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582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docx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

给女儿的100个忠告

1、要思谋如何与上司相处  一般人不管你做什么,都离不开一个管理你的上司。

而且这个上司又决定着你的前途命运,更影响着你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因此,必须要研究和思考如何处理好于上司的关系,爸爸有些体会得告诉你。

  一是要真正认识和了解上司。

包括上司的处事风格、工作习惯、特长爱好等。

认识了解的同时是为了应对、避免说错话、办错事、犯低级错误。

二是要学会倾听和适应上司,当上司说话时千万别抢话头,倾听他讲的内容、要求,而后去思考怎么适应此要求。

三是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上司安排的事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心,同时又要下工夫亲去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显示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是要给上司一个诚心放心的形象。

在上司面前一定要言而有信,承诺的事必须按时完成,让上司信得过,这样上司才会考虑你的意见,放心大胆地交给你大事。

五是要与上司保持适当的距离,上司对你再好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绝非哥们弟兄,不可平起平坐,保持距离是必须的,切不可忘乎所以,否则有时候你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六是要把出头露面的活儿让给领上司,上司出面档次高、力度大,对你的工作有好处,同时上司也看到你不揽功,很懂事,有规矩,对你日后自然大有好处。

  2、把你的情绪控制住  爸爸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或者说城府不深,每当遇到好事很容易激动,而遇到坏事又爱冲动发火。

很情绪化,对一生影响不小,可能是因为遗传关系,我发现你在家里也有这个毛病,我想你应该接受爸爸的教训,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修炼防范。

  人生每天要见很多人,要处理很多事情,情绪好坏直接影响着为人处世的效果,情绪好时顺风顺水,不以为然,不好时就可能出现该办的事办不成,能处理的问题没处理了、如果一生就那么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倘若形成了习惯那你这一辈子的损失可太难估量了。

  控制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气喘匀了,把火压下去,把冲动降下来,喝一杯冰水,而后冷静地想一想自己不理智的来龙去脉。

自我调整心态,使不良情绪得以化解,从而避免不愉快的发生。

  控制情绪还不仅是控制坏心情,也得对好心情把握有度,切不可激动时,蹦呀、跳呀,得意忘形。

比如说“热情”这种表象再处事为人的过程中不能没有,不可不要,但热情常常容易被表面现象所鼓动,而表象往往又靠不住。

因此说,即使热情这么好的东西,也得把握好,控制住,别让它过度成疾。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夫子的名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或自己不喜欢的事与物,就不要送给别人或强加给他人。

这既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曾经在道德修养系列谈中分析过这句话,认为其核心就是要我们从爱心出发,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善,向美,向好,这里我特别要说的是:

  不要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做起来不复杂,做起来也不难,实则可不然,他绝非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强加与人那么简单。

而是关乎人生品德,心灵纯洁、道德意识的是与非。

比如说你得了重感冒,不想传染给朋友和家人很容易做到,可如果能把它传染给你的敌人和对手的话,你就可能会求之不得。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笑话说,你脸上有个黑痣真难看,现在同意可帮你挪个地方,你看放在哪里合适,对方想了半天回答说:

放在别人脸上,这虽然不一定做的到,但这种心理很可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人人都懂,做起来个个都难,因为自私自利的人不会做到,小聪明的人不容易做到,胸怀狭窄的人不可能做到,心术不正的人绝对做不到。

而只有那些道德品相好,个人修养到一定程度的人才可能运用自如。

  4、切不可过于张扬  爸爸性格外向,当然有张扬之嫌,什么叫张扬,用如今时尚的话说就是显摆。

张扬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不甘寂寞,风风火火,心直口快的人很容易给人张扬之感觉。

我没有评估过张扬之嫌对人生的影响,在这里只希望你防备张扬。

  一般来说,一点本事都没有的人不敢张扬,而爱张扬的人,多数是有半瓶子水,有点小聪明小智慧,否则也就张扬不起来,显摆不出来。

爱张扬的人,其突出特点是,好大喜功,锋芒毕露,争强好胜,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本事一股脑儿展现给他人。

