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766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

本方案防治对象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种鼠类。

本方案旨在对各地的森林鼠害防治起指导性作用。

一、总体规划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负责编制全国森林鼠害防治总体规划并汇总年度实施计划,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本省的森林鼠害防治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各地根据森林鼠害的发生规律、发生面积、地理位置、危害程度、林分用途等因素,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施工作业设计。

设计要划分不同治理类型,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内容包括不同类型区的特点、范围、面积和治理对策,要把面积、技术措施和工程量落实到小班。

绘制施工作业图,标明害鼠种类、危害等级、防治指标等。

二、鼠情监测

鼠情预测预报工作必须强化。

要实行定点、定人、定期、定方法的调查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害鼠的种群消长、迁徙、扩散以及抗药性等技术指标。

要经常普查,及时掌握鼠情动态,使预测预报成为防治工作的“耳目”。

(一)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

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区未成林造林地、中幼龄林及其它易受鼠害的林分开展调查。

调查以林场(乡镇)为单位,按调查人员责任区以及地块(位置相邻、条件相似的自然块可合并为面积不超过30公顷的1个地块),对所有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地块开展编号,并填入附表1。

(二)鼠情线路踏查

春季雪化时(已露出被害状)或其它时间,按调查地块的形状选择一条最长的对角线,采用线路踏查调查法,等距选取100株样树,调查林木被害株率,将踏查结果填入附表2。

(三)标准地内鼠危害程度调查

在线路踏查时,选择被害株率超过3%的地块20--30处,设立标准地开展当年有无被啃斑痕、危害等级、林木受害程度的调查。

1、地上鼠类

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其内树木不少于200株,随机抽取60株样树,开展危害程度的调查,将结果填入附表3。

2、地下鼢鼠类

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随机抽取200株样树,记录当年死亡株数,将结果填入附表4。

3、西北荒漠林害鼠

荒漠地区的害鼠(如沙鼠类),善于爬高以啃食梭梭等树木的幼嫩枝条,状如刀割,仅剩光秃的茬桩;并在树木的根部挖穴穿孔,严重破坏根系,致使梭梭林成片死亡。

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随机抽取200株样树,逐株调查有无被害及被害程度,记录各级被害株数和死亡株数,将结果填入附表5。

(四)标准地鼠种类和密度调查

1、地上鼠类

每年于4月上旬和10月中旬,在监测临时标准样地内,将100只鼠铗按5米间距方格布放,间隔24小时开展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72小时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

逐日调查鼠害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3。

2、地下鼢鼠类

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辅助标准地,统计标准地内当年的土丘数。

根据土丘挖开洞道,凡封洞者即为有效洞。

确定有效洞口后设置地弓箭开展人工捕杀,连续捕杀3昼夜,统计捕获的鼢鼠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4。

3、西北荒漠林害鼠

每年于4月上旬和10月中旬,在监测临时标准样地内,将100只鼠铗按5米间距方格布放,间隔24小时开展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72小时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

逐日调查鼠害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5。

三、防治技术措施

(一)生态控制措施

生态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加强以营林为根底的综合治理措施,破坏鼠类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影响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形成可持续控制的生态林业。

森林鼠害防治必须从营造林工作开始,要在营造林阶段实施各种防治措施,对森林鼠害开展预防性治理。

1、造林设计时,首先考虑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要加植害鼠厌食树种(如西北地区的沙棘、柠条等)、优化林分及树种构造(东北在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红背鼠平占优势的地区,营造落叶松;在____田鼠和东北鼢鼠占优势的地区,多营造樟子松),并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

2、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开展深翻,破坏鼠群栖境;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倒木等清理干净,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

3、造林时,要对幼苗用树木保护剂开展预防性处理(可以用防啃剂、驱避剂浸蘸根、茎);对于有地下鼢鼠活动的地区,要实行深坑栽植,挖掘防鼠阻隔沟。

4、造林后,在抚育时及时去除林内灌木和藤蔓植物,搞好林内环境卫生,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控制抚育伐及修枝的强度,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树头、枝丫及灌木枝条等),让害鼠取食。

