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659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文档格式.docx

(二)资本回报率管制…………………………………………………………13

(三)反价格垄断法……………………………………………………………14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内容摘要:

价格歧视就是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来获取最大的利润。

价格歧视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它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的经济术语。

价格歧视是由垄断产生的,当我们看到诸如价格歧视会损害社会公平、会影响服务质量或者是使得交易成本增加的同时,我们也要同时看到价格歧视的有利一面,它使得社会的总福利增加,并且很多企业的生存也离不开价格歧视。

当厂商违反了市场经济机制时和有效率竞争时,政府便会采取一些积极手段予以打击,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关键词:

垄断价格歧视资源配置社会福利政府管制

Abstract:

Theenterpriseschargedifferentconsumersdifferentpricesformoreprofits.Pricediscriminationiscommoninourdailylife.Therearethreepricediscriminations——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second-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andthird-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Aseverythinghastwosides,pricediscriminationisnotaderogatoryterm.it'

saeconomicalword.Pricediscriminationisgeneratedbymonopoly.Whenweseepricediscriminationwouldunderminesocialjustice,wouldaffectthequalityofservicesormarketingtransactioncosts,wemustalsoseethepositivesideofpricediscrimination.Itwillmakethetotalwelfareincreaseandthesurvivalofmanyenterprisespricediscriminationcannotbeseparated.Whenenterprisesviolatethecompetitionmechanismandeffectivecompetition,thegovernmentwilltakesomepositivemeasurestosuppressforthestabilityandthehealthyofmarketeconomy.

KeyWords:

MonopolyPricediscriminationResourceallocationSocialwelfareGovernmentregulation

在谈到歧视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者是年龄歧视相关的这种比较负面的含义。

但是经济学中的歧视只是一个经济概念,是一个中性的词语,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价格歧视是以垄断为前提的,价格歧视是一种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采取的一种差别定价的方式。

价格歧视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这三种价格歧视在生活中很普遍,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一、价格歧视

尽管厂商采用的促销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就是对消费者实施价格歧视。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歧视又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价格歧视,啊它不只是多要钱,有时反而是少要钱。

这与完全竞争是不相同的。

例如农业,农民在出售粮食的时候,不管卖多少,卖给谁,都是一个价格。

实行价格歧视必须是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下才能进行,否则,竞争市场会因为相互竞争的竞争价格来破坏价格歧视的形成。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

简单说,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于同样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来获得最大的利润。

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相同的产品支付完全相同的价格,所以每一固定单位的产品之间是不存在任何价格差别的。

因为每一个试图想利用提高价格来获取利润的厂家,最终得到的是没有人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而导致厂商退出生产。

然而在垄断或者寡头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时,价格歧视是随处可见的。

价格歧视既可以对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消费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要实行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必须具有不同的偏好,而且这些偏好是可以被区别开的,这样厂商就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者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用低价买入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市场出售商品来获取利润。

(二)价格歧视的分类

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庇古曾将价格歧视分为了三类。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平狄克教授对这三类的价格歧视进行了剖析。

一般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商品的定价完全是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即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最高价格)来销售。

一级价格歧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完全价格歧视。

这种情况下,厂商卖给消费者的商品价格会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厂商也不会因为消费者多买一点东西而给予任何优惠的政策。

根据供求曲线,每一单位的销售量,都对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一个最高的支付价格,当然一般的情况中,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并不一定就是等于这个价格。

此时可以看到,在商品交易中厂商索要的是消费者在每个价位上的最高的支付,产品的价格是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值和购买力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现实中,由于厂商在获取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信息的不完全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程度的各种难以预算的主观因素再加以为了获取这些信息的巨额成本,完全价格歧视在实践中是很难实现的。

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是P=MC,即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根据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价公式可以看到此时价格歧视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和完全竞争时的定价价格和数量完全相同的。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常常将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的平均成本LAC曲线上的最低点的产量作为理想的产量,即无多余生产力多余的产量和定价,所以在一级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厂商并无多余的生产力,因此在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的剩余。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我们高考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分数,而国家会根据所有同学的各个不同的分数做一个初步大概的统计,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录取学生,当然各个学校也会制定一个分数线,这样学校的录取就是按照各个不同的分数来定价,这便是一种类似的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而二级价格歧视并不如此,它是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商场中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你买一件衣服,厂家会给你20%的折扣,但是如果你能买两件则是35%的折扣,当然如果三件也可能是30%的折扣,以此类推,多买多折的原则下来。

