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38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三、选字组词。

  辨、辩、辫   奏、凑   彩、采   接、结

  演( )  拼( )  神( )  ( )论

  分( )  色( )  连( )  ( )果

   四、先完整词语,再写出几个有关“龙”的成语。

  云( )霞( )   ( )暗( )明

  心( )神( )   ( )涛( )浪

  风( )雨( )   ( )峦( )嶂

  五、先按原文境空,再按要求答题。

  “才下过几阵(   )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   )的柳丝。

( )的草,( )叶,(   )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   )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这一段主要写(   )。

作者主要抓住(   )、(   )、(   )、(   )、(   )、(   )和(   )这几种景物来写的。

  六、默写白居易的词《忆江南》。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任何一艘横渡太平洋的船舶经常会一连好几天有那种较小的信天翁伴航。

这些信天翁能陪伴着船飞行一小时之久而看不出翅膀有什么动作,或者只是偶尔挥动一下。

信天翁在滑翔飞行的鸟类中首屈一指。

这类鸟能够驾驭空气,使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是在空气的阻力面前又不得不屈服。

野鸭、鸽子、鹧鸪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飞行的鸟类。

它们具有坚强如钢的肌肉,以势不可挡的力量使劲扇动短小的翅膀,在精疲力尽之前可以在迎面吹来的大风中顶风飞行很长的距离;但是,一旦精力耗尽了,它们也就飞不动了。

如果海面上的风迫使它们作了长途旅行,你可以从地上拾起那些再也飞不动的野鸭、鸽子。

燕子充分把这两大类鸟的飞行优点兼而有之。

它不会疲倦,也不会夸耀自己的力量。

它是天生的空中之物,从这里飞往北方营建家园,又从那里飞回来,一路上可能飞行几千公里,并且沿途喂着它们已经会飞的雏燕。

  1.结合句子,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   )  夸耀(   )  首屈一指(   )

   2.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3.这篇短文按内容可分成几个自然段来叙述,请用“‖”标明。

(二)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

“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

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坝子。

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芯子。

有的人看了,说:

“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3.画出描写橄榄坝原来的样子的句子。

  4.作者写橄榄坝现在的样子是按由(   )到(   )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具体写了哪些事物,用“——”画出。

  5.你从这篇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增添、聚拢、偶尔、嫩叶、音符、曲谱、俊俏、荡漾

  二、

  

  三、演奏、拼凑、神采、结论、分辨(分辩)、色彩、连接、结果

  四、云(蒸)霞(蔚);(柳)暗(花)明;心(旷、领)神(怡、会);(惊)涛(骇)浪;风(狂、调)雨(骤、顺);(层)峦(叠)嶂

  龙跃凤鸣、龙骧虎步、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五、蒙蒙 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 青 绿 各色鲜艳 赶集似的 光彩夺目 赶 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细雨 微风 柳丝 草 叶 花 小燕子

  六、略

  七、

  

(一)

  1.疲乏 炫耀 独占鳌头

  2.主要介绍三类鸟飞行的特点。

  3.……不屈服。

‖野鸭……鸽子。

‖燕子……

  

(二)

  1.绿孔雀寨

  2.流浪——安定

  3.那里到处都是沼泽……吐着芯子。

  4.近——远;竹楼、竹丛、果树、树林、牲畜、稻田

  5.要点:

安定幸福的生活靠自己的双手来建设。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   无原无故   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   昏黄一体   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   )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   )。

(诚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   )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   )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

(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 )远( )-( )二( )五( )四( ) 生( )活( )

  手( )足( )千( )万( )山( )地( )

  2.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口( )心( ) 天( )地( )

  出( )入( ) 一( )-( )( )应( )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

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

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

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

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

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

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

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

但是,她不能!

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

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

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

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

”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

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

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

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

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

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

”说明(  )。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   )   探望(   )   警告(   )   简单(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   火热(   )   温暖(   )   欢乐(   )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锻炼、优雅、依赖、膝盖

  二、

  

  三、莫明(名)其妙、无原(缘)无故、语重心常(长)、遮天避(蔽)日、昏(浑)黄一体、鹏成(程)万里

  四、1.取长补短 2.不耻下问

  五、1.诚恳、称赞  2.制造、鼓舞

  六、,:

;,、、、、、……、;、、,。

  七、1.高瞻远瞩、一穷二白、五湖四海、生龙活虎、手舞足蹈、千山万水、山摇地动2.大公无私、大是大非、口是心非、天南海北、出生入死、一朝一夕、里应外合

  八、

(一)1.指把马尾编成小辫,身上系上各色绸带,使马漂亮。

2.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

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

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

3.主要写哈萨克古老风俗——赛马及赛马前后的欢乐景象。

4.呈现、五颜六色

  

(二)1.指因为情绪低落,伤心而流下眼泪。

2.

(1)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能与轮椅、床和静寂为伴。

(2)她凭着日夜苦读和反复试验很快掌握了有关医学本领。

(3)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给人治病会经受很多痛苦。

3.滋润、看望、劝告、容易。

4.热闹、冰冷、寒冷、悲伤。

第二单元测试题

(二)

  一、看拼音,写句子。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

金(灿灿)

  水(  ) 甜(  ) 红(  ) 蓝(  )

  冷(  ) 乐(  ) 绿(  ) 白(  )

  三、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四、在括号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   )

  2.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   )

  3.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   )

  4.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 )

  2.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 )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 )

  5.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 )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

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八、阅读答题。

(一)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

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

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

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

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

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

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一粒粒饱满的种子。

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给文章加上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乐于——

  本色——

  坚忍不拔——

  游离——

  3.写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写出文章中的一句拟人句。

  5.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

  6.三段之间的关系是(         )。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         )   的精神,抒发(         )的感情,所以作者把(         )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二)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

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

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

“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

”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

“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

“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

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异口同声:

  

(2)胸有成竹:

  2.给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要叙述了(                   ),告诉我们(                   )。

  答案:

  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水淋淋、甜滋滋、红通通、蓝花花、冷冰冰、乐陶陶、绿油油、白茫茫。

  三、1.迎春花、桃花、菊花、腊梅(按季节先后)2.世界、欧洲、意大利、罗马(按地域大小)3.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年龄大小)

  四、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五、1.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2.北海有鱼。

3.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到意大利旅游。

4.大雪过后,地上像铺了一条厚厚的白毯子。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舞蹈嬉戏。

  六、1  3  5

  七、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杂志和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

有苹果、葡萄、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

带鱼、黄鱼、鳗鱼和鲸鱼。

  八、

(一)1.我爱牵牛花。

2.乐于:

对做某件事感到快乐。

本色:

本来面貌。

坚忍不拔: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游离:

移动,离开。

3.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这句话中把花索比作彩带。

4.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5.第一段

(1):

我爱平凡的牵牛花。

第二段(2—4):

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

第三段(5):

我爱牵牛花。

6.总分总,奋力向上攀登,喜爱牵牛花,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

  

(二)1.异口同声:

胸有成竹:

2.第一段

(1):

总写林巧稚的回忆。

第二段(2—6):

一堂生物课的经过。

第三段(7):

林巧稚悟出的人生道理。

3.林巧稚上一堂生物课的故事;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看信封,说:

“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

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

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

“谢谢,太谢谢了!

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

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

”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

“复活”是指_____。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

整整齐齐、关切、正确。

2.,。

“”。

,“,”。

3.了如指掌:

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

小心翼翼:

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

4.第2自然段。

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

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

(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瞄()例()

  嘶()描()咧()

  陌()缕()键()

  拍()搂()健()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了银光。

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似的()。

忽然,海面上(),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