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51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课程总学时:

80学时

编写时间:

2006年9月

1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是主干必修课。

课程以阐述原

理为主,讲述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逻辑实现,计算机

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设计原理以及并行处理技术。

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是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

互联系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的界面,从而对整个

计算机系统有完整的了解,为计算机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计算机系统概论

2、

3、存储器

4、计算机指令系统

5、控制器

6、总线系统

7、外围设备

8、输入、输出系统

重点:

信息编码和数据表示

控制器

存储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1、李亚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3、江义鹏.《计算机组成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4、胡越明.《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整体安排按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思路。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5、计算机发展简史

6、计算机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功能部件

构成。

通过总线相互连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应

用软件两大部分。

通过对计算机层次结构的了解,明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的任务和目的。

了解计算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性能指标、计算机发展

简史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的关系。

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其它: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字长、容量、速度、时间、MIPS)

5、计算机发展简史(ENIAC、冯氏计算机、其它自学)

6、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区别)

3

1、组合逻辑电路布尔代数基本公式,逻辑门,卡诺图

2、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一位加法器,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移位器

3、时序逻辑电路D锁存器,D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

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有限状态机,七段显示十进制数双向计数器设计

5、可编程序逻辑阵列(器件)简介PLA,PLD

与门、或门、异或门、译码器、D锁存器、寄存器、有限状态机

的应用

译码器、有限状态机

1、进位计数制以及相转换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数值数据定点数----原反补移

浮点数-----IEEE754

BCD码

非数值数据ASCII、汉字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据编码的方法,掌握数值数

据和非数值据的表示方法。

原补机器表示,浮点数

1、定点数加减法运算及电路实现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全加器,溢出,快速加法运算(进位链),74181ALU

2、定点数乘除运算和电路实现

原码、补码,布斯算法,原码恢复余数、不恢复余数

3、快速乘除法运算技术和电路实现

布斯高基乘法,进位保存加法及其构成的乘法器,阵列乘法器,

阵列除法器

4

4、浮点数四则运算以及实现

加减乘除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算法。

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和运算

器的构成,能按步骤进行原码和补码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按步骤进行

浮点数的四则运算。

1、定点数加减法运算及电路实现

2、定点数乘除运算和电路实现

3、快速乘除法运算技术和电路实现

原码、补码,布斯算法,原码恢复余数、不恢复余数布斯高基乘法

1、存储器概述

外部特性,性能参数,层次结构

2、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存储单元构成

一位存储单元及存储阵列,多端口SRAM,读写时序

3、半导体ROM存储器

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4、存储器芯片构成以及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

5、存储器扩展技术

位、字、字位扩展

6、数据校验码

奇偶校验,海明码,CRC码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存储器芯片的类型和各主要存储器芯片的工

作原理;掌握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技术,能够用给定的存储器芯片按要求设计

主存,从而深刻理解存储器的构成原理;掌握数据校验码。

外部特性,性能参数,存储器芯片构成以及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

存储器扩展技术;技术指标,位、字、字位扩展,海明码,CRC码

5

1、指令系统概述

2、指令构成与指令编码

操作码、地址码

定长指令和不定长指令格式,定长操作码,操作码扩展技术

3、操作数存储及寻址方式

操作数类型,边界对齐,大数端、小数端,常见的寻址方式以及

实例

4、指令系统

指令类型,五类基本指令,RISC技术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指令中包含的各种信息,数据在存储器中的

存放,了解常用指令以及指令格式,深入理解常用的寻址方法以及用途。

解常用指令的种类和功能。

了解CISC和RISC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指令构成与指令编码

2、操作数存储及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

1、处理机的基本构成

单总线、专用通路结构模型

2、指令的执行过程

运算指令,访存指令,控制指令

3、ALU、寄存器堆的设计

4、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取指令电路,算术逻辑操作电路,存储器访问电路,转移控制电路,

总体数据路径

5、单周期处理机的控制部件设计

控制信号定义,处理机执行指令的步骤(ALU指令,存储器访问指令,

转移指令)

控制信号的产生,单周期处理机的缺点

6、多周期处理机的控制部件设计

多周期处理机的总体电路,处理机执行指令的5个周期,状态转移图

及状态转移表,输出控制表,性能

7、硬布线控制器的构成及时序

6

8、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基本概念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电路,增量方式,断定方式,多周期处理机微

程序控制器实现,微程序设计技术

9、异常事件处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CPU的功能和组成方法,掌握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掌握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深入理解

计算机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完整执行过程。

要求掌握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过

程,各部件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原理以及控制信号是如何产生,建立计算

机硬件结构的完整概念。

1、指令的执行过程

2、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3、控制部件设计

4、硬布线控制器的构成及时序

5、微程序控制器

数据路径、时序、微程序控制器

1、流水线处理机的基本概念

2、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流水线级,流水线各级的操作

3、流水线处理机的控制

运算指令,访存指令,转移控制指令,流水线各级信号的产生,时

序图,时空图

4、流水线处理机的相关

结构相关,数据相关,转移相关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建立指令流水

线中指令如何重叠执行和流动,了解流水线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问题。

1、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2、流水线处理机的控制

流水线各级的操作,流水线各级信号的产生,时序图,时空图

7

1、存储器层次概述

存储器层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性能

2、CACHE结构设计

直接、全相联、组相联,地址映象,地址变换

3、CACHE的替换策略

RAND、FIFO、LRU

4、CACHE的写策略

写透,写回

5、虚拟存储器及其管理

分段管理,分页管理,段页式管理,多级页表,TLB

理解存储器的构成原理;掌握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构成原理以及工作

原理,能够分析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命中情况。

通过对命中情况的分析,

加深对Cache和虚拟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工作原理,性能,地址映象,地址变换,FIFO、LRU,分页管理

地址映象,地址变换,多级页表,TLB

1、概述分类信息交换代码和传送格式I/O设备的层次

2、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3、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4、存储设备硬盘,光盘存储设备

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总线的基本概念;

分类信息交换代码和传送格式I/O设备的层次

1、概述主机与外围设备的连接模式及组织管理总线类型与标准

2、总线操作与时序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信息传输方式,通信同

步方式

3、总线控制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

4、输入输出接口功能和分类串行总线接口,并行总线接口

5、程序查询方式

8

6、中断方式

7、DMA传送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

理,理解CPU与外围设备的交换数据的方法;掌握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中

断的概念、DMA以及输入输出通道的原理;掌握各种输入输出方式的特点,

分析和设计中断判优电路。

掌握串行并行同步异步工作原理。

1、总线操作与时序信息传输方式,通信同步方式

2、输入输出接口

3、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传送方式

串行并行同步异步、中断方式

说明:

本教案充分考虑以下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1、学生状况

2、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3、本课程实验、实践教学

4、前期和后期课程的关系

5、计算机发展技术

6、本课程的学时数

7、本课程的教学部分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增删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