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640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低压配电设计规》  GB50054-9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  GB50034-95

第3章建设原则

1、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对我们的工作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系统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及设备,一方面能充分体现系统具有的先进性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与需求发展相适应。

2、可靠性:

由于本系统是一实际使用的工程,因此其技术和设备又必须是相对成熟的。

所以,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最新技术、最可靠的产品,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作用于社会,从长远方面考虑,这也是最经济的。

本系统在设计时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方面严格把关,使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降低,使用的各类电气装置均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标准要求,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连续地运行。

3、规性:

由于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应着手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并且应遵从该规中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

4、经济性:

前端系统可靠性得到提升,因此系统的维护成本显著下降。

5、易维护性:

本系统前端设备统一采用系统软件平台的集中管理,可实现远程升级、维护和自动校时,易于故障的排除,系统维护简单方便。

6、扩展性:

本系统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系统软硬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因而保证在系统产品系列、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换代的可能。

这种扩充不仅充分保护了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

7、安全性:

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系统被破坏、非法接入、非法访问。

8、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系统这样的工程必须对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以构成一个有机的综合管理系统。

第4章主要系统介绍

4.1LED全彩屏显示系统

4.1.1系统概述

根据市普陀山公路与运输管理局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结合屏幕系统使用环境等重要的特点,本项目的LED全彩显示屏采用海康威视生产的高端LED小间距产品DS-D4013FI-GW,像素间距为1.361mm,单位像素为表贴三合一LED灯珠,使用标准的LED单元箱体拼接组成,采用一体成型的压铸铝工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屏幕安装拼接精度和耐久度,具有图像无拼缝、环保静音、轻薄、寿命长等特点。

本项目中所采用16:

9规格的单元箱体尺寸为609.92(W)×

343.08(H)×

75(D),单元分辨率为112×

84,单元箱体结构采用全新的铸铝外壳产品,设计独特,轻便超薄,精度高。

本项目中,屏幕设计完全以现场需求为依据,保证屏表面平整均匀,不出现缝隙,具有近距离观看的高清晰显示性能。

LED全彩显示屏整体设计如下:

现场尺寸

6.80米(宽)×

3.00米(高)

显示屏净显示面积:

6.10米(宽)×

2.40米(高)

整屏分辨率:

4480点(宽)×

1764点(高)

整屏峰值功率:

≤14.64KW

整屏平均功耗:

约4.88KW

整屏的重量:

≤546Kg

整屏+支架重量:

≤611KG

4.1.2LED控制器介绍

LED控制器应用系统图

LED控制器作为全彩显示屏的控制系统,接收视频综合平台输出的DVI信号,通过专用网络线缆驱动LED显示屏显示,实现多种视频信号的高清输出显示。

一个LED控制器的最大带载分辨率1920×

1080,整个系统所需的LED控制器的个数由LED全彩显示屏的分辨率决定。

4.1.3LED全彩显示屏尺寸图

LED全彩屏与墙之间留有800毫米的维护通道空间,维护通道采用侧面开门的方式,可以将LED全彩屏尺寸做到最大化。

4.1.4图像处理系统

图像处理系统是整个LED全彩屏显示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对不同的前端信号做高品质的图像处理,并将信号输出至全彩显示屏进行显示。

图像处理系统图

本方案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拼接控制器C10S系列作为图像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

前端多种类型的视频输入信号,通过拼接控制器相应的视频输入板,实现信号的输入和编码(编码后的码流可网络预览,也可存储),通过输出板实现视频信号输出,支持拼接、分割、漫游等多种显示模式。

LED控制器接受DVI信号,驱动LED显示屏显示。

4.1.5LED全彩显示屏优势

4.1.5.1真正无缝拼接显示

LED全彩显示屏属于真正无缝拼接屏,特别是用在画面监控的情况下,无缝屏幕的优点更加明显。

系统可以接收多路输入信号,同时显示在屏幕上,且画面无分割,均匀一致,没有黑线。

LED无缝拼接显示

4.1.5.2先进的箱体结构设计

高精度箱,全单元衔接工艺,采用工艺误差弥补技术实现单元完美对接;