  张扬最严重的后果是过早的暴露了自己,卷入竞争,成为别人的对手,甚至是明摆出来的众矢之的,必然造成潜在的被动。

原本有自己能够得到的,或者说应该得到的东西,可能会出现煮熟的鸭子飞了,不仅没能得到,弄不好还会被人落井下石,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当然话还得说回来,有点张扬也是必须的,因为你想被别人认识,就得适当地展示自己,展示说白了也就是张扬,这里需要的是如何把握好尺度,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将自己的才能和本事寓于在平凡和常态之中。

  5、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我们在每天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当中,应该说都是有计划的。

上午干什么,下午到哪去,晚上如何过都是有安排的。

这其中有些是刚性的,必须顺势而为,没有商量的余地。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可以左右的,本来计划今天要去做的事,由于某些原因拖到明天去赶去补也可以,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和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认为。

世间许多事,当即去做则成,拖则废,俗话说的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许多事可能都会在“明天再说吧”当中由大变小,由有变无,由可做变为不做。

这种拖是很可怕的,因为一拖就有很多未知数,就可能拖出很多麻烦来,本来能都保质保量做好的事,一拖就可能偷工减料做不好。

拖的结果或许应了俗话所说,屎到屁眼了才找茅房,不是拉裤子,就是憋出个毛病来。

  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除非极其特殊情况,千万不要往后拖。

这既是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生活的一种理念,应该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爸爸劝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一旦确定今天要做的事,不管多难、多苦、多累,必须坚持今天做完,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绝不拖到明天。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和毅力,你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6、有点受苦难的思想准备  尽管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等于财富。

但如今没有几个人想要这个之母和这个财富的。

然而你想要不想要是一回事,让你必须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由此看来,人生不得不有点受苦难的思想准备。

  这里所说的受苦难值得是遭到打击,受了委屈,来了厄运,赶上磨难,有了挫折,患病生痛,还有天灾人祸等不幸,当这些东西偶然降临的时候,人们从心理上到身体上都不易接受,好像一下子从天上掉进了地狱,有时甚至大有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之感,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容易慌乱,而这种慌乱既不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情况更加杂乱无章。

  当我们遇到苦难时,首先要有一种抗击打的能力,像拳击运动员那样挨几下打能挺得住,切不可像温室里的弱苗,一阵小风就蔫了,耐不住,经不起,不打自倒。

这既是一个受苦受难的过程,更是一个人锤炼的经历。

其次要在苦难当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有信念才有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坚守下去,这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支柱。

再次是要找到解除受苦受难的办法,需冷静分析形势,弄清问题的因由,针对性的、有步骤、有策略地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化解,有些十分知名的老人为什么能三上三下不屈不挠,靠的就是这么三条。

  7、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生活中不少人不管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一开始信心满怀,情绪高涨,可是过不了几天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你在这方面也值的反思,还记得当初学钢琴吧,大有成为钢琴家劲头,可如今一年也不去摸一次琴了。

后来网球热又兴起,现在却不再见你抓过拍子。

这是成就事业的大忌,是一种坏习惯,必须及早正视,努力改变。

  世上任何事情都是善始容易,善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的事情做起来,都是由低级到高级,有粗浅到深入,越做难度越大,档次越高,越需要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能力,我们许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就力不从心了,难以坚持,只好主动放弃。

  要做到善始善终,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没决定做某件事之前,必须深思熟虑,你的能力,你的精力,你的兴趣,以及你的毅力能不能保证你完整地做好这件事。

做不了的事宁可不做,也不去盲目开始。

因为盲目开始由中途而废,不仅消耗了时光和精力,而且更容易失掉自信。

  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终,实际上就是对一个人意志和能力的考验,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人生要做成几件大点的事,必须要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精神和劲头,既然走出去就要到终点,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

