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03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docx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37讲

  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⑴面积排序:

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⑵赤道穿过地区: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尼、新加坡、厄瓜多尔、巴西亚马孙。

  ⑶北回归线穿过地:

非洲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印度、孟加拉国、滇桂粤台、墨西哥。

  ⑷南回归线穿过地:

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南部非洲,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中部。

  ⑸四大洋的主要特征:

①太平洋:

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跨南北半球,最深,岛屿也最多。

②大西洋:

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世界第二大洋。

③印度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第三大洋。

④北洋洋:

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欧、北美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最小、最浅的大洋。

  2.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

  亚与欧: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

苏伊士运河、红海;南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亚与北美:

白令海峡;欧与非: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3.世界主要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南极半岛、朝鲜半岛、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4.世界主要岛屿、群岛:

格陵兰岛、马达加斯加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冰岛、西印度群岛、新西兰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

  5.世界主要的海、海湾:

地中海、阿拉伯海、南海、红海、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波斯湾、加勒比海。

  6.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

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尼罗河、刚果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里海、五大湖、死海、咸海、贝加尔湖。

  7.世界主要海峡:

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台湾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曼德海峡、德雷克海峡。

  例1填出图中的大洲或大洋、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名称:

  大洲:

1

  ;2

  ;3

  ;4

  ;5

  ;6

  ;7

  。

  大洋:

  ;Ⅱ

  ;Ⅲ

  ;Ⅳ

  。

  海、海峡、运河:

A

  ;B

  ;c

  ;D

  ;E

  ;F

  ;G

  ;H

  。

  大洋分界:

  ;②

  ;③

  。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世界的大洲、大洋、海、海峡、运河、大洋分界等知识在图中的落实情况。

  答案:

大洲:

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

  大洋:

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海、海峡:

里海、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德雷克海峡。

  大洋分界:

大西洋与印度洋

  印度洋与太平洋

  太平洋与北冰洋

  探究点二

  世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七大洲地形特征:

⑴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高、四周低。

⑵非洲:

高原为主,起伏不大,有东非裂谷带。

最高乞力马扎罗山。

⑶欧洲:

平原广,地势最低,冰川地形广布。

⑷北美:

分三大地形区,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⑸南美:

西部高山、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⑹大洋洲:

地势低平、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⑺南极洲:

海拔最高,冰雪高原。

  2.世界主要地形

  ⑴世界主要山脉:

①两大巨大山系年轻: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②古老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大分水岭,阿巴拉契亚山,印度的东、西高止山等。

  ⑵世界主要平原:

亚马孙平原、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图兰平原、两河流域、中国三大平原。

  ⑶世界主要高原:

巴西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非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中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

  ⑷世界主要盆地:

刚果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

  ⑸世界主要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⑹地形原因探究:

①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板块张裂处。

②喜马拉雅山——亚欧和印度洋板块相撞。

③阿尔卑斯山——非洲与欧亚板块碰撞。

④科迪勒那山系——美洲板块受太平洋板块挤压前缘抬升形成。

⑤安第斯山----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⑥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千岛群岛等的形成:

太平洋俯冲到亚欧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升,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3.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

  例2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对大洲的面积和海拔高度的掌握,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们对坐标图的判读能力,增强了其与高考的接轨。

  解析:

各大洲的面积和海拔分别为:

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950米,欧洲——1016万平方千米、300米,非洲——3020万平方千米、650米,北美洲——2435万平方千米、700米、南美洲——1797万平方千米、600米,大洋洲——897万平方千米、340米。

则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答案:

c

  【变式训练】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⑵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海底地形的掌握情况。

  解析:

⑴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二者均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⑵读图可知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40%;海洋平均深度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相差不大;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4。

  答案:

⑴A

  ⑵B

  探究点三

  世界的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

  ⑴热雨:

南北纬10°之间。

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新加坡、印尼等地。

  ⑵热草: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

  ⑶热季: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显著。

  ⑷热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非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沙漠。

  ⑸亚季:

