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67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9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9页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9页
亲,该文档总共2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docx

弱电全系统智能规划设计方案全

弱电智能化系统

规划方案

二◦一五年七月

第一章方案说明

1.1设计内容7

1.2设计思想8

1.3设计原则9

1.4相关技术标准和依据10

1.4.1技术标准10

1.4.2设计依据----招标文件系统设计技术总体要求11

2.1、综合布线系统13

2.1.1、家居多媒体布线箱系统13

2.1.1.1、应用分析13

2.1.1.2、系统设计14

2.1.1.3、系统结构示意图16

2.1.1.4、系统功能特点16

2.1.2、住宅主干综合布线系统16

2.1.2.1、设计原则16

2.1.2.2、系统规划17

2.1.2.3、系统描述及安装规范18

2.1.3、智能化EPON专网布线系统24

2.1.3.1、系统组网方案25

2.1.3.2、EPON网络管理25

2.1.3.3、光功率预算26

2.1.3.4、业务提供扩展方案27

2.1.3.5、户内解决方案28

2.1.3.6、户外解决方案28

2.1.3.7、软件和硬件设备介绍28

C8000产品图29

2.2、信息发布系统35

2.2.1、系统概述35

2.2.2、应用分析36

2.2.3、系统设计36

2.2.4、系统播放软件38

2.2.5、系统结构示意图40

2.2.6、系统功能特点40

2.3、背景音乐系统42

2.3.1、系统概述42

2.3.2、应用分析43

233、系统设计44

234、系统组成45

2.3.4、系统配置46

2.3.4.1、放音部分48

2.3.4.2、功率放大部分49

2.3.4.3、传输线缆部分50

2.3.5、系统功能特点50

2.3.6、主要设备性能参数50

2.4、数字可视对讲系统52

2.4.1、系统概述52

2.4.2、数字对讲系统分析53

2.4.3、智能家居系统整合分析54

2.4.4、系统设计54

2.4.5、系统功能特点58

2.4.6、系统主要参数61

2.5、闭路监控系统64

2.5.1、系统概述64

2.5.2、系统分析64

2.5.3、系统设计67

2.5.3.1、前端摄像系统68

2.5.3.2、传输系统69

2.5.3.3、管理控制系统71

2.5.3.4、系统供电体系73

2.5.4、系统功能特点74

2.5.5、设备技术参数79

2.6周界防范系统84

2.6.1、系统概述84

2.6.2、应用分析85

2.6.3、设计原则87

2.6.4、周界技术分析88

2.6.5、系统设计88

2.6.5.1、前端探测部分88

2.6.5.2、现场报警联动设计89

2.6.5.3、系统传输网络90

2.6.5.4、报警中心控制部分91

2.6.5.5、中心联动部分92

2.6.5.6、系统电源供体系93

2.6.5.7、系统功能特点94

2.7、门禁一^通系统95

2.7.1、系统概述95

2.7.2、系统应用分析95

2.7.3、系统设计96

2.7.3.1、前端部分96

2.7.3.2、传输部分97

2.7.3.3、管理中心部分98

2.7.3.4、系统供电98

2.7.3.5、与消防的联动99

2.7.4系统功能99

2.7.4.1门禁管理部分99

2.7.4.2门禁控制部分101

2.7.4.3其它扩展部分101

2.7.5门禁控制器设备介绍101

2.8、智能信报箱系统102

2.8.1、系统组成102

2.8.2、系统应用分析103

2.8.3、系统设计103

2.8.3.1、前端部分103

2.8.3.2、传输部分104

2.8.3.3、管理中心部分104

2.8.4、系统功能特点104

2.8.5、以下为样品图104

2.9、智能家居系统106

2.9.1、系统概述106

2.9.2、智能家居技术分析107

2.9.3、项目需求分析110

2.9.4、系统设计111

2.9.5、系统主要功能112

2.10、停车场管理系统116

2.10.1、系统概述116

2.10.2、系统分析116

2.10.3、系统设计118

2.10.4、系统功能特点122

2.10.5、系统设备参数122

2.10.6、车位引导系统介绍125

2.11、电子巡更系统127

2.11.1、系统概述127

2.11.2、应用分析127

2.11.3系统设计130

2.11.3.1系统组成131

2.11.3.2巡更点的设置132

2.11.3.3主要应用介绍132

2.11.3.4中心管理设备134

2.11.4系统结构示意图135

2.11.5系统功能特点135

2.11.6系统设备介绍136

2.12、楼宇自控系统137

2.12.1、系统概述137

2.12.2、应用分析138

2.12.3、需求分析139

2.12.4、系统设计140

2.12.4、系统组成141

2.12.5、系统配置142

2.12.6、系统功能特点145

2.12.7、系统设备介绍146

2.13地热、空气能热循环系统147

2.13.1、系统概述147

2.13.2、地热系统介绍148

2.13.3、地面辐射供暖的优点149

2.13.4、空气能热泵简介150

2.13.5、空气能热泵特点150

2.14、机房工程151

2.14.1、系统整体设计151

2.14.2、系统实现功能154

2.14.3、系统配置155

2.15、防雷系统158

2.15.1、系统配置及功能158

2.15.2系统结构160

2.16、EMC建筑节能系统163

2.17、LEED认证与环保164

2.18、金钥匙物管服务系统168

2.18.1、系统概述168

2.18.2、金钥匙物管与传统物管分析168

2.18.3、高档小区金钥匙服务对象特征分析170

2.18.4、金钥匙物业服务内容170

2.18.5、金钥匙物业服务过程172

2.19、智能化系统集成176

2.19.1、系统概述176

2.19.2、IBMS主要集成内容177

2.20、设计项目管理178

2.20.1、项目计划组织及其保证体系178

2.20.2、设计质量控制及其保证措施179

2.20.3、设计进度控制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182