高精度压铸铝设计,CNC精加工,尺寸精确到0.1mm。

具备拼缝微调,调整精度为0.01mm,安装便捷,不同间距的屏,若箱体大小一样,可以混搭配安装,

可解决模组与铝板结构间隙可能产生的平整度问题,提高美观度;

高精度拼接件设计,易操作,对屏体平整度有极好的保障,便于安装及维护;

高稳定性的连接线设计,确保信息传输稳定流畅。

4.1.5.3极短的响应时间

在数字显示技术中,任意连续视频是由许多静止画面帧组成,其中每相邻两帧画面的更换时间,是衡量观众收看到的图像连贯、清晰的重要指标。

LED显示屏由于采用自发光的LED灯来显示图像,响应时间极短,在纳秒级别,因此在监控画面及播放动态视频的时候,具有极大的优势。

动态画面无拖尾现象

4.1.5.4高对比度

LED全彩显示屏采用专业的黑色哑光LED灯体设计,加上屏体表面为吸光式结构,与后亚光黑色后面板设计相结合,当LED屏幕点亮时,其光效充分体现,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屏幕对比度,使显示容色彩更加丰富、饱满,使对比度达到5000:

1以上。

高对比度

4.1.5.5广视角

LED全彩显示屏具有超宽的视角显示,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不小于160度。

屏幕的视角越大,位于屏幕左右两侧及上下方向看到的屏幕图像越清晰,越均匀,便于用户在不同的位置观看图像。

超宽视角

4.1.5.6单点校正技术

为了保证大批量应用的LED发光颗粒能够均匀一致的发光,我司采用单点校正技术,会对每个显示屏单元板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单独控制,包括其亮度和颜色的控制,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均匀度,生成最为清晰的图像。

这种技术也是我们领先普通厂家LED产品的关键技术。

此外,在原有单点校正的基础上,箱体新增了整屏亮度、色度校正和单模块亮度、色度校正技术。

整屏亮度、色度校正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在间隔一到两年时间对整屏亮度和色度进行校正,这样可以保证屏幕在长时间运行和老化后,依然可以保证整屏亮度和色度的一致性。

单点校正前后对比

4.1.5.7广播级灰度、数万亿种色彩显示

灰度也就是所谓的色阶或灰阶,是指亮度的明暗程度。

对于数字化的显示技术而言,灰度是显示色彩数的决定因素。

一般而言灰度越高,显示的色彩越丰富,画面也越细腻,更易表现丰富的细节。

我公司采用聚积高端驱动芯片,16bit处理系统达到65536级灰度,可构成281万亿色,色彩还原力强,屏幕表现出众。

画面色彩丰富

4.1.5.8超高刷新率

LED全彩显示屏有高速的刷新频率,可完全适应高速摄影机和高清电视转播需要,显示屏达到3840HZ以上时,摄取画面稳定无波纹无黑屏,应对动态显示画面,图像边缘清晰,将图像信息准确真实地还原。

画面表现力强

4.1.5.9高效节能PFC电源

为帮助客户实现高能效的电能利用,LED屏采用独特的高效发光芯片和节能驱动IC结合的双效节能技术,选用带PFC功能的开关电源,起到了净化电网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峰值用电能耗,大大节约了使用时的用电能耗。

据统计,LED全彩显示屏可节能30%以上,为客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4.1.5.10发热量低、散热好、超级静音

LED显示屏采用绿色发光技术,光点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并采用高效率的PFC功能开关电源为LED供电,把整屏能耗降到最低。

LED屏幕靠自身带的铝片散热,无须安装散热风扇,超轻超薄,整屏零噪音,而且可连续工作72个小时。

独特的散热设计

4.1.5.11超长使用寿命

LED为固体冷光源,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是传统光源使用寿命的10倍以上,LED性能稳定,可以-30℃~+70℃环境下正常工作。

