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分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36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耕地质量分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耕地质量分等.docx

《耕地质量分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地质量分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耕地质量分等.docx

耕地质量分等

江苏省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

水稻

小麦

玉米

1.00

1.30

1.15

C.3农用地质量分等因素及其分级

C.3.1有效图层厚度(cm)

有效土层厚度是指土壤层和松散的母质层之和,共分为5个等级。

有效土层厚度分级界限下含

上不含:

a)1级,有效土层厚度》150cm;

b)2级,有效土层厚度100cm~150cm;

c)3级,有效土层厚度60cm~100cm;

d)4级,有效土层厚度30cm~60cm;

e)5级,有效土层厚度<30cm。

有效土层厚度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有效土层厚度(cm)

>150

100~150

60~100

30~60

<30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徐淮平原区分值

100

90

70

40

10

其他平原区分值

100

90

70

50

20

C.3.2表层土壤质地

表层土壤质地一般指耕层土壤的质地。

质地分为沙土、壤土、粘土和砾质土

4个级别:

a)1级,壤土;

b)2级,粘土;

c)3级,砂土;

d)4级,砾质土,即按体积计,直径大于3mm~1mm的砾石等粗碎屑含量大于10%;表层土壤质地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表层土壤质地

壤土

粘土

砾土

砾质土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徐淮平原区

100

90

70

40

其他平原

100

80

70

50

C.3.3坡面结构

坡面结构是指土壤坡面中不同质地的土层的排列次序,包括:

a)均质质地坡面构型:

即指从土表到100cm深度土壤质地基本均一,或其他质地的土层的连

续厚度<15cm,或这些土层的累加厚度<40cm;分为通体壤、通体砂、通体粘,以及通体砾4

种类型;

b)夹层质地坡面结构:

即指从土表20cm~30cm至60cm~70cm深度内,夹有厚度15cm~30cm

的与上下层土壤质地明显不同的质地土层;续分为:

砂/粘/砂、粘/砂/粘、壤/粘/壤、壤/砂/

壤4种类型;

c)体(垫)层质地剖面构型:

即指从土表20cm~30cm以下出现厚度>40cm的不同质地的土层;续分为:

砂/粘/粘、粘/砂/砂、壤/粘/粘、壤/砂/砂4种类型。

C.3.4盐渍化程度

土壤盐渍化程度分为:

无,轻度盐化,中度盐化,重度盐化4个区间,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a)1级,无盐化:

土壤无盐化,作物没有因盐渍化引起的缺苗断垄现象,表层土壤含盐量

<0.1%(易溶盐以苏打为主)或<02%(易溶盐以氯化物为主)或<0.3%(易溶盐以硫酸盐为主);

b)2级,轻度盐化:

由盐渍化造成的作物缺苗2~3成,表层土壤含盐量0.1%~0.3%(易溶盐以苏打为主)或02%~0.4%(易溶盐以氯化物为主)或0.3%~0.5%(易溶盐以硫酸盐为主);

c)3级,中度盐化:

由盐渍化造成的作物缺苗3~5成,表层土壤含盐量0.3%~0.5%(易溶盐

以苏打为主)或04%~0.6%(易溶盐以氯化物为主)或0.5%~0.7%(易溶盐以硫酸盐为主);

d)4级,重度盐化:

由盐渍化造成的作物缺苗》5成,表层土壤含盐量》0.5%(易溶盐以苏打为主)或》0.6%(易溶盐以氯化物为主)或》0.7%(易溶盐以硫酸盐为主)。

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土壤盐渍化程度

无盐化

轻度盐化

中度盐化

重度盐化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分值

100

90

70

P40

C.3.5土壤有机质含量(g/kg)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6个级别,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a)1级,土壤有机质含量》40g/kg;

b)2级,土壤有机质含量40g/kg~30g/kg;

c)3级,土壤有机质含量30g/kg~20g/kg;

d)4级,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10g/kg;

e)5级,土壤有机质含量10g/kg~6g/kg;

f)6级,土壤有机质含量v6g/kg;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土壤有机制含量(g/kg)

>40

40~30

30~20

20~10

10~6

v6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分值

100

90

80

70

60

50

C.3.6土壤酸碱度(土壤pH值)

