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558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采购需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爱莲说文化浮雕墙。

用周敦颐《爱莲说》全文。

花岗岩4万元1组

10清单

控制价编制费此项为不可竞争性费用,投标时不得减少,费用金额为5680元人民币。

中标人在领取中标通知书前须向承担清单控制价编制工作的造价公司支付此项费用。

/5680元1项

11清单控制价审核费此项为不可竞争性费用,投标时不得减少,费用金额为22861元人民币。

中标人在签订合同前须向承担清单控制价审核工作的造价公司支付此项费用。

/22860元1项

12总承包服务费总承包服务费为投标总价5%,由招标人从首次付款中一次性扣除。

/1项

注:

上表技术需求中提供的文字内容为基本要求,投标人所投技术参数应相当于或优于上表技术要求,中标供应商须对本项目进行艺术品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完成并经采购人确认后,按确认后的设计内容进行艺术品的加工制作与安装,具体要求以采购人最终确认的内容要求为准。

二、采购需求附件

关于寿县廉政文化园拟用廉政内容的说明

寿县廉政文化园拟用廉政内容主要取自寿县本土廉政人物、廉政典故,结合我国知名廉政人物及典故,具体如下:

1、楚鼎眺台墙面铜雕—孙叔敖铜雕像。

2、廉石。

3、人物石刻雕塑。

共3组,用“召父杜母”、“父子宰相”、“驱驴单行”三个廉政典故。

4、卷轴雕塑。

文天祥《正气歌》。

5、历史清官石书小品。

共5座,介绍杨震、包拯、于谦、海瑞、于成龙5人的廉政诗词、格言、警句等。

6、民间故事木板画。

共4个,用“编笆接枣,锯树留邻”、“人心不足蛇吞相”、当面鼓、对面锣”、“贤良街”4个典故。

7、竹简挂画。

共12个,用胡安品《〈淮南子〉中关于执政戒贪修身自律的部分成语》其中的12个成语及释义。

8、艺术墙3个眺台,中间眺台树孙叔敖铜雕像,下面介绍孙叔敖廉政典故。

9、爱莲说文化浮雕墙。

1、孙叔敖像

孙叔敖(铜像)

(简介)

孙叔敖(前630年-前593年),春秋时期楚国令尹,辅助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被《吕氏春秋》、《荀子•非相》记为圣人,在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被列为第一个循吏。

孙叔敖主持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淡泊名利,“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悲”。

为相期间,“施教导民,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虽然身居相位,但生活十分简朴,“妻不衣帛,马不食粟”。

孙叔敖有功于楚国,楚庄王屡次要赐封他,可他坚辞“不受”,“持廉至死”。

3、人物刻石

召父杜母

召信臣像

杜诗像

召信臣(生卒年不详,活跃于西汉初元至竟宁年间--公元前48年至前33年),字翁卿,西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初以明经为郎,迁谷阳长,宣帝时历任零陵、南阳太守等官。

在南阳市,召信臣曾组织人民利用郡中水泉,开通沟渎,筑堤闸水门数十处,灌溉农田三万余顷,岁获丰稔。

郡县吏家子弟不以农耕为事者,都予罢斥,因而百姓归田,户口倍增,吏民尊称为“召父”。

后迁少府。

他与后来东汉光武帝时的南阳太岁杜诗被百姓称之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这便是我国古代“父母官”的由来。

父子宰相

吕夷简像

吕公著像

吕夷简、吕公著为宋代“父子宰相”,与王安石、司马光同为宋代名相、贤相,为世人所仰慕。

吕夷简(979-1044年),字坦夫,祖上徙居寿州(今安徽寿县),一生三次为相,两次罢相,宠辱不惊。

吕夷简向仁宗上疏八事:

“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均为仁宗所采纳,并使朝廷气象一新,民心大振。

吕公著(1018-1089年),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夷简之子,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为宰相。

吕公著平时生活简朴,酷暑不挥扇,严寒不取火,性喜清静。

他待人至诚,好帮助别人,加上心胸宽广,学问精深,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

吕公著病死后被追赠为太师、申国公,赐谥号为正献,哲宗还亲笔题写他的碑文为“纯诚厚德”。

驱驴单行

胡质像

胡威像

胡质(?

-250年)字文德,三国魏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胡威(?

-280年)字伯武,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胡质之子。

胡质在任荆州刺史时,胡威只身一人骑着毛驴去探望其父。

由于家中贫穷,途中,胡威每到一地住宿时,便一边放驴,一边砍柴,自己动手做饭,一路风餐露宿,来到荆州。

分别之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丝绢,要他作为路上的盘缠,并告诉他这匹丝绢是从自己的俸禄中节约出来的,胡威才接过丝绢,谢过父亲上了路。

后来,三国归晋后,胡威也做了官。

他为政忠清洁正,勤于政术,一般上朝参政都不坐轿,朝廷给他的俸禄年年都拿出一些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和他的父亲是“父子清官”。

4、卷轴

《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作者: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5、石书内容

杨震

杨震(?