我公司有悠久的LED显示屏系统制造经验,驱动电路设计经验丰富,结合多年屏幕的使用数据,从各个方面保证LED使用更长久,达到LED典型寿命10万小时,亮度衰减到初始值的一半时寿命5万小时标准。

4.1.5.12屏体占用空间少

LED全彩显示屏后部维修空间小,一般在1m以,可以适合嵌入在现有的墙体上,不用改变房屋结构。

在同等显示面积的情况下,纵深距离远小于其他显示产品对应用场地的要求。

4.1.5.13屏体易维护

大屏幕系统采用积木式拼接方式,使得硬件扩充变得非常简单,维护快捷方便,支持前维护方式。

同时,软件也只需要进行扩容和升级就可以满足要求,而不必修改源程序,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都能够方便的“与时俱进”。

4.1.5.14超低维修成本、维修后效果无差异

在维修更换单颗LED的情况下,选用生产时预留的LED灯备品,运用亮度色度单点校正技术,使其色温、亮度与项目用屏的当前状态保持一致。

在更换单元模组的情况下,对整个模组与项目使用单元,进行一致性校正,使其色温、亮度与与项目用屏的当前状态保持一致。

大屏幕的标准单元显示面板由单元模组拼合面成,显示像素点为单独个体的LED灯,如果出现坏死点,用备品单元更换下来,维修一颗LED灯即可,如果面板出现不可修复现象,则更换一小块单元显示模组即可。

LED屏幕根据环保法规要求,同时采用了合理的驱动电流设计与亮度补偿技术,对屏幕亮度进行优化设计,运行三年后大屏幕的亮度依然保持如故,从而实现亮度“零”衰减,使用三年画面如新成为现实。

4.1.6图像处理系统

4.1.6.1视频高质量低延时

视频综合平台采用无阻塞背板设计的数字视频高速交换总线和千兆以太网交换总线。

数字视频高速交换总线用于传输非压缩的视频数据,保证视频的低延时和高质量的性能,以太网总线用于传输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实现视频数据的存储、预览、回放等应用。

双交换总线技术是高速总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在进行视频处理时可将多种信号在总线进行区别处理,保证视频最小延迟和最高质量。

双交换技术包括:

A/D转换、编码、解码、显示、高速总线、网络总线。

高速总线和网络总线通过A/D转换、编码、解码、显示四个部分相互连通,从而达到双总线传输及视频交换处理功能。

各种视频信号进行上墙的处理流程如下:

模拟信号(黄色虚线):

由上图可看出模拟输入的上墙流程:

A/D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进入高速总线,通过显示模块输出显示。

其中并未经过编解码亦可切换上墙显示,且只经过A/D和显示模块。

数字信号(红色虚线):

由上图可看出数字信号直接进入高速总线,然后通过显示模块输出显示。

整个过程只经过显示模块。

网络接入(深红虚线):

网络视频上墙处理流程是通过以太网交换总线进入视频综合平台后,通过解码和显示模块,在电视墙上进行显示输出。

网传、级联、存储:

模拟、数字视频存储:

数字视频、模拟视频编码后可网传或存储;

模拟、数字视频光纤级联:

数字视频、模拟视频进入高速总线后可直接无损光纤级联;

网络视频存储:

无需通过视频综合平台;

网络视频光纤级联:

网络视频通过解码后进入高速总线后可光纤级联;

通过上述流程各类视频信号均可达到最小延迟、最好质量的目的。

4.1.6.2高性能编解码能力

视频编解码的核心技术是视频压缩算法、SOC(DSP+ARM)和FPGA技术。

DSP用于对音视频编解码处理,ARM运行嵌入式LinuxOS及应用程序,管理各种外设接口,负责数据通信;

FPGA主要用于对高清视频接口标准数据与DSP之间进行适配处理。

视频综合平台采用高性能编解码芯片,DSP拥有足够的资源对高清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运算,能实现高密度的4CIF、HD720P、1080p或UXGA200万高清图像的25帧编码H.265视频编码。

