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603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大学造价期末试题必考.doc

7.1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概述

7.1.1施工图预算的概念和作用

1、施工图预算的概念

从传统意义上讲,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其他取费文件等编制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预算价格的文件。

从现有意义上讲,只要是按照施工图纸以及计价所需的各种依据在工程实施前所计算的工程价格,均可以称为施工图预算价格。

该施工图预算价格可以是按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预算单价、取费标准、计价程序计算得到的计划中的价格,也可以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计算的反映市场的价格。

实际上,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计价模式。

因此,施工图预算可以划分为两种计价模式: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1)传统定额计价模式

我国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是采用国家、部门或地区统一规定的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取费标准、计价程序进行工程造价计价的模式,通常也称为定额计价模式。

虽然预算定额中的一些因素可以按市场变化做一些调整,但其调整是按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造价信息进行的,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造价信息与市场实际价格信息总有一定的滞后与偏离,这就决定了定额计价模式的局限性。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说明,由投标人依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和市场价格对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2、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1)确定工程造价

(2)签定施工合同的依据

(3)银行办理拨款结算的依据

(4)施工企业编制施工预算、调配资源的依据

(5)施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依据

3、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

(1)经审批的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施工说明书以及必需的通用设计图(标准图)。

(2)国家或地区颁发的现行预算定额及取费的标准以及有关费用文件、材料预算价格等。

(3)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组织措施等。

(4)工程量计算规则。

(5)工程协议或合同条款中有关预算编制原则和取费标准规定

(6)预算工程手册。

如各种材料手册,常用计算公式和数据。

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施工图预算由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和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三级逐级编制综合汇总而成。

由于施工图预算是以单位工程为单位编制的,按单项工程汇总而成,所以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关键在于编制好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因此本节重点讲解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规定,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相当于现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由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

其编制可以采用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两种计价方法。

工料单价法是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综合单价法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见第八章)

按照单价产生的方法不同,工料单价法又可以分为单位估价法(又称预算单价法或定额基价法)和实物金额法。

采用定额计价模式编制施工图预算,主要采用单位估价法,实物金额法在实际工作中用得较少。

(1)单位估价法的编制步骤:

①首先根据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的定额工程量;

(注:

采用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的工程量称为定额工程量。

②然后从预算定额中查出各分项工程的工料机基价,并将各分项工程量与其相应的工料机基价相乘,其乘积就是各分项工程的定额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

③再累计各分项工程的价值,即得出该单位工程的定额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根据地区费用定额和各项取费标准(取费率),计算出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④最后汇总以上各项费用即得到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

(2)实物金额法的编制步骤:

①首先根据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②然后从预算定额中查出各相应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定额用量,

③再分别将各分项工程的工程最与其相应的定额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需用量相乘,累计其积并加以汇总,就得出该单位工程全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总耗用量;

④再将所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总耗用量,各自分别乘以当时当地的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其积的总和就是该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

⑤根据地区费用定额和取费标准,计算出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⑥最后汇总以上各项费用即得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

2、工程量的作用

(1)工程量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准确计算工程量、才能正确计算定额直接费、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2)是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作业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

(3)是业主管理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编制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安排工程价款的拨付和结算、进行财务管理和核算。

7.2.2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一般原则

依据

(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工程量计算规则

(3)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一般原则

(1)工程量计算必须与定额规定一致

①项目的划分必须与定额相一致

②计算单位必须与定额计量单位相一致

③计算规则必须与定额规定一致

(2)工程量计算的原始数据和内容必须与设计图相一致

(3)工程量计算的必须准确(工程量计算过程保留三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力求分层分段计算(注意计算顺序和统筹计算)

7.2.3工程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计算工程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工程内容和预算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2)按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

(3)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设计尺寸及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

(4)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定额中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2、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为了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施工的先后顺序计算

即按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依次计算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较熟练者。

②按定额项目的顺序计算

即按各分项工程于定额中的先后次序依次计算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初学者。

(2)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墙、外墙基础、地面、天棚、墙面装修等项目。

②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内墙、内墙基础、内墙装修等分项。

③按构件编号顺序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门窗半成品构件等结构构件工程量。

④按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适用于内外墙挖地槽、内外墙基础、内外墙砌体、内外墙面装饰等分项。

7.2.4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1、统筹法原理的含义

利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是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分析,依据计算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按先主后次统筹安排计算程序,从而简化繁琐的计算。

实践表明,每个分项工程量计算都离不开“线、面”基数,它们在整个计算中常常反复多次使用

线——指建筑平面图中外墙的中心线、外边线和内墙净长线;

面——指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

2、应用统筹法原理要点

(1)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外墙中心线L中=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

外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砌筑,墙基防潮层,地梁,外墙等

外墙基础挖土:

L中×地槽截面

外墙基础垫层:

L中×垫层宽×厚

外墙基础砌体:

L中×砌体截面面积

外墙砌砖:

(L中×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外墙混凝土圈梁:

L中×圈梁截面面积

内墙净长线:

L内=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内墙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

内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墙基防潮层,地梁,内墙,墙身抹灰等

内墙基础挖土:

L内×地槽截面

内墙基础垫层:

L内×垫层宽×厚

内墙基础砌体:

L内×砌体截面面积

内墙砌砖:

(L内×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内墙混凝土圈梁:

L内×圈梁截面面积

外墙外边线:

L外=L中+墙厚×4

有关项目有:

勒脚,腰线,外墙抹灰,散水等,如散水抹面:

(L外+4×散水宽-台阶长)×散水宽

底层建筑面积S底=建筑底层平面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有关项目有:

平整场地、地面、楼面、屋面和顶棚等分项工程,如:

楼面抹灰:

S底-墙水平面积-楼梯间面积

平屋面找平层:

S底+(L外+檐宽×4)×檐宽

(2)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按施工或定额顺序计算工程量容易造成计算上的重复。

(3)一次计算、多次应用

定型钢筋砼构件、木构件、金属构件,预先算出它们的单件工程量,汇编成册

规律性较明显的如土方放坡系数、砖砌大放脚的断面积、砖垛折加长度、屋面斜度系数和钢筋接头系数等一次算出,编成表册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对无法用“线”、“面”基数计算的不规则又较复杂的项目,应结合实际灵活利用分段、分层、加补、补减等方法进行计算。

7.4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

7.4.1人、材、机费用的计算

当计算完工程量后,就可以套用预算定额计算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计算方法可采用单位估价法和实物金额法。

1、单位估价法

单位估价法采用完全定额基价的预算定额来计算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它们也称为定额人工费、定额材料费和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

(1)单位估价法的数学模型

定额人工费=Σ[分项工程量×人工费基价]

定额材料费=Σ[分项工程量×材料费基价]

定额机具使用费=Σ[分项工程量×机具使用费基价]

(2)计算步骤

①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分项工程量。

②套用定额基价分别计算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

③将各分项工程的费用汇总成单位工程的定额人工费、定额材料费和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

(3)材料价差调整

①单项材料价差调整

一般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主要材料进行单项材料价差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②综合系数调整材料价差

因单项材料价差调整法计算过程较繁杂,对一些用量大、单价相对低的材料常采用综合系数的方法来调整单位工程材料价差。

采用综合系数调整材料价差的具体做法:

如用单位工程定额材料费乘以综合调价系数求出单位工程材料价差。

综合调价系数一般由主管部门规定,其计算方法是用典型工程的材料用量分别乘以定额中的材料单价和现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后的差,再除以定额材料费求出。

综合系数调整材料价差计算公式

2、实物金额法

先求出单位工程的人工工日数、材料耗用量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然后用这些消耗量再分别乘以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机求出单位工程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

实务金额法的数学模型:

7.4.2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的计算

当计算完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后,就可以按照公式分别计算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1.

2、利润

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并结合建筑市场实际自主确定,列入报价中。

3、规费

(1)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以定额人工费为计算基础,根据工程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规定费率计算。

(2)工程排污费

工程排污费等其他应列而未列入的规费应按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等部门规定的标准缴纳,按实计取列入。

4.

综合税率根据企业所在地区不同分别取值为: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为3.48;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为3.41;

(3)纳税地点在农村的企业为3.28。

最后汇总完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得到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2、明确土壤或岩石的类别、土壤的湿度。

(1)、土壤或岩石类别不同(施工难易不同),其工程量计算结果和所选套的定额项目不同。

在计算工程量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土方壤类别(土、石方应分别计算、土的类别共分为Ⅰ、Ⅱ、Ⅲ、Ⅳ)。

(2)、干湿土的划分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对于同一基槽、基坑或管道沟内的干土和湿土,应分别计算其工程量,但所选套预算定额时仍按其全部挖土深度计算。

4、确定挖填土的起点标高。

挖填土的起点标高,通常以施工图纸规定的室外设计标高为准。

该标高以下的挖土,应按挖沟槽、挖地坑、挖土方等分项计算;该标高以上的挖土按挖土方分项(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计算。

5、挖土和运土均以开挖的天然密实度体积计算;填土按夯实后体积计算(不考虑土的可松性)。

6、其他有关资料:

(1)、工作面宽度要求

工作面是指工人在槽、坑下进行施工时,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而单边放出的宽度。

基础工作所需的工作面与基础材料有关。

(2)、放坡要求

 为了防止坍塌和保证施工安全,需将槽、坑边壁修成一定倾斜坡度,称做边坡。

土方边坡坡度以开挖深度H和边坡底宽B之比表示。

而m=B/H称为边坡系数。

边坡系数与土质、开挖深度、施工方法有关。

放坡的起点深度是指从室外地坪至垫层顶面的深度。

(人工:

2、3、4)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