—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著名清官,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太尉等职。

杨震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在夜里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四知论拒收了昌邑县令王密十斤金子。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著名清官,历任开封府尹、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

包拯在《乞不用脏吏疏》中写到:

“廉者,民之表也;

贪者,民之贼也。

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族英雄,明朝著名清官,历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职。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为官清廉,生活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深得百姓拥戴,被百姓呼为“海青天”。

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著名清官。

历任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称其“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

6、木板画

编笆接枣锯树留邻

在寿县隐贤镇流传着一个“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故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意思是说邻居间相处融洽比相隔遥远的亲戚还好。

这个故事至今仍传递着向善向上正能量。

话说,在隐贤镇的涂家巷,从前住过陈、王两户人家,院落仅一墙之隔。

陈家的墙头左侧植枣树一株,三年后枣树结满红枣,树枝越过墙头,伸向王家院内,熟透的红枣不时掉落。

王家想,邻家枣树结的枣子,俺家不该享用。

于是就编了竹笆,斜架在枣树枝下,使掉落的红枣滚到陈家院里。

陈家发现后,悄悄把竹笆垫高,不让枣子滚过来。

枣树年年结枣,王家年年编笆。

王家想,还是迁到别处住吧!

免得天长日久,影响邻居关系。

陈家得知这一消息,深感不安,毅然把枣树锯掉。

王家见到倒在地上的枣树,深表惋惜,问道:

“为何把这正在结枣的枣树锯掉?

”陈家说:

“枣子虽好,也没有邻居好啊!

时至今日,当年的涂家巷早已改变了模样,两家的后人也已经搬离了隐贤镇,但“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故事却历经千年流传了下来。

人心不足蛇吞相

传说有条巨蟒,因为触犯天条,被打下凡间,在被天兵天将追赶的时候,来到寿县这个地方,就变了一条受伤的小蛇,遇到了梅生,梅生就把它藏在自己的袖子里,这样救了它。

为了感谢梅生的救命之恩,大蟒蛇也向梅生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且答应,以后,一定会报答梅生。

后来,有一年,皇太后生病,皇上发下皇榜,希望找寻能够医治太后病的能人,并答应,如果治好太后的病,封侯拜相。

这时候,为了报恩,被梅生救起的大蟒蛇就吐出一颗龙珠,给了梅生。

太后病治好了,皇帝龙颜大悦,就封了梅生做宰相。

在梅生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却动起了歪脑筋。

梅生就想自己如果年老体弱的时候,如果也得了这个病,也能这样治病岂不是很好,于是他又找到了这条蛇,蛇想想自己小时候被他救过,就同意了,这个梅生拿着刀到了蛇的肚子里,胡砍乱割半个时辰,蛇实在是疼痛难忍,就把嘴闭上,把梅生吞在肚子里。

这就是有名的“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故事劝那种贪心不足的人,要懂得知足常乐。

后人根据这个传说,在寿县宾阳门下刻了大蛇吞相的石刻,用以警示后人。

“当面鼓,对面锣”

明朝时寿州来了一位新知县,他上任不久,看到古城墙年久失修,多处倒塌,下决心重修。

于是通告全县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修复城墙。

不料告示贴出一个多月,却不见一点动静,这是为何?

他哪里知道“捐款捐粮修城墙”已经叫喊了三任知县,他们装满了腰包,却没有修补城墙一寸。

你想,老百姓还相信这位新大人吗?

开工的日子到了,新知县并不因为寿州百姓不热心而泄气,一大早便带领衙役们扛着工具,来到城墙脚下与民工一道挖土抬石,一直干到天黑收工。

这一下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

有的说:

“县官大人都来修城墙了,人家千里迢迢来这里抬土,还不是为的寿州!

我们明天也去干吧!

”也有人说:

“还不是做做样子,一任比一任奸猾!