视频综合平台B20系统具备强大的解码性能,单板可解码64路1080P/64路720P/128路D1,可满足多路IPC图像显示需求。

4.1.6.3拼控一体化设计

视频综合平台B20系统采用非压缩输出、解码输出及拼接一体化设计,区别于其他厂家单一的解码设备、矩阵设备、拼接器设备,海康威视产品不仅具备非压缩视频切换输出、解码输出功能,还具备优秀的开窗、漫游、图像显示功能,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显示功能。

视频综合平台B20系统为非压缩输出、解码输出及拼接一体化设计,代替了解码器、视频矩阵、拼接器功能。

相对于传统拼接系统有如下优势:

解码拼接延迟小,无中间环节处理及电缆损耗;

无图像显示瓶颈,开窗性能强大,并可按板扩容,整体性能线性提升;

成本低,无需为搭建环境而多付出看不见的成本;

操作方便,调试方便,客户体验好。

4.1.6.4模块化功能组合

视频综合平台采用插拔式模块化、机架式设计,由主机箱(含交换背板)、主控板、冗余电源、插拔式散热模块、级联扩展板、视音频输入输出业务板等组成,客户可以安装功能要求灵活配置,也能满足未来功能扩展升级和系统改造的需要。

视频综合平台B20的模块化典型组成如下图所示: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业务子板的热插拔,即可以在视频综合平台正常工作时,对子板进行插拔操作,从而提高了视频综合平台的扩展性、灵活性以及对故障的及时恢复能力。

4.1.6.5支持多业务接入和平台集成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各类业务的接入,包括模拟视音频监控、IP视音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监控,支持标清到高清视频监控的应用。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大型平台的接入和管理,实现各种应用功能和增值业务。

4.1.6.6高可靠性

视频综合平台参考ATCA(AdvancedTelecommunicationsComputingArchitecture高级电信计算架构)设计,具备电信级稳定性和可靠性,关键模块冗余设计。

视频综合平台B20具备强大的高清视频信号输入输出、解码拼控、图像增强处理等功能,以其多种类型板卡,为监控中心多种显示信号处理提供了一站式整体的解决方案,作为监控中心视频呈现的核心,B20从设计之初就从软硬件上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在业首家提出双主控技术,并成功应用于B20,使得B20的稳定性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当B20检测到双主控存在,且开启了热备功能后,两块主控板便通过部检测机制和同步机制,进行信息同步和切换准备。

信息同步流程:

正在工作的主控板将存储的客户、日志、场景等配置信息,以及整台设备板卡的状态信息,比如解码能力分配信息等,实时同步到备份主控板;

信息更新流程:

主控板配置信息变化后,触发同步机制,两块主控板信息同步;

切换流程:

状态为备份的主控板不断检测正在工作的主控板的状态,一旦探测到正在工作的主控板出现故障状态,即刻使用同步过来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对整机进行接管,确保业务不中断。

同时,设备发出报警,提醒注意处理损坏的主控板。

B20主控板热备,配合ATCA机箱、双电源、双系统监控板、板卡可热插拔,嵌入式系统设计,使得整机在稳定性方面达到极高水平,为监控中心的图像呈现和处理提供强大的稳定性保障。

除此之外,电源适配器采用双整流模块,每个模块可以提供最大800W的输出功率,每个模块都可保证视频综合平台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机箱上采用双电源模块接入,双风扇温控设计。

保证了视频综合平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1.6.7易扩展性

视频综合平台可通过功能模块进行扩展,实现各种视频接入的业务需求,同时视频综合平台可扩展智能视频分析业务,实现各种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如跨线检测、流量统计、进入区域、物品放置拿取等。

支持多台视频综合平台进行级联扩展,扩展模式可采用光纤级联板或IP网络扩展方式。

使用光纤级联板将多台视频综合平台进行连接,传输非压缩视频数据,保证了视频低延时和高质量。

4.1.7LED全彩显示屏产品介绍

4.1.7.1DS-D4014FI-GW

DS-D4013FI-GW为小间距LED全彩显示屏,像素间距1.361mm,可实现真正的无缝拼接,具有超高亮度和对比度及超宽视角,能在各个角度均能获得优质的显示效果,且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能达10万小时,后期维护成本低。

