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06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docx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读书笔记

  看《矛盾论》读后感500字800字1000字以上

  首先,这是一篇精彩的哲学论文,当然,如果我说这论文伟大也肯定没有人会持有反对意见,因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地,他的东西就应该是伟大地。

  其次,这篇论文似乎并不能单单从他的学术价值来评判,还必须兼顾他的历史意义,我个人一直对目的性很强的说教文字不怎么喜欢,孟子大人不是说了么:

有心为善,虽善不奖,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用文章定思想,在现代可能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吧,我想,他在纠正国内思想问题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这成为一种风气了,当然写篇文章就能给人扣顶大帽子,厉害的不是文章,是写文章的人。

  当然,我得澄清自己不是在说毛主席的坏话,纯粹是有感而发,要不这么一顶帽子扣下来,虽然不至于像以前折磨的人去跳楼上吊的,至少会说我思想有问题,入党怕是没指望了。

  萨特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教育就是强迫别人接受另外一种价值。

”单教育可能没那么强的效果,所以有了考试这东西,于是,不得不把自己不认同的东西一并记下来,就好象我现在每天照镜子,结果越看自己越顺眼,反复的记忆应用之矛盾论读后感后,那些东西恐怕也会变的好象是正确的似的了。

  从小就被灌输了政治思想和终极奋斗目标的我们,到底是被指明了道路,还是被抹杀了个性呢。

我曾经问我的政治老师,共产主义能实现么,那时候还小,这么简单的东西自己想不明白,我老师琢磨了一会,终于说:

“够戗。

”“那为什么还把共产主义当目标呢。

”“定远点,要不实现了以后都干什么啊。

”都认为不能实现,都说能实现,这是不是就是教育的力量呢。

    读书笔记,教条主义,毛主席,读后感,矛盾论

  矛盾论读后感杨梅树

  2010年4月18日19:

00—21:

30在2A202教室我第一次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的集体学习。

本次学习主要是毛泽东的《矛盾论》之“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

小组成员针对学习、联系生活各抒己见,学习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大家的思考中结束。

因为是第一次学习,第一次发文,我就谈一些自己粗浅鄙陋的体会,期待共鸣。

  学习之初,就有成员抛出问题: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正如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交、工作、生活的矛盾?

”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

纵观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矛盾,然后面对矛盾,最后解决矛盾。

学习与生活、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为我们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一方面用多了,在其他方面势必减少。

但是学习与工作和生活这矛盾难道是不可调和的吗?

我认为不是的。

试问:

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什么?

诚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有的人是为了出国,有的人是为了考研,有的人是为了就业,还有些学生认为高中学习太辛苦,考上大学,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没有什么学习目的了。

无论你是否为以后做好了打算,你是否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都要问你:

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也许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活着的意义,《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有句经典台词:

“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多么简单的人生诠释,是否涵盖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好好活,怎样才算好好活?

好好活,就是要珍爱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好好活,就是要提高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好好活,就是要尊重规律,自然的和社会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永远属于你,永远属于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善待自己,进而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整个世界。

你需要生存下去,所以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规律饮食,坚持锻炼;你需要不断发展,所以你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增强自己的能力。

上大学、读研究生、学习知识、实践锻炼,所有这一切都是途径,都是手段,而绝非目的。

试想一下,你还有更好的途径吗?

如果有,你能决定吗?

如果决定不了,你就要利用好现在。

从古人开始,是没有大学的,经过历史的发展,实践的摸索,知识的积累,有了系统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于是有了大学。

大学培养了很多人,也堕落了很多人,很多人不懂的去平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看问题偏颇,总是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顾全大局,不懂的生活的辩证法,走形而上学的道路,最后误入歧途,还反过来责怪大学培养目标的缺陷、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推动了我们的发展,我们总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们的方向,解决了前途道路的问题。

我们需要用辨证法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所大学,现在不好不代表以后不好,一时不好不代表永远不好。

我们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自己,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因果联系,现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很多年的成长。

如果你好好利用这个大学的资源,即使你仅仅学会了做事情要有坚韧的毅力,对你以后的进步也是极其有利的。

  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量变方可引起质变,如果你不屑于量变的辛苦,便永远看不到质变的收获。

