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22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不知不觉,半学期过去了,为了了解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于四月二十四日对学生进行了期中测试。

下面就三年级本次期中考试中的得与失做以下卷面分析:

一、总体分析

1.试题分析:

2.学生基本情况:

3.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是看拼音,写同音字。

这题是百花园四里出现的题目内容,经常读着,做得比较好,85左右%的学生全对,错得多的是“huang”读音的字,“煌、惶、蝗”这几个字做得不好,分不清楚。

有少数人把“惊惶”的“惶”写成了“慌”。

还有几个就是基础差,拼音不过关的失分比较多。

第三题是按要求填空,这题做得很好,全年级只有85%左右的学生全对,主要是错在查音节学生的声调标错或者不标声调及选“疾苦”中的“疾”的意思,有部分学生选错成“痛恨”。

第五题是照样子,写词语。

写ABB式、“春”字开头的词及寓言故事的成语,这题是百花园里的内容学生经常练习,做得比较好,有85%的学生全对,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写寓言故事成语中写错,分不清楚哪是寓言故事成语,还有就是错别字被扣分。

的,青蛙“哇哇”的,小鸟“吱吱”或“喳喳叽叽”的,春雨“哗哗”的因而失分,要不就是写错字。

第十题是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并写出前两句的诗意。

这题有75%左右的学生全对。

首先是默写,大部分学生能够把古诗默写出来,有少数学生错字,极少数学生太懒惰不记不背而写不出。

第二小题是写出一二句诗意,有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诗意写出来且正确,少数学生能把大概的意思写出来,极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不懂,就空着不写,导致扣了不少分。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积累运用知识中出错的原因就是个别同学仍然不能牢固掌握拼音字词,尤其是学困生。

2.缺少仔细审题和认真检查试卷的好习惯。

做题时有些学生不好好审题就开始做,写完就算完了,不认真读读自己究竟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3.阅读仍是学生的弱项,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不能认真地默读短文,因而造成了一知半解,差不多写上、画上就行,答题不完整不全面的现象。

同时也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识字量很少,因此,对短文的内容不是很清楚。

4.学生写作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事例选择不生动,对动物的特点体现不突出。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

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老师们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

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

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

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并实施“一帮一”的互助学习。

让优生帮助差生实行一对一包干责任制。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重视作文的讲评。

每周最少抽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让学生读读同学中所写的好词佳句,发现同学中作文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增强评改力量,提高评改的能量。

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由于三年级刚刚有作文课,应该适当降低难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减少对作文的畏惧感,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2]

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结束,我和我的学生们迎来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通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暴露了许多我平时未注意或未改正的问题。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如下:

期末考卷较之平时的单元考卷,题型和题量相对丰富一些,这次期末考试我所带的三

(1)班人平分80.4、及格率96.9%、优分率52.9%。

但是因为作文评分标准提高了不少,所以90分以上人数较少。

少部分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欠缺。

所以总的情况看来,这次的期末考试还是不够理想。

根据考试的情况,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和技能包括:

1、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完全正确作答,失分率较低

2、同音字、形近字的理解、辨析情况较好,这也反映了同学们对这样的题平时训练的较多。

3、课文知识基本掌握。

懂得不同题型的应用。

4、词语、成语积累较全面,

5、作文的结构安排及命题的理解情况较好

但是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知识能力的缺漏有:

1、阅读:

课外阅读是本次考试失分最严重的题目,学生对短文内容和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出现误答、甚至漏题的情况,其中的第三小题失分率最高,原因就是学生在解题时没有紧扣文本,这也暴露了平时我在教学中的问题

2、作文:

由于平时的积累不足,学生的语言词汇枯燥匮乏,对主题的理解和结构的安排缺乏创新。

还有待继续努力!

鉴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和对自己平时教学的反思,我将采取以下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法:

(1)、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大纲,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2)、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为学生做好榜样。

扎扎实实的搞好教学工作。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利用好早自习,培养好小干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5)、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到期末临时抱佛脚。

2.学法: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

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

利用学后班时间练习写字。

(2)、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建立错别字小档案,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6)、还有要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学困生的指导,提高优等生人。

总之,从这次期末试卷让我认识到,平时在教学课堂中不仅要灵活,而且特别训练题型内容要丰富多样。

要重视课本认识,要落实学生的眼前发展,注意课外积累。

下学期争取做得更好!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3]

我认为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内容是围绕教材出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生活性,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我现将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基础知识:

从整体上看,孩子基础掌握较好,如:

看拼音写汉字、区别运用同音字、形近字、改写句字,正确率较高。

我想这和孩子们平时扎扎实实的训练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失分较多的是阅读题。

.