土壤pH值按照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分为6个等级,分级界限上含下不含:

a)1级,土壤pH值6.0~7.9;

b)2级,土壤有机质含量5.5~6.0,7.9~8.5;

c)3级,土壤有机质含量5.0~5.5,8.5~9.0

d)4级,土壤有机质含量4.5~5.0;

e)5级,土壤有机质含量v4.5,9.0~9.5;

f)6级,土壤有机质含量》9.5

土壤pH分级及其评分标准

土壤pH指标值

6.0~7.9

5.5~6.0,7.9~8.5

5.0~5.5,8.5~9.0

4.5~5.0;

v4.5,9.0~9.5

>9.5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徐淮平原区

100

90

80

60

30

10

其他平原区

100

90

80

60

40

10

C.3.7障碍层距地表深度(cm)

土壤障碍层指在耕层以下出现白姜层、石灰浆石层、砾石层、粘土磬和铁磬等

阻碍耕系伸展或影响水分渗透的层次。

根据其距地表的距离分为3个级别,分

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a)1级,60cm~90cm;

b)2级,30cm~60cm;

c)3级,三30cm。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cm)

60~90

30~60

三30

分级

1级

2级

3级

分值

100

80

60

C.3.8排水条件

排水条件是指受地形和排水体系共同影响的雨后(或灌溉后)地表积水情况,分为4个级别,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a)1级:

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无洪涝灾害;

b)2级:

排水体系(包括抽拍)基本健全,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1天~2天);

c)3级:

排水体系(包括抽拍)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2天~3天);

d)4级:

无水体系(包括抽拍)一般,一般年份大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三3天);

排水条件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排水条件分级

健全

基本健全

一般

无排水系统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徐淮平原区分值

100

90

70

40

其他平原区分值

100

90

70

50

C.3.9地形坡度

水田、水浇地、望天田和菜地一般均作为平地处理,只对旱地进行坡度分级。

坡度分为4个级别,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a)1级,地形坡度<2°,梯田按<2°坡耕地对待;

b)2级,地形坡度2°~5°;

c)3级,地形坡度5°~8°;

d)4级,地形坡度8°~15°;

e)5级,地形坡度15°~25°;

f)6级,地形坡度三25°;

C.3.10灌溉保证率

灌溉保证率分为4个级别:

a)1级,充分满足,包括水田、菜地和可随时灌溉的水浇地;

b)2级,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浇地;

c)3级,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浇地;

d)4级,无灌溉条件,包括旱地与望天田。

灌溉保证率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灌溉保证率

重分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满足

无灌溉条件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徐淮平原区分值

100

90j

70

50

其他平原区分值

100

90

80

60

C.3.11地表岩石露头度

地表岩石露头度是指基岩出露地面占地面的百分比。

根据地表岩石露头度对耕作的干扰程度可分为以下四个级别,岩石露头值下含上不含:

――1级,岩石露头<2%,不影响耕作;

――2级,岩石露头2%~10%,露头之间的间距35m~100m,以影响耕作。

――3级,岩石露头10%~25%,露头之间的间距10m~35m,影响机械化耕作。

――4级,岩石露头三25%,露头之间的间距3.5m~10m,影响小型机械耕种。

C.3.12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分为以下三级:

――1级,用地表水灌溉;

――2级,用浅层地表水灌溉

――3级,用深层地下水灌溉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及其分值标准

土壤请示程度

无侵蚀

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

强度侵蚀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分值

100

85

65

40

GB/TXXXXX—XXXX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标准样地选择、设立及确认

E.1选择标准样地

L1.1选择县级标准样地

县(市、区、康)完成农用地质迓分等工作后,可根据分等的成果,在所辖的各乡(镇)选择1个分尊单元作为/级标准样地.

E.1.1.1満足条件

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一年内单位而积土地的实阪产量所换算的标准粮水平在本乡(镇)属于最高范01(量离范用的上隈是指;县内的每公顷耕地标准址氐平的垠高值:

下限是指:

县内的每公决耕地标准量水平的区岛值减去每公顷750公斤的蔓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标准粮水平最高范国含义同此

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尊单元的地形、七壤、灌溉排水、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彎综合条件在本乡(慎〉内最优,即自然质虽分《CL)風于最奇范围(最高范国的上限是指:

县内农用地质*分等单元自然质址分最高值,该值的理论数是1.0;下段是指,县内农用地颖量分尊单元自然质量分坯高值蔽N0.10〜0.15的差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自然质量分最高范阿含义同此);

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是县级和乡(镇)级土曲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永久性农用地,并未披污染.