我们所锻炼的能力、历练的品格,也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时刻它起决定作用。

我们还要去搞好人际关系,虽然不能利用人际关系呼风唤雨,也不至于让它成为我们发展大道上的拦路障碍。

在时间的利用上,三者或许会有交集,对某个人而言,或许会有偏废,但我还是要说,其实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去花费力气去做的,至于如何平衡、如何调解,因人而异。

一个懂得好好活的人,完全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逍遥自在。

  学得不精,也不够深刻。

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抛砖引玉,得到更精华的探讨。

  矛盾论读后感徐向玉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同志在论文的开篇就以这样一句话来引出下文,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让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事物的矛盾法则就是最根本的法则;同时又是为什么,矛盾法则,又可以称之为“对立统一的法则”。

他的全文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叙述,层次结构鲜明,举例颇多,让人信服。

  针对第一个问题,他先是提出了两种宇宙观,并通过对“形而上学”以及“辩证法”的相互对比,向我们证明了只是光从事物的外部分析,并认为天地万物从来都不会发生质的改变也不会相互影响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他告诉了我们“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件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而其中,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通过对这两种辩证法的分析,他告诉了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中矛盾的存在,并要认真分析矛盾为什么会存在,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文的第二个部分“矛盾的普遍性”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更好的阐释。

毛泽东同志通过对矛盾普遍性的深刻分析,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矛盾法则会成为最根本的法则。

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或者说是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个便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个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矛盾的存在,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了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了一切事物的发展。

天地万物相互之间总是会有差异的存在,而差异就是矛盾,只要有差异,矛盾就不会消失,只不过这些差异表面上看起来还比较平静,并没有被激化升级到矛盾那么剧烈的斗争中。

所有的事物都是具有矛盾性的,没有了矛盾,那么他们的生命也将停止,失去了矛盾中的任意一方,另一方也将不能存在。

  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说“矛盾的特殊性”,他强调了即时天地万物都有矛盾的存在,但是我们在看待的时候却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即使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它所具有的矛盾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我们认清了这一点之后,才能更好的解决矛盾,才能针对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更好的解决方法,让事物得以更好的向前发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矛盾的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最根本的法则”是有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

  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毛泽东同志通过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来阐述。

  所谓的“同一性”说的是如下的两种情况:

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事物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之间又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使事物不断的向前运动发展。

既然这样,同一性又从何而来呢?

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矛盾之间总是在不断的相互转化,不停的运动,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相互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

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失去了一方面,另一方也不能存在,就好比上和下,左和右,得到和拥有,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但是,仅仅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还是不够的,它们更是能够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

这样两个方面就不断的融合不断的相互转化,同时又是一个整体。

  然而既然是矛盾,斗争总是在所难免的,对立只是矛盾斗争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矛盾就是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即对立,所以这个第二个问题也得到了解答。

  毛泽东同志在这个论文里面大量引用经典例证,尽管都是契合当时时代的例子,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这篇论文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如何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在发展事态下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篇论文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可作为我们处理事物的方向坐标。

  

  矛盾论读后感

  我们在中学的政治书里面,就曾经与矛盾的观点有所接触,肤浅地学习了一下马克思主义矛盾哲学的基本观点。

如今又看到了毛主席所写的《矛盾论》,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哲学世界里的矛盾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体现,它能够有效地克制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

  哲学中讲到的矛盾就是: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即是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观点可以更好分析我们自身的优缺点,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最早出于伟大的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他继承和深入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并在《论自然》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世界为斗争所支配。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

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

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

“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

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矛盾的观点的理解,更有利于我们去解决这些繁琐的生活问题。

  正如毛主席所说:

“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

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才能够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等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的发展问题。

国家在许多发展的计划中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以及为更好处理社会各阶层中的矛盾,这时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事物发展的主流和支流,正确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祖国经济健康地发展,让祖国更加的强大。

  我们祖国的伟大先秦哲学家老子,在矛盾这一观点上就做出了见解。

在《老子》第五十八章中,就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曲则全,枉则直,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都体现了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规律。

这些都说明我们掌握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伟大的先哲们已经对这个已经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就应该好好理解。

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实际就是进一步对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再一次深入理解,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这种优秀的思想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思想。

  矛盾分为主次方面。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相关的政策也随之变化,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分清国际的主流发展方向。

比如现在多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我们应该分清这里面的主流和支流,而不是盲目做出判断。