  8、该糊涂时糊涂点  大概在二十年前,爸爸写过一篇关于聪明与糊涂的随笔,今天想起来仍余意未尽,收益犹存。

郑板桥先生一句“难得糊涂”的条幅为我们释怀了多少生活中的烦恼,很多有心人在难得糊涂中大彻大悟。

  该糊涂时糊涂点是人的经历能力有限所决定的,也是社会的复杂多变所必须的,人一辈子经历的大小事件和各类人物数以千计,如果对这一切都那么认真,都那么明白,都要问个为什么,那肯定会很累很沉重,难以承受。

  再糊涂问题上,关键是该不该,一味的糊涂下去,那是糊涂蛋糊涂虫。

什么都不糊涂结果是不识时务,或是孤家寡人一个。

那么在哪些事上糊涂,在哪些事上不糊涂呢?

我以为“小事上糊涂点,大事上不糊涂,过程糊涂点,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点,内在不糊涂,逆境糊涂,顺境中装糊涂,有价值时不糊涂,无意义时装糊涂。

也就是说,于是该坚持的必须坚持,该适当妥协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自己过得去,也让别人过的去,这才能成一些事。

  我再这里还得给你说一句,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装糊涂,什么时候想糊涂,什么时候不糊涂,做起来都是很难得。

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大有讲究,能不能用的上、用得好,就看你的本事了。

  9、偏听偏信要不得  一般人都有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的弱点。

通常情况下,有人前来给你诉说些是非,你便会信以为真,很快形成了一种看法和概念。

而后面再来人说明或解释,即便再合理、再真实、再动情,往往你都不会动容,这边是偏听偏信的特殊效应。

  偏听偏信得到的东西或形成的印象,有时候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和实践来证实,甚至都不一定能够证实。

我坚信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可以在一个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个人,但他绝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偏听偏信对一个人来说代价太大了。

  古人云:

历史上多数乱世之所以乱。

一是黑白混淆,二是小人狂妄。

这两条都与偏听偏信紧密相关,听之信之还有黑白吗?

小人的第一手段就是谗言诽谤。

偏听偏信对一般人来说,无非是增添心理负担,离间朋友关系。

对于领导者来说,偏听偏信就了解不到真实和整体情况。

而过去的皇帝偏听偏信是要误国的,甚至都有丢掉江山的先例。

  现如今,各种信息量特别大,书上有、报上有、短信有、网上有、想不偏听偏信都难。

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用心去辩,才有可能去伪存真,不上贼船或减少生活中上当受骗的机率,经验还是那句老话: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0、抱怨牢骚没啥用  有一则短信说,自己点子背不要怨社会,个人生活苦不能怨政府。

虽属调侃之辞,但也让人深思。

如今抱怨牢骚之声盛行,怨天怨地,怨上怨下,怨这怨那,怨来怨去就不怨自己,这种心态不仅破坏心境,弄不好还影响人生走向。

  抱怨和牢骚没有任何好处,危害却显而易见。

抱怨和牢骚多了就容易使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越抱怨越悲观越牢骚越有气,想什么都不对,看什么都不顺。

可是这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地球照样转,日子照样过,现实该什么样还什么样。

我的观点是,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办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实。

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如今的社会问题确实够多的,谁都能一口气讲出十个八个来,人人都可以为这些弊端理论一通,但并不是人人都在为、都能为这些弊端的消除而努力,这才是我们今天社会最可悲的事。

  当然,不是不能发牢骚,人一旦有了不快,抱怨几句,牢骚一番,算是一种释放,总憋在心里也不好。

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正确地认识社会,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

自己不行的原因不完全在社会,在领导,在环境,否则就难以解释,同样两个人为什么人家过的比你好。

  11、天下本无事有事乃自找  好几年前,我在美国考察时碰到一位移居的朋友,问起他在美国过的怎么样,他说生活上和国内差不多,但美国人事少,人活得很简单。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得出了一个结论,天下本无事,有事乃自找。

  记得“菜根谭”一书中说过这样的意思,天地间的万物,人生中的万情。

世界上的万事,一般人看来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而用到的眼光看皆属平常之态,用不着无需取舍。