E.1.1.2工作要求

对标准样地进行编号,编号規WhX(代表县级标准样地)亠县级行政区划代凹(6位)•标准样地流水编号(2位).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执行.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翎面补0.标准样地流水编号按本级别标准样地指定作物标准粧单产(kg/hn,)Z和从高到低进行序(注:

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冷粮单产之利除以2):

县级标准样地在分等单元图上标明,绘制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圄I

选取能代表该样地平均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段”,在“典犁地段”内挖一个2BX1.X2.的土壌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上壊的母股层为止入

拍摄土填剖面照片,照片命名规则;标准样地编号+“剖面”十序列号(1位人

拍摄土壤剖面所在位置的景观照片.照片命名規则:

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査出标褓样地“典型地段”的X、Y坐标值.

将1.述结果填入表格,表格样式见表A.18.

E.1.2透择省级标准样垛

县(市、区、旅)完成农用地质■分等工作后,可根据分等妁成果,各■县•选样佔~10)元作为省级标准样地。

E.1.2.1满足条件

选作为省级标奉样地的分等单元.一年内单位面枳一区、W属于最海范皿(若省级标准样地集中在某一个成几个乡镇内,

择省级标准样地).

选作为省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的地形、土壤、灌溉样水、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等塚合条件在本县(市、区、旗)内垠优.

选作为省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是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永久性农用地,井未被污染.••*

E1.2.2工作更求

对标准样地进行编号,编号规则:

S(代表省级标准样地)+县级彳亍政区划代码(6位)▼标准样地湾水爆号(2位〉.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执行.标准样地流水編号不足2位前面补0・标准样地流水編号按本级别标冷样地抬定作物标准粮单产(kg/M)之和从為到任进行排序(注:

标准粉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Z和除以2):

绘划省级标准岸地分布图;选取能代表该样地平均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段”,在''典型地段”内挖一个2mXlnX23的土壤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土壌的母质层为止〉:

拍摄土壤讯面照片,照片命名规则:

标准祥地编号十“剖面”+序列号(1位):

拍摄土壤剖面所在位盒的录观肥片,照片命名规则:

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査出标准样地“典型地段”的X、Y坐标值•将上述结果填入表格,衷格样式見哀A.18.E.1.3国家级标准样地选择方法

省(区、市)完成农用地质童分等工作厉,根据分等的成果,各省选挥(10〜15》个分尊单元作为国家级标准样地.•°'

E.13.1満足条件

选作为国家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一年内单位両积上地的实嫁产丘所换算的标准粮水平在本省(区、市)凤丁鼠高范国(若国家级标准样地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县内,则在这•个或几个县内补充选择国家级标准样地h选作为国家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的地形、土豪、濯溉排水、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等综合条件在木省(区、市)内嚴优:

选作为国家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是县级和乡(镇)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屮确定的永久性农用地,并未被污染・

L1.3.2工作要戎•'

对标准样地进行編号,编号规则:

G(代表国家级标准样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标椎样地濫水編号(2位〉.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执行。

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前面补0・标准样地流水編号按木级别标准样地損定作物标征粮单产(kg/h『)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注:

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悄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之和除以2);绘制国家级标准样地分布图;选取能代表该样地平均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翹地段”,在“典刑地段"内挖一个加Xb»X2m的土壌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土填的母质层为止);拍摄土壤剖面照片,照片命名规则:

标准样地編号+“剖面”+序列号(1位):

柏摄土壌剖面所在位置的墩观照片,照片命名规则:

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

杏HI标准样地“典率地段”的X、Y坐标值.将上述结果填入表格,表格样式見茨化18。

E.2设立标准样地标志牌

国家级、省级、县级标准样地确定后,奥设立标准样地标志牌,注意事项如下:

a)设在濯目的位置,可在分等单元的边界鏡上;

b)标明标准样地在县内的位鬣様图;

c)标明标冷样地编号、等别,并注明足国家级、各级戒县级标准样地;

d)标明到2010年的规划用途;

