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36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docx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是保护自然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支柱型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重视。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旅游发展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所以,生态旅游的发展必然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保护环境和旅游发展完美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建议

一、生态旅游概念分析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应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每个人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

由于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人类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所以,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目前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潮流。

(一)我国的生态旅游者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旅游者大多数仍属于传统旅游者,就是追求自己付出的金钱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只重视游乐行为本身、忽视保护环境,这种旅游行为往往会产生许多不文明现象,比如说为走捷径而践踏草地,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而真正的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以生态美的体验为价值取向,和这种行为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有95%的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潜在的状态。

因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兴起是建立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之上,而不是基于对传统旅游业的反思之上,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根本倾向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非保护环境,所以大多数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内生态旅游者在进行生态旅游中培养起来的环境保护意识将越来越强,与国外生态旅游者之间的差别也在逐渐减小。

(二)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其中列为国家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

除了众多自然景观之外,我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如我国的古典园林,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我国的生态旅游业

旅游业依托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发展,而我国现在的许多旅行社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出现了许多旅游者破坏环境的行为。

旅行社应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的尽一份义务,即对旅游者进行保护环境的建议督促,防止环境破坏;为游客安排那些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不会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产生破坏作用的娱乐活动。

生态旅游中另一个重要构成就是饭店业,“绿色饭店”是生态旅游业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选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要做到自然化,污染物的排放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提供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使顾客体会到“绿色环保”企业文化,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另外,对环境破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使用,汽车等所排出的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产生噪声污染、安全隐患、给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些也早已引起国家重视,部分旅游景区也已开始使用无污染的用电或是其他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三、我国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我国许多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许多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且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生态保护常识,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地社区群众也没有或很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二)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

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

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比如,我国的一些旅游洞天的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过快老化。

(三)生态旅游的专业人才缺乏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杂。

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尚短,生态学和旅游学又相对独立,既懂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缺乏。

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等多重目标,所以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专家、还要吸纳当地居民代表参与,而我国现在的生态旅游开发团队仍沿用传统的大众旅游规划的人员结构和规划方法,这是不符合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

(四)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

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不仅破示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

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四、提出的建议与意见

(一)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

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审批和环境管理,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管理。

在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具有专业水准的生态旅游规划队伍是良好规划的保障,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各利益主体的声音,并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专项规划。

(二)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我们开发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所追求的目标是:

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三)培训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吸纳当地居民参与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要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在开发和经营中把当地人排除在生态旅游开发之外,由于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专业化的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既需要吸纳当地人参加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也需要培养当地劳动力成为专业人员,这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群众基础,也是当地就业和经济来源的替代选择,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我国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理论和实践都尚处在探索阶段,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可以先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不断开拓,积极进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利用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这是由国际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带动与我国自身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共同决定的,据推测,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生态旅游的市场应该会越做越大,政府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浓厚,“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还有科技的发展都将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春玉 刘阿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2011年01期

2、莫凡中国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问题国家环保网2007-04-30

3、何玉苗对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的认识百度文库2009-07

4、康莎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商品与质量》2011年S5期

5、魏小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新浪博客2009-01

6、李静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