燕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等,校企合作建设“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2012年完成汽车结构与拆装、汽车电气电子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等3门课程建设及配套教材和课件建设;2013年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维修能力训练等4门课程建设及配套教材和课件建设。

3、实训基地建设

在“民生八大工程”资金建设基地基础上,利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资金重点建设汽车实训中心、汽车维修中心、汽车检测中心和汽车驾驶训练中心四个实训场地,形成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涵盖汽车维修主要领域、功能完善、省内一流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相关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

争取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仪器设备;在已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到2014年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8家。

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以市场需求、能力驱动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通过与陕汽集团、西安比亚迪、渭南燕兴汽车销售公司、渭南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形成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

到2014年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成由2名专业带头人、8名专业骨干教师和10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团队。

5、专业群建设

围绕汽车产业链构建汽车专业群,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依次继续申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在实训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做到资源共享。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构建综合化区域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汽车维修中心(综合汽修厂)、汽车检测中心、汽车驾驶训练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汽车维修中心(综合汽修厂)为主体,加强产学结合力度,为客户提供优质汽车检测、调修服务。

四、专业建设主要任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

1、职业能力标准化

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职业岗位(岗位群)必备的专业能力,对毕业生在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检测、维修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先将岗位工作划分为若干项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又分为若干项任务,开发出汽车维修能力标准。

能力标准包括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由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故障诊断与性能测试等基本技能组成;拓展能力主要由职业道德素质、学习与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组成。

安排20万元用于职业能力开发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包括企业调研、岗位分析、能力开发、课程开发和专家论证等。

职业能力必须进行系统的筹划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其基本训练,我们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能力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将能力训练分散到教学过程的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本着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原则进行项目开发。

主要包含技能训练目标、技术标准、主要内容、实训器材、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考核要求、考核时间及评分标准。

教学中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工作项目,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指导实践教学,加强生产性实训安排。

2、教学实施实施校企岗位轮换

实施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三段式培养。

第一阶段是结构认知阶段,安排基本能力模块学习,学生在校内学习,校内专业主干课程全部进入实训场所,学习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第二阶段是技术与技能培养阶段,安排专项能力模块学习,校内、校外学习相结合,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实习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第三阶段生产性实习,最后1个学期将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相结合,保证最少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由企业给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书”。

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保险制度、校企双方考核制度,探索学生轮流顶岗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实现了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由基本素质教育与基本能力模块、专项能力培养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模块的递进。

探索“订单”培养,提升企业参与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企业精神,不断积累经验,争取为企业开展更多服务,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

将计划与组织协调、合作共事、学习与适应、承受挫折等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3、质量监控校企双元化

加强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修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完成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规定和教学规章制度,建立质量保障的作业文件。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实训质量管理系统,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

企业和学校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制订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标准,探索实习企业协议制、导师指导式、实习评价双轨制等管理办法。

探索建立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课程建设

1、校企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的作用,与有关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按现代汽车维修行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双方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基本能力培养模块、专项能力培养模块、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和职业关键能力模块构成。

打破三段式(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学生在第一阶段就接触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基本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入门技能和基本技能后,第二阶段开始工学交替,进行校企岗位轮换,设置下企业顶岗实习。

在开发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能力标准后,以项目作为驱动,围绕实训项目对课程进行开发。

增加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大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专业实训课程比重,使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2、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与渭南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燕兴汽车销售公司等单位合作,将专业主干课程做成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见表1

表1:

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专业

课程名称

主持人

完成

时间

工作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结构与拆装

关斌

2012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修

何东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李文昌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

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关斌

2013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配套校内教材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杨育民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

汽车维修能力训练

亢建民

完成课程建设、课件建设

紧跟时代发展,把握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与汽车技术同步的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营造真实工作情境,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

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示范作用,提高课程建设的总体水平。

主要通过以下基本途径建设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1)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定向性,根据汽车新技术发展变化和企业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企业与学院共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和教材编写工作;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其中企业专家重点承担实践性强,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部分。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2)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职业基础和职业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

(3)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每门课程以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实训项目为内容,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融入项目中,以项目需求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相应的项目过程考核机制。

对已确定的项目,安排专人在教学中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对项目进行完善。

选择“汽车结构与拆装”为试点课程,在企业的直接参与下,吸收行业专家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出立体化教材,编写纸制教材,建设网络课程,编制电子教案,引进数字化教学系统,录制教学录像。

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争取做成课程建设的精品。

3、建成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成共享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环节、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模块进行资源建设。

(三)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造真实生产环境

加大汽车实训中心投入力度,利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增(扩)建汽车维修中心(汽车综合修理厂)、汽车检测中心、汽车驾驶训练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现有总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万元基础上,达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不含驾驶训练场地),仪器设备总值达1200万元。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建设项目见下图

 

    各中心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最主要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专业化基地,满足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

在教学上,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实训项目训练都是真正的实境教学,例如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课程中所用的检测设备是工厂正在使用的保修设备,只是将它们搬到了学校的实训室。

引入企业的外聘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做实训就是其第一任职岗位所做的工作,使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最大限度地缩短。

 

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

学院和渭南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渭南燕兴汽车销售公司等单位签订协议,实行实习企业协议制度,通过协议保证工学结合。

继续深化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力度,顶岗实习实行导师指导制,即实习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学校也安排有指导实习的教师,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最后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由企业向学生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争取和渭南市交通警察支队联合建立汽车安全检测线(汽车检测中心),对外检测调修车辆年可达6000辆,可接待学生生产实训1500学时。

学生在检测线实习,接触在用车辆,进行车速、测滑、制动、灯光和尾气等项目的调修,实现在校内真正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车辆检修锻炼,扩大了我院对外服务功能和对外交流。

3、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与渭南燕兴汽车销售公司等单位共建实训基地,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

加强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制订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场地使用规定、实训人员管理规定、材料领用管理规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规定、生产性实训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

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将企业文化引入汽车维修中心。

(四)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全面贯彻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壮大队伍、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高能力”的思路,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进行培养,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下厂挂职顶岗锻炼、企业培训、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以及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措施,培养2名在陕西省内乃至在国内本行业知名的技术权威为专业带头人,培养8名在教学、课程建设、社会服务领域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形成一支技能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承担较高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学的发展。

具体建设计划见表2

表2: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一览表

专业

培养

类别

姓名

教师基本情况

培养计划

年度

资金(万元)

培养措施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带头人

 引进带头人

高级职称车辆工程专业

12

6

国内外培训、研修

关斌

工程师硕士在读青年骨干教师汽车维修技师 

13

6

国内外培训、研修

骨干教师

何东

助教  硕士

12

 

3

国内培训、研修渭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顶岗实践半年

李文昌

助教  学士

3

国内培训、研修渭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顶岗实践半年

王志力

讲师  学士

3

国内培训、研修渭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顶岗实践半年

王高振

讲师学士

3

国内培训、研修渭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顶岗实践半年

任红芜

讲师  学士

3

国内培训、研修渭宏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顶岗实践半年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1)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服务涉及的技术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教师专业发展出现“泛而不专”的现象,针对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特点,明确每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做到课程相对固定,发展专项明确。

(2)按照教师的发展方向,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要求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合作指导学生。

(3)拓展汽车维修中心(综合修理厂)和汽车检测中心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作为技术骨干,教学和社会服务有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