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78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docx

温度调节控制器DOC

电路实践系列讲义

温度调节控制器

2012-4-1

温度调节控制器

(一)

 

温度调节控制器要求

设定温度可调:

20C--29C。

设定温度用数码管显示。

当电路检测到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亮,否则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不亮。

设计思路;

电路必须有温度传感器,将环境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可用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

附:

LM35资料如图为温度传感器LM35的实物图,从图中我们可知LM35

各管脚名称,以便我们正确安装这个器件。

1脚接电源+Vc,3脚接地(GND)或者

接负电源,2脚为信号输出端。

电源电压范围为+4V—+20V,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

与温度的对应关系为10mV/C,即当温度为20C时,器件输出电压为200mV=0.2乂测量温度的范围0C--100C(LM35CZ还可测温度的范围—40C--+110C,但要增加负电源供电,请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功耗非常小,器件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时

从电源吸收的电流为恒定的50卩A所以一般不到1mW勺功率。

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得到合适的与温度对应的电压信号。

电路可选用0.1V/C。

由于设定温度信号需要数码显示,因此采用十进制计数器对单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单脉冲电路的按键就是设定温度的调节按键),

由于十位上数字不变(此位上的数字是固定的),只变化个位,所以只需要一个十进制计数器。

由于设定温度信号通过计数器后是以数字信号形式出现的,注意到环境温度信号是以模拟信号形式出现的,两者不统一,考虑到模拟信号大小的比较非常容易,所以将设定温度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所以必须有一个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电路(即数/模转换电路D/A)。

是否输出控制信号,是由环境温度信号和设定温度信号的大小关系来决定的,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

温度(即环境温度对应的电压高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亮。

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即环境温度对应的电压低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时,电路不输出控制信号,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不亮。

因此,需要一个电压比较器。

设定温度显示电路,表示十位的数字用一个数码管就可以了,让它固定地显示“2”。

十进制计数

器输出的就是个位设定温度数字,所以让计数器输出接七位数码解码驱动器74LS48,用74LS48直接驱

动数码管,所显示的就是设定温度的个位数。

电路构成如下图所示。

发光二极管工作电路。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

放大器,可以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由于是单电源供电,所以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

放大倍数应为10。

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因为同相比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A=1+R2/R1

所以R2/R1=9取R1=10K,R2=91K

通用运算放大器LM358是一块双运放集成电路,内含二个完全一样的运算放大器,引脚8个,引脚编号1,2,3,4,5,6,7,8按如下方法确定:

正面朝上,有缺口的一方朝左(或者有圆点的位置在

左下),左下第一引脚为1,然后按逆时针顺序依次确定2,3,4,5,6,7,8,即左上脚为8号引脚。

实物图如下左图所示。

8脚接正电源,4脚接负电源或地GND•引脚3,2,1三个脚组成A运放(其中引脚3为A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弓I脚2为A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弓I脚1为A运放的输出端),弓I脚5,6,7三个脚组成B运放(其中引脚5为B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弓I脚6为B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7为B运放的输出端)。

运算放大器LM358电路符号。

为A运放的输出端),引脚5,6,7三个脚组成B运放(其中引脚5为B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弓I脚6为B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7为B运放的输出端)。

引脚10,9,8三个脚组成C运放(其中引脚10为C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引脚9为C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8为C运放的输出端)。

引脚12,13,14三个脚组成D运放(其中引脚12为D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3为D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14为D运放的输出端)上图为运算放大器LM324电路符号。

3运算放大器LM358和LM324的主要参数

电源电压范围单电源+3.0V--+32V,双电源土1.5V--±16V

输出高电平大约比电源电压低1.5V,

最大输出端拉电流40mA,最大输出端灌电流20mA,

555定时器555定时器是一块常用的集成电路,电路符号如左图所示,8为电源端VCC,1为公

共端GND。

所加电源电压范围:

4.5V

两个比较器C1和C2,C1的比较电压为2/3VCC,C2的比较电压为1/3

VCC,当比较器“+”端电压大于比较器“-”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其状态用1表示),当比