这样可以看到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一级价格歧视中,虽然社会福利是最大化,但是消费者的福利全部被厂商占有,而在二级价格歧视中,只有部分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而且,垄断厂商也有可能达到或者是接近P=MC的有效资源配置的产量。

二级价格的定价方式是对每一数量的单位段制定不同的价格。

还是拿刚才的例子为例,在日常消费时我们会看到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的很普遍的方式——衣服一件的价格为468,但是如果买三件的话就可以打七折,这种将同样商品对同一消费单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称之为分段定价法。

乍看,分段定价是以购买数量多寡来制定价格,当购买量低于某一数量时,单价较高,若超过此一数量时,每一单位的价格才比较低。

我们可以说这种策略是向购买量较少的顾客收取较高的价格,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量,进而提高利润。

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利润会增加,部分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

垄断者有可能达到或接近P=MC的有效资源配置的产量。

当然,这并不像一级价格歧视那样完全的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收取费用,因此在实行二级个价格歧歧视时,仍然存在一定的消费者剩余。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和二级价格歧视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同样的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中或者是对不同的对像收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消费者分为多种不同的消费群体,从而便构成了不同的的子市场,从不同的子市场中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主要是根据每个子市场的需求弹性的不同来分别定价的。

倘若假设市场被细分为二个市场,那么价格则应按照MC1=MC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市场1有MR1=P1(1—1/Ed1),而市场2有MR2=P2(1—1/Ed2),根据MR1=MR2,则有P1/P2=(1—1/Ed1)/(1—1/Ed2),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厂商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产品价格,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产品价格。

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的价格,是有利于垄断者获得更大的利润的。

根据公式可以看到,三级价格歧视的基础是建立在价格弹性上的,生活中存在很多三级价格歧视的案例,最近很热门的经济适用房,其原理就是利用了三级价格歧视。

二、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

(一)一级价格歧的经济分析

如下图,垄断厂商根据MR=MC的定价原则所确定的均衡价格为Pm,均衡数量是Qm。

此时假定价格和数量时连续变动的。

如果存在一级价格歧视的话,可以看到,在产量小于Qm的范围中,消费者为每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均大于Pm,所以厂商继续增加产量还可以增加利润。

当产量达到Qm后,消费者为每一单位的产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的价格仍然大于边际成本MC,即此时的边际收益MR仍然大于边际成本MC,理智的厂商会继续扩大生产以增加利润,因此,厂商继续增加产量,一直将产量增加到Qc水平为止。

可以看到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为OAEQc的面积,厂商获得了比按同一价格Pc销售时的更大的利润。

而且消费者的剩余,即图中PcAE三角形的面积,全部被垄断厂商占有,转化为厂商的收益或者是厂商利润的增加量。

图一一级价格歧视

在现实中,一级价格歧视可以体现在一些科技产品的个性化服务上,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有差别的服务,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偏好定制不同的产品,最大化的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兴趣偏好,这样个性化的产品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但同时也使得厂家可以在任何一个销量下都获得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即对于一件商品买方所能承受的也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例如戴尔电脑的网上直销模式,戴尔电脑利用现在方便的网络条件,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制定不同个性化的电脑,可以原装定制也可以组装配置,不仅打破了电脑的传统的生产模式,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他这样做的好处当然从市场营销的方面和物流配送方面都有很强大的优势,但是同时戴尔公司的这个策略也将市场逐步细分,由原来的一对多的原始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一对一的模式,这样不但可以利于更好的了解顾客的需求,也能更牢的抓住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个性需求。

而这样一种一对一的定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将消费者进行一个更加细致的细分,我们可以看成是细分成不同的市场,一个产品、对应一个消费者就是一个细分的市场,这便可以形成一个个别化的定价方式,达到厂家一级价格歧视的所有利润。

(二)二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

如下图所示,垄断厂商规定有三个价格水平。

在O~Q1的销售量上,垄断厂商把价格定在P1的价格水平上;

在Q1~Q2的消费阶段,垄断厂商定的价格下降到了P2;

当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增加到Q2~Q3的销售水平上,垄断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到P3。

我们通过图很容易看到如果没有价格歧视,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就是OP3DQ3的面积,而消费者的剩余就是三角形AP3D的面积。

如果实行了二级价格歧视,那么垄断厂商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利润的增加量就为P3P1BE和矩形EGCF的面积的和,这个面积正好也是消费者剩余的损失量,而消费者的剩余此时就为三角形AP1B、三角形BGC和三角形CFD的面积的总和。

