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670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

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详见附件3。

(3)分路检查学校。

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详见附件4。

3.第三阶段:

全组汇总情况,向受检单位反馈意见。

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详见附件5。

(三)工作总结

1.提交督导报告。

2.整理实地检查材料。

各检查组负责整理全部检查材料,各种表格数据签字后,交市教育督导办建档保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检查组成员需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重点掌握《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及《自治区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掌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法和实地检查的工作程序。

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检查中要严格标准,统一尺度,努力提高水平。

要深入实际,准确把握真实情况,对重点内容要分析透彻,对被督导单位的评价,要言之有据,公正客观。

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建议中肯,敢讲真话。

切忌简单草率、流于表面。

(三)尊重基层,作风民主。

检查中要尊重基层干部、教师、群众,态度谦和。

安排工作、形成意见时,要充分与地方沟通、交流。

维护被督导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切忌盛气凌人,粗暴干涉。

(四)廉洁自律,注意安全。

检查中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教育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实施办法要求,廉洁自律,不接受宴请,不住高档宾馆,不收受礼品、礼金,不向地方提与工作无关的个人要求。

制止地方挂欢迎横幅标语、搞文艺演出、组织师生迎送。

轻车简从,尽量减少地方陪同人员,简化接待。

注意交通、财物和饮食卫生安全。

附件1

检查组召开预备会

 检查组提前1天在市教育局集中,在检查工作前由组长主持召开预备会。

  一、主要议程

  1.由组长讲解检查任务、程序,部署工作要求等。

  2.集体学习领会有关政策、文件、办法、规定等。

  3.全组研究讨论,就检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预案。

  4.视情况可就《实施办法》规定的有关督导评估技术问题进行培训。

5.检查组内部分工。

二、工作分工

组长:

负责督导评估组织实施工作。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

督导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1.经费保障组:

负责附件3“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第二项“保障机制”、第三项“教师队伍”中“1绩效工资”、“4培训经费”的督查工作。

涉及到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组(以下简称“市推进组”)第7组(督导评估组),该组同时负责附件5中的“表V”的核查。

2.标准化建设组:

负责“办法”中的一、二、三、四、六项督查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

涉及到“市推进组”第1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核查组)、第2组(实验室装备、计算机图书配备组)、第3组(体育场馆面积、音体美器材配备组)、第4组(师资编制及人员配备组)、第5组(教师学历及培训组)、第6组(安全保障组),共6个小组。

3.公平与质量组:

负责“办法”附件2中的第五项“教师队伍”、附件3“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教师队伍”中2、3、5项和附件3“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第一项“入学机会”和第四项“质量与管理”的督查。

涉及到“市推进组”第4组,具体负责“教师队伍”的内容;

第2组具体负责附件3中的“入学机会”和“质量与管理”两项内容。

各推进组都有核查相关附表的任务。

附件2

抽取学校

 

一、分类

 1.学校类别

包括旗县(市、区)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含辖区内的盟市直属中小学、未纳入备忘录的开发区等部门和单位举办的公办中小学),具体指独立小学、独立初中、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的初中部。

 2.学校位置

包括县城(城区)学校、农村学校。

3.学校整体水平

包括好、中、差,以薄弱学校为主。

 二、数量

 抽取学校的数量一般为8-12所。

如一个旗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不足8所,则全部检查。

如受检旗(县、区)学校数量较多,可适当增加。

  三、抽取学校的方法

抽取学校一般安排在正式检查前一天进行,采取指定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提前做好学校分类。

由受检旗县(市、区)提前按义务教育学校情况进行分类,交检查组,并提供全旗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位置分布地图(纸质与电子版)。

  2.抽取学校。

检查组可根据受检旗县(市、区)提供的学校数据,以及材料审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定部分受检学校,并分类随机抽取受检学校。

  3.路线安排。

考虑到抽取学校分布情况,如确有行程、道路不便的因素,经双方研究,可以对个别学校进行调整。

附件3

查阅有关档案材料

  实地检查一个旗县(市、区),应对其有关档案材料进行查阅。

  一、目的

 通过查阅档案,搜集评估一个旗县(市、区)有关数据、政策等信息资料,为评估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做出认定结论提供佐证。

 二、内容

围绕《实施办法》规定的几方面评估内容,以及各项具体指标进行。

具体包括:

  1.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自治区办学基本标准有关数据和情况;

  2.小学、初中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原始数据;

  3.工作性评估指标有关数据、文件等;

 三、工作安排

 

