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55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组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

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2.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鲈、饵、纵、鳃”等29个生字,会写“捞、饵、溅、钩”等2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6.摘抄本单元的重点词句。

积累自己感兴趣的谚语、格言、名言。

7.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8.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更新更美的文章。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3.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13.钓鱼的启示………………………………………2课时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课时

15.落花生……………………………………………2课时

16* 珍珠鸟…………………………………………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13、钓鱼的启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鲈、饵、纵、腮、翕、皎、唇、沮、抉、诫、践”,会写14个生字:

“捞、饵、溅、钩、翼、纵、啪、腮、皎、唇、沮、诱、诫、践”,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

(重点)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积累描写美丽月色的句子。

3.我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

预习要求: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小组合作完成。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者课件。

知识链接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

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交流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

说一说你在预习中产生了的疑惑?

二、新课导学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二)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生字和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提示:

注意“钩”和“钓”,“诫”和”戒”“翼”和“冀”的区别,“唇”“诫”的写法。

(三)读课文(达到流利,力争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后,指名同学来说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3.再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

画出有关语句。

指名读,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齐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鱼得意

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积累。

2.体会到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父爱。

(重点)

3.从课文中领悟到一个做人的道理。

(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全班交流后再齐读第3自然段。

2、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父亲为什么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3、读5~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

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二、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得意——()——()——()

2、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3、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

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三、升华中心。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四、小结:

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得意侧面烘托

钓鱼的启示放鱼委屈沮丧人物心理

启示感激

教学后记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理解题目的含义。

(重点)

4.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难点)

预习要求:

把课文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不太熟悉或者不认识的字词,然后通过查字典或者是查资料的方法解决,并抄写两遍。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阅读提示,想想在“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任务?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生字、词语、句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

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先自主思考这些问题,(注意:

圈点批注。

4、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二、合作探究

1、再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我”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

三、感悟重点句子。

联系重点句进行理解

 1、“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写出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形象地写出了“我”之后的心情。

3、“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的含义。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自信勇气努力……

走另一条路试试成功

教学后记

 

15、落花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亩、尝、吩、咐、茅、榨、榴”,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重点目标1、2)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分辨课文的详、略写及其好处。

(难点)

预习要求:

1、读课文。

(要求:

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学习生字、词语。

3、读一读本课后的“资料袋”。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二、新课导学

(一)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生字和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并展示自己的认字方法。

(提示:

注意“茅”和“矛”,“榨”和”窄”的区别。

3、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硬背词典中的解释。

(二)再读通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4、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

其中哪些是详写?

哪些是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重、难点)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难点)

3.背诵课文的第10——13自然段。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读第1自然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利用评读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造句:

居然----

2、自由读,指名读“吃花生、议花生”的部分,体会花生的好处。

3、学生根据搜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4、学习第10——15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1)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

体会运用对比的手法。

(2)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外表

 

 

印象

 

 

(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5、体会“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面”什么意思?

什么叫“只讲体面”?

什么是“有用的人”?

我们是不是就不讲体面?

6、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人?

三、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

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赞美人物品质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六)、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

体会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味美榨油便宜默默无闻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不计名利

表达方法:

借物喻人详略得当

教学后记

 

16*珍珠鸟(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预习要求

1、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不明白的查工具书。

雏儿索性细腻伏案信赖神气十足不由自主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知识链接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又叫“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

属雀形目,文鸟科,原产于澳洲东部,现已培育成人们喜爱的笼养种类,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

冯骥才有《珍珠鸟》一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读下列词语。

雏儿索性细腻伏案信赖神气十足不由自主

2、通过预习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产生了什么疑惑?

二、新课导学

(一)自主学习。

1、读阅读提示,想想在“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任务?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生字、词语、句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

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先自主思考这些问题,(注意:

圈点批注。

(二)合作探究

再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1、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2、由于我的关心爱护,两只大鸟在三个月后,生了一只更可爱更漂亮的小鸟。

课文哪些句子是写它的漂亮的,找出来?

并说说用了什么修辞?

写出了小鸟什么样的特点?

3、我对珍珠鸟关心爱护,珍珠鸟跟我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起先如何?

后来又怎么样?

体现出这一变化过程的动词有哪些?

4、“我”从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是什么意思?

文章中写了谁对谁的信赖?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从“我”和珍珠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比如人与动物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你以后想怎么做?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6﹡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细心呵护小鸟,真好

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四(1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预习要求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说一说你搜集到的对你有启示的格言。

二、新课导学

(一)让同学们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要求。

2、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3、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4、仔细观察书中的一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

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三、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四、作业布置

习作四(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3、明确习作方法,注意开头、结尾,中间过程要清楚,巧妙构思。

(重点)

4、让孩子养成观察、积累、思考的好习惯,从生活小事中获得人生启示。

(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教材,阐述启示。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是怎样阐明人生哲理的。

2、学生同桌交流。

师抽各学习小组的代表发言。

二、内容提示,审题。

1、齐读第四单元习作提示。

2、明确习作内容、要求,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

3、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内容列个好题目。

参考题目:

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漫画;(事)的启示,(物)的启示,格言、漫画名称……

三、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建构文源。

1.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2.回忆交流生活中印象深的事例,并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3.请小组代表简要汇报自己想要写的事并阐明启示。

师生评议帮助,让孩子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四、指导习作方法。

师引导学生小结有关生活启示的习作写法。

①.一件小事:

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在谋篇布局方面:

开头点题,点明是一件什么事情;(略写)中间叙述事情的经过,这一部分要写清过程;(详写)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略写)

②.一句名言警句:

是一句什么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开头点题,点明是一句什么话。

(略写)中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句名言给自己的帮助是什么,要注意写清过程。

(详写)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自己从这句名言中得到的启示。

(略写)

③对于看漫画、听故事、读书等生活方面的启示与生活小事方面的启示习作方法大同小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探索发现。

五、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

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习作四:

(讲评)(第3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

2、指导学生多元评价;(难点)

教学准备准备好本单元习作。

教学过程

一、朗读优秀佳作

1、优秀习作的作者朗读习作。

2、同桌议一议,这几篇习作好在哪里?

3、师生共同评议:

(1)作文的结构;

(2)过程详细具体;

(3)发现新奇有趣;

(4)语句通顺、引用了好词佳句。

4、师出示修改文,同桌讨论。

(1)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修改?

(4)小组讨论。

5、师提出修改意见:

(2)是否写清过程;

(3)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4)语句是否通顺。

6、师生共议修改。

二、作业布置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整理习作,形成班级习作集《启示录》。

 

词语盘点、回顾•拓展四(1、2课时)

教学目标1、读三遍“词语盘点四”,丰富词语积累。

2.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重点)

3.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4.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水滴石穿”的意思。

(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做到读准确、读流利。

2、找出平时作业中容易写错的词语反复读并写一写。

二、合作探究。

1、在组内交流易错的词语。

2、读记四字词语、并进行四字填词比赛。

3、你会运用哪些词语,在班上进行交流。

4、听写读读记记中学生易错的词语。

三、交流平台

  

(1)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2)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3)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2、日积月累

  

(1)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故事。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2)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3)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4)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5)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