对此我的理解是:

世间就那么些事,简单明白,是不同的人把它搞的复杂了,麻烦了,有说道了,本该无事却有了事。

  其实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都来源于自身,都是自找的,比如说你当了五年的科长想弄个处长,突然让一个不如你的人顶了你,麻烦来了,事也多起来了。

再比如当今都讲幸福指数,应该说吃饱、穿暖、有房住就算幸福了,可多数已经得到的人不这么想,他要求的是比别人吃的更好,穿的更暖,住的更高。

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必然滋生派生出许多事来。

  无事找事自然是越活越累,而且有些人更是越活越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究其原因,还是贪心欲火在作怪,没了贪心事就自然放下了,灭了欲火天下就可以无事,我希望女儿别自己给自己过不去而自寻烦恼。

  12、你每天都在为自己买单  你知道老爸在一个不小的范围里喝酒是有名的,年轻时不服输、不示弱、争强好胜,喝出了名气。

人常说酒伤肝,可当初并没有什么感觉。

想不到这两年肝上的毛病越来越显现,不得不天天吃肝药,这也是让我想起了外国人的一句名言:

人生每天都在为自己买单。

  这里所说的买单,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严格地讲都是有因果关系,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无需负责人的行为,尤其在一些较为重大、较为敏感的事情上,你一旦选择并做了,接下来的买单就会开始,这是谁也躲不过的,区别只在于有时候感觉明显些,有时候反映的不那么突出罢了。

有的事即时消费即时买单,有的事眼下消费将来买单,绝对不买单的不多。

  当然,人生有些单是必须买的,比如要获取粮食的用劳动买单,城里人吃、穿、住、行得用挣来的钱去买单。

但是生活中有时许多单是可以不买的,比如前面所说我喝酒的单,还有抽烟成瘾的单、娱乐过度的单、贪婪成性的单都可以不买。

爸爸认为,一般人都分得清,哪些单该买、哪些单不该买,而且做到不该买的单不买也不难,既不需要花多少力气,也无需多少成本,但必须把握住任性和欲望,这不是道理,而是规律。

  13、人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爸有个毛病,遇事总是往前赶,往往是三天的事,一天就想做完,过去还以为是个好习惯,现在细想起来却是一种不懂生活的表现。

我发现你也有类似毛病,不同之处在于你总是往后拖,等最后一天才去赶着完成,同属于没有一步一步往前走。

  人生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但是许多过程与目标相比更有意义,我们看过不少探宝的故事,看的全是过程。

人生一步一步往前走,走的全是过程,经历的是过程,享受的也是过程,没有过程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即使实现了恐怕也没有多少价值。

  懂得了人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奥妙,就应该有意识的改一改。

变一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比如在学习上,今天的课程今天完,明天的作业明天做,不赶也不拖。

工作上也是一样,五天的工作分为五天做,不急也不躁,不紧也不慢,从从容容。

这样既保证了质量,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使生活更加规律。

  人生只有一步一步地走,才会有更多的思考,才会踏实,才会减少一些无用功。

爸爸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一个星期的工作三天就赶完了,没想到第四天情况有变,领导说这个事先放一放,以后再说,前功尽弃。

还是回到那句老话上好,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日子要一天一天过。

  14、无事别惹事有事不怕事  人生无事是,如果不惹事,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生活中所有的麻烦,百分之七八十是自己惹出来的。

其中有的是间接的。

  我这里说的惹事并不是什么偷人抢人或坑蒙拐骗之类的事,我的女儿不会惹这种事,怕的是为人处世方面的。

比如你口无遮拦,说是论非,伤害了某些人。

你处理问题方法欠妥得罪了某些人等等。

这些人都可能成为你眼下或将来的麻烦。

因此,老爸告诫你说话办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种不多事,不惹事的心态。

  话说回来,即使你保持和恪守了不惹事的心态及规则,也还会有些事找上门来,这是防不胜防,躲也躲不开的。

事既然来了,就要冷静地正视它,积极地面对它,千万不要怕,一怕就容易乱了阵脚,心里没了主意,行为慌里慌张,反而增加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稳定情绪,使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在针对性的想出应对方策,使之应刃而解。

