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规划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96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造林规划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林规划设计.docx

《造林规划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规划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造林规划设计.docx

造林规划设计

 

 

 

前言

造林规划设计是造林的基础工作,具体的讲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对宜林荒山、荒地及其它绿化用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实用的一整套造林规划和造林技术设计方案。

其主要任务一是制定造林总体规划方案,为各级领导部门制定林业发展计划和林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加强造林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效。

从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

本次造林规划设计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以胡总书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为中心,以扩大和恢复森林植被,“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为宗旨,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造林规划。

本次设计的主要原则有:

(1)坚持以人工造林为主的原则;

(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统筹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3)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原则;

(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标准工程的原则;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

(7)实施工程造林,推行建设项目法人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原则。

 

1基本概况…………………………………………3

1.1经营条件…………………………………………3

1.2自然条件…………………………………………3

1.3社会条件…………………………………………3

1.4经济条件…………………………………………3

1.5资源条件…………………………………………3

2造林调查设计规划………………………………4

2.1立地类型表的编写………………………………4

2.2造林类型表的编制………………………………5

3造林施工设计规划………………………………6

3.1毛竹林施工设计…………………………………6

3.2杉、樟针阔混交林施工设计……………………8

3.3杉木纯林施工设计………………………………9

3.4马尾松复层林施工设计…………………………11

4效益分析………………………………………13

4.1经济效益分析…………………………………13

4.2社会效益分析…………………………………13

4.3生态效益分析…………………………………14

 

1基本概况

1.1经营条件

攸县林科所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省道S315旁,位于该县东部山区柏市镇樟井境内,距县城78公里。

地理座标东经113°45,北纬27°18′。

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1.2自然条件

攸县林科所属中低山地貌,海拔多在250—500米之间,境内群山延绵起伏,地形复杂,坡度一般为15-30°。

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局部为石灰岩,土壤为山地黄红壤,土层厚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

境内年平气温17.2℃,最冷月平均为1-5℃,年均降雨里1450毫米,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数为1250-1500小时,无霜期292天。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生长期长,土壤深厚肥沃,立地条件良好,适合各类林木生长。

1.3社会条件

攸县林科所是直属县林业局领导的事业单位,全所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人员5人,工人13人,有利于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1.4经济条件

攸县林科所自1974年建所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基本上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干部专业化、生产集约化、良种法制化、经营多样化的杉木良种繁育基地,年平均生产杉木良种1500公斤,收入12万元,木材生产及加工收入40万元,年总收入50余万元,现有固定资产50万元,曾多次获得国家林业(部)局、省、市、县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并被列为部、省联营基地,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造林提供了经济上的扶持。

1.5资源条件

攸县林科所现经营山林面积224.7公顷,林木蓄积1.4万立方米,其中杉木初级种子园40公顷,1.5代杉木种子园26.7公顷,二代杉木种子园28公顷,采穗园4公顷,杉木子代测定林68.4公顷,马尾松10公顷,国外松5公顷,经济林8公顷,引种试验区4公顷,有南方红豆杉、楠木、含笑、樟树等珍稀树种。

此外,攸县林科所杉木种子园从70年代初开始自行杉木良种选育和优树选载。

1974年开始营建杉木初级种子园,1978年开始投产受益,并被列为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1988年冬1.5代种子园开始整地、定砧、建园,1992年开始嫁接,1994年种子园基本建成并开始产果,至2003年累计生产良种15000公斤。

为造林提供了优质的种子、苗木等材料。

2造林调查设计规划

2.1立地类型表的编写

造林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与林木生长发育相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总称,主要对主导环境因子(地形、土壤、植被等)进行分析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本着立地类型内部条件趋于一致,而与外部又有明显差异的原则,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等特征,采取分级归类、逐步组合的方法,先将相近似的立地逐步汇总,在汇总过程中加以调整,最后归纳出不同的立地类型。

见下表1:

表1攸县林科所立地类型表

立地类型名称

代号

坡向

表土层厚度(cm)

