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29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x

一方面制度规定,加油站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罐区等爆炸危险区域,更不允许将火种带入;

另一方面,罐室储油油蒸气易于积聚,一旦遇到火种等引爆源将发生爆燃事故。

 

  案例3

  1999年6月19日,XX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先后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

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6月19日下午18时30分,承包经营者宋XX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视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展计量的情况下,宋XX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展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

卸油开场后,宋XX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

18时50分左右,宋XX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XXX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XX赶紧回收溢油。

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

19时10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XX〔女〕当场烧死,宋XX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XX的外甥在一个月后的治疗中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

  〔1〕当时人宋XX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视员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展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视保障。

  〔2〕宋XX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

  〔3〕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

  〔4〕人员平安素质差,王XX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平安意识,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即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

  〔5〕违反劳动纪律,随意容留年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玩耍,以致造成无辜儿童被烧伤后死亡。

  事故的发生,虽然主要是宋XX违章所致,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说明县公司领导对平安工作重视不够,管理工作粗放,对经营网点实行以包代管,平安监视措施不到位。

也说明农村经营网点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差。

应规X农村经营网点建立,抓好平安生产责任的落实,加大平安监视检查力度,搞好农村经营网点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工作,后上岗。

  案例4

  2000年9月1日23:

30,XX省XX市某实业XX,用油罐车将5吨90号汽油钟祥市某加油站,卸油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1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

  该加油站采有罐室储油,并采用喷溅卸油方式,产生大量静电荷。

卸油中又无静电接地装置,致使在卸油过程中因静电积聚无法导出而发生爆炸。

  加油站管理制度中明文规定,严禁喷溅卸油方式,在接卸前必须做好可靠的静电接地连接。

而此加油站既不是密闭卸油,又无可靠的静电接地连接线,怎能不发生事故。

  案例5

  2001年2月5日下午15:

20左右,XXXX公司某某县支公司租赁的农机加油站,一名12岁男孩进入站内玩耍并将一个鞭炮点燃后塞进卸油管口,汽油罐立即发生爆炸,肇事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该公司2000年7月15日租赁该站以来,因该站隐患较多,一直停业准备整改。

停业期间,支公司既没有安排人员值班看守,也没有对站内的空油罐和卸下的管线进展妥善处理,致使一男孩进入站内玩耍,放鞭炮点燃油罐发生爆炸。

  销售网络建立的快速开展,无论是收购、新建或改造加油站,都必须把平安工作做在前面,尤其是对于收购或租赁加油站。

由于收购的个体或其他行业的加油站无论是在根底设施还是平安管理方面,比我们系统加油站大局部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平安管理工作,对于平安隐患的加油站在没有整改之前,坚决不准经营,并且在整改之前或改造过程中更应保持高度的警觉,严防事故发生。

  案例6

  2001年3月18日下午13:

15左右,XXXX某加油站在进展加油机输油管线与油罐出油管线法兰对接时,外请施工队改造油罐上部出油管线。

施工队在未向加油站工作人员请示报告的情况下,擅自在油罐区动火;

焊枪一经点燃,油罐立即爆炸,气浪将施工队一民工抛出20余米后摔成重伤,经医院拯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故是因违章造成的,反映出在加油站改造、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应加强对加油站施工现场的监护和管理,严格按照“三不动火〞的制度进展施工管理。

  案例7

  1984年9月26日,崇明县某加油站在安装地下油罐过程中发生爆炸燃烧。

当时,在场施工的启东县某工程队队长X某某等在阴井边上抽烟后,随手将点着的火柴丢在阴井旁,只听见“轰“的一声,阴井被炸裂,熊熊大火将一名职工的右手炸伤,头发烧焦。

  1、该站安装的地下罐是利用旧汽油储罐,安装前没有将罐内剩余的300kg左右的汽油去除掉,即灌满水让其下沉。

  2、用空气泵将水和汽油压出油罐,放入阴井,致使阴井积聚了大量的油蒸气。

  3、将点燃的火柴丢在阴井旁引燃油蒸气,产生爆炸燃烧。

  案例8

  1988年7月1日晚9时,XX某医院的一辆卡车在市某加油站加油时机械发生故障,司机赵某某打着手电筒修车,边上围了一引起司机观看,突然发生爆炸,然后燃烧。

汽车燃烧后,加油站职工用石棉被、灭火器进展扑救,立即将火扑灭。

事后人们得知在汽车着火的地下,有9只油罐,储存各种油品60000kg,齐称万幸。

  1、加油站在加油过程中油蒸气很浓。

  2、赵某某用旋凿敲打机械撞击产生火花,遇油蒸气发生爆炸。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中明文规定:

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产生火花的作业。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往往造成类似事故发生。

  案例9

  1989年8月26日下午5时,XX省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电工X某某在修理汽油加油机时,可燃气体瞬间发生爆炸,引进管道管沟及地下罐室,炸毁90号汽油罐一个,同时引爆一辆正在卸汽油的东风油罐车,并有三个油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事故发生后,经过40多分钟激战方将大火扑灭。

据初步统计:

这起油罐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余万元。

  1、修理加油机时,无视平安操作规程,在没有将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便进展检查修理工作,致使防爆接触器产生火花引燃油蒸气。

  2、管道沟未用干沙填实是造成油蒸气积聚和火焰传播的主要原因。

  3、罐室储油,在罐室内油蒸气浓度很大,而管沟又与罐室相通是造成油罐爆炸、火灾扩大的直接原因。

  加油机是加油站经营的主要设施,它的维修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必须牢记“平安第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展检修,否那么产生火花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性后果。

对于这次事故电工X某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加油站的设施也存在诸多隐患,也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加油站设计规X上明确规定管沟必须用干沙填实、严禁罐室储油,以防止油蒸气的积聚。

所以,及时消除隐患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另一方面。

  案例10

  1993年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XX省阳曲县某加油站,油罐汽车向地罐卸油时,营业室内轰的一声,接着油罐口发生火灾。

虽经及时扑救,但营业室室内物品均被烧毁,烧掉汽油5000kg左右。

  1、油罐车卸油时,由于是敞口接卸产生大量的油蒸气。

  2、加油站地下罐与营业室之间的地沟不严密,大量的油蒸气进入室内。

  3、引燃的油蒸气又沿着管沟引燃卸油罐。

  1992年12月以前,加油站建立没有统一的规X,加油站管理也没有统一的罐。

现在,国家有了统一的建立规X,加油站油品的接卸必须采用密闭卸油,输油管线宜采用直接埋设,如采用管沟那么必须用干沙填实。

另外,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但许多加油站至今我行我素。

   案例11

  2000年9月XXXX某加油站,一辆黄色出租车在该加完油后,驾驶员发动车时,只听轰的一声,驾驶室内即刻着火。

接着引燃地面残油,炽热猛烈,驾驶员已无法将车开出加油站,后经该站员工奋力扑救,才防止了一场更严重的后果。

  1、车上开关钥匙丧失,不能启动,司机用电线接通电源,启动时点燃油蒸气。

  2、该车油箱漏油,漏到地面,油蒸气到处扩散。

由于油蒸气从汽车底板的缝隙进入车内,遇电火花引燃油蒸气。

  司机用电线接通启动车辆时,产生火花是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车辆油箱漏油,加油员未及时发现也是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作为加油员在加油过程中,一定要观察车辆油箱、加油机是否工作正常。

  案例12

  2001年11月27日下午3时30分,位于XX109国道某加油站发生剧烈爆炸,造成1人死亡,13人受伤。

  爆炸现场,距离地面数十米高、面积近百平米的加油站穹顶被炸千疮百孔,相距10m左右地排加油机之间沿地下输油管道一线,混凝土全部被掀起,一起厚达50多厘米、面积1m2左右的混凝土块飞起后落在国道上,沙石遍地。

  加油站设施存在诸多隐患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加油站设计规X上明确规定管沟必须用干砂填实,以防止油蒸气的积聚。