较器“+”端电压低于比较器“-”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

平(其状态用0表示)。

G1,G2两个与单脉冲发生器,本电路中的单脉冲发生器直接利用实验板上的单脉冲发生器。

下面就其电路结构及计算加以说明。

T为泄放三极管,

非门构成基本RS触发器,G3为输出缓冲反相器,起整形和提高带负载能力的作用。

为外接电容提供充放电回路。

利用555定时器设计电路时,主要是考虑如何让2和6的电位发生变化(外

过理论计算得

T=I.IR2C2

本电路取值,T=0.33S

取R2=3M,C2=104

十进制计数器

器使用。

若将Q3与CLK0相连接,计数脉冲从CLK1输入,则作为二-五混合十进制计数器使用。

数模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由运放构成的加法器实现,数字信号为0000—1001(1代表高电平,74系列高电平为

3.6V,0代表低电平,74系列低电平为0V),QDQCQBQ0各端子分别单独作用时所形成的模拟电压应分别为基准电压单位的8倍4倍2倍1倍。

这样就将数字信号转化成了模拟信号。

电路如图所示。

产生的基准电压为0.21V。

即当Q0单独作用时输出电压为0.21V,当QB单独作用时输出电压为0.21V

的2倍即0.42V,当QC单独作用时输出电压为0.21V的4倍即0.84V,当QD单独作用时输出电压为0.21V的8倍即1.68V。

只要R5=2R9,R6=R9,R7=(1/2)R9,R8=(1/4)R9就可以满足以上关系。

结论的推导思路:

Q0单独作用时(注意此时R6,R7,R8是与R9并联的),在R9上产生的电压为U,列出关系式。

Q1单独作用时(注意此时R5,R7,R8是与R9并联的),在R9上产生的电压为2U,列出关系式。

Q2单独作用时(注意此时R6,R5,R8是与R9并联的),在R9上产生的电压为4U,列出关系式,Q3单独作用时(注意此时R6,R7,R5是与R9并联的),在R9上产生的电压为8U,列出关系式。

共四个关系式,设R9=R,R5=aR,R6=bR,R7=cR,R8=dR,并注意到条件a,b,

c,d必须大于0,以确定U的取值范围,在U的取值范围内确定一个合适的数值,再解由这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计算出a,b,c,d四个值,确定了R5,R6,R7,R8四个电阻与R的关系。

但求解这个方程组比较困难,作者是在寻找规律的基础上直接找出结果。

方法是先解答二位加法

器的电路,找出其规律再应用到四位加法器上,然后加以验证。

四位加法器输出要求:

当Q0单独作用时,输出为0.25V(为什么这样设定,后面再说明),因此,

放大倍数为0.25/0.21=1.190,

即R4/R3=1.190-1=0.190。

取R3=20K,R4=3.6K。

附:

迭加原理

当电路有几个电压源同时作用时,电路的电流电压等于各个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电流电压之

和。

注意:

考虑某个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压源置0(即其它电压源电压为0,相当于接地)。

加法器

因为从数模转换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只反映了设定温度的个位数,还不是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信号,因此还需要一个加法器将个位信号与十位信号相加,并变成与温度准确的对应量,其计数器输出数字量,数模转换器输出量,加法器输出量,设定温度对应关系如下: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C

21C

22C

23C

24C

25C

26C

27C

28C

29C

下面通过计算确定R11,R12,R13的值。

注意到数模转换器输出接R11,+5V电源接R12。

当R11所接信号电压为0.25V单独作用时,在

R13上产生的电压应为0.1V(此关系若成立,则当R11所接信号电压为0.25V的0—9倍时,在R13上产生的电压就会为0.1V的0—9倍即0.1V--0.9V也会成立)。

当R12所接信号电压为+5V单独作用时,在R13上产生的电压应为2V,这样,当两个信号同时作用时,在R11上产生的电压是2.0V—2.9V。

设R13=R,R11=xR,R12=yR,当R11所接信号电压为0.25V单独作用时,在R13上产生的电压应为0.1V,此时R12与R13是并联的,列出关系式

0.25二0.1__xR__x(1_y)0.1yR//R—y

简化等式得x=1.5—‘一①

1十y

当R12所接信号电压为+5V单独作用时,在R13上产生的电压应为2V,此时R11与R13是并联的,列出关系式

5-2_yR_y(1x)