坡形

描述

凹、阳坡薄土型

<30

较贫瘠

凹、阳坡中土型

30-60

肥沃

凹、阴坡薄土型

<30

较贫瘠

凹、阴坡中土型

30-60

中等肥沃

凹、阴阳波薄土型

阴阳

<30

较贫瘠

凹、阴阳坡中土型

阴阳

30-60

肥沃

凸、阳坡薄土型

<30

较贫瘠

凸、阳坡中土型

30-60

中等肥沃

凸、阴坡薄土型

<30

贫瘠

凸、阴坡中土型

30-60

中等肥沃

凸、阴阳坡薄土型

阴阳

<30

贫瘠

凸、阴阳坡中土型

阴阳

30-60

中等肥沃

直线、阳坡薄土型

ⅩⅢ

<30

直线

较贫瘠

直线、阳坡中土型

ⅩⅣ

30-60

直线

中等肥沃

直线、阴坡薄土型

ⅩⅤ

<30

直线

贫瘠

直线、阴坡中土型

ⅩⅥ

30-60

直线

中等肥沃

直线、阴阳坡薄土型

ⅩⅦ

阴阳

<30

直线

贫瘠

直线、阴阳坡中土型

ⅩⅧ

阴阳

30-60

直线

中等肥沃

2.2造林类型表的编制

2.2.1小班调查和区划

小班是调查规划的基本单位,也是今后造林作业以及实施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

因此,小班区划是造林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小班界限应该与自然界线或地物标志,如山脊、水系、道路等相一致,便于造林作业和管理。

根据已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表和上述小班区划原则,将造林地共划分20个小班,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如下表2:

表2造林地小班区划表

小班号

地类

立地类型号

立地描述

小班面积(公顷)

植被

1

荒山荒地

ⅩⅧ

中等肥沃

1.47

盐肤木、楤木

2

荒山荒地

ⅩⅧ

中等肥沃

1.19

楤木、野桐

3

荒山荒地

ⅤⅡ

较贫瘠

0.71

盐肤木、荚迷

4

荒山荒地

ⅩⅧ

中等肥沃

2.56

木本叶下珠、山茶

5

荒山荒地

较贫瘠

5.4

木姜子、楤木

6

荒山荒地

ⅩⅣ

中等肥沃

7.74

木本叶下珠、楤木

7

荒山荒地

ⅩⅣ

中等肥沃

1.35

楤木、野桐

8

荒山荒地

ⅩⅣ

中等肥沃

1.4

木本叶下珠、楤木

9

荒山荒地

ⅩⅡ

中等肥沃

3.53

朴树、木本叶下珠、黄荆

10

荒山荒地

ⅩⅢ

较贫瘠

1.68

檵木

11

荒山荒地

ⅩⅦ

贫瘠

2.06

楤木、盐肤木、檵木

12

荒山荒地

ⅩⅥ

中等肥沃

1.93

楤木、盐肤木、山茶

13

荒山荒地

ⅩⅤ

贫瘠

0.93

楤木、山莓

14

荒山荒地

ⅩⅣ

中等肥沃

1.46

八角枫、檵木

15

荒山荒地

ⅩⅧ

中等肥沃

1.7

盐肤木、野蔷薇、油茶

16

荒山荒地

ⅩⅣ

中等肥沃

1.98

大青、构树

17

荒山荒地

肥沃

1.35

八角枫、盐肤木、野蔷薇

18

荒山荒地

ⅩⅡ

中等肥沃

1.41

野蔷薇、大青

19

荒山荒地

肥沃

1.46

大青、八角枫

20

荒山荒地

肥沃

2.59

盐肤木、八角枫

2.2.2造林类型表的编制

造林类型表是在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和造林地小班区划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生产潜力而编制的一套完整的造林技术措施的表格,它是造林施工和抚育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根据小班的调查,将造林地划分为4个造林类型,见下表3:

表3造林类型表

代号

造林类型

树种

小班数

造林面积/公顷

1

毛竹林

毛竹

3

5.14

2

杉、樟针阔混交林

杉木、香樟

11

18.81

3

杉木纯林

杉木

4

6.81

4

马尾松复层林

马尾松、毛竹

2

13.14

3造林施工设计规划

3.1毛竹林施工设计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

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

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但其对土壤PH值适应性很强,只要土层深厚即可。

因此,选择14号、15号、16号三个小班营造毛竹林,因其处于背风向南的山麓地带;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

3.1.1造林整地设计

毛竹林适合全面整地,有利于竹鞭的生长,整地时间在造林前的秋冬季为宜;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3.1.2造林季节与造林方法设计

移母竹造林一般在冬季至早春为宜,但冬季常出现严寒霜冻的地区,移竹造林在早春二月为宜。

其造林方式主要有:

(1)移竹造林

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

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

挖掘母竹。

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

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

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

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

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

每亩栽植20-35株。

栽后设立支柱。

(2)实生分蘖苗造林

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

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

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3)移鞭造林

早春发笋期前,选择3-4年生,直径2厘米以上,鞭芽充实饱满的竹鞭,截取1.3-1.5米长的鞭段造林。

3.1.3抚育管理设计

(1)幼林抚育

除草松土,浇孕笋水,促进笋芽膨大生长;防治病虫害。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

1:

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连喷二三次防治枯梢病,发现新竹枝叶枯黄,及时钩去病梢,加以烧毁。

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竹螟、竹蝗等害虫。

(2)成林抚育

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

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

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

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3.2杉、樟针阔混交林施工设计

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

年平均气温16~19℃,极端最低气温-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匀,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

杉木较喜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

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最适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嫌土壤瘠薄、板结及排水不良。

我们选择的1号、2号、3号等11个小班海拔在250米以下,气候温暖多雨,土壤属于中等肥沃程度,因此,可以与香樟混交,不仅能更充分地利用环境条件,而且可以产生更多的枯枝落叶,形成分解良好的腐殖质,改良土壤。

同时,针阔混交林对火灾有隔离作用,不易迅速蔓延。

3.2.1造林整地设计

9-10月份通过劈山、炼山对造林地进行清理,将造林地上的杂木、野草等清除干净,然后采用全垦整地,炼山后随即进行,以免灰分流失;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穴的规格为60×40×30cm,表土、心土分开堆放;12月份,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

3.2.2造林季节与造林方法设计

杉木和香樟均采用植苗造林的方法,即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栽植时间为冬末春初,雨后阴天栽植最适宜。

其配置方式为二行杉木一行香樟的行间混交模式,杉木的株行距为1.3m×1.7m,香樟的株行距为1.7m×1.7m。

栽植时,苗木根系要舒展,不要窝根,杉木要适当深栽,以控制萌蘖,栽植深度一般为苗高的1/3,苗梢要朝外,以免“反山”影响苗木生长。

3.2.3抚育管理设计

(1)幼林抚育

造林后三年要加强抚育管理,每年在4、5月进行扩穴,9、10月各要进行一次全面的除草松土,此外,应注意除去杉木的根际萌蘖和基部脚枝;追肥时可采用沟施的方法,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2)病虫害防治

①杉木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在4-5月间发生,为害新老针叶和嫩梢。

其防治措施除加强土肥水管理外,可对黄化的杉木幼林,在晚秋和早春病菌侵染期,喷洒1:

2:

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175g,兑水40-60kg喷雾防治。

②樟梢卷叶蛾

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其防治方法为:

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

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也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4)抚育间伐

造林后要进行两次间伐,第一次在8至10年间,间伐强度30%;第二次14至16年间,间伐强度20%,严禁“拔大毛”。

3.3杉木纯林施工设计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其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

年平均气温16~19℃,极端最低气温-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匀,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

杉木较喜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

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最适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故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

我们选择的17号、18号、19号、20号小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3.3.1造林整地设计