型号

LED全彩显示屏

DS-D4013FI-GW

模组组成

像素结构

表贴三合一LED

像素间距(mm)

1.361

模组分辨率(W×

H)

112×

84

模组尺寸(mm)

152.48(W)×

114.36(H)

单元组成

单元模组组成(W×

3

单元分辨率(W×

448×

252

单元尺寸(mm)

609.92(W)×

75(D)

单元面积(m2)

0.2093

重量(kg/m2)

37.32

像素密度(点/m2)

≥539500

屏幕宽高比

16:

9

防护等级

IP5X

材质

压铸铝

光学参数

显示屏亮度(nits)

800

色温(K)

3000—10000可调

水平视角(°

160

垂直视角(°

推荐视距(m)

≥2

发光点中心距偏差

<

3%

亮度均匀性

≥97%

色度均匀性

±

0.003Cx,Cy之

最大对比度

≥3000:

1

电气

参数

峰值功耗(W/m2)

850

平均功耗(W/m2)

275

供电要求

110~220VAC±

15%

处理性能

驱动方式

恒流驱动

换帧频率(Hz)

60

刷新率(Hz)

3840

处理深度(bits)

16

灰度等级(Level)

65536

颜色

281.4trillion

亮度控制

手动/自动

使用参数

寿命典型值(h)

≥10万

工作温度围(℃)

-10—40

存储温度围(℃)

-20—60

工作湿度围(RH)无结露

10-80%

存储湿度围(RH)无结露

10-85%

4.1.7.2DS-C10S

产品简介

DS-C10S系列小间距LED控制器是新一代基于FPGA的纯硬件图像处理设备。

它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拥有全新的系统构架、数据交换体系、数据处理方式和设备结构,系统带宽高,支持多路高清信号的接入和实时处理,是一款性能强大的高端图像处理设备。

采用主控板加输入和输出板的结构,使输入输出端口数量和端口类型可以任意配置,能够在多个显示终端上同时显示多个动态画面,主要用于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显示控制设备。

技术参数

DS-C10S系列多屏控制器

设备型号

DS-C10S-S09T

硬件配置

槽位数量

9(6个输入板槽位,3个输出板槽位)

主控板

(DS-C10S-MSUT)

网络接口

1个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USB接口

1个,USB2.0(预留)

RS232串行接口

2个

网络解码板

(DS-C10S-SIUT)

解码能力

单板解码2路800w低帧率,2路600w,2路500W,8路1080P,16路720P或32路D1

DVI输入板

(DS-C10S-DI4T)

接口及数量

4个DVI接口,支持自定义分辨率接入

DVI数字信号输入分辨率

720P50Hz,720P60Hz,1024×

76860Hz,1024×

76875Hz,1280×

102460Hz,1280×

102475Hz,1366×

76860Hz,1400×

105060Hz,1080P50Hz,1080P60Hz,UXGA60Hz,1920x120060Hz

VGA输入板(DS-C10S-VI4T)

4个VGA接口

RGB信号输入分辨率

需要DVI转VGA转接头,分辨率:

720P60Hz,1024×

76875Hz,1280×

102475Hz,1366x76860Hz,1400x105060Hz,1080P60Hz,UXGA60Hz,1920x120060Hz

HDMI输入板

(DS-C10S-HI4T)

4个HDMI接口,支持自定义分辨率接入

1024×

72050Hz,1280×

72060Hz,1280×

105060Hz,1600×

120060Hz,1920×

108050Hz,1920×

108060Hz,1920×

120060Hz,3840×

216030Hz(只第1、3路支持),4092×

216030Hz(只第1、3路支持)4096*2160暂时不支持EDID,只能让显卡强制输出

DP输入板

(DS-C10S-DPI4T)

4个DP接口,支持自定义分辨率接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