南北纬25°-35°之间大陆东部。

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⑹地中海: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部。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西岸、澳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

  ⑺温海: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⑻温季: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⑼温大:

温带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

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苔原气候:

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注意:

①六大洲都有的气候是:

地中海气候;②没有热带气候的洲是:

欧洲;③有寒带气候的洲是:

非、南美;④热雨最大洲是:

南美。

⑤热草最大洲:

非洲。

⑥热沙最大洲:

非洲。

  2.七大洲的气候特征

  ⑴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特有的气候是:

温季、热季。

  ⑵非洲:

气候呈带状,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气候炎热,干燥地区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⑶欧洲:

深受大西洋影响,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温海、地中海气候最广、最典型。

  ⑷北美: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复杂多样。

  ⑸南美:

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最大,也有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干旱气候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

  ⑹大洋洲:

大部分炎热、干燥,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⑺南极洲:

酷寒、干燥、烈风。

  例3

  (XX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亚洲某地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⑴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⑵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⑶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空间定位确定各地的位置,进而考查了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

  解析:

⑴考查区位定位和气候分布类型。

珠穆朗玛峰:

北纬27°59′14〃东经86°55′26〃,由该地地理坐标定位为喜马拉雅山南麓,气候类型为高山高原气候。

⑵由珠穆朗玛峰:

北纬27°59′14〃东经86°55′26〃准确判断,还可采取排除法,看图排除BcD。

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自然属于亚洲南亚地区。

  答案:

⑴B

  ⑵A

  ⑶B

  探究点三

  区域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位置(区域定位)

  ⑴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地点)

  ⑵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②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③政治地理位置:

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④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2.自然地理特征

  ⑴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

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②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

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a用等高线判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c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④地质作用:

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指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以及大的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

主要是指: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⑵气候:

可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方面分析,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

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

主要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大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的其气候特征,第二种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就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等温线在局部地区的弯曲、延伸、闭合及影响因素。

  ⑶河流:

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①水文特征:

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凌汛)等。

②水系特征:

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

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

水力资源等。

③开发利用:

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通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开发内航运。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不但分布不均,而且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据此读下图完成3—5题:

  3.概括地讲,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图3中示意此比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4中示意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5.图中甲点的经度为

  (

  )

  A.20°w

  B.20°E

  c.160°E

  D.0°Ew

  如图所示为世界著名的运河、海峡、港口所在地的经纬度,甲、乙、丙为气温降水资料图。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A运河连接的海域是

  A.北海和波罗的海

  B.北海和大西洋

  c.地中海和黑海

  D.红海和亚丁湾

  7.有关B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B.表层洋流从西向东流

  c.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

  D.沿岸气候类型与丙图相同

  8.有关c港口及其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太平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口

  B.所在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c.所在国农业主要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平原地区

  D.该港口有极昼现象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下图回答9~10题。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甲、丁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B.乙、戊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c.乙、丙、戊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D.影响乙→丙→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0.A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少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少

  右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11~12题。

  1.于图中所示海底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为大陆架④为大陆坡

  B.①为深海沟③为大陆架

  c.②为大陆坡④为海岭

  D.①为海盆③为大陆坡

  2.关于海底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海洋空间已开辟为深海旅游区

  B.②地已探明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c.③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D.④地广泛分布着海底砂矿

  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此回答13—15题。

  3.随着北极地区的冰层不断融化,“西北航线”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此航线与a、b、c、d海峡中有关的是

  A.a

  B.b

  c.c

  D.d

  4.关于abcd海峡作为两大洲洲界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地点

  月份

  月

  4月

  7月

  0月

  地点

  月份

  月

  4月

  7月

  0月

  ①

  平均气温(℃)

  -0.4

  9.1

  22.6

  3.1

  ②

  平均气温(℃)

  7.2

  9

  4.9

  1.8

  降雨量

  28.8

  34

  86.7

  49.5

  降雨量

  67

  77

  73

  57

  ③

  平均气温(℃)

  22.2

  24.8

  27.6

  26.2

  ④

  平均气温(℃)

