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98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docx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其他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A.非劳动收入的增加B.劳动收入的增加

C.工资水平的下降D.工资水平的上升

2.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

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B.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C.劳动力供给人数减少D.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

3.如果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2000元/月上升到2500元/月,其劳动力供给总时间上升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0.4B.0.25C.0.2D.0.1

4.附加的工人效应体现了()特点。

A.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B.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C.劳动力需求的经济周期D.劳动力需求的生命周期

5.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在决定自己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时应遵循的决策原则是()。

A.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B.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D.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

6.某地区2008年年度人口数为25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190万人,非劳动人口50万人,则该地区在2008年的失业率为()。

A.5%B.4%C.3%D.2%

7.关于宏观人力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力政策是一种就业促进政策,它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性失业

B.人力政策和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

C.人力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同时采用

D.人力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劳动者尤其是失业者进行培训

8.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

A.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B.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C.劳动力需求时间增加D.劳动力需求时间减少

9.如果某市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10%,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0元。

由此可以推断,现在的每小时工资上升到了()。

A.24元B.25元C.30元D.35元

10.附加的工人效应和灰收丧气的工人效应的存在表明了()。

A.劳动力供给是有生命周期性的B.劳动力需求是有生命周期性的

C.劳动力供给是有经济周期性的D.劳动力需求是有经济周期性的

1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若(),则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小。

A.劳动力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B.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难度越小

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

12.某市2008年6月底的人口总数为100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850万人,失业人口50万人,则该市2008年6月底的失业率为()。

A.1.0%B.1.1%C.5.0%D.5.6%

13.政府在采取人力政策来干预劳动力市场时,主要针对的是()失业。

A.摩擦性B.季节性C.结构性D.周期性

14.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为20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0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5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成()人。

A.30000B.25000C.20000D.15000

15.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10%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增加5%,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关系。

A.互补B.总互补C.替代D.总替代

16.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的位置。

A.劳动力供给曲线B.劳动力需求曲线

C.劳动力供求曲线D.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

17.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

A.将劳动力视为可变要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不变要素

B.将劳动力视为不变要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可变要素

C.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可变要素

D.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不变要素

18.某地劳动力市场原来处于均衡状态,市场工资率为20元/小时,但由于外商投资建厂,导致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而本地劳动力供给短期内保持不变,则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就必须支付20元/小时以上的工资

B.企业仍然支付20元/小时工资,就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劳动力

C.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将会出现大规模下降

D.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水平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按照家庭生产理论的观点,正确的说法是()。

A.一个家庭的可利用时间主要有两个用途:

市场工作和闲暇

B.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C.夫妻双方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一种联合决策

D.家庭产品中只能采取时间密集型的方式生产

E.在决定家庭成员的时间用途时,比较优势原理是适用的

2.关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工资率上升的规模效应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B.市场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工资率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D.市场工资率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也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E.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更小

3.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表明,()。

A.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最必然增加

B.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最必然下降

C.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劳动力供给最必然增加

D.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劳动力供给最必然下降

E.工资率的变化未必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

4.家庭生产理论认为()。

A.一个家庭可以将其所有可利用的时间用于工作和闲暇两个方面

B.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生产性劳动

C.家庭在确定每个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时,会依据比较优势原理来进行决策

D.家庭产品的生产方式既可以是时间密集型的,也可以是资本密集型的

E.社会化过程或风俗习惯是导致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生产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5.在长期中,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是()。

A.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

B.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

C.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D.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E.工资率的上涨总是会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6.某城市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市场当前处于均衡状态,汽车生产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为25元/小时,但由于该市最近增加了两家新的汽车生产厂,导致当地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大规模增长,由于劳动力供给短期内无法快速增加,因此,该市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汽车生产企业要想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就必须支付25元/小时以上的工资

B.汽车生产企业只要支付25元/小时的工资就能够满足自己的劳动力需求

C.汽车生产工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会上升

D.汽车生产工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水平会大幅度下降

E.汽车生产工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水平会上升

7.关于工资率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的陈述,正确的是()。

A.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

B.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

C.工资率上升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D.工资率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E.工资率上升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也可能导致其减少

8.关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主的上升而上升的变动规划

B.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主的下降而下降的变动规划

C.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

D.它反映了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随工资率的变动而变化的规律

E.它表明工资率上升未必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全部为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1个或1个以上符合题意)

(一)