图二二级价格歧视

在现实中,大家很熟悉的会员卡积分打折便是一个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一种结合。

在许多的商场、超市里都会实行会员卡制度,生活中,很多购物狂,特别是女性的钱包里会塞有各种各样的积分卡和打折卡,一般在商店中消费的越多,积分也就越多,那么在以后的消费时便可以享受越多的折扣或者在特定的时间里兑取一定的礼物和奖品,这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精巧的价格歧视的手段。

一方面,可以说一张小小的会员卡,就将消费市场细分为有卡和无卡的两部分,通过这样的一种细分,达到一种弹性需求的细分,因此厂商可以通过这样的价格歧视,使得有卡的消费者比无卡的消费者能获得更多的优惠,使得大家愿意多花一些手续费来获得这样的优惠,这方面其实是三级价格歧视的范畴,因为三级价格歧视就是通过细分市场,利用不同市场的弹性需求不同来实现价格歧视的。

而另一方面,有卡的消费者在买商品时,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不仅可以有积分活动,而且还可以有超低的折扣享受,比如你买一件衣服,有会员卡的情况下只能打九折,那如果你多买的话,会员卡享受的积分也有时是成倍的增加,折扣也是相应的加大,而没有卡的消费者则享受的优惠就相对少些,这便是一种二级价格歧视,是一种数量歧视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案例就是商场返代金券。

商场的促销方式是购买200元的商品返100元的代金券,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了200元商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享受返100元代金券的优惠。

消费者花费的现金在200元以下时就没有这佯的优惠。

这就是商场采取的一种价格歧视的现象。

在商场的促销活动中,商场拥有定价权,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而可以通过对消费金额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来实行价格歧视。

(三)三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分析

如图,设A市场价格为P1,B市场的价格为P2,总的销售量Qt=Q1+Q2,利润Π=P1*Q1+P2*Q2-C(Qt),其中C(Qt)为成本,则利润对Q1求偏导得MR1=MC,利润对Q2求偏导得MR2=MC,所以可以得MR1=MR2=MC,由于MR1=P1(1—1/Ed1),而MR2=P2(1—1/Ed2),则P1(1—1/Ed1)=MR2=P2(1—1/Ed2),所以P1/P2=(1—1/Ed2)/(1—1/Ed1)。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当Ed1=Ed2时,则不需要提高价格歧视,因为没有这样的必要。

但是当Ed1不等于Ed2时,则Ed2较低时厂商将会索要较高的价格,反之亦然。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价格歧视有利于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的价格,而对于那些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这样就可以利用不同的价格优势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图三三级价格歧视

假定房地产厂商A对B和C销售住房,B为中高收入阶层,C为低收入阶层,那么这样的一个关系便构成了一个简易的三级价格歧视的模型。

首先,房地厂商的李瑞最大化的住房数量的决定原则是房地厂商可以从B和C这样两个细分的市场上获得相同的边际收益,只要这两个边际收益不同都可能导致房地长商通过B和C的消费市场间的销售量的调整,使之最终相等,即MRb=MRc来获得最大的利益。

例如,当MRb>

MRc是,厂商自然会减少市场C的销售量同时增加B的销售量,这种调整会一直持续到MRb=MRc为止。

再者,房地厂商还需要使生产的边际收益等于消费市场的边际成本,即MR=MC,如果不相等的话,房地厂商也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产量来获得最大的利润,最终使得MRb=MRc=MC的原则成立。

在住房的消费市场上,中高收入阶层B的价格弹性小于低收入阶层C的价格弹性的。

所以,应该对高收入阶层制定高的价格,而对于低收入阶层C制定限制的价格,也可以说是一种低价格,才能使垄断的房地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

但是在我国,低收入的阶层C仍然不可能接受限制性低价,所以只有对低收入的阶层实行财政补贴才能帮助他们购买住房。

总之,三级价格歧视理论说明,国家对低收入阶层实施低价收房的模式可以兼顾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也同时证明,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在我国是适用的,要广泛推行。

根据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B消费市场上MRb=Pb(1—1/Eb);

在C消费市场上,MRc=Pc(1—1/Ec)。

根据MRb=MRc的原则可以得到,Pb(1—1/Eb)=Pc(1—1/Ec);

最后整理可以得到Pb/Pc=(1—1/Ec)/(1—1/Eb)。

说明在存在三级价格歧视的市场上,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产品价格,才能使得房地产商获得最大的利润。

