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11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文言文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docx

《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复习.docx

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1、《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论语》的“论”读,它的意思是《论语》是的记录。

7、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写道: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常常会让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而“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一句,则又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意境相似。

9、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

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

“!

.10、曹操的《观沧海》: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11、杜甫的《望岳》: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1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1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1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15、郦道元的《三峡》:

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

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

1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1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1)《木兰诗》中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子:

               ,               。

(1)《望岳》一诗中富于哲理意义的句子:

       ,        。

(2)用月寄情的句子很多,请从课内和课外各写一句:

①      ,      。

②        ,         。

(3)《观沧海》一诗中写山岛之上景物的诗句是:

       ,      。

(3)《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

(4)《登飞来峰》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9)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

(10)春冬之时三峡水清的句子是:

         ,        。

(11)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情景的句子是:

        ,          。

(12)最能表现三峡夏季时水流之快的句子是:

         ,       。

(13)《论语六则》中,表示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句子是:

        ,

           。

(14)《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

        ,        。

(15)表现木兰十年征战的句子是:

         ,            。

(16)《伤仲永》中,仲永智力衰退的原因是:

         ,         。

(17)《淮上与友人别》中,点明送别时间地点的句子是:

       ,       。

(18)古代诗歌中,送别友人,眷恋亲人的句子很多,请根据学过的课文写出一句:

         ,          。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景物的句子是:

       ,        。

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句子是        ,         ;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          。

(21)《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

(2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

(2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24)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的句子是:

        ,         。

(25)写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

(2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       。

(2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        。

(28)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

         ,        。

(29)《三峡》中直接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        。

(30)《三峡》中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

(31)《三峡》中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

(32)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临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33)《三峡》中郦道元用“         ,        ”的语句比喻夏水的急速,引用渔者之歌“          ,        ”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34)《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3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    

(38)《望岳》的颈联是:

          ,          。

(3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必伤别离,不要学女儿之态的句子是:

       ,         。

(40)《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       。

(41)《论语六则》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句子是:

        ,        。

(42)《望岳》中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是:

        ,

          。

(44)《登飞来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两句诗是:

       ,       (46)《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情景的句子是:

     ,      (47)《淮上与友人别》中表现春光明媚、花好人愁的诗句是:

       ,    (4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49)《木兰诗》中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句子:

        ,         。

(5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

(5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52)       ,思而不学则怠。

(53)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起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名句:

         ,       。

(54)杜甫的《望岳》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5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56)杜甫《望岳》的颔联是:

         ,      。

(57)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孔子曾说过:

     ,       。

(58)用你所学过的古诗给同学写两句临别赠言,表达你们深厚的友谊。

A:

        ,          。

B:

         ,          。

(5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孔子的话:

        ,           。

(60)请你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警句:

A:

                                 。

B:

                           。

(61)《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6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6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6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     ,       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65)《淮上与友人别》中描写了一幅长江上杨柳依依,春光明媚的景致的诗句是:

           ,           。

(67)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      ,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7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7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诗句是:

       ,           。

(76)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是的一个情节。

《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

主要人物:

          

情节介绍:

                                      

                                                                     。

 文言文课内外阅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

用B、教以书字书:

C、使学为诗为:

作为D、及其稍长及:

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

①没人:

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

___________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

______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

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四、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1、解释划横的字:

1、是非君子之道()()

2、以待来年然后已()

12、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

(2)是非君子之道。

-------------------------------------------------------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五、睹雁烹燔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

“获则烹。

”其弟争曰:

“宜燔。

”竞斗而讼于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3、解释划横线的词。

(1)将援引射之()

(2)宜燔()

(3)烹燔半焉()(4)已而索雁()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

谁的观点正确?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

“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二)【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

宜都记曰: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

②纡曲:

迂回曲折。

③形容:

形态。

④践跻:

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

(2)常闻峡中水疾

(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5.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

「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译文: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

您靠什么能去!

”。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注解】①攘:

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译文:

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

“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

“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译文:

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

“(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

”这人的弟弟争辩道:

“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

”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

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

参考答案

1、C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读书。

4.

(1)dúo量(长短)

(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8.①边境。

②到。

③反而。

④所以。

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0.对比,立志。

11(这)(做法)2、(停止)

12:

(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0.对比,立志。

11(这)(做法)2、(停止)

12:

(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13、牵引应当烧寻找

14、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15、三个人都不正确。

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卖油翁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答案: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每处一分)

(1)夸耀

(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

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