杉木对土地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细致的整地。

9-10月份通过劈山、炼山对造林地进行清理,将造林地上的杂木、野草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带状整地,修筑水平阶,便于集约化管理;10-12月份挖穴,穴的规格为60×40×30c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穴位“品”字排列,表土、心土分开堆放;12月份,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每穴施钙镁磷肥100-1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3.2造林季节与造林方法设计

杉木有植苗、插条及分蘖苗造林3种方法。

栽植造林成活率高,早期生长快,后期衰老晚,是现在的主要造林方法。

栽植时间为每年1-2月份,雨后阴天栽植最适宜。

造林密度为167-200株/亩,株行距为1.67×2m。

栽植时,苗木根系要舒展,不要窝根,杉木要适当深栽,以控制萌蘖,栽植深度一般为苗高的1/3,苗梢要朝外,以免“反山”影响苗木生长。

栽植时要踏实打紧,覆土略高于地面。

3.3.3抚育管理设计

(1)幼林抚育

造林后三年要加强抚育管理,以中耕除草为主。

每年在4、5月进行扩穴,9、10月各要进行一次全面的除草松土,此外,又因杉木易生萌蘖,特别当栽植过浅,顶芽受伤时,更易造成一树多干,严重影响生长。

故要及时用快刀切除萌条,并培厚土压萌;第三年4-5月追肥,每株施100g钙镁磷肥,追肥时可采用沟施的方法,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2)抚育间伐

杉木生长发育进入速生阶段后,自然整枝和自然稀疏迅速进行。

一般认为应在被压木占总株数的10%以上、自然整枝达到全树高的1/4~1/3、郁闭度到0.8~0.9、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时开始间伐。

第一次间伐的强度为30~50%(按株数),保留林分郁闭度0.6~0.7。

立地条件好、初植密度大的间伐强度可大些,反之则小些。

间伐的方式,因杉木多为同龄纯林,适用下层抚育。

间伐间隔期决定于林冠恢复郁闭的速度,一般为4~6年。

造林密度每公顷在3000株以下的,可只进行一次间伐。

(3)采伐更新

杉木的采伐年龄通常根据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龄确定。

数量成熟龄一般在16~40年,多数在20~30年,因立地条件、经营强度和林木起源而异,丘陵及南部地区早些(15~25年)。

采伐方式历来实行小面积皆伐,面积从1~5公顷不等,伐后采用栽苗或萌芽更新。

栽苗更新方法与荒山造林相似。

萌芽更新是利用伐桩基部的休眠芽与少数不定芽萌生的新条,更新成林。

萌芽能力可保持到60~80年以后,但在30年左右最强。

萌芽更新要掌握采伐的年龄、季节以及伐根处理和选择萌条等环节。

采伐年龄宜在30年以前,采伐季节宜在冬季或早春,即在林木休眠期内,此时萌芽力强,抽出的芽条长得快。

采伐时伐桩要低,伐后覆以薄土,冬季前进行炼山。

翌年夏季抚育时选留伐桩上方或两侧健壮端直的萌条1~2根,作培育对象。

遇有缺苗,及时用实生苗或插条补植。

萌芽更新方法简便,初期生长快;但易早衰,老年易心腐,难成大材;且尖削度大,基部弯曲,材质疏松,木材工艺价值较低,在杉木重要产区较少采用。

3.4马尾松复层林施工设计

马尾松是亚热带的适生树种,适应性强、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且种源丰富,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都较容易,是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

我们区划的5号、6号小班位于山顶处,土壤较瘠薄,培育马尾松林比较适宜。

而且马尾松既可以作水土保持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一个长纤维树种,其木材是制浆、造纸的高级用材;木材脱脂后还是美观、漂亮的装饰面板材;枝丫还可用作纤维板原料。

但是,大面积集中连片的马尾松造林地容易造成马尾松毛虫的蔓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