2xR//Rx

10

简化等式得2y=3—x—②

1+x

解由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

x=0.5y=0.5

取R13=R=20K,R1仁10K,R12=10K.。

从此处可知四位加法器输出电压设为0.25V的优点了。

如果控制电路只让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空调的工作,将会出现当环境温度降到设定温度时,空调出现频繁开关机的现象,这是不可能正常工作的。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延迟量,如2C,即空调应该是如下工作状态:

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开机,随着开机过程的进行,环境

温度降低,当降低到设定温度时不停机,一直降到比设定温度低2C时才停机;停机后,环境温度升高,

当升高到设定温度时,空调才重新开机。

即开停机的时间是环境温度变化2C的时间。

本电路为了观察现象比较明显,将设定温度延迟量设为4C,这样对应的电压变化量就有0.4V,便

于测量和观察。

以设定温度平均值25C为参考确定电阻R14和R15。

即当R14和R15上的总电压为2.5V时,R14上的电压为0.4V,贝UR15上的电压为2.1V,因为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0.4R14

21二R15

取R14=10K,则R15=52.5K。

取R15=51K。

控制信号的形成及显示电路

设设定温度为25C,设比较器U3C输出U1,比较器U3D输出U2,与非门U4A的输入为x1,x2,输出为y3,与非门U4D的输入为x12,x13,与非门U4D输出y11。

当环境温度高于25C时,x仁U1=0,y3=1,使得x12=1

而x13=U2=1,所以y1仁0(使得x2=0),LED亮,开机。

当环境温度低于25C但高于21C时,x仁U1=1,但x2=0所以y3=1,使得x12=1,而x13=U2=1,所以y1仁0(使得x2=0),LED亮,开机。

当环境温度低于21C时,x13=U2=0,所以y11=1(使得x2=1),LED灭,停机。

而x仁U1=1,x2=1所以y3=0(使得x12=0)。

从以上讨论可知,降温过程中降到设定温度时不停机,要降到比设定温度低4C时才停机。

停机后,环境温度开始升高,当升高到高于21C时,x13=U2=1,但注意到x12=0,所以y11=1,LED

灭,继续处于停机状态。

当环境温度升高到高于25C时,x仁U1=0,y3=1,使得x12=1,注意到x13=U2=1,所以y11=0,LED亮,开机。

从以上讨论可知,当停机后温度升高,但升高到21C时继续处于停机状态,一直升高到设定温度时

才开机。

当然,这个21C也可以设计成其它数值,如22C,23C,等等,只要改变R14或R15的电阻值就

可以了。

模拟环境温度信号形成电路

电路用于课程设计时,由于并没有使得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所以当采用温度传感器时,我们只能观察到用于表示开停机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一直亮或一直灭,而观察不到开停机过程和现象。

对于做课程设计来说这是不太理想的。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模拟环境温度变化的一个电路。

这个电路要产生这样的一个电压信号,当开机状态(即LED亮)时,这个电压要逐渐降低,当降低

到设计值时,停机((即LED灭),然后这个电压要逐渐升高,当升高到设计值时,开机((即LED亮),

示,当开机状态(即LED亮)时,

Q2导通,电容器放电,电压降低;

(即LED灭)时,Q2截止,Q1导

充电,电压升高;

13

R17,R18,R19的计算

时间为T1,即充电时间为T1,而电

容器在充电时间内电压升高0.4V,设Q1饱和导通,压降为0.7V,电容上电压为2.5V时电流最小,电容上电压为2.1V时电流最大,取其平均状态2.3V计算电流(需要准确计算时采用积分法)

同理,设开机时间为T2,

取C=2200卩F,设停机时间T仁44秒,开机时间T2=26秒,

计算得:

R17=100K.,R19=47K。

设三极管3=30(要以最小的可能值计算),三极管处于临界饱和状态,基极电流的B倍大于最大集

电极电流。

5-0.7-2.3:

5-0.7-2.3

R18

R17

R18<3M,取R18=470K。

提示:

这个电路可能取R18=1M更合适。

温度调节控制器

(二)

温度调节控制器要求

设定温度可调:

24C--27C。

设定温度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当电路检测到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亮,否则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不亮。

设计思路;

电路必须有温度传感器,将环境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可用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它的性能在

上节已经介绍)。

由于设定温度信号需要发光二极管显示,因此采用移位计数器4017对单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单脉

冲电路的按键就是设定温度的调节按键)。

移位计数器4017简介

4017外形结构为DIP16。

其中(8)脚接GND,(16)脚接+VCC电源(最高18V)。

CLK-

脉冲信号端,RST-复位端(高电平有效),

ENA-片选端,低电平有效(此端为0时,芯片工作,此端为1时,芯片禁止工作),

CO-进位端,高电平有效。

Q9Q8Q7Q6Q5Q4Q3Q2Q1Q0-数据输出端,Q9为最高位,Q0为最低位。

计数器每接收到一个脉

冲,1状态从Q0端开始依次向高位移一位。

注意到,输出端十个中任何时间都只可能有一个端为1,而

其它都为0。

各数据输出端的输出电流不能大于1mA(说明带负载能力较差)。

四二输入与非门4011简介:

4011外形结构为DIP14。

其中(7)脚接GND,(14)脚接+VCC电源(最高18V)。

输出端的输出电流不能大于1mA(说明带负载能力较差)。

四个与非门的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

它们每个与非门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四模拟开关4066简介:

4066外形结构为DIP14。

其中(7)脚接GND,(14)脚接+VCC电源(最高18V)。

四个模拟开关的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

它们每个模拟开关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注意,它们谁为输入端谁为输出端都可以),一个控制端(分别为13,12,5,6),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开关导通,当控制端为低电平时,开关截止,。

是否输出控制信号,是由环境温度信号和设定温度信号的大小关系来决定的,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即环境温度对应的电压高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亮。

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即环境温度对应的电压低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时,电路不输出控制信号,表示控制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不亮。

因此,需要一个电压比较器。

设定温度显示电路,用发光二极管电路显示其设定温度。

发光二极管工作电路。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

放大器,与温度调节控制器

(一)相同。

请实验者阅读其相关内容。

555定时器原理及应用与温度调节控制器

(一)相同。

请实验者阅读其相关内容。

设定温度信号电压的产生

采用最简单的电阻分压电路得到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即2.4V,2.5V,2.6V,2.7V。

由R3,R4,

R5,R6,R7构成。

具体设定温度值为多少,是由4017的状态决定的,而4017的状态是由单脉冲电路的按键动作决定

的,每按一次按键,4017的输出高电平移一位。

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拟开关导通而选用不同的设定温度。

电阻分压电路的负载电流必须为0,否则会改变其分压电路的分压值,因此,在电压信号通过模拟

开关后需要接一个隔离电路,利用运放构成隔离电路是一个理想的方案。

电路的其它部分与温度调节控制器

(一)相同。

请实验者阅读其相关内容。

整体电路解说:

本实验项目采用方案二,现就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解说。

电阻R3—R7为分压电路,按以上电阻参数选定电阻,分压电路可以分别得到2.4V,2.5V,2.6V,2.7V

电压,分别送到四个模拟开关的输入端,555及电阻R1,R2及电容C1,C2构成单脉冲信号发生器,每按一次按键,产生一个脉冲,送到计数器4017进行计数,在脉冲信号的作用下,4017的状态

变化0000,0001,0010,0100,1000,0000循环变化。

注意到Q4端接复位

端,4017的输出端分别接四个模拟开关的控制端,因为每种状态下最多只有一个高电平,所以最多只有一个模拟开关导通,选出一个分压电压信号送到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是为了起隔离作用,现在这样接,不论开关导通情况是什么状态,因为通过开关的电流为0,不会影响分压电压的输出结果。