但某些加油站,尤其是个体经营的加油站,在建站时不懂技术,节约投资,造成加油站在运营后,存在大量隐患。

所以,及时消除危险品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方面。

  案例13

  加油站一台90号汽油加油机停靠了一辆面包车加油,一名加油员将加油枪插入汽车油箱开场给油后,此加油员离开此加油机为另外一车辆加油,而这时司机以为油已加满,便将车发动向站内洗车地点驶去因此加油机皮管被拖曳致使加油机倾倒,引发火灾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加油机倾倒,致使加油机内电气配线拉断而产生火花,引燃汽油发生火灾。

  2、加油员擅离职守是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汽车开动错误、引导错误等,致使加油机损坏事故时有发生。

故此,加油员不管站内加油车辆怎样多,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给两辆车同时加油。

同时,要谋求同司机的交流。

  案例14

  某加油站,一汽车加完油后,由于站内加油车辆较多,致使倒车过程中,汽车尾部保险杠撞上一台汽油加油机,加油配管等受到加油机倾倒的拉扯而断裂,漏出汽油,受到电气配线扯断时产生火花而燃烧,发生火灾事故。

  由于加油机配置及其他加油中车辆因素,假设未适时加以车辆引导的话,将可能造成误撞加油机事故,这也将导致发生火灾及漏油事故。

因此,应对加油员工进展车辆引导教育,养成加油员对于指挥车辆前进,后退作业习惯。

同时,最好在加油站的入口入提醒司机减速慢行,防止撞上加油机或其他车辆。

  案例15

  1998年7月18日,XX某加油站,当加油员给一辆汽车加油,大约快加到30L时,因加油枪制动器未能作用,改换手持加油枪缓慢加油,当加油枪碰触到油箱口护盖时,由于护盖上插有钥匙并附有打火机,几经来盘旋转碰撞而产生火花,致使引燃油箱口排出的油蒸气,造成火警。

  油箱护盖上钥匙圈上的打火机经碰撞产生火花,致使油蒸气被引燃,发生事故。

  加油过程中的油箱口附近,因为经常存在爆炸性油蒸气,应防止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靠近。

  案例16

  2000年9月10日0时35分,一辆满载油料的油罐车在XX省黄骅市某加油站输油时,突然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伤者全身三度烧伤98%,生命垂危。

  案例17

  2000年9月1日,XX钟祥市一社会加油站,在油罐车违章卸油过程中因静电电引发爆炸,死1人伤3人,加油站被炸成废墟。

  案例18

2000年9月11日晚9时,XX市四方区小水清村内一油罐车在卸油时,油罐爆炸失火,3人严重烧伤。

  案例16-18虽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但事故的原因却都是一样的,即都由于接卸过程中产生大量静电,而静电接地装置失灵或静电接地电阻超过100Ω,使大量静电荷积聚引起静电放电,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从事故的统计来看,加油站接卸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到事故发生总数的30%以上。

由此看来,取消罐室储油,加快卸油方式的改造,刻不容缓。

并且要加大静电接地检查,严格接卸规程。

  案例19

  2001年10月9日上午,XX省海丰县海城镇一润滑油经营部一辆油罐车发生爆炸,造成1死1伤。

  该润滑油经营部业主黄某某重新起用一辆闲置多日的油罐车,遂雇请修理工人周某前来修理。

9日上午9时多,周某在修理该车过程中,违规焊接油罐引起爆炸,当场被炸死,在一旁帮助的X某那么受伤。

  编者按;

  这是一起违反?

平安检修制度?

和?

平安用火管理制度?

而造成的爆炸事故。

油罐车长期不用,但罐内的油蒸气仍还存在。

当修理工进展焊接油罐时,点燃油蒸气发生爆炸。

  用火的根本原那么告诉我们:

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翻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方可动火;

在爆炸危险区域动火必须办理火票,进设备内部用火,还必须遵守?

进设备作业平安管理制度?

