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639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docx

学院十二五规划二稿待定稿

****学院“十二五”规划

(第二稿待定稿)

一、规划背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为指导,依据****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分解方案和《学校2020年建设发展目标》等文件,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完成的实际情况,****学院对2011年-2015年五年间的发展作如下规划。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原则,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发展要与****高等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同时加强与******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联合,化学学科与材料学科协调发展,在大的科研项目和奖项上均有大的突破;共同建设省重中之重学科和一级硕士点,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在学科、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大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本科人才,培养一批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硕士等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端人才;加强****市光电信息材料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在为****和浙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一定影响。

(三)工作思路

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坚持以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凝练方向,加强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院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求实致远,扎实有效地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

三、具体工作目标

(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院教学工作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研方面都加强建设力度,争取一定的成绩成效,同时要努力建立起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实验室新体系。

主要发展指标:

1.到2015年,学院本科生人数500人;

2.申报新专业,争取全院专业数到3个,分别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化学教育)专业。

建成1个省级重点专业或市级重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

3.在2013年建成应用化学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4.新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2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国家级双语课程,5门探究式学习课程;

5.有1部以上教材被列为国家级或者省部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2部教材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6.建成1个现代化网络实验室及1个省级重点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7.新建5~8个教育实习基地;

8.获得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市级教学成果奖;

9.获得1~2项省级教研项目,2~3项市级教研项目

(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在国家级项目上能逐年提高命中率。

在重大项目的申报或奖项的培育上工作有所进展:

1.争取国家级奖项1项(含联合申报)其他省市级奖项3-5项(其中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2.在十二五期间,获得1个省级的创新团队,获得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3.在十二五期间,在学位点申报方面,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若干年以后申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的博士点,研究生规模达到80-100名。

4.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合作,加强与地方经济的合作,在促进地方经济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横向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有所进展。

1.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5个

2.年均横向项目经费达150万元以上

(三)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院。

到2015年,40岁以下青年专任教师具有和获得博士学位率90%以上,40岁以下教辅和管理人员具有和获得硕士学位率50%以上;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2-3人,国内985高校、中科院或国外著名高校博士生8-10人;晋升教授5-10人;5-8人次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深造;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比率70%以上,正高职称比率30%以上。

(四)机构设置

1.建立以学系、团队为学院教学科学基层组织,争取教师教辅人员人人进团队逐步建立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学院管理建制:

[1]团队负责人即为一级学科负责人,负责一级学科建设,下设二级学科方向负责人,负责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

[2]团队负责人指导相对应的专业建设,每一专业设立专业负责人,负责专业建设和申报各类重点专业建设。

[3]一级学科成立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各学科方向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以及具有正高职称的学术骨干组成,成员7——9人,一级学科负责人担任主任,设副主任委员2-3人。

2.设立学院办公室,总体负责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主任、教务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地方服务办主任各一名。

3.设立院中心实验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负责学院实验教学、大型仪器管理等教学辅助工作。

4.根据校园两级管理体制,设立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以及工会。

四、保障措施

(一)教学工作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持续开展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建设,特别是省市重点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市、省级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大力推行探究型试点课程的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完善学分制、推行导师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设教学的过程控制、质量评估和监督保证体系;加强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1.加强专业建设、优化的专业结构和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新建与调整相结合、重点建设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逐步优化专业布局。

尤其是通过专业模块的调整改造和优化,建设有优良就业前景的本科专业,同时积极进行新专业的建设工作。

2.以“四大建设”为载体,营造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

在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优化的专业结构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1]课程建设: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重点整合和优化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增加通识教育和跨学科选修课,模块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技能和实用性,积极鼓励跨学科模块课程的建设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模块课程的建设;课程要逐渐多样化,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权和课程选择权;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2]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的设置、调整和改造,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在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同时,大力提倡编写与专业建设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教材、讲义,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教材。

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

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外文原版教材。

[3]实验室建设:

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和更新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所有学科基础实验室均达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

同时要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建成若干个网络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促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教学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校内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努力,每个学科能建成1-2个能满足实习教学基本需要、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平的校内实习教学基地,每个专业均有若干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5]建设实验室和基地开放机制。

要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开放的不同形式,形成合适的运行机制,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实习基地)面向广大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实训)的基本条件和设施,并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开放。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筹措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专项经费补助,确保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

逐步实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又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要形成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建立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要不断开发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管理与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

积极推进考试方式与方法改革,使考试真正有利于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加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试题库或试卷库建设,进一步扩大考、教分离课程范围。

开展试卷质量分析工作,以利于教学效果的客观、公正评价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习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进一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大胆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完善校院二级管理,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探索与完善由教学委员会、督导委员会以及专家和专业管理人员为主体,由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外部监测与评估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

1.加强领导,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和保障措施,建立学科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学科规划、立项、建设、评估和考核相结合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按照“扶优扶强、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经费、资源的合理投向和优化配置。

2.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学科负责人的作用。

既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扩大学科内部的自主权和资源调控权,又要加强在学科内部的科学民主决策,优化学科内部的协商机制和决策程序,建立学科建设中对学术权力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完善对学科建设工作的考核,引进竞争与淘汰机制。