  无事别惹事的关键在于你要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普通人一般不会去惹事。

有事不怕事的关键在于你得有相当的定力,定力实际上是一种能力。

二者共同的关键在于本身没有什么大毛病,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无事的时候就多,找上门来的事也大不到哪里去。

  15、不当出头椽子  古人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三必既是人间世象总结,也是一些高人能人未酬先死的理论根据。

人一旦成了出头椽子,不仅让你先烂,而且必将要你快死。

因为出了头的人椽不仅遭风吹、雨淋、日晒、更可怕的是明里暗里去的小人的攻击,他们的策略就是先使你成为众矢之的,再致你死而后快,且让你防不胜防。

因此,千万别当出头椽子。

  认识了出头椽子的命运,你就得学会或避免当出头的椽子。

不当出头椽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尽量处事低调。

行事沉稳,不张狂、不招摇、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全部才能和智慧。

比如在单位里你世务精通、情况熟悉,领导赏识,但你自己切不可处处占尖,什么都你说了算,更不能什么好处都势在必得。

一定要想到自己得到的够多了,要给别人留点余地,让人家也有路可走。

谁人不得生活,谁人不得有点面子。

大家都要过得去,懂得这些,你就能躲开当出头的椽子。

  同时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芸芸众生当中,你那点本事根本算不上绝世功夫,没必要去做抛砖引玉的家什。

说的更可怕一点,你可能成为他人的牺牲品,中国有个著名的典故叫: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也。

切记。

  16、善于适当展示自己  一般人都有这样一种天性,那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展示自己,尊重自己,甚至崇拜自己。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欲望也是一种动力,如果用的好,可以使人积极向上,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把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对社会、对个人都大有好处。

因此,我是主张人们去展示自己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你在其中想让大家了解你,推崇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展示自己。

通过展示来构筑你的社会关系,寻找和确定你的位置。

展示自己并不容易,首先你得有可以展示的东西,没有真才实学和一技之长的人,就无法谈及展示自己。

其次还必须有一种勇气要敢于把自己展示出来,不怕别人嘲讽和嫉妒。

再次是你的展示必须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这是最难的。

因为这里风险很大,弄不好展不如不展,是对能力水平的考验。

  我虽然倡导人们展示自己,但更强调适当展示。

因为展示本身就有双刃剑的味道,你把握的好可能是你成就的舞台,如有了闪失就可能身败名裂。

真正高明的人展示自己时,往往都在不经意之间,不动声色,恰到好处,留给人们的只有回味。

希望我的女儿也能修炼到如此程度  17、忍耐是一种策略  忍耐这个词在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都是这样。

人的分量,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都是这样。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短暂的,可是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又有相当一部分时光被忍耐使用着,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忍耐中等待机遇。

让忍耐带着生命去流淌,这是个无可奈何的事。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以为然,而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却都是感慨万千。

  我们的社会需要忍耐,因为没有忍耐满世界就会变得疯狂。

当然如果让世界充满了忍耐,那样的社会也是危险的。

由此可见忍耐是有两重性、两面性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忍耐。

而且能很好地学会忍耐,该忍则忍,既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同时该激情时也要激情,人不能总是跪着。

二者如果能做到游刃有余,就可以各得其所,忍耐也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与你的文化素养有关。

也与每个认得性格紧密相连。

  学会忍耐,除了正确认识它以外,关键是要把它当成一种策略,当成一个过程。

忍耐中有时有屈辱,有时有痛苦,但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这些人乃应该说是必须的。

是有意义的。

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真正的高人会在忍耐中保持冷静,在冷静中保持清醒,在清醒中找到办法,运用有小的办法去破解忍耐。