  案例20

  2001年6月22日22时,XXXX某加油站在卸油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加油机、油罐等设施被烧坏,一名加油工被烧成重伤。

  2001年6月22日21时45分,XX加油站在3号罐接卸一车97号汽油时,当班卸油工林某某违章将卸油胶管插到量油孔卸油。

卸油过程中,汽油从罐中溢出,遇火源引起着火。

油罐司机见势不好,关闭卸油阀门,扯断卸油胶管接头后开车离开现场。

大火于23日2时被扑灭。

事故中,4台加油机及油罐等设施被烧坏,卸油工林某某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0%以上。

  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卸油工违章不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而是将卸油胶管直接插入量油孔喷溅式卸油,造成大量汽油溢出。

汽油溢出后,沿地面流淌,流进低于地面的管沟,管沟穿过营业室与加油机相连,汽油充满了从计量口到加油机的地面和管沟。

  发现罐区地面的大量汽油,卸油工没有采取措施处理,仍然继续违规卸油。

由于该加油站的4个油罐没有完全填埋,油罐一端的封头和阀门是悬挂裸露的管沟没有用砂填实,喷溅式卸油产生大量静电引燃起火,迅速蔓延成大面积火灾。

  1、油罐车卸油应采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而该加油站经常是将卸油胶管直接插入量油孔进展违章卸油,严重违章长期无人管理、无人过问,形成习惯性违章。

  2、加油站内的管沟和加油机下部按规定应用砂填实,但是,此加油站的管沟和加油机至事故发生仍然没有按规定整改,为此次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管理部门有关领导严重失职。

  3、从这起事故反映出,该加油站员工对规章制度不清楚,对事故应急处理不知道,对违章作业不以为然,说明对加油站员工培训不到位。

  规X中明确规定:

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储罐应直埋成地下式,严禁设在建筑物内或于下室内。

这次事故暴露出对规X认识缺乏,对隐患治理重视不够,管理部门在收购加油站的工作中,对必须采取“收购一个,检查整改一个,验收合格一个,投入营业一个〞执行不力。

  从诸多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素质是引发事故的根据性因素。

人的因素低往往容易导致人的过失,产生不平安行为。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加油站站长及员工的培训,实行取证上岗。

电气事故局部

  案例21

  1999年6月12日,XX某一联营加油站在清罐作业时,作业人员使用碘钨灯在罐口照明,加油站平安负责人出面制止并将其没收。

但施工人员未听劝告,又找来一只同样碘钨灯使用由于碘钨灯外表温度高,使油气被引爆,发生爆炸,当场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

  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私自采取碘钨灯照明进展施工,由于碘钨灯外表温度较高,使得油蒸气到达引燃温度,发生爆炸。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近年来,由于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说明施工人员平安意识差,也说明对外来施工人员平安教育不到位,平安监视不到位。

  案例22

  1998年4月12日晚,某承包加油站,在向地下卧式油罐接卸油时,因接卸人员使用手电筒照明时,引起油罐爆炸燃烧,随后引起相邻三个汽油罐爆炸燃烧,大火燃烧近4个小时,并造成1人死亡。

  1、接卸人员违章使用非防爆手电筒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手电筒在开关瞬间产生电火花,引爆油蒸气,造成油罐爆炸燃烧。

  2、该站卸油喷溅式卸油方式也是造成这次火灾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油罐未安装符合要求的固定卸油管线,而是将汽车卸油胶管直接插入油罐量油孔内卸油,产生大师静电,形成大量的油蒸气空间。

  3、油罐和卸油场地未安装静电接地装置,致使大量静电荷不能释放。

  引起火灾的直接原因虽然是接卸人员违章使用非防爆手电筒所致,但加油站设施不符合设计规X,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因素。

如接卸场地和油罐无静电接地装置、卸油为喷溅式卸油方式。

从管理角度讲,石油公司有责任对承包人员进展监管和平安知识的培训。

加油站人员连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不允许使用非防爆电气都不知道,能不发生火灾事故。

  案例23

  1997年7月16日11时,某加油站停电,站长开启自备发电机后离开加油站回家。

11点半左右,一辆货车进站加注0号柴油,加油工李某某在加油过程中发现加油机内冒烟着火,急忙停顿加油,并大声呼喊同班人员救火。

由于站内在岗人员无人会使用灭火器,直至邻近单位赶来救火人员,动用了站内全部灭火器才将火扑灭。

  1、加油机计量器出口处有一油封破裂渗油,油滴到电机上,而没有及时发现,致使加油机带病作业,这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停电后,站长开启自备发电机后,没有检查发电机输出电压,因电压缺乏,造成电机过热引燃油品。