2.20.4、工程投资控制183

2.20.5、拟提供的设计成果184

2.20.6、设计服务承诺185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1、主要项目业绩一览表

2.22、公司资质文件证书

第一章方案说明

1.1设计内容

从美景园一期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实际要求出发,以建设部有关住宅小区智能化系

统工程的系列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和现有产品供应的实际情况,针对高端和普通住宅编写技术规范,适应不同小区智能化系统要求。

本项目由始兴县美景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档住宅小区,位于始兴县平路与丹凤

路交接处。

本住宅小区集商住楼、别墅、商业、酒店、博物馆、电影院、幼儿园等设施,其中分一期A、一期B和二、三期工程,本次招标范围为一期A和一期B及3#商业等工程,一期A工程包括:

1#、2#商业,1#~3#楼(高层建筑18+1层)拟建共238套,4#~29#47#~49#54#、55#别墅共90套;一期B工程有:

酒店、博物馆、电影院及3#商业。

产品系统选择标准:

“功能合适,性能稳定,性价比高,施工便利,美观大方”。

美景园一期A、B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内容包括:

综合布线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梯控系统;

周界防范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机房工程;

电子巡更系统;

门禁一卡通系统;

1.2设计思想

可靠性:

智能化系统硬件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产品,是已在类似项目中使用过许多的,证明能适应室内、外环境的硬件,软件均是良好的中文界面,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长期和稳定工作运行。

实用性:

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软、硬件及网络技术,出错率低,兼容性强,升级容易,采用模块式结构,扩容方便,没有重复建设投资,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系统的硬件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开放性:

系统选用业界成熟的产品,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系统应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经济性:

系统组成应充分考虑项目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其经济性包括:

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软硬件设备、技术服务和培训);系统运行后效益预算的可能收益;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用等。

可行性和适应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在方案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最简单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通过部件化、模块化和层次化的系统规划设计,为正常使用和故障检测带来极大的方便。

集成度:

科学认识小区智能化系统体系结构,合理选择系统集成方式和集成程度,保证系统良好、可靠运行。

1.3设计原则

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实用技术

目前的安全防范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现在规划的是面临21世纪的系统,因此,

在技术上要追求先进,使用上要简便实用。

系统应具集中统一的管理能力,为物业管理提供方便

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公共安全管理是集中统一管理的,因此,要求系统应具有多级集中统一的管理中心,并实施科学化的管理,使安全防范技术发挥最佳的效用。

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扩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随着产品和技术的进步,系统也要不断的升级和提高。

因此,要求系统具有结构开放,信息传输兼容性强,终端互换性高,系统网络清晰和组网简单等特点。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应标准化、规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将会不断被引进,与国际接轨乃大势所趋。

因此,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必须走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

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应具有很强的防破坏能力。

由于系统面临用户的数量众多,设备的可靠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同时,用户的层次和素质不齐将导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误操作。

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

同时,系统在硬软件上都应采用多种保护措施,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设置系统权限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必须具有实时性、高集成度