GB/TXXXXX—XXXX

e)制作标志牌要适用、坚固、知《・

E.3标准样地的确认

E3.1县级标准样地的确认

确认的具体方法与程序如下,

a)各乡(镇〉设置1个具级标准样地,若数童不符合要求,不予确认:

b)甚级标准样地的产址(折算为标冷粮的产it)水平在本乡内腐丁最高范国,标准样地的产量(折

算为标准粮的产量〉水平与各乡级行政区近(3〜5)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若不属于本乡内最离范国的,不予确认;’’

O且级标准样地的自然须量分在所处的乡内属于J5高范围,若不属于朋商范围,不予确认:

d)县级标旌样地在县级、乡(慎)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披備定为永久性的农用地,若在土地利用总体岌划图中不风于永久性农用地的,不予确认:

-

e)县级标准样地不可遭到任何污染,若己经或将遭到污染的,不予确认,

f)拍炎£•级标准样地的土壤剖面照片和最观照片,若无照片城照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不予确认;

g)县级标准样地特征描述内容婆完整、正确,应I®机抽(2〜3》个县级标准样地,到实地査看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若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予确认:

h)晏级标准样地需要设迓标志牌,未设軽标志牌或所设置的标志牌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确认.

E.3.2省级标准样地的确认

确认的具体方法与程序如下;

a)各县(巾、区)可设置(5〜10)个省级标准样地,若敬量不符合要求,不予确认:

b)省级标准样地的产爲(折算为标准粮的产議)水平在本县(市、区)内尽于最烏范圉,标准样地的产嚴(折算为标准粗的产量)水半场各晏级行政区近(3〜5)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若不厲于本县内最鬲范围的,不予确认:

c)省级标准样地的自然质量分在所处的县内属于最高范国.若不属于最高范国,不节确认;

d)省级杯准样地在县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禾久性的农用地,若在土地利用总体規划图中不展于水久性农用地的,不予确认;

e)省级标准样地不可道到任何污染,若己紐或将遭到污染的,不予确认;

f)拍播省级标准样地的土壤剖面照片和最观鹽片,若无照片或照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或与实际

情况不符的,不y确认:

'

g>省级标准样地特征描述内容要完整、正确,验收组斑机抽(2〜3)个省级标准样地,到实地査看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完轅、正确,若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予郦认;

h)省级标准样地需要设遥标志牌,未设迓标志牌或所设置的标志牌不符合姜求的,不予确认・

E.3.3国家级标准样地确认

骏收与确认的具体方法与程序如下:

a)各省(区、市〉町设jg(L0〜15)个国家级标准样抱,若数址不符合耍求,不予确认:

b)国家级标准样地的产量(折算为标准粮的产啟)水平在本省(区、市)内属于盘高范围,标准,样地的产员(折算为标准粮的产愷〉水平与各省级行政区近(3〜5)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

若不図于本省内長离范圈的,不予碗认,

C)田家级标准样地的自然质童分在所处的省内凤于堀高范阍

d)国家级标准样地在杲级、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規划中被礎定为永久性的农用地,若任上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不城于永久性农用地的,不予确认:

e)国家级标准样Jt不可遭到任何污染,若已经或将遭到污染的,不予确认;

f)拍摄国家级标准样地的土壤剖面照片和景观照片.若无照片或熙片不能反映实际悄况的或与实

际情况不符的.不予确认8

g)国家级标准样地特征描述内容婆完談、正确,应组随机抽(2〜3》个国家级标准样地,到实地査看所填吗的内容足否主整、正确.若描述不符合实际悄况的■不予确认;

h)陽家级标准样地需要设宜标衣牌.未设電标古牌或所设岂的标志牌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确认.

GB/TXXXXX—XXXX

 

附录F

(規范性附录)

农用地质■律别图图式

图式名称图式备注

(1)筹别界线

0.4界钱用0.4mm的实线绘出

 

(2)农用地质鱼等别

(3)单元編号

<4)单元界线

(5)标准地块

24

纽等线体32K(24K)

等别用罗马数字表示

单元界线用0・3mm的实线绘出・

单元编号用阿拉伯数扌表示

 

附录G

(规范性附50

农用地质気分鬓野外调查导则

农用地质龟分锌野外调査包括农用地自然质量状况、利用状况与绘营状况调査等内容。

0.1自然康量状况调査

自然质量状况调査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外业调査、内业工作等阶段。

G.1.1准备工作••’

G1.1.1组织专业队伍

调竇人员需具备地学、土壤学、农学、测绘学、土地管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素质・

0.1.1.2制定工作计划

可根据农用地质址分等任务及现有资料制定,内容包括,调査项目、内容、梢度要求、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