  18、淡泊要的是一种境界  淡泊名志,宁静致远。

是人生很高的一种境界。

一般人达到这种境界很难,因为这种境界要把功名利禄、地位权势,享受欲望置之度外。

真正淡泊的人是看透了世事,识破了人生的人,是大彻大悟的人。

  淡泊与宁静是相辅相成的,淡泊的人才能宁静下来,宁静下来的人才会理智。

理智才能成就远大。

而功利性太强的人容易浮躁,浮躁的人往往盲目,盲目地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觉得老人们相对来说容易做到淡泊。

因为他们追求的东西相对来说少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世态炎凉和各种磨难。

有了觉悟,看清了世事。

是这些经历和过程成就了他们的淡泊。

而你们年轻人要做到淡泊就难一些。

原在于你们有朝气、有追求、有目标、要成功、要成家、要成人,脑子里想的、心里琢磨的全是这些事,想冷静下来自然不容易。

  尽管如此,爸爸还是想要你在人生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能懂得淡泊,适当地有些淡泊,保持住一份冷静。

即使做不到大彻大悟,也可以在应对繁杂事物的过程中从容不迫。

不急不躁,有谋有略。

再退一步说,起码也要做到不盲目。

还特别要给你说的是淡泊是一种境界,绝不是让你淡泊的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

混吃混喝,一事无成。

那不叫淡泊,而是傻蛋。

  19、自觉自律为自我  我们要想成就点事业,或者叫想实现一些自我价值,绝对离不开自觉和自律,自觉和自律都属于自我行为,都是为了自我的实现。

  上述这些小道理,我的女儿不会不知道。

但据我观察,你并没有很好地想过自觉自律的事。

因此,我劝你在真正走向社会之前,应该很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因为自觉自律不仅是自我实现的保证,而且还是人生必备的防身器。

生活中如果真正做到了自觉自律,就会减少许多麻烦。

许多是非,就能远离各种灾祸。

自觉自律的过程是由自爱、自重、自强、自尊和自咎完成的。

  自觉自律说起来是个平常之事,实际上却是个很高的境界。

你能真正的做到、做好,就可以成为成熟的人。

要做到自觉,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懂的好坏对错,知道利弊是非,感觉到、意识到坏的、错的、弊的、非的,就要从潜意识里离开它,不沾其边,不为其所动。

  而要做到自律,说白了就是要管住自己,用正确的条法严格以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自律最大的敌人是自私、自利、自满、自轻、自弃和自欺。

自觉自律是人类的高贵之处,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谈论它、研究它、实践它、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20、三十而立你立的起吗  三十而立,是孔老夫子的名言。

老爸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它的意思,等到二十五六岁正好是你这个年龄时,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着急了,常抓耳挠腮,那时的状况不能不使人焦虑,家没成家,也没立业,学无所长,一片茫然,怎能不焦躁呢?

如今你们这些年轻人却不见忧虑,让人羡慕,但也担忧。

  而立之年究竟要立些什么?

我过去曾以为就是有个家庭,工作上有个职业,用现在的话说有套房子,娶个妻子,弄份好工作,有点小成就。

今天看起来有点片面,当然也不是说这些不是而立的内容。

相反,这些也是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谈而立或许扎实可靠。

  三十而立除了一般性的、具体的各自不同的以外,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两点:

一先立志,因为人生道路,就是由立志、奋斗、成功三大要素铺就的,首先是立志,志定则心定,心定则事成,立志实际上就是确定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如果三十岁了,还不知道这一辈子往哪里去,那你的人生恐怕就问题很大了。

  二要担当,三十多岁的人该是承担各种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了,包括家庭的、亲人的、社会的、个人行为的,以及你所在的单位和岗位上的等等,责任真正懂得了,担当才会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才算是成熟起来了,一个人到了而立之年,能不能立得起、立得住、立的稳、立的有意义,不仅决定着你的人生走向,更是对你自身能力的考验。

  21、人与人比比什么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是中国人的一句俗话,说的是人与人之间不要盲目地比你高我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