某研究机构对于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本地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拔地而起也比较大tx二,本地区男性过去力和女性劳动田径之间交叉工资弹性较高,而且为负值tx三,本地区目前处于一种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但是未来几年中,几家新建的企业将投产,而本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tx四,某特殊行业的生产规模及所使用的技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该行业过去的工资水平一直很高,本地的年轻人在上大学时纷纷报考与该行业有关的专业,今后几年,预计这些人大学毕业后,绝大部分会回到本地就业。

1.根据第一种情况,下列中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比较高

B.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较低

C.该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量比较大

D.该地区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

2.关于第二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是指劳动力自身的工资率变化1%导致的另外一种劳动力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B.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两种劳动力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C.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两种劳动力之间是一种总互补关系

D.当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时,女性劳动力需求会出现上升

3.根据第三种情况,该地区在未来几年中将会出现()。

A.工资率和就业人数同时上升的情况

B.工资率上涨而就业人数不变的情况

C.工资率不变而就业人数上升的情况

D.劳动力市场无法实现均衡的情况

4.根据第四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在未来几年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B.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在未来几年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C.该行业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工资率下降,但是就业人数上升的情况

D.该行业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工资率和就业人数同时上升的情况

(二)

某市劳动总是研究所经过调查分析发现,2007年7月份,该市一共有人口50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380万人,失业人口20万人,非劳动力人口100万人。

同时,在本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种动向:

第一,就业者成为失业者的流量增加;第二,失业者成为就业者的流量减少;第三,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的流量增加;第四,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流量减少;第五,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流量增加。

1.该市2007年7月份的失业率为()。

A.3.45%B.4.0%C.5.0%D.5.26%

2.在该市劳动力市场动向中,预示该市的失业率将会出现上涨的动向是()。

A.第一种动向B.第二种动向C.第三种动向D.第四种动向

(三)

某大学就业问题研究中心对某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

第一,在该市680万总人口中,有480万人实现了就业,20万失业,其他为非劳动力人口;第二,通过对该市劳动力市场存量和流量进行分析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市人口在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这三种状态之间的流动将会比较频繁;第三,根据对未来失业率的预测,该市政府应当采取一定措施扩大该市就业。

1.该市的失业率为()。

A.2.9%B.5%C.4.2%D.4%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流量增加会导致该市未来的失业率上升。

A.就业者成为失业者B.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

C.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D.失业者成为就业者

3.下列政策中,有助于增加就业的做法是()。

A.政府出面兴建公路等公共工程项目

B.政府出资对部分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C.为长期失业者提供额外的失业补贴

D.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关于晋升竞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晋升竞赛是在存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员工激励方式

B.要想让晋升竞赛变得更加激烈,就不能让失败者得到有价值的待遇

C.晋升竞赛实际上是一种将员工的工资与其相对绩效挂钩的做法

D.晋升竞赛理论表明,晋升决策做出的过早,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2.由于高考教育文凭与高生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企业利用文化筛选员工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

A劳动力供给理论B劳动力需求理论

C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D收入分配理论

3.2009年,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A.这些人不去上大学一定是错误的

B.这些人本来就不应该去上大学

C.如果大学毕业时找不一工作,确实不该去上大学

D.上大学的收益并不仅仅发生在刚毕业时,而是长期的,如果仅仅根据大学毕业时能否的到工作来做出决策,可能会是错误的

4.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共同点在于()。

A.都不需要付出成本

B.所产生的收益都一定大于成本

C.都是在成本付出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得收益

D.都是在当前投资,当前获益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政府在初等教育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资,通常会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政府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初等教育能够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

B.初等教育只能让社会受益,因而只能由政府投资

C.政府投资于高等教育是不会产生社会收益的

D.初等教育不能产生私人收益,所以私人不愿意进行投资

6.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为纯粹的一般培训,则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处理方式应当是()。

A.企业承担全部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全部培训收益

B.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其收益

C.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企业享受其收益

D.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同时分享培训收益

7.在对群体中的员工进行激励时,需要注意防止出现()现象。

A.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不足B.搭便车

C.劳动力流动率过低C.工资水平过低

8.关于在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先“减额支付”,后期再“超额支付”的终身工资支付模式,错误的陈述是()。

A.这种支付模式只有在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才具可行性

B.这种支付模式对劳动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企业必须提供长期雇用保障

C.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声誉,一般不敢破坏这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的规则

