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01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docx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

sv数字成图软件基本操作流程

附10SV300数字成图基本操作流程

1.外业必要的工作

(1)现场绘制草图

野外数据的采集,不仅要获取地面点的三维解析坐标(几何数据),而且还要作地物图形关系的记录(属性数据),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本方法的关键。

针对本校的测量实习条件,草图法是较佳选择。

它是利用经纬仪按视距测量方法采集并记录观测数据或坐标,同时勾绘现场地物属性关系草图;回到室内,建立相应数据文件,并由计算机成图。

草图法是一种十分实用、快速的测图方法。

但缺点是不直观,容易出错,当草图有错误时,可能还需要到实地查错,因此本书前面介绍的白纸地形图测图可以作为另类草图使用(相对于本教学实习目的)。

传统白纸测图或现代电子平板测图,图形在野外实时可见,便于发现错误,而草图法数据实时记录,但图形不可见,所以必须检核,以防出错外业返工,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1)后视点,计算其坐标,与已知坐标核对是否相符,不相符,则说明测站后视数据有错误;或者测站后视点点位有错误;

2)开始测量之前,找一固定目标(如楼角、远处电杆等),记下水平角值,分若干时间段重新瞄准该目标,核对水平角值是否与记录值相符,不相符,则说明前段数据方位有错误;记录下本时段号(内业处理通过“两点定向”可一次改正),重新定向,继续观测;

(2)草图绘制注意的几点:

1)草图纸应有固定格式,不应该随便画在几张纸上。

2)每张草图纸应包含日期、测站、后视零方向、测量员、绘图员信息;当遇到搬站时,尽量换张草图纸,不方便时,应记录本草图纸内哪些点隶属哪个测站,一定标示清楚;

3)草图绘制,不要试图在一张纸上画足够多的内容,地物密集或复杂地物均可单独绘制一张草图,既清楚又简单。

4)核对点名,领图员与观测员一定间隔时间(如每测20点),应互相核对点号,这样当发现点号不对应时,就可以有效的将错误控制在最近间隔时间内;以便及时更正,防止内业出错;

5)草图配合实际测量数据,结合外业测量的速度,可以分批在计算机上处理,最后把建立的数据文件或图形进行合并及拼接即可。

2.内业测点空间数据文件建立方法

(1)按极坐标采集的外业观测值转换为直角坐标数据

通常SV-300是按直角坐标格式即

导入到图形中的。

而外业由视距测量观测得到的数据,并按相应视距公式求得测站上各点坐标为极坐标形式,即

),为了满足SV-300作图的需要,需再按下式把各测点转成直角坐标格式。

这里(

)为测站点坐标,

为测站点到对应瞄准的零方向线点的坐标方位角。

如果数据量大,也可以编程序解算或在EXCEL建立上述公式直接转换。

(2)数据文件的建立

内业转换得到的直角坐标格式数据表格可按文本方式保存。

空间坐标数据文件可预先按sv坐标格式建立;这种坐标文件,可以用来进行展点、生成等高线等操作。

由于SV300系统中测量坐标与屏幕坐标是对应的,但AuotoCAD的坐标系(数学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

轴正好相反,所以输入点的空间测量坐标值时,要先

则数据文件结构如下:

序号点号标识符YXH

或:

序号,点号,标识符,Y,X,H

其中序号可以自动生成,点号可按本组习惯的方式编,如按测站索引方式等,标识符对SV后缀文件可取常数,例:

1a10302143.674305423.2215.43

2b120302268.924305476.1022.79

⋯⋯

(3)客户机进入SV300界面

首先要使客户机在服务器上注册,确认服务器程序启动;双击桌面图标

即“SV300客户端”,启动SV300,经过30s到1min的启动,出现提示界面,如附图10.1所示,便成功登录SV300。

附图10.1提示界面截图

随后进入SV300界面,如是首次新建的文件,一定要启动模板Acad.dwt(UseaTemplate),如附图10.2。

附图10.2启动模板界面截图

(4)设定绘图比例

建立文件后,首先要确定当前工作比例尺,保证下面工作的正确进行;

输出成果:

在图形内部进行变量设置,对用户无明显表现形式;

本次实习所有图都应设定1:

500。

注意:

系统安装完毕,缺省比例尺1:

1000;若设定某比例尺,如500,并保存为图形文件,则下次设定比例尺,缺省值变为500,所以每当新作一张图时,请确认比例尺设置正确,以免引起错误,比例设大了,还可以利用“比例转换”调整过来,若设小了,则无法调整了。

(5)展绘测点

利用“数据下载”得到SV坐标文件,便可在图形上展出点位、点名、代码、高程等,以便连线成图时作为参考。

即将前面建立的数据坐标文件*.sv,以点位形式展绘于屏幕,并存储为多层要素(point、pointname、pointcode)的图形文件,以此用来辅助编辑图形。