(一)查阅旗、县、区级材料

要求受检旗县(市、区)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旗县级档案和校级档案。

 请受检旗县(市、区)提前将有关档案材料集中放在一个专门地方,供检查组人员集中查阅。

受检旗县(市、区)及学校应安排熟悉情况的人员现场协助查阅。

 旗县级档案材料主要包括:

 1.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查报告或汇报稿;

  2.计算有关各项指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和分校数据(如教育经费应提供前推4年的数据);

3.办学条件认定材料(“门槛”评估认定材料);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相关文件资料;

  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6.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情况;

  7.义务教育财政经费,近三年“三个增长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8.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的相关文件资料;

  9.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是否达到省级规定要求的相关文件资料;

  10.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相关文件资料;

  11.教师配备和编制标准的相关文件资料;

  12.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相关文件资料;

  13.教师培训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14.小学、初中巩固率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15.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16.控制重点班和择校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17.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资料;

18.学校安全保障和学校生活设施建设管理的相关文件资料等。

 

(二)查阅学校材料

 查阅学校材料在检查学校时进行。

 学校材料主要包括:

 1.学校基本情况;

  2.学生和班级情况;

  3.教师队伍情况;

  4.办学条件情况;

5.经费情况等。

6.质量与管理情况。

7.其它与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对应的情况。

 四、有关事项要求

 查阅材料要认真负责,做到“证据确凿”。

如有必要,且不涉密的情况下,检查人员可要求受检县、受检学校提供复印件、电子版或对材料进行拍照。

附件4

检查学校

检查学校是实地检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抽取学校后进行。

  一、任务

  检查学校:

一是核查学校是否达到自治区办学基本标准,二是通过在学校的检查,核证受检县工作性指标完成情况等。

  二、分路

  根据检查学校的数量情况,检查小组可再分路,分别对抽取的学校进行检查。

  三、内容

检查内容主要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同时印证旗(县、区)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学校的落实情况。

详见下表:

 四、时间与方法

 在每所学校检查时间一般在2.5—3.00小时左右。

检查小组人员可分工,对不同内容进行检查。

工作方法上,对学校进行巡视的同时,要重点查阅学校档案材料。

检查时,应对核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确认,并填写《检查学校工作表》1-4表。

说明:

1-4表在各组检查教育局或学校工作时使用,督导评估结束,以电子表形式分别填写1-4表,交组长审定使用。

学校标准化建设统计表1

学校名称

生均占地面积

生均建筑面积

教学及辅助用房

体育及运动场馆

生活用房

仪器设备总值

生均面积(平米)

应有专用教室数

实有专用教室数

生均

跑道

宿舍

食堂

总金额(元)

生均(元)

教学及辅助用房主要指教学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以建筑面积为准。

生活用房填写达标或不达标。

仪器设备总值可填钱数也可填达标不达标。

跑道有写明米数,无则写无。

凡达标均应在相应表格内划“+”号。

无法统计均在表格内划“---”号,下同。

与全县比较。

入学机会公平表2

服务范围

办学规模

进城务工子女

三类残疾儿童

留守儿童数

服务半径

服务片内适龄人数

班数

学生数

本学年超额班

人数

入学人数

入学率

随班就读人数

服务片内适龄人数是指片内有户口及其他情况适龄人口总数。

无法统计均在表格内划“---”号。

教师队伍建设表3

教师数量

教师结构

骨干教师

教师培训

教师流动

艰苦补助

专任教师

生师比

学历合格率

年龄结构

学科结构

缺科教师

骨干教师数

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

校本培训时数

其它培训时数

流出人数

流入人数

非正常交流流出人数

本学年新补充人数

流动教师月补助

农村牧区教师月补助

说明:

年龄与学科结构只填写合理不合理。

培训应用相关文件资料评明。

骨干教师批县级或以上骨干教师。

教师流动指本学年建立教师交流本学年流动人数,非正常交流流出指调动或其它因素,新补充含调入人数。

质量与管理表4

义务教育巩固率

体质健康

服务半径学生入学情况

择校情况

减负工作

毕业班一年级入学人数

现毕业班人数

巩固率

达标率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

服务半径适龄人数

服务半径学生在本校数

流出适龄人数

在校生人数

择校人数

择校率

补课现象

在校时间

作业量

相关制定

减负效果

毕业班指本学年在校毕业班学生数。

巩固率分小学、初中统计。

服务半径人数指有户或其它应入本校人数(参考教育局计划招生人数)。

择校人数是指非计划招生人数,为方便统计,仅计算本学年在校和择校人数。

减负工作各项仅填“有”或“无”、“超”、“不超”等。

减负效果填写好、较好、一般、待加强等。

与全县进行比较。

附件5

汇总情况、反馈意见、工作总结

  在每个受检旗县(市、区)检查工作后,检查小组应进行情况汇总;