D.员工在这种工资支付模式下得到的工资,必须高于完全根据当期生产率支付工资的模式所提供的工资水平

9.小张和他的双胞胎弟弟当年曾经同时考上了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但是由于小张家庭贫困,结果只有小张一个人上了大学,小和的弟弟则去工作了,在小张上大学的这四年中,小张的弟弟一共挣了大约8万元收入,则()。

A.小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大约等于8万元

B.小张上大学的社会成本大约等于8万元

C.小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大约等于4万元

D.小张弟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大约等于8万元

10.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往往能够获得较多的在职培训,其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

A.流动率往往更低

B.接受培训内容的速度较快

C.在职培训只适用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

D.所接受的大多是一般培训

11.在某些情况下,对员工进行严密监督的做法可以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在员工中广泛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B.专业化分工导致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往往不如被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完整

C.被监督的员工存在机会主义动机

D.被监督的员工存在道德风险

12.关于效率工资的陈述,正确的是()。

A.效率工资就是根据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支付的工资

B.效率工资是一种计件工资

C.提供效率工资的有助于企业招聘到所需要的各类员工

D.支付效率工资的做法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

13.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打破了劳动经济学中的()假设。

A.所有的劳动都都是同质的

B.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

C.劳动者是个人效用最大化追求者

D.企业是利润最大化追求者

14.通过计算能够使人力资本投资有利可图的最高贴现率来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性,这种方法是()。

A.现值法B.成本预测法

C.社会收益率法D.内部收益率法

15.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受教育响度较高的员工获得的在职培训数量往往也较多,这种现象主要可以归因于()。

A.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的流动率往往低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员工

B.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往往比较低

C.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较简单,往往不需要接受培训

D.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所接受的培训大多是特殊培训

16.人力资本水平既定的某位员,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工作环境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生产率,这种生产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工资水平B.企业的边际生产率

C.员工受到的激励程度D.员工个人的工作习惯

17.雇佣合同与其他正式合同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其他正式合同要指明合同订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雇佣合同则不需要

B.其他正式合同不会遇到道德风险的总是,而雇佣合同则可能会遇到

C.雇佣合同比其他正式合同的约束力更强

D.大多数雇佣合同往往不像其他的正式合同那样完整和明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性起越强。

A.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越长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

C.人力资本投资后收入增加值越大

D.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

E.人力资本投资机会成本越高

2.下列支出中,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有()。

A.上大学交的学费

B.为换工作而支付的费用

C.为发送身体状况而交纳的健身俱乐部会费

D.日常应酬中请朋友吃饭的花费

E.为参加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而支付的费用

3.企业承担的员工在职培训成本包括()。

A.企业为聘请培训讲师而支出的讲课费

B.企业因为利用资深销售人员培训新员工而损失的销售额

C.企业利用本单位的生产设备来培训员工而损失的产量

D.企业为外地员工返回总部接受培训而承担的交通住宿费

E.由于培训后的员工生产率提高,导致工资水平上升给企业带来的成本

4.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陈述,正确的是()。

A.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同质的

B.人力资本贩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

C.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总是会超过成本

D.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

E.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

5.关于高等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分析与一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方式相同

B.接受高等教育的非货币成本对于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

C.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就是因为上大学而支出的学费等成本

D.对任何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都是一种合理的经济决策

E.高等教育不仅产生私人收益,而且产生社会收益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全部为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1个或1个以上符合题意)

(2008年)老郑是一位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最近他正在帮助一家民营企业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老郑发现,这家民营企业经过10多年的打拼,在产品市场上已经占据了较为有利的地位,产量和销售额都相对稳定,而且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错。

但是,这家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初创时期的粗放模式,在用人问题上尽管效率很高,但是人员流动率却非常高。

老郑建议该公司尝试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同时实行经济学中所谓的效率工资,以稳定员工队伍,谋求更大的发展。

1.老郑所说的这种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

A企业对员工实行终身雇佣,从来不解雇员工。

B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以建立企业的员工之间的长期雇佣关系为导向的

C企业各级管理岗位上的任职者一般都从内部员工中提拔

D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增进对员工的激励

2.关于老郑所说的这种效率工资,正确的是()。

A.效率工资就是根据员工的生产效率发放的工资

B.效率工资是高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

C.效率工资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还能为企业增加收益

D.效率工资有助于遏制员工的消极怠工倾向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