3.优化规划,强化规划对学科建设的指导,有序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规划,调整学科结构布局;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要更多地考虑硕士学位点的发展和对博士点的支撑需要,并且努力提高层次。

优势特色学科和各级重点学科与现有的相关学科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统一规划和建设。

3.突出重点,建设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

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学科建设中要从有利于重点专业建设的角度,实行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积极发挥学科建设对于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4.依托项目,凝聚科研队伍,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型横向项目,以科学研究凝聚团队、提高学科梯队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发挥教师利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动获取学术研究信息,营造自我进修提高的环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从科技成果转化中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学科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科研活动要成为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5.推进学位点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各级重点学科基础上发展硕士学位点,组织力量,集中优势,加强建设,积极扩大学位点的数量,努力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鼓励教师与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形成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要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保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6.增加对外交流和对外宣传,扩大知名度,争取本领域中的专家对学科的支持和帮助。

尽可能组织国内或者区域性学术会议,派遣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及国外学术交流。

 

(三)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按照学科梯队建设要求,培养、引进、造就学术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继续实施教师队伍学历、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访问进修;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展制度环境,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符合学院建设和发展高素质高水平教职工队伍。

1.不断加强师资培训。

重视和发挥学院、学科内部对教师的培养和传帮带作用。

继续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将鼓励在职攻读博士作为学历培养的重点。

继续做好各级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和校院两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等工作。

2.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

根据学科建设规划,结合学科梯队现状,积极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采取培养、培训、引进、交流、挂职等措施,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和教辅的学历水平、学术素养、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使学院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次。

(四)学院管理

建立成熟的、规范的学院管理工作机制、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行政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稳固格局;建立院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评价机制和保证体系;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建立全面系统和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五)其它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教学研产业,加强学院财务管理,努力开辟新的经费筹集渠道,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修订和完善学院收入分配、收费管理、监督等财务管理制度。

2.建立安全责任制、突发事件预警防范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加强消防意识和安全意识,创建平安的龙赛理科大楼。

附件:

1.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规模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建设规划

3.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4.学院优秀课程建设

5.学院优秀教材建设规划

6.教职工队伍建设要点

7.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8.学位点申报计划

9.研究生规模

10.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建设计划

11.科研经费目标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二日

一、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规模

**

**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招生

在校生

招生

毕业

在校生

招生

毕业

在校生

招生

毕业

在校生

招生

毕业

在校生

80

110

63

120

50

130

60

150

80

注:

包括新增专业和改造专业。

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名称

立项年份

建设目标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应用化学

省重点已建

化学

市重点在建

功能材料与器件

省重点

三、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实验室或

实习基地名称

性质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基础化学实验室

省合格实验室

专业化学实验室

省合格实验室

校级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

材料学实验室

建成

市级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平台

****商检局实习基地

****环境监测站实习基地

****环境监测站实习基地

****农科院实习基地

****产品质量研究所实习基地

四、优秀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名称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分析化学

省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

仪器分析

探究式示范课程

校精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

校精品课程

省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

探究式试点课程

探究式示范课程

有机化学

探究式试点课程

探究式示范课程

大学化学

探究式试点课程

探究式示范课程

校精品课程

医用化学

探究式示范课程

校精品课程

五、优秀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名称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大学化学

参编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大学化学实验

校优秀建设教材

商品检验技术与国际标准

校优秀建设教材

高分子粘结剂材料

校优秀建设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校优秀建设教材

省重点教材

六、教职工队伍建设规划

年份

项目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教职工数

48

55

61

66

70

74

专任教师数

31

38

44

49

53

57

高级职称数

28

36

43

53

59

63

博士

27

34

43

48

53

58

硕士

16

16

13

13

12

11

当年职称晋升

正高

2

5

3

5

3

3

副高

1

8

7

10

6

4

当年教师进修

高访

5

4

4

4

4

4

攻博

3

1

1

1

1

1

攻硕

0

0

0

0

0

0

当年人才引进

正高

0

2

1

1

1

1

副高

0

0

0

0

0

0

博士

3

5

5

4

3

3

七、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重点学科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材料物理与化学

省重点学科A类

无机化学

市重点学科A类

先进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第二批校优势特色学科

八、学位点申报计划

2010年现有学位点

2012年拟增列学位点

2014年拟增列学位点

无机化学(2003年)硕士点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化学(2005年)硕士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九、研究生培养规划

年份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学位点

名称

在校生

在校生

在校生

 生

在校生

在校生

在校生

无机化学

15

12

38

17

8

47

19

15

51

21

15

57

23

17

63

25

19

69

物理化学

21

12

52

23

17

58

25

14

69

27

21

75

29

23

81

31

25

87

合计

36

24

90

40

25

105

44

29

120

48

36

132

52

40

144

56

44

156

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与学科基地建设计划

名称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市固体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已建

****市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已建

****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已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

十二、科研经费目标(万元)

年份

2010年状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纵向

442

450

500

520

530

540

横向

66

50

60

70

70

80

合计

508

500

560

590

600

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