G.1.1.3资料准备

收集、養理、分析调査区的各种专业图件与数損、文字资料、工作底图等・

G.1.1.4准备仪器和设备

调查前准备好调査所需的仪器、工具和设备等。

G.1.2外业谓查

G.1.2.1路姣勘査

目的:

了解调査区的自然景观、土壤类型、上地利用等輙况:

钱路:

-股垂直于主要地貌类塑的斷面钱;

原则,需姿通过不同的地形部位;丘I®区和山区可以根据地形条件,分区分组进行,平廩区可以机掠分区而虎线穿插.

G.1.2.2词査内容

包括土壤剖面点的转性、土壤剖面点地农杲观描述,必耍时还需要采集土壤样本・

G.1.2.2.1土壊剖面点的布■、选择与挖握

天然斷面只能作为参考,还耘要挖掘一定敷豆的土填卅面。

剖面点的实地迭择,具体更求是:

a)剖面点应具有代表性I■*

b)地形条件应相对一致:

c)避开路旁、東夏、积肥坑、旧宅棊和坟菽附近等土层被扰乱的地点;

d)在剖面挖揭过程中,如发現土层中有炭片、虞瓦片等人为干扰的便入体.除丁研究熟化土壤以外,一般宜换它处另行挖堀.

e1.12.2土壤剤面点地表景观描述

地貌;地形坡度;地面岩石腐头情况.

对上述内容描述后,还需要对地表景观拍彩色照片,并注明照片编号.

a1.2.2.3土填剖面形态描述'

衣层土壤质地;土体构型:

有效土层庁度I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地下水埋汝:

盐渍化程度;土壤

PH值.'■:

对土壤割面形态描述后,在竖有标尺的一侧対剖面拍彩色魚片,并注明照片编号。

所有上述各有关项目均按有关标准记入农用地质盘分等外业调杳表,滋格样式见表A.I.

Q.1.3内业工作

外业调査结束后・还应进行原始资料室内養理及土样分析,分析第果填入野外调査表,表格祥式见表A.l・并根播调査及理化分析结果修订有关图件.

G1.4精度要求

每个补充调査点均要有新挖的土壌剖面,同一分等单元内可设負数个调査点,实側分等因素值,取耳平均或.”-

训査成果是分等的W5棊础资料,原始记录文字、表辂、阴件、剖面照片及其说明、环境照片及其说明,都应以每一点为组藝理成册,分等工作完成时整理成基础资料汇编、存入档案.

G.2农用地利用状况与经童状况调査

主要包括农用地的产止与生产投入的调査。

G.21产出数据迴査

以行政村为基本调査单位,按标准耕作制度中所确定的标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实物产出虽计算,以单位面积产量表示(kgOm?

).

采用实测、评估和历史密料分析相结合方法,调査结果要满足调査精度的要求,见6.3.3.调査結采填入表格中,表格样式见表A2,表A」O,衣A」2・

G.2.2投入数据调査

以和政村为基本调査廉位:

按标准耕作制度中所确定的标准作物和扌R定作物的实际投入量计算,以单位面积投入量表示(元/公顷h物质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根据国家市场抬导价计算,农家肥按当地平均价格计算:

活劳动投入为农业生产中必需的朋佣劳动力的龙用,按当地实际情况计算;采用实测、评估和历史幣料分析相结舍的综合分折方法,调査结果要満足调査精度的要求,见6.3.3.训査结果填入表格中,表格样式见表A.2,衣A」2・

G.2.3稱度要求

农用地利用状况与农用地经管状况调査是•次全面调査,很据开展分等县的统一安排,以村为单位进行,分甲、乙两级精度,按甲级精度实施,个别地方如确有困难可暂按乙级精度进行.

农用地利用状况与农用地经营状况调查选取的样点应具有代表性,以村为单位进行,分甲.、乙两级蒂度,按甲级梢度实施,个别地方如确有闲难可暂按乙级精度进行.

8.2.3.1甲级帽度

在初步划分的土地利用系敬等值区、七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采取分足抽样方式均匀布点,按土地条件,从优到劣分为(3〜7)个足次,每个足次设盘(30〜50)个采样点,共计(90〜350)个样点;各样点的投入产出数据与标爪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