三、价格歧视的利与弊

价格歧视是垄断企业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垄断之所以会存在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市场竞争。

垄断是企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结果,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就是这样的垄断者。

中国目前像这样的企业几乎没有。

第二,政府特许,因为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

只准一家经营,他人无权染指,比如,中国人就不能开银行,银行都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

国内经营小件快递的公司不少,可是,严格来说,几乎都处于违法状态,因为国家邮政局有规定,经营快递业务需要经过他的特许才可以。

第三,自然垄断。

也就是说,一家企业经营比多家企业共同经营的平均成本要更低,对消费者更有利。

比如燃气公司,每个城市都只有一家,这是比较选择的结果。

如果有三家,每一家都要铺设布满全市的管道网络,可是没家平均只能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成本必然较一家更高。

在对于垄断的争论中,我们常常带有一种贬义的色彩,有人会人认为价格歧视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竞争的行为,不应受到管制,但是同时也会有人认为价格歧视是不公平的,它会到这垄断,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

其实价格歧视不仅在我国的电讯业存在,在其他的一些行业里也存在。

价格歧视是市场经济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经济学中价格歧视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是一个经济学术语。

价格歧视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

(一)价格歧视的优点

1.价格歧视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人民福利

价格歧视在增加了厂商的利润之后其实也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相对于垄断市场,价格歧视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甚至都可以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福利水平,利用价格歧视展开竞争可以避免单一的价格战,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效益。

如果经营者对同一商品都制定相同的价格,那么具有较高支付愿望的消费者就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由于定价太高,那些获得较少甚至没有消费者剩余的消费者可能根本就不会购买商品。

这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因为单一的价格没有使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也没有使得整体的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从而社会的总的福利,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从而社会的总福利没有达到最大。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对于较高的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还是实行的原有价格,而对于较低的消费者实行较低的价格,但不低于生产成本,那么这样不仅使得生产者的利润增加了,同时消费者的福利也增加了,那么整个社会的福利也增加了。

只要当价格歧视的社会总福利水平是大于单一定价时的社会福利,那么价格歧视就会使得社会的福利增加,此时如果资源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话,那么效率便不受影响,那么这样的价格歧视就是合乎正规,使得社会接受的。

2.价格歧视有利于行业的生存

在有些时候,很多行业必须实行价格歧视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实行价格歧视,就不会有价格高于或者是等于平均总成本的情况了。

但是在实行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厂商是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即高于平均成本向需求弹性小的消费者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同时用比较低的价格向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售卖更多数量的产品,而其总的产量生产的平均价格是大于平均总成本的。

特别是新产品的推销,新产品在技术、质量、功能和包装上对原有的产品都是一种改进与创新,那么这必然会吸引一些消费者,进而带动更多的消费者来尝试,企业也会为此投入更多成本,这样,新产品在价格歧视的第一轮周期中就获取了高额的利润,随后便可以采用低价和折扣促销的方式,扩大消费群体,快速占领中低消费群体。

大家最熟悉的便是手机市场,刚刚推出市场的时候,只有那些时尚达人才会为了尝新不在乎其高昂的价格,但是等到新款出现后,原来手机的价格马上下压,使得更多的消费群都能使用,这便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利用了价格歧视的原则。

如果不这样的话,新产品一上市就采用低价,高收入心理上认为这样的产品不上档次而不愿买,而低收入的人则会比较保守也不愿意买,那么产品的销售便很困难了。

(二)价格歧视的弊端

1.信息不对称的价格歧视,损害市场的公平性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从而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准确的决策。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每一个经济单位的利益都必须通过双方价格的谈判来实现,同样的一种商品可能会由于它的信息优势的不同而有各自完全不同的价格。

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利于营造一个比较公平的市场环境的,而且也容易产生大家为了更有竞争力而发生的价格欺诈的有损市场正常发展的有害行为。

同时对于那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信息搜集的厂商来说,由于信息其本身是可以复制的,也是可以模仿的,现在的信息泄露问题很严重,这样也会出现很多“搭便车”的现象出现,“搭便车”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曼科·

奥尔逊在1965年首次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不用支付成本而坐享其他人的利益。

其它的厂商就很可能通过模仿来获得信息的利益,而真正花费精力和时间致力于搜集信息的经济体因为最终不能保持一种信息优势,而更加导致的市场的不公平。

2.价格歧视所形成的垄断优势,影响服务质量

大家可以做个调查,调查的内容就是:

谁的服务最差?

答案永远应该是垄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