在害鼠数量高峰年,可采用代替性食物防止鼠类危害,如为害鼠过冬提供给急食物,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

对于新植幼林,营林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发现鼠害,要立即对害鼠开展化学药剂防治。

(二)天敌控制措施。

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大力保护利用鼠类天敌,对控制害鼠数量增长和鼠害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1、林区内要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实行封山育林,严格实行禁猎、禁捕等项措施,保护鼠类的一切天敌动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创造有利于鼠类天敌栖息、繁衍的生活条件。

2、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招引鼬科动物;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存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和繁衍。

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人工饲养繁殖黄鼬、伶鼬、白鼬、苍鹰等鼠类天敌开展灭鼠。

(三)物理防治

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灭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铗、地箭、弓形铗等物理器械,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

也可以采取挖防鼠阻隔沟,在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保护树体。

(四)化学灭鼠

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造成一定危害的治理区,应使用化学灭鼠剂开展防治。

化学杀鼠剂包括急性和慢性的两种,含一些植物,甚至微生物灭鼠剂。

急性杀鼠剂(如磷化锌一类)严重危害非靶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畜有害,应尽量限制其在生产防治中的使用。

慢性杀鼠剂中的第一代抗凝血剂(如敌鼠纳盐、杀鼠醚类)需要多次投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在防治中不提倡使用此类药物。

第二代新型抗凝血剂(如溴敌隆等)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不产生耐药性,可以在防治中大量使用。

但应适当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添加保护色、小塑料袋包装等等。

大隆类药物因具有急、慢性双重作用,二次中毒严重,在生产防治中应慎用。

(五)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属于根底性的技术措施,要配套使用,并普遍、长期地实行,以到达森林鼠害的自然可持续控制。

现在提倡使用的药剂可以分为三种。

1、肉毒素

肉毒素是指由肉毒梭菌所产生的麻痹神经的一类肉毒毒素,它是特有的几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单体或聚合体,对鼠类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杀灭效果很好,在生产防治中可以推广应用;但是,该类药剂在使用中应防止光照,且不能高于一定温度,还要注意防止小型鸟类的中毒现象。

2、林木保护剂

林木保护剂,是指用各种方法控制鼠类的行为,以到达驱赶鼠类保护树木的目的,包括防啃剂、拒避剂、多效抗旱驱鼠剂等几类,由于该类药剂不伤害天敌,对生态环境安全,可以在生产防治中推广应用,尤其是在造林时使用最好。

3、抗生育药剂

抗生育药剂是指能够引起动物两性或一性终生或暂时绝育,或是能够通过其他生理机制减少后代数量或改变后代生殖能力的化合物,包括不育剂等药剂。

该类药剂可以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在其它地区要先开展区域性试验。

四、分类施策、综合防治

(一)防治时间

鼠害防治在春、秋两季开展,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但是,造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造林前的7?

10天开展;未成林造林地和幼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霜降上冻后降雪前这一期间开展。

实施防治时以林场(乡、镇)为单位。

1、春季防治

春季调查林木被害株率3?

10%的地块,可采用不育剂、拒避剂、营林技术和招引天敌等措施开展防治。

被害株率11?

20%的地块,可采用物理方法、不育剂、拒避剂、化学药剂等措施开展防治。

被害株率21%以上的地块,必须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2、秋季防治

在开展标准地鼠种类和密度调查的地块,100铗日目的鼠种捕获率在1?

4%时,可采用天敌控制、营林技术、不育剂、拒避剂等措施开展防治。

捕获率在5?

9%时,可采用物理方法、不育剂、拒避剂、化学药剂等措施开展防治。

捕获率在10%以上时,必须先采用化学药剂毒杀,迅速降低鼠害密度,然后再采取上述其它措施牢固防治成果。

(二)发生区域划分

根据森林鼠害预测预报管理方法,按照林木的平均受害株率,将森林鼠害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轻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和重度发生区。

轻度发生区:

林木受害株率3?