各小组市教育局集中后,应安排全体人员进行汇总。

根据汇总情况,撰写反馈意见,向受检县反馈。

最后将检查情况形成报告交自治区教育督导部门。

  一、小组汇总

  1.各组汇报。

内容包括:

  ——各组开展工作情况,包括检查学校类型和数量等情况。

——检查学校达标情况,具体列出各校不达标项目和数据

——特色、亮点及存在的其他问题

2.分析研究。

检查组结合各方面材料,以及实地检查情况,对受检旗县(市、区)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做出判断;

对主要经验、存在问题予以集体确认,并整理支持以上判断与结论的证明材料。

研究分析过程中,可向受检旗县(市、区)要求补充佐证材料。

形成结论意见时,可向受检旗县(市、区)征求意见。

3.研究并撰写向大组汇报情况稿。

基本框架为:

  ——检查小组工作情况(见附件6)

——受检旗县(市、区)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受检旗县(市、区)主要工作经验

  ——受检旗县(市、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大组形成整体反馈意见的建议

  汇报情况稿由全小组人员分工撰写,由小组长定稿。

  4.整理相关材料。

主要包括:

  ——受检旗县(市、区)汇报材料、申报表、文件汇编等

  ——检查小组检查学校记录及表册等

  ——支持以上判断与结论的证明材料

  ——其他有关材料

 二、大组汇总

  1.大组汇总在市教育局集中后进行,全体检查组人员参加。

  2.大组汇总时,由于人数较多,以每一个小组组长发言为主,其他成员可做必要的补充。

3.大组汇总的程序、任务与小组汇总基本一致。

只是最后形成的结论意见,需要征求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意见。

4.撰写反馈意见。

根据各小组汇总及集体研究意见,撰写向受检旗县(市、区)反馈意见。

三、反馈意见框架

 

(一)前言部分:

督导检查工作情况

  介绍检查的人员、时间、检查的旗县(市、区)、学校数以及检查的基本情况等。

第一部分:

列表陈述受检旗县(市、区)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和评估结论

1.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分项说明达标不达标,结论。

2.校际标准化建设差异系数。

如无法统计说明原因。

3.旗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未经国家正式验收前均写有待提高):

A.入学机会:

B.经费保障:

C.教师队伍:

D.质量与管理:

4.公众满意度:

附相关检查1-4表和相关表册。

 第二部分:

工作经验和做法

 主要介绍受检旗县(市、区)在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推进本旗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亮点。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

 根据实地督导检查情况,对受检旗县(市、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指出受检旗县(市、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第四部分:

整改意见

 重点围绕存在问题,按照《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及工作性指标要求,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督导检查反馈意见要言简意赅,言之有据,总字数控制在3500字以内。

 四、反馈意见

 检查组在一个旗县(市、区)实地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安排专题会议,将检查情况向其反馈。

 1.参加人员

 检查组全体成员。

 受检旗县(市、区)政府、教育部门以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只各责任单位)负责人,相关学校负责人等。

 2.主要议程

 会议由检查组安排人员主持。

议程一:

检查组组长反馈意见。

 由检查组组长按照大组汇总时形成的反馈意见稿做反馈。

反馈时,原则上不应随意发挥,不做对一个旗县区是否达标的最后认定结论。

 议程二:

受检旗县(市、区)政府领导表态发言。

 议程三:

如市政府或市教育局领导到会,安排其作讲话。

 五、工作总结

 大组汇总后,除形成向受检单位反馈意见稿外,还需形成向自治区教育督导部门的报告。

内容框架和主要结论与反馈意见相同,重点报告受检旗县(市、区)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检查组的结论。

报告中还可根据情况向自治区提出政策性建议。

报告由检查组组长安排相关人员撰写,经组长修改定稿并签字后报自治区教育督导办。

报告字数一般控制在6000字左右。

报告应在检查后1周内提交。

附件6

检查人员撰写汇报情况稿

  ——检查人员分工情况

——所查指标达标情况(分类分项撰写并填写相关表格)

  ——受检旗县区主要工作经验和特色。

  ——受检旗县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小组形成整体反馈意见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