否则,

由于开关有电流通过,分压电路的电压值就不是由R3—R7决定,将会是随着开关导通状态的变化而变

化,这一点请实践者在其它的电路中也要引起相当的重视),所以随着按键动作的进行,电压跟随器输

出的电压信号分别为2.4V,2.5V,2.6V,2.7V(分别代表24C,25C,26C,27C,以0.1V代表

1C),也就表示设定温度的变化情况。

同时,4017的输出端分别接四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当Q1为高电平时,Q6管导通,发光二极管

D5有电流通过,发光,含义是显示设定为24C。

当Q2为高电平时,Q5管导通,发光二极管D4有电

流通过,发光,含义是显示设定为25C。

当Q2为高电平时,Q5管导通,发光二极管D4有电流通过,

发光,含义是显示设定为26C。

当Q3为高电平时,Q4管导通,发光二极管D3有电流通过,发光,含义是显示设定为27C。

电路中,三极管基极电阻的确定原则是当三极管导通时必须是饱和导通,因此,三极管基极电流不

能太小,集电极电阻(即二极管限流电阻)的确定原则是使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在二极管的额定值20mA

以内,设计发光二极管电流为6mA,则集电极电阻(即二极管限流电阻)=(5-1.8-0.2)/6=0.5(K),其

中1.8V是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压降,0.2是三极管饱和时ce间的电压近似值,按计算结果,取电阻值为

510欧姆。

若设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为100,则基极电阻的最大值为(5-0.7)*100/6=71.7(K),实际选

用的电阻值要大大低于这个计算结果,本电路取基极电阻为20K。

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由二个比较器(比较信号分别为表示设定温度的设定电压信号和表示模拟环境

温度的电容器上的电压信号)和由二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组成。

电压跟随器得到设定温度电

压信号,再经过一个电阻分压电路得到一个分压值。

例如:

设定电压信号为2.5V(代表设定温度25C),

得到的分压值为2.5*51/(51+10)=2.1V(代表21C),则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情况是:

环境温度高于25C时,输出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空调工作,环境温度降低,当降至25C时,控制信号继续

存在,空调继续工作,环境温度继续降低,直到降至21C时,控制信号消失,空调停止工作;环境温

度低于21C时,不输出控制信号,空调不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当升高到21C时,控制信号继续不

出现,空调还是不工作,环境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升高到25C时,控制信号才出现,空调才开始工作。

这个电路的工作情况,需要比较认真细致的分析,才能分析出电路的工作过程。

控制信号是否出现,即表示空调是否工作,用发光二极D1管更不发光来表示,当控制电路输出低

电平时,D1亮,当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时,D1不亮。

模拟环境温度信号的产生电路。

本电路没有采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实际的环境温度信号,因为这样,反映不出电路的工作过程,因

为并没有真正的空调系统工作使环境温度变化,因此采用模拟环境温度信号,对模拟环境温度信号的要求是:

当控制信号出现时(即控制电路输出端为低电平),表示环境温度信号的电压要开始降低,当控制信号不出现时(即控制电路输出端为高电平),表示环境温度信号的电压要开始上升。

采用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来模拟,让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充放电回路的通断,可用三极管作为控制通断的电子开关器件。

当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Q1截止,Q2导通,电容器C3放电,C3上电压降低。

当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2截止,Q1导通,电容器C3充电,C3上电压升高。

电阻R11和R13的大小决定了电容器充放电速度快慢,也就是表示环境温度变化的快慢。

这此时间可以利用电容的充电放电时电压的变化规律(高中物理和大学电路分析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具体结果。

温度调节控制器

(二)(实践制作测试部分)

仔细研究电路原理图,集成块LM555构成单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单脉冲宽度设计为0.3S左右,请

实践者依据此要求计算R2,C2)。

集成块4017构成四位脉冲分配器(将Q4接到复位端,当Q4为

高电平时,计数器立即复位),集成块4066的四个模拟开关的状态分别由4017的四个输出端Q0,

Q1,Q2,Q3控制,因为4017的输出端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输出端为1,所以4066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