二、阅读方面:

阅读主要考察孩子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大意,并根据文章理解重要句子、字词的意思,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并从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做到准确、完整。

学生在理解重点句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文章蕴涵的浅显的道理,有自己的正确合理的再创造。

三、习作:

本次习作中是半命题作文。

这给了孩子较为自主的发挥空间。

作文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让孩子有话可说,乐于表达,再加上这篇作文涉及的题材是平时练习过的写事,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正确选材进行写

作。

从卷面分析,对写事情的作文,绝大部分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选材,围绕一个中心,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能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语,有合理的想象。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粗心大意丢分,如有学生漏题、读题不仔细。

2、个别孩子不读题,理解力差。

3、作文中,少数孩子不会审题,作文偏题。

部分孩子的语句不够通顺,语言不科学、规范,错字较多,标点的使用不当。

五、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制定好科学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多听写、背默,及时纠错,通过小练笔、口语交际、练习题、阅读分析等形式加强练习,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加强标点符号的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给他们正确运用标点的方法,通过练习题和习作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

3、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平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好词好句,并有意识的背下来,把她恰当的运用到习作中,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4、努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继续因材施教,以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为根本,继续努力,培养新世纪人才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4]

本次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现对试卷答题情况作出以下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我们班45个学生全部参与考试,语文优秀率8.61%,及格率50.78%,平均分61分,最低分13分,最高分91分。

二、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的题考察的主要有字词,句子,阅读,写作四个大块,下面我针对这四块分析一下这次考试的情况:

1、字词,这一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做的不错,部分学生做的不够好,究其原因,我有直接责任,今年我觉得学生比去年大了,可以由组长负责进行生字词的检查,我在这方面检查的比较少,导致这半学期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下学期我将会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学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

2、句子,判断。

这一块也是对基础知识的检查。

这一部分做的都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对,除了极个别的基础比较差的生没有做对。

3、阅读。

阅读部分分为三个内容,排序,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排序题是出错最多的一个题目,我觉得这类题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抽象,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高,对汉语言的运用也不足够熟练,导致预感不强,做这类题就容易出错。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大他们的额阅读量,在阅读中解决提高语感,降低出错率。

课内阅读比较简单,是《台弯的蝴蝶谷》,学生在其中考试的时候已经复习过一次,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

出错比较多的是标点题,这一直是学生的一大弱点,坐标点题经常出错,以后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

以后再讲课时需要多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课外阅读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做的不错,出错的主要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我总结出错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读透课文,为了急于做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以后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做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克尔爱阅读能力。

4、写作,题目:

哈,真逗。

是写一件有趣的事,以前学生写过这篇文章,大多数写的还可以,有的学生写跑题了,导致作文分不高,以后要多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

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掌握写作技巧,多联系。

既要抒发真情实感,又应该增长篇幅,还要让他们多识字,减少作文中的错别字。

使他们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

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课外的积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黄方明2015年5月16日

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ránshāohuāngshānyǎnyìnghuánrào

()()()()

Chúnjìngchuāngliánjiànzàobōtāo

()()()()

cídiǎnqiángjiǎo

()()

二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6分)

倒映(dǎodào)整体(zhěnzhěng)

山崩地裂(bēnbēng)

轻轻(qīnqīng)乳汁(lǔrǔ)凉爽(suǎngshuǎng)

三组词(8分)

奖()悄()酒()拂()推()

桨()梢()洒()佛()堆()

列()状()提()

烈()壮()堤()

四补全词语,在选择你喜欢的写一句话(6分)

()日()空()阳()火连()不()

湖()山()千()竞()美()胜()

五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4分)

1荷塘里的白荷花(仿佛)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2秋天的天空(格外)的蓝()

3老师进来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4在绿叶的(衬托)下,月季花显得更娇艳()

六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湛蓝的天空,

2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3节日的焰火,

七照样子,改句子。

(4分)

例:

我把桌子擦干净了。

桌子被我擦干净了。

1小明把童话书带回家

2小鹿的后腿被猎人打伤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水中的鱼儿--------,--------------。

小船儿,。

2,《山行》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深秋枫林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3,拉萨的天空,它让你。

4,杭州素有“”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湖水荡漾。

岸边的,宛如。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3分)

日月潭

日月潭(tán)简直是人间仙境。

那儿()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非常迷人。

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

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

在艳阳高照的中午,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xī)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jīn)开朗起来。

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shā),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ɡɡlónɡ),充满了神秘(mì)感。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1分)

2、从提供的关联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里。

(4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无论……都……虽然……但是……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

(3分)

清楚()立刻()安静()

4、短文从、、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貌。

(3分)

(二)小猪上学

一天,小猪正在大树下懒洋洋地睡大觉,忽然闻到了一阵香浓的蜜糖味。

他顺着香味寻去,看到小蜜蜂正在xīnqín()地酿蜜,黄晶晶的蜂蜜让小猪垂涎三尺,“蜜蜂大姐,你能让我吃点吗?

”小猪笑眯眯地讨好小蜜蜂。

“小猪,不劳而获是kěchǐ()的,你要吃应该自己做啊!

“可是我不会做呀!

”小猪面露难色。

“我可以教你!

