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69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9.docx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9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9)--解析

一、单选题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  )的观点。

答案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

D,原始教育

考点:

小学教育的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相对于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尊重儿童。

2,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答案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考点: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现代的气质学说根据巴甫洛夫的气质类型分类,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情绪体验强烈、不易约束,而胆汁质即是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3,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答案A,100%

B,120%

C,150%

D,200%

考点: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4,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

答案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考点: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前摄干扰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干扰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之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专家点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干扰的两种情况,是历年考试中经常以单项:

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题目。

考生在记忆时只须从字面分析即可:

前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占统摄地位,即前对后的抑制和干扰;后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占统摄地位,即后对前的抑制和干扰。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答案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专家点拨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重要考点,考生不仅要熟悉、理解,更要学会应用。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

(1)顺序性;

(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考生要掌握各身心发展规律的含义,理解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启示。

6,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答案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考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最终变为成熟的教师,熟练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专家点拨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1)关注生存阶段。

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或想方设法控制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答案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考点:

教学方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师生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答案A,教育万能论

B,儿童中心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若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则易导致教育万能论;若过分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则易导致环境决定论;而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又会导致儿童中心论。

9,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

答案A,校园设施

B,教师引导

C,学生兴趣

D,个人活动

考点:

课外活动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

组织和指导好学生的课外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答案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考点:

教学方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欣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教学方法。

11,“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

答案A,遗传

B,身体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干、越、夷、貉这四个地方的人,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专家点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一般包括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1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答案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考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13,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  )。

答案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考点:

意志过程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果断性。

14,个别小学生出现打架、偷窃和撒谎等行为属于(  )。

答案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考点:

认知过程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撒谎、偷窃和打架等行为都属于行为障碍。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答案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考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6,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

这些知识属于(  )。

答案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保护性知识

考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17,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

答案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考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8,在小学四年级课程《骨骼和关节》中,教师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①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②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的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③出示连线图,图中的物品与人体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④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选择你安排的教学组织顺序为(  )

答案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考点:

小学生的医疗保健知识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教学组织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人手,由浅入深地进行。

19,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答案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考点:

教育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专家点拨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与他相关的知识是历年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

相关知识有:

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提出“泛智教育”,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20,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答案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考点:

学习动机的分类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外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题干中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因此属于外部动机。

 

四、简答题

1,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考点: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低年级儿童对学习的价值了解不深,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

教师应尽快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

老师对学生打的分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取得高分成为很多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同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是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满足感常伴随着教师的夸奖而增强。

文字解析:

本题是对小学生学习的特征知识的考查。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考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1)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2)恒于研究。

通过科研,教师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3)勤于反思。

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

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

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而且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思想。

(4)勇于实践。

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有实践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机会,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其次要讲实践的方法,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文字解析:

本题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知识的考查。

3,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考点: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

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文字解析:

本题是对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的考查。

五、综合题

【案例1】一年级上册《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

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

下面是某教师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段:

出示挂图。

师:

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我看见了房子。

师:

你真能干。

生2:

我发现了红旗。

生3:

我发现了树木。

生4:

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

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

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问题:

“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试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以上教学片段。

【参考答案】

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尤其是在数学探究过程中,需要设计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

但是,在这一材料中,教师的问题存在了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答案,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做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

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

【案例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1:

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2:

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3:

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4:

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5:

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6: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

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以评述。

【参考答案】

优点:

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

该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

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

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

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

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

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案例3】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王鹏坚持晨练二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22.4÷4=_______(千米)想一想:

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答:

王鹏平均每周应跑________千米。

列竖式计算:

25.2÷634.5÷152.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5.6÷7=_________(千米)

3.王鹏的爷爷每天坚持慢跑1.8千米。

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

1.8÷12=_________(千米份)

答:

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千米/分。

列竖式计算。

(1)7.83÷94.08÷80.54÷6

(2)6.3÷1472÷1514.21÷7

(1)试分析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2)如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

(3)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新授部分教学。

【参考答案】

(1)除法的意义

运算法则: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算法:

一个因数一积÷另一个因数。

在除法里。

0不能做除数。

因为。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除法没有意义。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进行准确地计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用竖式计算的简便性,发展推理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新授部分的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出图片,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出数学问题:

“王鹏每周应该跑多少米?

每天应该跑多少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王鹏每周应该跑多少米?

”这个问题,同学们按照数学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两个方面。

①怎样列出算式?

②应该怎样计算?

讨论后,教师请各小组分别陈述自己的做法,给予鼓励,并补充板书:

◆重点讲解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整数除法列竖式的方法探究被除数是小数时的竖式列法。

并提出相应问题:

“除到十分位时商几?

商的数表示的是多少?

②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

怎样表示商写在了十分位?

引导学生说出:

要在个位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最后除到被除数的十分位仍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与学生共同把这道除法竖式做完,并用乘法验算。

◆总结拓展

教师通过例子与同学们探讨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7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

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