系统在信息共享和处理速度上具有快速响应能力。

另外,科学认识小区智能化系统体系

结构,合理选择系统集成方式和集成程度,保证系统良好、可靠运行。

1.4相关技术标准和依据

1.4.1技术标准

“甲方”建筑设计图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技术要点与设计导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699-2007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

GB/T50343-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年版)

GB50057-2000(2000

YD/T1095-2000

GB50054-95

GB50052-95

《电气装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6

《电气装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工业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50174-2000

GB50016—2006

GB50347-2004

GB50055-93

GB50045-95(2005年版)

GB50057-94(2000年版)

GB50343-2004

JGJ16-2008

GBJ115-87

GB8566-87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12504-12509-90

1.4.2设计依据----招标文件系统设计技术总体要求

1、按照招标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智能化方案设计。

2、系统深化设计力求简洁可靠,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行和可靠性,并符合本工程运营、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先进性。

3、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的配置应满足本工程使用的实际需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4、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做到安全可靠、管理方便。

5、充分考虑日后维修的方便,零部件、易损部件容易拆卸、更换。

6电子元器件应能长期稳定、正常的工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满足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国际标准要求。

7、并可提交合理化设计建议供我方参考。

第二章子系统方案设计

2.1、综合布线系统

2.1.1、家居多媒体布线箱系统

本项目的住户内部多媒体信息网的建设目标定为:

数据部分通过交换以100Mbps的速率

分配到各个信息点,水平布线采用超六类支持今后网络百兆到桌面。

语音部分考虑使用程控交换机和虚拟网两种方式,其接入及管理都可使用布线通用信息点。

通过家居多媒体布线和后期网络系统的应用,将为其最终建成为具有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高层次家庭通讯平台,并同

时满足:

满足住户室内一般性公务处理业务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求;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高效的现代化信息人居环境;提供一个家庭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通信化的高技术平台;满足建筑结构柔性化达到多种用户对不同家居环境功能的要求;满足小区物业的内部管理、服务的自动化和全方位化;满足住户随时随地的上网,高速、全面化的信息数据业务要求的需要;满足智能化家居系统集成控制等的需要。

2.1.1.1、应用分析

根据家居布线标准(TIA/EIA570-A)要求,家居布线划分为两个等级,两个等级的对

比如下:

服务

等级一

等级二

电话

支持

支持

电视

支持

支持

数据

支持

支持

多媒体

不支持

支持

表格1-各等级支持的典型家居服务

 

布线

等级一

等级二

4对非屏蔽双绞线

三类,建议使用五类

五类,建议使用超五类

75Q同轴电缆

支持

支持

光纤

不支持

可选择

表格2-各等级认可的家居传输介质

根据项目的定位特点,本小区的家居布线系统可按照等级二标准进行设计,在传输介质选择方面,数据及语音部分采用超六类双绞线,电视部分采用75Q同轴电缆,在满足现代家居数据通讯需要的同时,还具有向上升级的能力。

根据信息网络子系统设计思想,在小区住户每户配置一个数据点,两个语音点和一个视频点,因此对于用户工作区子系统,采用家居布线子系统对室内进行布线,在小区住户入户门附近设置多媒体配线箱,所有入户的数据线、语音线、视频线、智能家居控制子系统等均接入多媒体配线箱内,通过多媒体配线箱对住户家内统一进行配线。

考虑到住户应用需求不同,以及二次装修等问题,信息点的变更及损坏率较高,建设单位可只进行多媒体配线箱的投资,每户配置一个多媒体配线箱,所有的线缆全引入配线箱,从配线箱到用户工作区的部分,由住户自己去设计实施。

考虑为小区每户配置一个多媒体箱(内置数据、语音、有线电视模块)。

2.1.1.2、系统设计

家庭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核心模块、通讯线缆和前端面板模块组成:

1)家庭信息接入箱核心模块

家庭信息接入箱是户内/户外的分界点,是家庭布线系统的起点,它负责将户内/外的

各种信号进行交接配置。

分为数据区、语音区、有线电视区和其他工作区。

数据区

对于住户室内的数据区的配置,有两种解决方式:

一是配置一进多出的数据模块。

一进多出的数据接线模块可连接多部电脑,但同时只能有一部电脑可连接进入外界宽带网络。

另一种是配置多口住户集线器(HUB或住户小交换机,可同时连接多部电脑,并且可以同时联入外部宽带网络。

考虑本次项目未来业主的定位较高及可能的实际使用情况,本设

计规划标准配置为1进8出或大户型1进16出的数据集线器带路由器功能的家居布线数据模块。

所有电视点位设置1个数据点,满足网络电视功能需求。

厨房考虑2个网络家电信息点位。

语音区

根据家居布线标准,本次考虑为住户室内提供各个房间的语音通讯功能,同时将可视对讲部分的厨房和浴室电视、电话功能考虑在内,因此语音点的配置暂定为2进8出型交换模块。

有线电视区

根据住户的实际需要配置1进6出的有线电视模块,可同时连6台电视机观看。

如有暂时不用的端子,可旋接上阻抗端子予以封闭,今后随时需要随时用。

2)通讯线缆

通讯线缆是家庭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负责将语音/数据/图象控制等信号在信息点(信息插座)和家庭信息接入箱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统一采用防水、阻燃型线材,包括非屏蔽8

芯6类双绞线UTP、视频同轴电缆(SYV—75)、电话线(一般为了布线材质统一和户内信息点可以互换,均考虑语音部分的布线也用UTP6E、各种家居控制线等。

3)信息模块和面板

信息面板是家庭布线系统的终点,它负责将用户终端和家庭布线系统线缆上的各种信息进行转接。

信息模块和面板安装于住户的客厅、卧室、书房等任何需要

©

的地方,用于到桌面的高速通信应用,采用标准86盒尺寸,安装方便。

I.".'

网络电话信息点采用双孔面板,网络电视信息点采用电视面板+网络面

板,电话或网络独立信息点采用单孔面板,地面安装信息点采用金属地插。

对于家居多媒体布线系统,考虑到各住户的实际应用的不同,对工作点的具体设置位置也不一定一致,建设单位只配置多媒体信息箱部分,对于户内从多媒体配线箱到工作区的通讯线缆以及工作区的信息模块等,可由住户入住后自己进行功能确定和位置确定后自行实施。

有线电视进线(SYVW75-5)

数据进线(UTP-6)

电话语音进线(UTP-6

2.1.1.4、系统功能特点

实现住户户内的综合布线;

即插即用,便于连接外部网络;

安装使用简便性,便于系统的扩容及操作者的使用。

2.1.2、住宅主干综合布线系统

2.121、设计原则

1、先进性

米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先

设计中充分体现综合布线工程是智能建筑核心之一的特点,

进的设备及材料,保证建筑的先进性。

技术成熟,与当代国际标准接轨。

2、成熟及实用性

在充分满足技术先进性的同时,所选用的技术和材料均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严格检验,满足计算机网络设备对机房环境的特殊要求,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目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安全可靠性

在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方案的着重点在充分保证数据语音在智能建筑无间断安全运行,确保通信安全与稳定。

4、可观赏性

富有建设国际标准布线经验,国内领先,整体建设布局合理,色调配制柔和、细部处理讲究,重视整体观感效果,符合当代布线工程建设潮流和目前IT行业建设的较高层次审美

标准。

5、经济合理性

本设计上风格简明,选用性价比好的材料和做法,使整体建设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6模块化、易管理性、维护性

本系统以良好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呈现在系统管理员面前,使管理人员易于维护。

7、可扩展性、冗余性

考虑将来新增功能设备及出租区的变化对布线的要求,本次设计要有较好的可扩展性,有一定的冗余。

2.1.2.2、系统规划

结构化布线系统楼内布线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主干子系统及管理/设备子

系统的五个部分。

采用中心星形结构,分为水平、系统主干布线两个层次。

从设备间出发,水平布线采用4对的UTP电缆,阻抗100W最长布线距离限制为90米<工作位的信息出口处采用兼容EIA、RJ45的超六类8针插座模块连接。

在配线架端,采用

RJ45式端接模块,可满足多系统(数据和视像等)并行使用。

并可采用模块跳线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全套采用六类布线器件组成。

设备中心内,将设立管理配线架,对各应用网络进行配接管理,采用RJ45模块专用跳

线;对于构造网络的各种通信设备,则提供统一的19inch工业标准设备机架作设备的安装;而设备的连接同样采用标准RJ45模式统一连接介面(可选)。

2.123、系统描述及安装规范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水平系统用户信息插座延伸至数据

终端设备的区域,由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

工作区的

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Cable)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

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各应用位置上的信息

插座全部采用国际标准EIA/TIA568B(RJ45)插座接口,以各种方式固定在墙上或地板上。

小区无线公共区域采用集中AP管理,室内AP采用分散管理。

器件选型

对于本方案中,我们的设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