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65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docx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

中班美术《刺猬》教案

【篇一:

小班泥工活动:

《小刺猬》(祥案)ok】

小班美术活动:

泥工《小刺猬》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在身体迅速发展期,而动作发展又是一个重的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但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眼不能协调一致。

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

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利用小班幼儿的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形象可爱的小刺猬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开始回忆导入,稳固对小刺猬特征的认识,在示范制作小刺猬时,老师重点讲解如何把橡皮泥的一头搓尖,搓成小刺猬的身体,并通过看课件让幼儿对刺猬的特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转化成用团、捏、搓的泥工方法以及辅助物来表现小刺猬的基本特征,提高手肌肉的灵活性,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成就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捏、搓的泥工方法以及辅助物表现小刺猬的基本特征。

2.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牙签、火柴棒、课件。

2.知识经验准备:

知道小刺猬的基本特征,并且已经学会团的技能。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稳固幼儿对小刺猬特征的基本认识。

提问:

请小朋友说说小刺猬长什么样子?

小结:

小刺猬的身体是长圆形的,一头尖一头圆,尖的一头是刺猬的头,它的背部长满了又尖又硬的刺。

二、出示小刺猬范例,学习塑造小刺猬的方法。

1.出示小刺猬范例,引导幼儿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老师这边也有一只小刺猬,小朋友看看它是用什么做的?

〔它是用橡皮泥、牙签、火柴棒做的。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刺猬,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教师示范制作小刺猬的步骤。

〔1〕把橡皮泥,放在手心捏一捏,团圆;

〔2〕在泥工板上前后搓一搓,搓成长圆形;

〔3〕难点讲解:

把橡皮泥的一头搓尖,另一头圆,捏塑刺猬的身体特征;

〔4〕最后插上牙签,安上眼睛鼻子。

先拿出一团橡皮泥,放在手心捏一捏,把它团一团,团成圆圆的,像小汤圆一样。

然后放在泥工板上前后搓一搓,搓成像火腿肠一样。

搓完以后〔重点;像老师这样把小手放在橡皮泥的一头用力的搓一搓,把它搓的尖一些。

它的另外一头还是圆的。

〕一头尖,一头圆,〔提问;整个看起来像什么呢?

刚刚老师的是怎么把橡皮泥的一头搓尖呢?

再看老师做一遍〕对了,尖的这头是小刺猬的头,圆的这头是小刺猬的身体。

〔提问:

小朋友想想,我们要在小刺猬的身插上什么呢?

〕是的,小刺猬呢满身都是刺,我们可以拿牙签来做小刺猬的刺。

小朋友要小心哦,牙签呀有尖又硬,可危险了,我们一定要把牙签叉在小刺猬的背上。

最后我们要用火柴棒在小刺猬的头的两边安上眼睛,找到最尖的地方插上鼻子,这样满身刺的小刺猬就做好了。

3.看课件幼儿稳固制作小刺猬方法。

刚刚老师做了小刺猬,现在请小朋友看着图片跟老师也一起来做一做。

请小朋友把手伸出来,捏一捏呀捏一捏,团一团呀团一团,团出一个小汤圆,搓一搓呀搓一搓,搓出一根火腿肠。

找到一头搓呀搓,搓成一根胡萝卜,一头尖来一头圆。

插呀插,插上满身的小尖刺,安上眼睛和鼻子,小刺猬就做好了。

小朋友们看,这边是小狗的家,等会儿请小朋友带上做好的小刺猬一起到小狗家做客。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将小刺猬的嘴捏尖,眼要刺在头部的两侧。

2.重点指导幼儿插好小刺猬身上的刺。

3.帮助制作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互相交流分享制作成果及体会。

1.引导幼儿把作品放到展示台。

小朋友都做好了吗?

我们带着小刺猬一起到小狗家去做客。

2.交流分享制作成果。

1〕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刚刚做的小刺猬是什么颜色的?

2〕老师重点评价刺猬身体搓的好的及刺插得好的小朋友

现在我们的小刺猬肚子饿了,我们排好对一起到果园里去摘果子给小刺猬吃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彩笔和纸,让幼儿尝试画小刺猬。

【篇二:

中班智趣数学:

小刺猬的项链】

中班智趣数学:

小刺猬的项链

湖塘中心幼儿园陈翠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根据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

活动中通过数学和绘本的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尝试大胆地自编规律,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轻松地学习。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故事中,稳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假设干、穿项链材料假设干

幼儿经验准备:

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稳固间隔排序

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稳固间隔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方法?

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小结:

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

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

〔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2〕交代操作要求

“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

〔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

“你帮助了谁?