一般在最后出图时可将相关层(point、pointname、pointcode)删除或冻结。

展点工作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点取下拉菜单功能进行;一种在空间点位数据窗口进行。

两者实质相同,均进入数据库。

点位坐标数据均进入空间点位数据库,还为了便于点名定位;如果清空数据库后,点名定位则失效;

不同工作日或测站的数据,可能会出现点名重复现象,可以加前缀以示区别。

下面就具体的几个要点说明如下:

下拉菜单功能的具体操作

1)点取“地形”下“展点”,先弹出空间点位数据窗口,然后弹出标题栏为“打开点位数据文件”的对话框;

2)要求输入SV坐标文件;

3)输入对应文件后,则系统自动将点名、点位、代码展绘在相应图层中,并显示出空间点位数据窗口;默认显示出点名和点位,根据做图需要,可以使用下拉菜单“地形”下“显示”命令,显示所展绘点的点名、点位或代码,也可以使用下拉菜单“地形”下“隐藏”命令隐藏暂不需要的内容。

4)若屏幕内无图形显示时,可点取右侧屏幕菜单“显示全图”,以便全图在屏幕内显示。

(6)连线成图

即依据领图员勾绘的草图,利用屏幕定位、坐标定位、点名定位三种方式及CAD的捕捉功能直接连线成图。

输出成果:

图形文件(包含各种地物图形信息);

参考功能:

主要“符号库”功能;相关编辑工具。

(7)等高线处理

等高线是地形图的重要组成部分,SV300可依据外业原始数据文件自动勾绘等高线,并利用断开工具自动或手动进行地物断开。

等高线生成的流程图如附图10.3所示:

附图10.3等高线生成图

具体如下:

1)外业采集的方法

对于DTM(数字地面模型)生成所需数据——外业采集高程离散点,即三维坐标数据;SV300系统并无特殊要求,只要足够的特征点即可。

但对于要求绘出的斜坡或者陡坎,则需要记录下坡坎的连接关系,即哪一个点和那些点有联系,坡顶、坡底、比高要记录清楚,否则很难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地形图。

对于某一类离散点,由于若干原因不参加构网的(例如房屋的角点,加高降低的地物点位等),尽可能在外业时设置该类型点的代码,以便在构网时将此类型点屏蔽掉。

2)DTM数据文件的建立

绘制等高线所用的原始数据文件是*.dat为后缀的,也属文本文件,称高程离散点文件,又称SV坐标文件,我们可以用记事本程序将其打开进行编辑。

在“数据检查”、“展高程点”、“提取封闭区高程点”等操作时系统所指的均是这种文件。

该文件的排列格式与“展点”、“数据合并与分割”、“数据导出—SV坐标文件”除了“标识符”意义不同外,基本一致,数据格式如下所示:

序号、点号、标识符、Y、X、H

标识符在这里有特定意义,即哪些点参加DTM建模,或作为勾绘等高线的点,我们可以事先设定某些代码为参加DTM建模的点,如1、T、S1等,而没有指定的标识符则为非DTM建模点。

例:

1a11302143.674305423.2215.43

1b120302132.714305325.6822.62

⋯⋯

本次实习设定标识符1为参加DTM建模的点。

3)DTM生成的基本流程

①数据检查

SV坐标文件的数据检查是指计算机自动对原始坐标数据文件的格式,例如是否有重名点,是否有重坐标点等进行核查,以便保证该模块的正确运行,对于手工敲入或进行过较大修改的坐标数据文件此项功能尤为重要。

②拓扑建立

建立拓朴关系,是指建立若干离散碎部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拓扑关系后,才可以对DTM网进行联动修改,即当修改(加点、删点等)DTM网时,系统会对DTM网进行重新计算组网。

另外在进行建立拓朴关系前应设置“非DTM点”,此处设置代码后,具有该代码的点则不参加拓朴关系建立。

③生成DTM

生成DTM的实质是将SV坐标文件中高程离散点按三角网法连成三维三角形网络,如附图10.4,在DTM网上便可以进行高程插值计算,以便追踪等高线,土方量计算,提取断面等等操作。

④初绘等高线

附图10.4DTM网示意图

由DTM网上进行高程插值计算,按一定算法追踪等高线,一般的,此时等高线不拟和,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形走向,找出由于原始数据的不合理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⑤编辑DTM

DTM的三角网建立后,然后根据实际地形,还应结合地物(尤其坡坎),对三角网进行修改,以便等高线正确生成。

另外,为了使建立的DTM与实际地形更接近,在完成如下工作后,要重新生成DTM。

a.加坎:

将无高程信息的坎人工加入高程信息,并参加DTM建立;

输入第一点:

捕捉点取DTM网上某点,如

输入该点的坎高:

输入5,回车(按实际输入坎高)

输入下一点:

鼠标点取DTM网上某点,

坎高<5.0>:

输入5.4,回车(按实际输入坎高)

输入下一点:

鼠标点取DTM网上某点,

坎高<5.0>:

输入5.5,回车(按实际输入坎高)

……

依次点取坎上各点,命令结束,黄线范围即为坎的有效区,绘等高线时,坎的中间会自动断开。

b.换边:

将相邻三角形的公共边删除,连接另两个对角点。

选择要交换的边:

选择需要转换的公共边。

Selectobjects:

1found表明选中一个实体。

Selectobjects:

回车。

说明:

对于DTM网的边界,SV300系统不予确认。

c.删地性线:

删除利用“加地性线”功能加入的地性线。

选择要删除的地性线:

选择需要删除的地性线(黄线)。

Selectobjects:

1found表明选中一个实体。

Selectobjects:

回车。

d.删三角形:

对于删除的三角形,等值线在绘制时,不进入该三角形。

输入三角形内部一点:

鼠标点取需要删除三角形内部任意点。

输入三角形内部一点:

鼠标点取需要删除三角形内部任意点。

……

说明:

建议关掉捕捉。

e.删边:

对于删除了边的三角形,等值线在绘制时,不进入该三角形。

选择要删除的边:

选择需要删除的边。

Selectobjects:

1found表明选中一个实体。

Selectobjects:

回车。

说明:

一般的删掉一条边相当于删掉该边相邻的两个三角形,因此删边操作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批量删除三角形。

另外删边操作允许同时选择若干条边,我们可以利用Fance选择集删除一条带状的三角形,或利用Crossing删除某一区域的三角形。

⑥重绘等高线

利用“图层删除”功能删除初绘等高线,在修改过的DTM网上重新绘制等高线,视情况选择合理的拟和方法和拟合曲线。

重复4、5、6步,直至等高线符合实际地形。

⑦图形整饰

拉伸局部不合理的等高线;处理等高线与地物相交问题;示坡线及计曲线标注。

展绘、稀释高程点、文字遮盖。

4)地物断开

SV300为解决等高线同地物间的冲突问题,考虑到图形的应用以及实用性的问题,采用了断开技术,即等高线遇地物则自动断开。

具体操作是,单击“DTM”菜单中的“地物断开”选项,将弹出如附图10.5所示的对话框。

附图10.5“地物断开”截图

说明:

一般的,对于房屋、文字注记类,采用自动选择比较好,而对于坡坎、双线地物则手工选择较好。

而对于单线地物则只能采用手工选择方式,且每次应选择相互对应的两根曲线,比如路的两侧、河流的两侧等。

另外由于单线地物的绘制方式差异比较大,因此结合ACAD的Break、Trim命令效果将更好一些。

5)展离散高程点

处理好等高线及其与地物件的关系后,接下来我们要处理离散高程点,首先执行展点操作。

单击“图形”菜单中的“展高程”选项,输入相应的原始数据文件后,系统将执行展高程点操作(若点位较多,需稍等片刻)。

注意:

展绘的高程点等某些特性是可以进行配置的,比如数字注记的小数位数、注记字高等。

我们可以在展点前执行菜单“配置——高程注记”命令,在对话框中设置好相应参数即可。

(8)整饰图形

工作内容:

对已有图形进行细节上的编辑修改,例如文字遮盖,文字注记位置的调整等等;

输出成果:

图形文件(包含地形、地物各种规范的图形信息);

参考功能:

相关编辑工具。

(9)图形分幅

工作内容:

对于单张图幅的文件,直接手动加图廓即可;对于区域较大的图形文件,首先对已有自然地块的图形文件进行拼接,然后进行自动分幅(包括自动裁图、加图廓);

主要分幅功能:

“图幅网格、删除网格、自动图廓、手动图廓”,而本次实习采用手动图廓(大比例)。

即在当前使用的文件中或点取“文件”中“打开”项打开文件,步骤是:

1)点取“配置”中“SV300环境”

2)点取“图幅管理”中的“手动图廓”

3)弹出一界面,依次输入各项内容即可;

4)点取“确认”即可。

根据左下角屏幕坐标输入提示,直接输入坐标,(应先输Y,再输X);若事先此点已展绘于屏幕之上,则直接捕捉本点也可以。

注意几点事项:

a.接图表中填写与本组相邻的班、组号,如030801即03级8班1组。

b.输入所需图廓尺寸,

方向均取500mm。

c.要选择绘十字丝,使添加的图廓内是加注十字丝。

d.西南角坐标应是整数,最好是本测区的西南角边界坐标。

e.输入左图章,即图框左下角注记内容,包括⨯⨯城建坐标、85黄海高程、96版图示。

f.输入右图章,即图框右下角注记内容,包括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

g.输入测图单位,写⨯⨯大学⨯⨯学院⨯⨯级⨯⨯班⨯⨯组。

h.要以测区中心主要建筑为名输入图名,如“⨯⨯地形图”。

(10)输出管理

工作内容:

将所需的图形文件利用绘图机或打印机输出;

输出成果:

薄膜图或纸图;

参考功能:

“打印”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