10%;

中度发生区:

林木受害株率11?

20%;

重度发生区:

林木受害株率21%以上。

不同的发生区,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

要通过协调运用营林、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实行综合治理,以降低鼠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

1、轻度发生区

以预防工作为主,重视天敌对害鼠的控制作用。

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保护鼠类的天敌,减少人类对森林的干扰和破坏。

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以利于害鼠天敌的栖息和蘩衍;保存较大的阔叶树、悬挂招引杆或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招引鼬科动物。

也可以人工饲养和繁殖黄鼬、伶鼬、白鼬、苍鹰及蛇类等老鼠天敌开展灭鼠。

2、中度发生区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加大生物防治比例,通过各种人工、生物、生态防治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地下鼢鼠区:

在植苗造林时深坑深栽、挖掘防鼠阻隔沟,用地箭等物理器械开展人工机械捕打;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等开展防治。

西北荒漠地区:

用封育、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开展以破坏害鼠生境为主的生态控制,用多功能防啃剂等开展防治,用物理机械开展人工捕杀。

其它地区:

在植苗造林时,用拒避剂浸蘸苗茎,用鼠用植物不育剂开展预防性防治;同时,辅之以封育、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进,或用鼠铗等物理机械开展人工捕杀。

3、重度发生区

以压低鼠口密度为主,采用化学、生态、生物等技术措施,开展全面防治,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地下鼢鼠区:

用C-肉毒素、溴敌隆和多效抗旱驱鼠剂等开展防治。

西北荒漠地区:

应用C-肉毒素、溴敌隆和多功能防啃剂等开展防治。

其它地区:

应用C-肉毒素、溴敌隆和多功能防啃剂等开展防治。

(三)安全措施

在鼠害防治投药前,县、乡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牌等多种形式,做到家喻户晓,详细说明鼠害防治的时间、地点,严防群众到施药林地放牧。

在施药区要设置严禁放牧的警告牌,以免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杀鼠剂和毒饵由专人保管,不准擅自启动;配制和投放毒饵时,操作人员要戴口罩、手套,配制包装、投撒毒饵的容器和工具要专用,严禁人畜混用,中毒者要及时抢救。

五、防治质量检查和防治效果调查

(一)春季防治时因害鼠捕获率较低,一般不开展防治效果调查,只开展防治质量检查。

(二)防治质量检查

春、秋两季防治后,都要按药剂的施用说明开展防治作业质量验收检查。

其中,林场(乡、镇)级检查防治地块的100%,县(市、区)级抽查防治地块的10%,市(地、州)级抽查防治地块的2?

3%,省级抽查防治地块的1%。

对防治作业质量未到达要求的地块,要分析问题,查出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并重新组织防治,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和经济责任。

(三)防治效果调查

1、化学毒饵防治效果调查

对同一个类型的生态林分,以害鼠平均捕获率与最高捕获率之间的中间值做为一个基点鼠密度,把捕获率与基点鼠密度最相近的地块作为防治效果鼠密度调查的标准地。

标准地要设置均匀,有代表性。

在每处防治面积100公顷以下的地块,选1个标准地,共选3处;在每处防治面积100?

500公顷之间的地块,选2个标准地,共选6处;在每处防治面积500公顷以上的地块,选3个标准地,共选9处。

防治前、后鼠密度调查标准地必须是同一块地。

防治效果=(防治前鼠密度-防治后鼠密度)÷防治前鼠密度

考核标准:

防治效果达87%以上的为防治合格。

2、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调查

营林技术措施实施后,在第二年春季设标准地开展林木被害株率调查。

营林措施的质量检查按照营林措施的具体规定执行。

考核标准:

营林技术防治效果,以林木被害株率低于3%为合格。

3、天敌控制措施防治效果调查

对实施的天敌招引、保护等措施如竖招引杆、堆石块等开展检查。

对天敌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天敌种类、数量及鼠密度等方面情况开展调查。

考核标准:

天敌控制措施的防治效果以林木被害株率低于3%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