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19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论文.doc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朱庆国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大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如何使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的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显的尤为重要。

本文就从在新形势下如何在自我管理方面探究出一条新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全面提升学生个体的“品味”,即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方法途径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职业化教育的转变。

职业化、专业化教育趋势逐渐形成主体,另外,大学生在数量上较上世纪有明显的增加,生源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现在大学生很多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很多在家中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形成了一种以自己为“圆心”的性格,自己辨别是非能力有限,一下子来到这个“花花世界”的大学校园,该何去何从,怎么做如何做一直是众多学生思索的问题,所以,为了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不迷失自己,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让学生从自己入手,认清自己,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更是当代大学生通往成功的保证。

一、什么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①”,“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简单的讲,就是独立地去做一切事情②”。

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集体自我管理和个体自我管理。

集体自我管理主要包括班集体、学生会、社团组织和一些非正式团体组织。

个体自我管理主要是指自己根据国家法律,学校制度,班级制度以及各团体的制度等要求来约束自己的一些小规则,其方法和步骤主要有:

第一,自我制定目标,定了目标就定了自己管理内容(思想、学习、行为、素质能力以及业余文化生活)。

第二步,自己行动实践,由于自己制定了目标,就有奋斗方向,也能在内心上激发一种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信心,从而由过去的“要我做”到“我要做”,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

第三,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在行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自己的监督,才能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惰性心里,也能保证自己按照自己的奋斗目标长期坚持下去。

二,自我管理是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运行模式并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发展规律决定的。

自我管理能成为现当今高校采取的主要模式,也正是由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诉求所决定的。

(一)传统的管理的模式已经过时。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典型的行政型干预模式,以管理和服务为主,它是以一个学校为单位划分到各个学院再划分到各个系,最后到班级的这种一级一级的级别式管理,强调的是在校纪校规下无条件的服从。

虽然这种模式具有集中统一的优点,可以使整个学校一个步调,避免任意行事。

但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往的那种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对大学生的管理应该转移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上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又红又专的人,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得以实现。

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已不适应,具有很多滞后和制约之处。

(二)自我管理是应对现代大学生生活现状的客观要求。

当今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较以往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有很多新的发展变化。

第一,电脑和手机在校园的普及,使的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含量和速度是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不能比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学生能吸收到的信息面之广是你无法想象到的。

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总是左右着好多学生发展,往往使那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同学上当受骗,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向犯罪,这就给当代大学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现在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学分制,使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课程和老师,可以转系甚至转校,面对这种种情况,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已暴露无遗。

第三,传统的管理高扬理性、束缚自由,与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及其不符。

自我管理正式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突出的“从自我出发”,强调的是自己管理自己。

这种管理其实就是从大学生生活现状和性格出发作出适应性调整。

所以,自我管理模式正是应对现代大学生生活状况和性格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自我管理是实施现代大学教育的现实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世界跟几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素质教育的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非常明显,他们有着非常敏捷的思维和高扬的个性,敢拼敢闯,干劲十足。

对政治的关心,对知识的渴求,思想之活跃,情感之丰富在这一个群体上显现的淋淋尽致。

所以,我们要给一个相对宽松的自由环境,让他们个性迸发,知识和能力兼得,形成习惯,养成个性,培育特长。

如果只有制度的管理和约束而缺少自由环境的土壤,则是一种僵化死板的高压强制,是纯粹的“法制”,缺乏人性关怀,这样的结果使学生死读书和读死书,进入社会也是一个书呆子。

因而,要积极构建“尊重人、爱护人和让人性充分展现”的自由环境,让制度和自由充分结合,形成一种自由的力量,才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全面发展,走出校门才能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担子。

(四)自由管理是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管理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高等院校有针对性的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

有效的学生管理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自由管理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管理中的“自由”,是指由“他律”走向“自律”,创造一种内部气氛,使系统成员倍有信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所以,自由管理就是通过创造“自由”的氛围实现科学管理,由“管”到“不管”。

从哲学上来讲,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自由。

自由者,就是要把人的这种“里外自由”,作为最高的目标,并以之为基础和范围,灵活应对,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推动人的健康成长。

因此,自由管理也是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途径

从国家培养大学生成才来说,管理是一种手段,不是最后的目的,就是说,要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包括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行为上的自控能力,学习上的拼搏能力,政治上的鉴别能力,是非上区别能力和思维的敏捷能力。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能力后,走上社会后才能独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因此,在学生管理这一块,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那么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第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培养自主意识。

从高中升入大学,不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而是追求更高目标的开始,作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成才的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学生自己也要为自己找准位置,对自己的未来更要负责,要普写自己未来的蓝图,要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处理好一切事情。

学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和学习活动,例如多开展学术报告、革命先烈教育、邀请一些成功人士谈谈个人成功的体会等等。

要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积极参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实践能力。

当前,许多高校内成立好多部门,专为学生设立实践岗位,例如在校办企业见岗实习、行政部门挂职锻炼;还有像学生会、班委会、党小组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参入过程中要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提高。

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进行道德修养建设和监督。

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在别人的评价中形成的。

要鼓励学生对他人和对自己进行道德评价,从而提高自己道德水平。

学校也要坚持评先进,制定表扬和惩罚制度,通过民主表决(记名投票和无记名投票等),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思想德育考核,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公共活动中锻炼、改造、教育、完善自己,塑造和培育健康的性格。

从大的方面来讲,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出一片“自由的环境”。

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功能,一个大学校园其实就如同一个小社会,充满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内容,一所在校园环境上百花争艳、在学术氛围上百家争鸣的大学,能给每个学生在灵魂上予以撞击。

能使每个学生从心灵上向往那种自由的殿堂。

总之,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务,对学生的管理也得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由管理并不是让学校放手不管,而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一种正确的导向动力,在恒中求动,在动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①《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4期,第243页。

②《德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第61页。

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徐涛西南交大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朱庆国(1988—)男,汉,河南固始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通讯地址:

开封市河南大学新区南苑4#103室朱庆国收

手机:

13639692026

邮箱525562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