  3、着火后,在场人员不会使用灭火器,致使炎热扩大。

  如假设按规定定期检查加油设备,那么不会产生加油机漏油现象。

假设自备发电机发电时,对设备运行状况、输出电压进展检查,那么电压过高和过低会使加油机电机过热就不会产生。

说明该事故是一起不按规章制度检查设备、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责任事故。

失火后,在岗人员不会使用灭火器,这说明在加油站经营中确实存在重经营、轻平安的思想;

说明平安培训任务任重而道远。

  案例24

  2001年2月21日下午,XX定远县某加油站因罩棚下照明灯发生故障,电工徐某某携带修理工具、保险带与监护人一起登上罩棚。

在检修过程中,徐某某感觉保险带不便操作,便将其卸下,此后在变换姿势时踏到无支撑力的装饰顶板上,自5米高的棚顶坠落,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违反高处作业平安管理制度造成的人身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人员不系保险带踏到无支撑力的装饰顶板上造成的。

?

高处作业平安管理制度?

中明确规定: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平安带,不得站在不结实的构造物上进展作业。

  从另一侧面看,作业人员对?

的规定知道多少?

我们的平安教育培训工作又是否落实到实处呢?

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25

  1997年1月10日,北方地区某加油站,在营业室使用电炉取暖,发生爆轰事故。

  1、在加油过程中所排放油蒸气通过门窗进入营业室。

  2、营业室内使用电炉取暖,由于电炉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燃油蒸气,发生爆轰事故。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加油站管理规X中早已明文规定:

营业室、休息间制止使用电炉等易引起火灾的电器。

但个别加油站我行我素,置规章制度于不顾,埋下事故隐患。

营业室的进出门,除进出时以外,应经常置于关闭状态。

在加油站设计和建造中,营业室内地板高度之所以比室外加油场地高出0.2米,就是为了防止汽油挥发出来的油蒸气沿地面进入营业室内。

  案例26

  2001年6月22日,某石油公司下属一加油站3号油罐正在接卸一车97号汽油.21时40分左右,油罐突然起火,炽热迅即蔓延成大面积火灾,经过4个小时15分钟后大火被扑灭.大火将4台加油机、油罐等设施全部烧坏,卸油工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0%以上。

  1、6月22日当班卸油工违章将卸油胶管插到量油孔形成喷溅式卸油,大量汽油溢出。

  2、由于此加油站管沟未填埋,油罐也未填埋,溢出的汽油沿地面流淌,流进管沟,管沟穿过营业室与加油机相连,汽油充满3号罐到加油机的管沟。

  3、发现地面大量汽油后,卸油工没有采取处理措施,而是继续违规卸油。

  “隐患险于明火,防X胜于救灾〞,加油站管沟、油罐必须进展填埋,这是规X里、管理制度中反复强调的,但有令不行,我行我素,平安隐患未进展整改是造成这起恶性事故的根源;

卸油工人素质差、违章作业是这起事故的导火索;

加油站先天缺陷和后天管理松懈无应急处理方案,造成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27

  1999年10月14日,某县石油公司南村加油站,一天下午,加油员正准备为一辆解放车加90号汽油,当加油机计数器转动回零时,加油机内突然爆炸,随即管沟内油气发生爆炸。

  1、加油机防爆接线盒无密封垫,接线盒电源输入、输出口密封不严。

加油员取下油枪启动电机时,接线盒产生火花,引燃油气,致使加油机突然爆炸。

  2、加油机渗漏,管沟无充砂填实,油气积聚。

故管沟随加油机发生爆炸。

  加油机内部的电气密封应定期检查,如发现密封不良必须立即修复或更换,管沟必须充砂填实。

加油站普遍存在电气管理薄弱,电气管理人员素质差等现象。

因此,需加大对电气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加油站电气管理,消除电气事故隐患。

  案例28

  2000年10月23日深夜,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