  5.2

  4.1

  25.2

  7.6

  降雨量

  64.4

  53.7

  05.6

  80.5

  降雨量

  48.6

  30.3

  61.5

  63.1

  A.只有a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B.只有ab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c.只有abc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D.abcd都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5.关于abcd海峡所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位于东半球

  B.b位于南寒带

  c.c位于中纬度地区

  D.d位于上海所在的时区

  二、综合题

  6.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二:

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Ⅰ)

  材料三:

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Ⅱ)

  

  

(1)图Ⅰ中X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

  

(2)图Ⅰ中y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3)图Ⅱ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A

  D

  E

  。

  (4)图Ⅱ中,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地质构造是

  (双项选择,填字母)。

  7.图“北半球某三个著名岛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为上图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分析并指出四个城市分别对应的气候资料。

  Q

  ;T

  ;k

  ;H

  ;

  

(2)根据气候资料判断,Q、T、k、H四个城市盛产甘蔗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城市k位于城市Q的

  (方向)。

  (4)甲岛所在国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

试简要分析其温泉丰富的原因。

  8.读世界输电电缆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

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

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mN为晨线,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则上述地点中此时太阳能发电效能最高的是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各点位于世界两大山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B、c、D、E、F、G分别代表大洋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H、I、j、k分别代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根据两图中数据即可判断亚洲+非洲面积与印度洋面积十分接近。

  答案:

B

  2.解析:

从上题分析可推B大洲最大港口为荷兰鹿特丹港,G大洲最大港口是我国上海港,因此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英吉利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①、马六甲海峡④、台湾海峡③。

  答案:

D

  3.解析:

据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判断海洋陆地比例大致是七比三。

  答案:

c

  4.解析:

据六大板块的轮廓,可判断图中①为亚欧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非洲板块,④为美洲板块,⑤为太平洋板块,⑥为南极洲板块。

  答案:

B

  5.解析:

图中甲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其以西为西半球,以动为东半球,所以此分界线为20°w。

  答案:

A

  6.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A运河为基尔运河,它连接的是波罗的海和北海。

  答案:

A

  7.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判断B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它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西侧为大西洋,东侧为地中海,大西洋的盐度低于地中海,故其表层洋流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该海峡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应与乙图气候类型相同。

  答案:

B

  8.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c港口为摩尔曼斯克港,是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该港口有极昼现象。

  答案:

D

  9.解析:

图中甲地是地中海气候,形成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乙地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戊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两者的自然带均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高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乙→丙→戊的更替是因为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形成的。

  答案:

D

  0.解析:

A处小岛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附近,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高,气温大于0℃;冬季该地受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较多。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①为深海沟,②为大陆坡,③为大陆架,④为海盆。

大陆架浅海是海洋中最富饶的海区,不仅盛产海洋水产,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答案:

11.B

  2.c

  解析:

根据海陆轮廓形状可以判断a、b、c、d海峡分别代表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除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内部外,其他海峡分别是亚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南极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日界线从白令海峡穿过,因此跨东西半球;德雷克海峡纬度小于60°S,因此属于南温带;土耳其海峡位于30°N—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马六甲海峡位于东7区。

  答案:

13.A

  4.c

  5.c

  6.解析:

(1)—

(2)各大洲的海拔分别为:

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大洋洲40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

南极大陆最高,平均海拔为2350米。

各大洲的面积分别为:

亚洲: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

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

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

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

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

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

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

图中只有六个大陆,由此判断亚欧大陆合为一体,即图中面积最大的大陆为亚欧大陆。

而X大陆海拔最高,是南极大陆;y大陆面积最小,海拔最低为澳大利亚大陆。

(3)根据海底地形的分布即可判断。

(4)B(岛弧)、c(海沟)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的地方,因而形成消亡边界。

  答案:

(1)D

  

(2)B

  (3)A:

海岭

  D:

洋盆

  E:

大陆架(4)Bc

  7.解析:

(1)甲、乙、丙分别代表本州岛、爱尔兰岛、古巴岛,本州岛气候类型为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