我们国家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运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可以更好看清我们当前的社会基本矛盾,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去一一解决这些社会矛盾,而不是“一刀切”的草率工作做法,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发展农村的经济,才能知道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也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我作为一个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三年级的大学生,毕业离我越来越近。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人和我一样,一脸的茫然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读到毛主席的《矛盾论》时,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面对种种不利于我的现实,我不应该表现得不知所措,而应该是具体分析自己的优劣条件,发挥我的长处,尽量弥补自己的短处,而不是自我抱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应该慌忙紧张,而应该表现镇定自若,用理性的思维去审视,矛盾也是可以被解决的。

斯宾诺莎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显然说明我们掌握矛盾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在许多方面的发展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这就显得矛盾观点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它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与实际结合更有利于我们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矛盾论读后感

  “矛”作为一种武器的时候,已经在原始社会出现雏形,只是不够锋利而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逐渐在冷兵器时代奠定其地位。

人类之间的部族战争越来越频繁,“矛”也逐步展现其威猛的杀伤力,部族为了赢取战争胜利,准备研究新式的武器来抗衡“矛”,“盾”也就应运而生,成为“矛”的克星。

关于“矛”和“盾”的斗争也成了冷兵器时代的一个焦点,它们从来不互相忍让,在战场往往是杀得死去活来。

不过“矛”和“盾”还是分不出高下,各有千秋。

我国历史上还有楚人卖“矛”和“盾”的故事,一直流传了几千年。

  而我在这里所要所叙述的是哲学中的矛盾问题,在哲学世界里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哲学观。

关于毛主席的《矛盾论》已有许多的学者,做出了很多的精辟的理解与分析。

今天我也是对它进行了一下略读,稍作简单的理解。

学识浅薄的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粗略见解。

  矛盾是哲学世界里的重要原理,也是重要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里认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它们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旧矛盾向新矛盾的转化中对旧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的丰富,这是毛主席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一种探索,更有利于我们分析当时中国的现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毛主席《矛盾论》的发表,刚好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以后。

当时中国的所有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当时的南京革命政府虽然刚刚经过“西安事变”,同意国共第二次合作,但是政治家的野心是我们无法预知的。

后来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也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在《矛盾论》中毛主席这样阐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

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

《矛盾论》的发表,给当时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方法,去分析当时中国的局势,也对当时的抗日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关于矛盾,这是哲学界一个恒古不变的讨论问题。

从赫拉克利特,以及到老子,在他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都有所体现。

赫拉克利特的“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

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而老子也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先哲们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关于种种的这些矛盾问题,哲人们之所以提出它,都是基于先验的意念以及本能的需要。

但是老子在后来的学说中也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观念,“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政治境界的出现,就是忽略了矛盾的客观性。

作为老子的后继者,庄子也一样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漩涡。

面对战国时期的混乱社会形态,他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证明了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矛盾世界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也会逐步走向灭亡。

理想社会的后继者们,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都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荀子,他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但是他们的相继发展,表面上没有互相批判,可是矛盾让他们的学说变得更加的精辟。

孟子的“学”是为了拓展人性的“善”,从内在上去剖析人性;而荀子的“学”是为了改造人性的“恶”,从外在上去塑造人性。

“善”与“恶”就是矛盾的双方的体现,由此可见矛盾观点对我们认识的重要性。

  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针对这些因素,在今天《矛盾论》依然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矛盾论》)”。

读过《矛盾论》以后,对矛盾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人是矛盾的主体,最本质的东西还是来自自身。

孟子曾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所谓经典。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即使社会的进步力量,也是社会的阻碍力量。

面对人性的双重性质,学习《矛盾论》可以更好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了解自己在社会中出于什么样的状态。

给自己的人生方向,提供一定的人生理论依据。

  《矛盾论》中叙述到“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

一言以蔽之,对《矛盾论》的学习就是一个塑造世界观的过程,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世界观,点燃自己生命的亮丽火光。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之中,我们还面对着许多问题,很多关于社会发展的政策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学习《矛盾论》可以更好了解社会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提出矛盾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大步发展。

而针对个人,这样可以更好熟悉我们自身的问题,促进我们全方位地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为祖国的发展献出我们的薄棉之力。

毋宁说,这都是利国利己的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