因此,我们选用林下毛竹造林技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

3.4.1造林整地设计

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丘陵地带一般多采用块状整地。

暗穴、半明穴整地对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造林成本有明显效果。

若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较好,可采用明穴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

块状整地规格一般可按50×50×30cm。

3.4.2造林季节与造林方法设计

马尾松造林从1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则宜早不宜迟,以阴天、小雨或雨后较好,忌大风天栽植。

马尾松萌动早,易休眠季节进行。

其造林密度每亩造林株数222~333株,株行距采用1.5×2m或1×2m。

马尾松造林有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两种方法,除飞播外,一般宜采用植苗造林。

在栽植前l~2天起苗,并将苗木分级,然后立即把苗根蘸上泥浆,每l00株一把用编织袋包装。

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在起苗、运苗、暂短贮存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和堆压发热。

在栽植时把握“分级栽植、黄毛入土、避免窝根、不能空吊、根系舒展、踩实捶紧”,过长的主根可截断再栽。

为确保成活,也可在栽植时使用保水剂和生根粉。

3.4.3补植

对造林后出现死苗、缺苗、野动物咬伤树苗,或成活率达不到85%的地块。

要在次年春、秋季进行补植,按规定期限达到初植密度要求。

3.4.4幼林抚育管护

幼林抚育应坚持2~3年,才能确保造林成功和促进幼林生长。

主要是每年应在幼林生长旺盛期来临之前的4-5月,或杂草尚未结实的8-9月,进行两次松土除草,亮开树盘,防治鼠害、病虫害,禁止牛羊践踏,落实管护责任等,以确保苗木生长良好,使造林获得成功。

3.4.5林下毛竹造林技术设计

当马尾松郁闭,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时,在马尾松林中选择,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地下水位在1m以上,背风向阳的缓坡,坡度在5-25°,进行林下毛竹造林。

(1)马尾松林的间伐、块状整地

伐除林内全部针叶树幼小个体和数量成熟的个体,保留1000株/hm2生长旺盛、能成中大径材的中等木,间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5-0.6。

毛竹造林初植密度:

330-400株/hm2,造林配置:

5m×6m,5m×5m,或不规则造林。

(2)母竹移栽

母竹移栽宜在立春-惊蛰间,即2月至3月上旬进行。

此时毛竹处于休眠期,鞭内积蓄养分较多,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较好。

母竹移栽宜在阴天、小雨天气进行。

母竹到达造林地,按母竹竹蔸的形状开挖好栽植穴,栽植穴的长边与上坡方向成垂直,捡除穴内石块、杂草,在其底部铺一层表土,移入母竹后按其自然状态扶正,用棍棒将细土、表土插入竹蔸底部,并且要插实,然后壅土至竹蔸四周,适当敲实。

(3)新栽毛竹的抚育

在新竹展枝放叶后的5月上、中旬,在母竹及新竹的上坡开挖半月形施肥沟,距竹株的半径为70-80cm,深15cm以上,每株施复合肥0.1kg。

把肥料均匀撒入施肥沟,覆土后并踏实。

9-10月初进行块状松土除草抚育1次。

经4-5年较精细的抚育即可成林。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本次造林投资概算见下表4:

表4造林投资概算表

造林类型

造林成本

(元/亩)

抚育成本

(元/亩)

造林面积

(亩)

总计

(元)

毛竹林

350

180

77

40810

杉、樟针阔混交林

400

250

280

18200

杉木纯林

280

370

102

66300

马尾松复层林

320

300

197

122140

总投资

247450

本次造林收入估算见下表5:

表5造林收入估算表

造林类型

纯采伐收入(元/亩)

采伐面积

(亩)

总计

(元)

毛竹林

1100

77

84700

杉、樟针阔混交林

3500

280

980000

杉木纯林

2400

102

244800

马尾松复层林

2800

197

551600

总收入

1861100

因此,本次造林总收益=186.11-24.745=161.365(万元)

4.2社会效益分析

造林后,可以提供优质的木材、林产品以及工业原料。

同时,造林以及林地、林木抚育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