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85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docx

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

2019年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400字.范文

我这里有一个网友写的影评,你看看有没有能够参考一下的。

有人说过:

“战争是军人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看来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在电影里,党卫军上校霍夫曼曾经问大桥守备团的上校团长:

“请允许我问您,战争开始的时候您是什么军衔”?

答:

“上校”。

霍夫曼:

“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名少尉”!

看来,霍夫曼的确是很好的利用了战争这个舞台与机遇,而正是因为他有了出色的表演,因此从一名少尉很快就升迁到了党卫军上校,离党卫军将军也只一步之遥。

而国防军的团长大人,因是贵族出身(名字里有个冯,在德国是贵族的象征),可以想像他是相对刻板守旧,因此尽管战争已经到了尾声了他还在上校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电影《桥》中也不乏幽默感。

当爆破手扎瓦多尼要班宾诺同他一起参加小分队时说道:

“我带你去参加真正的爆破”,而班宾诺回答他:

“没有我,你也活不下去”由于班宾诺承担着扎瓦多尼司务长的角色,管着扎瓦多尼爱喝的酒,所以,他们的对话给人一种诙谐幽默的感觉。

此外,当爆破小分队被以科斯为首的党卫军抓获时,面临着被审讯被枪杀的危险,爆破手扎瓦多尼还幽默的对科斯说他们一行是去“收玉米”的,科斯随即接了一句:

“听说今年的玉米长势不错啊”!

这种幽默能令人在紧张的气氛之中有一种相对轻松的感觉,这在国产电影中的确是很难看得见的。

 

影片中将党卫军上校霍夫曼的心狠手辣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科斯因为枪杀了以阮利克为首的党卫军内勤人员以打入小分队而心里不安,认为代价太大了,霍夫曼则对他说:

“这事由我全权负责,再说上级要求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但并没有说代价有多大”。

他还将全国领袖希姆莱的话搬出来作为他这样做的依据:

“特殊时间的内勤应该把它保存在坟墓里”。

当老虎押着科斯进入了霍夫曼的办公室时,霍夫曼还“义正词严”的质问科斯:

你是对领袖发过誓的!

可是科斯给他的回答是:

放弃吧,死了也是没有用的。

最终霍夫曼也在老虎的枪口威逼之下向全体德军士兵下达了集合的命令。

看来,死心塌地的党卫军骨干分子在生与死的抉择之时,也是会选择屈服!

毕竟生存的欲望比求死更加吸引人!

《桥》中所要炸的目标是一座桥,是一座花费了建桥者无数心血所建起来的杰作。

但是,要炸此桥并非易事,只有得到设计、修建此桥的工程师的配合和协助才能完成此任务。

小分队在找到工程师后,就要求其协助他们去炸桥。

但是工程师对于自己建起来的桥视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根本不考虑予以配合。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工程师已经明白小分队的人都是好人,他们的行动是为了抗击德国侵略者,解救自己国家同胞的行为。

因此当爆破手扎瓦多尼安放好炸药并牺牲在他的面前时,他毅然决然的按下了起爆的按钮。

他伴随着他的心血—

—桥一起消失在南斯拉夫的崇山峻岭之中!

当看到工程师引爆炸药的那一瞬间,给人一种震憾,更令观众对平时迂腐不堪的南斯拉夫知识分子的代表——工程师的表现肃然起敬!

由于大桥被炸,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没有能及时过桥,或许之后就会遭到游击队的进攻而遇到灭顶之灾。

但是此时影片中的德军将军在自叹了一句:

“我们失败了”之后,又对着被炸桥梁的残骸发出了令人惋惜的感叹:

“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同样,小分队的老虎在顺利的完成了炸桥任务后,虽然小分队成员牺牲了好几个,但是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老虎没有为战友的牺牲而过多的感叹,而是看着被自己亲手炸毁的桥梁,发出了与德国将军一样由衷的感叹:

“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桥。

”从敌我双方都对此桥赞赏有加,可见此桥的确真的是座好桥!

随即,电影在轻快的电影主题曲《游击队员之歌》中结束。

一部电影的好坏,如果从投资人的角度去看,应该追求的是票房价值。

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感觉精彩,多年后仍然能记忆犹新,那无疑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子了!

特别是如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更可以称得上是战争片中的经典了。

当年我在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时,愣是没有看懂。

一问其他人,也都是云里雾里的看得稀里糊涂!

也不

知道是该电影学问太深还是我们艺术细胞太少之缘故。

反正我就觉得以上两部南斯拉夫电影真的很对我的口胃:

故事精彩而流畅、情节动人心魄又紧张刺激、场面真实逼真令人过目难忘!

现在我们国产的战争片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能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相媲美的,至今我还没有发现。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四川省泸定县城大渡河上,泸定桥的结构特殊,造型别致,全长103.67米,宽3米。

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上面铺了木板筑成桥面。

整个桥统一和谐,人一踏上桥面,会同桥一起起伏荡漾,如泛轻舟。

大家行走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

请不要故意摇晃哦!

泸定桥之所以名扬四海,是因为这13根铁索,曾经扛起了一个共和国。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再次来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5年的5月2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此,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占据了大渡河的西岸,同时背后还有敌军大部队在追赶。

红军必须越过大渡河天险,才能突围。

但是唯一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桥面的木板已被敌军拆掉。

对岸是敌人的隆隆炮火,眼前是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怎么办?

红军突击队的22名勇士没有犹豫,他们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向河对岸冲去去,消灭了桥头敌人,“飞”夺了泸定桥。

红军千军万马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从这英雄的泸定桥渡过了天险大渡河,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英雄的篇章。

毛主席为此而写下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