”可是一连过了十来天,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劳动。

又过了十来天,还能见到他与民工们一起运石块。

城内城外的百姓们被感动了,都自动赶过来参加劳动。

一些商会栈行的老板们也主动捐款赠物,支援修城。

新知县站在城墙下向大伙声明:

“修城大事,非同一般。

今天我们‘当面鼓、对面锣’搞清楚了,以后不许再节外生枝,齐心协力修成城墙才是正事。

工程竣工后,州人感念知县清风惠政,于西门瓮城内设龛刻石,锣鼓相对,赞其清廉自守,行事公开,并借以劝诫后任官员。

久而久之,“当面鼓,对面锣”衍生成寿县谚语,传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贤良街

俞化鹏,字扶九,清朝顺治末年生于寿县正阳关,幼读私塾,曾在安丰书院就读。

康熙三十年(1691)中进士,曾任浙江海县知县、贵州道御史、奉天府丞相、大理寺常卿、顺天府尹。

俞扶九在京做官时,其家人住在正阳关南大街。

这一年,俞扶九家与街对面周铁匠家都要盖房子。

按照双方原定施工计划,街巷将变得更窄,甚至影响“滴水”。

双方进行协商,但都不愿意相让。

俞扶九的家人认为自己有势,派人到京汇报,要求压制周家。

俞扶九问明情况,向来人讲些明理,同时修书一封,叫子弟们懂得顾大体、认大局的谦让美德,不要搞一些无谓的纠纷。

信的内容是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还在,

不见当今秦始皇。

这封信到了正阳关后,余、周俩家争相观看,纷纷称赞俞扶九的高风亮节。

余的子弟首先提出后让三尺墙;

而周家也不甘落后,自愿后退三尺建房。

结果,两家都让出三尺,街面一下变宽敞了。

市民深受感动,便把这条街的名字叫作了“贤良街”。

7、竹简挂画

12个成语

1、【寝丘之志】

〔释义〕指知足和与世无争之心。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

“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之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

2、【取予有节】

〔释义〕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出处〕《淮南子•本经训》:

“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淮南子•主术训》:

“故有仁君明主,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

”后世将两段语意合而用之,遂为成语。

3、【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释义〕擅长游泳的人容易溺水,擅长骑马的人容易摔下来。

比喻擅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也可将“善游者溺”或“善骑者堕”单独使用。

〔出处〕《淮南子•厚道训》: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

4、【绳之以法】

〔释义〕绳:

即准绳,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制裁。

根据法律制裁。

也作“绳之以刑”、“绳以峻法”。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

“若不修其风俗而纵之淫辟,乃随之以刑,绳之以法,虽残贼天下,弗能禁也。

5、【智圆行方】

〔释义〕圆:

圆满,周全;

方:

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6、【赏信罚明】

〔释义〕赏罚得当,公正清楚。

也作“赏罚分明”、“赏罚信明”、“赏罚严明”。

反其意用作“赏罚不明”。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

“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者,彼非轻死而乐伤也,为其赏信而罚明也。

7、【蝉蜕秽浊】

〔释义〕像蝉蜕壳一样,摆脱浊世的污染。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

“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取独往。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后世将二段语意合用,遂为成语。

8、【漏卮难满】

〔释义〕卮:

古代盛酒的器皿。

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

多比喻权利的外溢。

也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

“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9、【澄心涤虑】

〔释义〕澄清思虑,使心意纯正。

后指清除私心杂念,使意念淡薄心绪宁静。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者,嬉戏害人也。

……以戈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

……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可谓知略矣。

10、【澹泊明志】

〔释义〕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

也作“澹薄明志”、“淡泊明志”、“淡泊以明志”。

“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11、【宁静致远】

〔释义〕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2、【群轻折轴】

〔释义〕大量很轻的东西积聚起来,也能压断车轴。

比喻小的坏事任其滋长,会造成严重后果。

也比喻众多的流言蜚语,会给人以致命的中伤。

也作“丛轻折轴”。

〔出处〕《淮南子•繆论训》: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

8、艺术墙

时苗留犊

时苗(150-220年),字德胄,河北巨鹿(今河北宁晋,亦说河北邢台平乡)人。

时苗为官上任时,乘坐一辆牛车来寿春。

上任后,他清风惠政,深受百姓爱戴。

一年过后,母牛生一小犊。

卸任时,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

”应将牛犊带走。

但他却说:

“令来时本无此犊,犊为淮南所生有也。

”虽父老“攀辕卧辙”,时苗还是留犊而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时苗为官清廉,就把小牛饮水之池取名为“留犊池”,又在牛犊栖身地建起“留犊坊”。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州赵宗顺从民意又在池北建祠祭祀时公,因称时公祠或“留犊祠”,池、祠之间的街巷曰“留犊祠巷”。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号紫薇,南宋诗人、词人、道学家,理学家,祖籍为山东莱州,后迁居寿州(今安徽寿县),世称“东莱先生”。

吕氏一族,世代为官,先后做过尚书、侍郎等侍从官的有七人。

吕本中把他们以及自己为官从政的经验教训加以归纳、梳理和总结,写成《官箴》,共三十三则,是其“居官格言”。

一开头作者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然世之仁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

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

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

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

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

9、浮雕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