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94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ocx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市政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

有特殊要求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

工业厂区内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城市市区范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1.0.3条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也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

第2.0.1条市政排水管渠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0.2条市政排水管渠工程工序、部位、单位工程的划分:

一、工序

工序划分为:

沟槽、平基、管座、安管、接口、顶管、检查井、闭水、回填、渠道、泵站沉井、模板、钢筋、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砖砌结构、构件安装、水电设备安装、铸铁管安装、钢管安装等。

二、部位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三、单位工程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

采用分期单独核算的同一市政工程,应是若干个单位工程。

第2.0.3条检验评定必须经外观项目检查合格后,始能进行有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第2.0.4条进行抽样检验时,应使抽样取点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凡检验范围为长度者,应按规定间距抽样,选取较大偏差点;其它在规定范围内选取较大偏差点)。

第2.0.5条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定应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当该工程不划分部位时,可按工序、单位工程两级进行。

其评定标准为合格率:

合格率=同一检查项目中的合格点(组)数/同一检查项目中的应检点(组)数×100%。

一、工序

合格;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合格”

1、主要检查项目(在项目栏列有△者)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2、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点其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1.5倍之内。

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1.5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仍可评为合格。

优良:

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优良”

1、符合合格标准的条件。

2、全部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应达到85%。

二、部位

合格:

所有工序合格,则该部位应评为“合格”。

优良:

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全部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部位应评为优良。

三、单位工程

合格:

所有部位的工序均为合格,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合格”。

优良:

在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全部部位(工序)检验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优良。

第2.0.6条工序的质量如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及时进行处理。

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

加固补强后改变结构外形或造成永久缺陷(但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工程,一律不得评为优良。

第2.0.7条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工序交接检验。

由检验人员(专职或兼职)进行工序交接检验,评定工序等级,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工序交接检验在施工班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进行);

二、部位交接检验。

检验人员在工序交接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部位交接检验,评定部位等级,填写部位质量评定表;

三、单位工程交接检验。

检验人员在部位或工序交接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单位工程交接检验,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填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第三章管道

第一节沟槽

第3.1.1条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

第3.1.2条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第3.1.3条沟槽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沟槽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0

-3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计3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用坡度尺检验每侧计3点

 

第二节平基、管座

第3.2.1条平基、管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平基、管座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必须符合附

录三的规定

100m

1组

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

2

中线

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

规定

10m

2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计1点

高程

0

-15mm

10m

1

用水准仪测量

3

中线

每侧宽度

+10mm

0

10m

2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计1点

高程

0

-15mm

10m

1

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

不小于设计

规定

10m

1

用尺量

4

肩宽

+10mm

-5mm

10m

2

挂边线用尺量

每侧计1点

肩高

±20mm

10m

2

用水准仪测量

每侧计1点

5

蜂窝面积

1%

两井之间

(两侧面)

1

用尺量蜂窝

总面积

第三节安管

第3.3.1条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第3.3.2条安管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安管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15

两井之间

2

挂中心线用尺量

2

△管

内底

高程

D≤1000mm

±10

两井之间

2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mm

±15

两井之间

2

用水准仪测量

倒虹吸管

±30

每道直管

4

用水准仪测量

3

相邻

管内

底错口

D≤1000mm

3

两井之间

3

用尺量

D>1000mm

5

两井之间

3

用尺量

注:

①D<700mm时,其相邻管内底错口在施工中自检,不计点。

②表中D为管径。

第四节接口

第3.4.1条承插口或企口多种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

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第3.4.2条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等现象。

第3.4.3条抹带接口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宽度

+5

0

两井之间

2

用尺量

2

厚度

+5

0

两井之间

2

用尺量

抹带接口允许偏差

第五节顶管

第3.5.1条接口必须密实、平顺、不脱落。

第3.5.2条内涨圈中心应对正管缝,填料密实。

第3.5.3条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第3.5.4条顶管工作坑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顶管工作坑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每座

2

挂中线用尺量

2

垂直度

0.1%H

每座

1

用垂线与角尺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L

1

3

高程

+3mm

0

每座

1

用水平仪测

中线位移

左3mm

右3mm

1

用经纬仪测

注:

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度(单位:

m);

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

m)。

第3.5.5条顶管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顶管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50

每节管

1

测量并查阅

测量记录

2

管内

底高

D<1500mm

+30

-40

每节管

1

用水准仪测量

D≥1500mm

+40

-50

每节管

3

相邻管间错口

15%管壁厚,

且不大于是20

每个接口

1

用尺量

4

对顶时管子错口

50

对顶接口

1

用尺量

注:

表内D为管径。

第六节检查井

第3.6.1条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第3.6.2条井内流槽应平顺,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第3.6.3条井框、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

第3.6.4条检查井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井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身

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

宽各计一点

直径

±20

每座

2

用尺量

2

井盖

高程

非路面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

与道路的

规定一致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3

井底

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mm

±15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注:

表内D为管径。

第七节闭水

第3.7.1条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倒虹吸管、设计要求闭水的其它排水管道,必须作闭水试验。

第3.7.2条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偏差值、渗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倒虹吸管

不大于《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规定

每个井段

1

灌水

2

△D<700mm

每个井段

1

计算

渗水量

3

△D700~1500mm

每3个井段抽验1段

1

4

△D>1500mm

每3个井段抽验1段

1

注:

①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

②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经24h后再进行。

③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

如上游管内顶至检查口的高度小于2m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④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

  ⑤表中D为管径。

二、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管径

(mm)

允许渗水量

陶土管

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石棉水泥管

m3/(d·km)

L/(h·m)

m3/(d·km)

L/(h·m)

150以下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7

12

15

18

20

21

22

23

24

0.3

0.5

0.6

0.7

0.8

0.9

0.9

1.0

1.0

7

20

24

28

30

32

34

36

40

44

48

53

58

64

70

77

85

93

102

112

123

135

148

163

179

197

217

0.3

0.8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2.0

2.2

2.4

2.7

2.9

3.2

3.5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0

第八节回填

第3.8.1条在管顶上500mm(山区300mm)内,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

第3.8.2条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

第3.8.3条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项目

压实度(%)

(轻型击

实试验法)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胸腔部分

≥90

两井之间

每层一组

(3点)

用环刀法

检验

2

管顶以上500mm

≥85

两井之间

每层一组

(3点)

用环刀法

检验

3

管顶

500mm

以上

至地面

当年

修路

(按路

槽以

下深

度计)

0~8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8

≥95

≥92

两井之间

每层一组

(3点)

用环刀法

检验

800~15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5

≥90

≥90

>1500mm

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

≥95

≥90

≥85

当年不修路或农田

≥85

注:

①本表系按道路结构形式分类确定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②最佳压实度检验办法见附录四。

③高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

次高级路面为沥青表面处理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黑色碎石路面等。

过渡式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等。

④如遇到当年修路的快速路和主干路时,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均执行上列高级路面的回填土压实度标准。

  

第四章沟渠

第一节土渠

第4.1.1条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