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

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

〔1〕过渡:

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

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向日葵、喇叭花、萝卜帮大象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

〔3〕展示、讲述操作结果

3.经验提升,引发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也为大象准备了一条项链,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还能怎样穿下去。

三、情感延伸,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1.讨论:

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欢唱《幸福拍手歌》,感受快乐。

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

湖塘中心幼儿园李敏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

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时机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时机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

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

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

”(有脚、头、肩膀?

?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

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

过渡:

“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

头、手、脚都协调地动起来了。

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

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

“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xx”。

3.完整说儿歌。

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奥尔夫——开始、停止的音乐。

〕玩游戏,适当增加难度。

四、模仿想象,迁移经验

过渡:

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

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

〔洗脸、刷牙、打?

?

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方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感。

中班创意美术:

我和颜色宝宝做运动

湖塘中心幼儿园张萍

设计意图: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

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

普辛曾讲过:

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

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

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玩玩、学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

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

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

“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

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

〔1〕学习拓印。

“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了。

〔2〕观察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

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

这些小人在干什么?

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小结:

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

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绘本阅读: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湖塘中心幼儿园孙茹玉

设计意图: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主要讲述了一只大老鼠帮助小老鼠克服恐惧,尝试单独入睡的故事。

接近幼儿实际生活题材

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因此,我选择该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选取书中部分内容,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来理解绘本内容,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

在不同声音的解读上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初听到风声的有针对性地导读到后面滴答声的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

活动最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领会故事内涵,逐步实现克服害怕,单独入睡这一理想状态。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仔细观察画面,推理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鼠妈妈为锻炼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活动准备:

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意境,融入绘本

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单独睡觉的感觉。

“哪些小朋友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的?

你们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有一只小老鼠和我们一样上大班,今天也单独睡觉了,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2.出示绘本封面

二、欣赏画面,理解图意,讲述故事

1.播放呼呼声,学习角色对话

〔1〕听,这是什么声音呀?

听着这么可怕的声音,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2〕大老鼠听到小老鼠的呼喊声,会怎么说呢?

〔3〕大老鼠会同意吗?

为什么?

过渡:

到底是什么声音呢,让我们看一看。

你有什么方法来鼓励一下小老鼠吗?

2.播放呜呜声,师幼合作表演

〔1〕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在干什么?

〔2〕它会和大老鼠之间怎么说呢?

〔3〕师幼合作表演

过渡:

小老鼠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床上,它多希望天可以早点亮起来呀!

你再鼓励一下它吧?

3.出示图片,幼儿猜测,生生合作表演

〔1〕小老鼠在干嘛?

它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又想跟大老鼠睡一起,它们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3〕幼儿互相合作表演角色对话

〔4〕这一个晚上,小老鼠听到了几次奇怪的声音?

过渡:

都这么晚了,大老鼠怎么还睡呢?

最后大老鼠有没有让小老鼠睡到自己的床上呢?

让我们完整欣赏一下。

【篇三:

中班智趣数学:

小刺猬的项链】

中班智趣数学:

小刺猬的项链

湖塘中心幼儿园陈翠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根据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

1.在绘本故事中,稳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假设干、穿项链材料假设干

幼儿经验准备:

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稳固间隔排序

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稳固间隔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方法?

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小结:

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

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

〔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2〕交代操作要求

“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

〔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

“你帮助了谁?

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

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

〔1〕过渡:

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

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向日葵、喇叭花、萝卜帮大象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

〔3〕展示、讲述操作结果

3.经验提升,引发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也为大象准备了一条项链,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还能怎样穿下去。

三、情感延伸,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1.讨论:

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欢唱《幸福拍手歌》,感受快乐。

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

湖塘中心幼儿园李敏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

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时机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时机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

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

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

”(有脚、头、肩膀?

?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

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

过渡:

“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

头、手、脚都协调地动起来了。

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

“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xx”。

3.完整说儿歌。

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奥尔夫——开始、停止的音乐。

〕玩游戏,适当增加难度。

四、模仿想象,迁移经验

过渡:

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

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

〔洗脸、刷牙、打?

?

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方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感。

中班创意美术:

我和颜色宝宝做运动

湖塘中心幼儿园张萍

设计意图: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

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

普辛曾讲过:

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

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

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玩玩、学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

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

“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

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

〔1〕学习拓印。

“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了。

〔2〕观察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

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

这些小人在干什么?

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小结:

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

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绘本阅读: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湖塘中心幼儿园孙茹玉

设计意图: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主要讲述了一只大老鼠帮助小老鼠克服恐惧,尝试单独入睡的故事。

接近幼儿实际生活题材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因此,我选择该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选取书中部分内容,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来理解绘本内容,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

在不同声音的解读上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初听到风声的有针对性地导读到后面滴答声的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

活动最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领会故事内涵,逐步实现克服害怕,单独入睡这一理想状态。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仔细观察画面,推理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鼠妈妈为锻炼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活动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