不过,学做蜂蜜也是要有文化的,你先去学点文化吧。

”新-课-标-第-一-网

为了早日学会酿蜜,小猪马上就去学校报名学习文化了。

青蛙校长看了看小猪说:

“你是有名的‘猪懒惰’,我们不能收你。

”小猪又去了“蜻蜓”学校、“兔子”学校,可是都被拒绝了。

小猪难过极了,又去找小蜜蜂,,小蜜蜂看他很有chénɡyì(),就说:

“我单独给你开个学校吧。

”小猪听了,高兴得眉开眼笑。

刚开始,小猪还很勤奋,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听课。

可是过了几天,小猪就jiānchí()不住了。

他经常迟到,有时候上课还呼呼大睡。

蜜蜂老师把他pīpínɡ()了一顿,还说:

“你再不努力,我不教你了。

小猪听了老师的话,想到甜滋滋的蜂蜜,决心好好学习。

从此以后,“猪懒惰”变成了“猪勤奋”,蜜蜂老师还表扬他进步快呢!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汉字。

(2.5分)

2.短文中有几个“懒洋洋”“黄晶晶”这样的词,你能再写出几个吗?

(不能写短文中出现过的,不少于三个)(1.5分)

3.在短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1.5分)

()——()()——()()——()

4.文中有三个成语,你能根据下面的解释找到对应的成语写下来吗?

(3分)

(1)自己不从事劳动而获得劳动果实。

()

(2)流出来的口水有三尺长,形容非常馋的样子。

()

(3)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5.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组关联词,再用这组关联词造句。

(2分)

6.你觉得小猪有什么缺点和优点呢?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2.5)

十快乐作文。

(25分)

小朋友,暑假一定过的很快乐吧,请你把你在暑假里最快乐的事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

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

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

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观看课件

1.故事引入,让生思考:

“争论”是什么意思?

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争论的故事》)

2.让学生质疑:

谁和谁争论?

为什么争论?

争论的结果怎样?

(师总结:

这就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

二、学习生字,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

1.(大屏幕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烤鸭、剖开、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

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2.问: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段?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提示:

第2—5段都是老师讲的故事,所以2—4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段末尾加下引号。

3.思考:

其他段落又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

“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总结: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本故事重点是语言描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注意写作时也要用上这些方法。

四、布置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温习课文,复述故事

1.听写本课词语:

充饥、可惜、评理、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问:

还记得文中盛老师讲的故事吗?

请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讲讲这个故事。

注意:

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1.指名上台表演故事内容、学生评议。

2.思考:

在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蕴涵的道理

1.思考: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

你想说些什么呢?

2.自由读文中同学们说的话,学生谈体会。

3.老师提问,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儿?

(2)为什么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3)书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

4.换角色练说:

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劝告他俩?

5.再读同学们的话,思考:

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领会盛老师“赞许”的目光中赞许些什么呢?

四、总结收获,布置课后小练笔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以仿写片段来练习:

如《课堂上一次争论》、《校园里的对话》等内容来练习。

3.情景模拟表演: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人与你争论吗?

讲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学习本课的“烤、辩”等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争论的故事》,指名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论?

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论?

争论的结果又怎样呢?

快让我们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1.(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吧,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生读,师巡视指导。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响亮的读书声告诉我,你们读得很认真。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11,12)出示(143页),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符号(12个点),出示《标点符号用法》,指名读。

(错的改一下。

(1)现在让我们开始读课文吧!

盛老师开始讲故事喽!

故事从哪儿开始的'呢?

第2节。

(板书:

讲故事)

(2)第2段。

谁来?

俩(出示卡片)a这个字的读音很特别,这组开火车读。

b看看这个字,猜猜“俩”是什么意思?

(两个人)c“兄弟俩”就是兄弟两个人。

那“我们两个人就叫——我俩,亲热点叫——咱俩”,“你们两个人就叫——你俩”,“他们两个人叫——他俩”,“姐妹两个人叫——姐妹俩”d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兄弟俩”。

兄弟俩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3)第3段。

a指名读。

纠音“烟熏火燎”“皮香肉嫩”。

b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烟熏火燎”的场景吗?

你吃过什么“皮香肉嫩”的东西吗?

c看,新词只要一联系上咱们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板贴:

联系生活)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开火车读。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两句话。

教师小结:

兄弟俩本想射雁充饥,却在为大雁该怎么吃而争论。

(4)练习朗读对话,相机学习生字。

a出示插图。

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

猜猜谁是哥哥?

谁是弟弟?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B看着图说一说,什么是“煮”,什么是“烤”?

(点:

这下面的四点也是表示火的意思。

)“烤”和“煮”都是一种烹饪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烹饪方式?

(蒸、煎、炒、焖、煨、炸)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

看看偏旁我们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了。

贴:

看偏旁)

c兄弟俩是怎样争的呢?

同桌一人一句分角色读。

d指名读。

评价:

他们“争”得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